十字军之王:诺曼英雄博希蒙德和他的东征霸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军之王:诺曼英雄博希蒙德和他的东征霸业
作为维京⼈的直系后裔,诺曼⼈可谓是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战⽃⼒扛把⼦。
完美继承祖先的狂野
⾎脉,融⼊欧洲封建重装骑⼠的作战⽅式,加上对天主基督的绝对虔诚,诺曼骑⼠们通过战场
上⼀次次⽆往不利的凶猛冲锋为⾃⼰打造出⼀张响当当的名⽚。
随着⼗字军时代的到来,这些
完美的战争机器⾃然成为了东征的绝对主⼒,⽽他们之中最优秀的,当属诺曼英雄博希蒙德。
博希蒙德是⼗字军战⼠中的翘楚
1、天⽣将才
公元1058年的⼀天,南意⼤利诺曼王国国王吉斯卡尔得到了⼀个令他喜出望外的消息,他的长
⼦诞⽣了,吉斯卡尔为其取名'博希蒙德',因为他在前⼀天从诗⼈的⼝中听到了关于巨⼈布阿蒙
德斯·吉加斯的故事,为了⼉⼦能像巨⼈⼀样强壮有⼒,便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
长⼤后的博希蒙德⾝材⾼⼤,孔武有⼒,他⼀头⾦发,肩膀宽阔,肌⾁结实,颇有领袖风范,
出⾊的外表也蕴含着勇敢和鲁莽的特质,简直与他的维京祖先颇为神似,这也让所有⼈都相信
他将来必将能和他的祖先⼀样,取得不世之功。
博希蒙德不负⽗亲的期望,不仅掌握了三门语⾔,可以流利地⽤拉丁语、希腊语和阿拉伯语与
⼠兵们交谈,⽽且还在军中表现出⾊,深孚众望,很快被⽗亲委以重任,在23岁那年率领先头
部队参加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动。
在对拜占庭的作战中,⽗亲吉斯卡尔⼏乎把所有的战事都放⼼地交给他来完成,博希蒙德也表
现出⾊,三次重创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夺得⼤量的战利品。
不仅让拜占庭⼈充分认识到诺
曼骑⼠⾼超的作战技艺,⽽且还让诺曼⼈名声⼤噪,让远在东⽅的塞尔柱突厥⼈也为他们的勇
⽓赞赏有加。
⼀系列辉煌的战绩让博希蒙德成为南意⼤利诺曼王国综合实⼒第三名的⼈物,仅
次于他的⽗亲吉斯卡尔和叔叔罗杰。
这个家族⼈才辈出,个个都是将相之才
不过,年事已⾼的⽗亲吉斯卡尔不久病逝,博希蒙德很快陷⼊到了棘⼿的继位之争,最⼤的阻
⼒来⾃于⽼谋深算、实⼒雄厚的叔叔罗杰。
早在40年前,还是两个年轻穷酸骑⼠的罗杰与哥哥
吉斯卡尔⼀起南下意⼤利寻找机会,兄弟俩崭露头⾓后分别征战于西西⾥岛和南意⼤利,这让
南意⼤利诺曼王国形成了'双头共治'的局⾯,罗杰掌控西西⾥岛,吉斯卡尔则占据南意⼤利为
王,双⽅秉持着'井⽔不犯河⽔'的关系。
当得知哥哥去世后,精明的罗杰⽴刻着⼿准备控制南意
⼤利的领地,他最关⼼的事情就是如何压制能⼒超群、雄⼼壮志的侄⼦。
他⼤⼒⽀持另外⼀个
侄⼦博尔萨,因为博尔萨从⼩病殃殃的,⾝体虚弱不堪⼤位,这样⼀枚易于控制的棋⼦,罗杰
没有理由抛下不顾。
勃然⼤怒的博希蒙德随即公开向弟弟博尔萨宣战,然⽽胳膊扭不过⼤腿,实⼒雄厚的叔叔罗杰
⼀直在设置重重阻拦。
这场家族内战在持续9年后依旧看不到头,博希蒙德即便能⼒出众,也⽆
法在与叔叔的对抗中获得最终胜利。
颇为沮丧的他深知叔叔绝对不会让他全⾯继承⽗亲的领
⼟,⽬前看来,在⾃⼰的⼩⼩领地中安然度过余⽣已经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了。
然⽽,命运有时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
公元1096年,教皇乌尔班⼆世在克莱芒宗教会议上号召
发起⼗字军东征,西欧地区狂热的贵族和骑⼠们纷纷响应,⼤量的法国骑⼠取道南意⼤利乘船
前往东⽅。
⽬睹此景的博希蒙德开始萌⽣出参加⼗字军的想法,对他来说,与其在这⾥被叔叔
压制、永远看不到出头之⽇,不如整理⾏囊加⼊队伍,去神秘遥远的东⽅搏出⼀番天地,去实
现⽗亲未尽的理想。
博希蒙德开始放弃⽆聊的家族内战,号召其他的诺曼骑⼠和虔诚的基督徒
加⼊他的队伍,⼀⽀诺曼⼗字军已经整装待发。
不⽢沉寂的博希蒙德决定带领⼈马前往新世界寻找机会
2、东⽅之路
踏上前往耶路撒冷的道路漫长⽽危险,必须要假道拜占庭帝国。
尽管博希蒙德曾经是拜占庭皇
帝阿莱克修斯最忧⼼的敌⼈,数次击败拜占庭军队,但是现在同为基督徒的他们⼀致把⽭头转向东⽅的穆斯林,化⼲⼽为⽟帛⾃在情理之中。
与其他⾏事鲁莽、不计后果的西欧⼗字军贵族不同,颇有⼤局观的博希蒙德率军⼀进⼊拜占庭帝国便⼗分谨慎,他将⼀切都安排妥当,⼀路严禁⼠兵烧杀抢掠,违令者斩,他要求部下尊重当地的秩序,⼀路上做到秋毫⽆犯,这让阿莱克修斯皇帝对这⽀诺曼⼈部队另眼相看。
其他的西欧贵族认为拜占庭⼈软弱可欺,他们⾏事鲁莽只顾及眼前利益,与拜占庭⼈关系恶劣。
然⽽博希蒙德深知东征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和拜占庭⼈建⽴起亲善关系,⽽且能够与拜占庭皇帝搭建良好私交的⾸领将会成为本次⼗字军东征毫⽆争议的领袖。
为了达到这个⽬的,博希蒙德进⼊君⼠坦丁堡后随即前往⾦碧辉煌的宫殿觐见皇帝阿莱克修斯,展开外交攻势。
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对博希蒙德⾮常欣赏
尽管皇帝对博希蒙德并不⼗分信任,但是早些年的战场对决让他对这位诺曼贵族的军事素养颇为欣赏,认定他将是⼗字军东征的主要⼒量,并决定妥善利⽤。
阿莱克修斯慷慨的赠与博希蒙德⼤量的礼品作为见⾯礼,两⼈建⽴起良好的私⼈关系。
在热烈友善的⽓氛下,两⼈很快达成⼀致,并签署协定:博希蒙德同意向皇帝宣誓效忠,允诺将东征所得⼟地交还给拜占庭帝国,作为回报,皇帝全程为⼗字军战⼠提供后勤补给和增援部队,并封博希蒙德为'东⽅统帅',作为本次⼗字军东征的⾸领。
如今,博希蒙德头衔加⾝,他已经是第⼀次⼗字军东征毫⽆争议的最⾼领袖。
越过狭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博希蒙德率军⼩亚细亚。
在进⼊敌占区后,⼗字军战⼠们遇到了⼸马娴熟的突厥⼈,这些在马背上的敌⼈他们之前从未遇到,但是他们久经战阵、沉稳⽼练,突厥⼈并没能给他们造成多⼤的伤害,反倒是勇猛的⼗字军在⼀系列⼩规模遭遇战中连战连捷,让这些东⽅的敌⼈领略到他们并不是吃素的。
博希蒙德进展很快,他和另⼀位颇有名望的⼗字军统帅来⾃法兰克的雷蒙四世互为照应,分头⾏动。
突厥⼈在⼩亚细亚侵占的领⼟⼤部分都获得解放,阿莱克修斯皇帝颇为欣喜,借助⼗字军之⼿,失陷已久的⼟地终于回归。
到⽬前为⽌,双⽅的合作依旧是⼗分愉快的。
双⽅各取所需
3、东⽅巨城安条克围攻战
公元1097年夏,⼗字军在越过托鲁斯⼭脉进⼊叙利亚后,将下⼀个战略⽬标锁定为叙利亚第⼀⼤城安条克,因为这是南下圣城耶路撒冷的必经之地。
安条克是⼀座历史⼗分悠久的伟⼤的东⽅巨城,是1300多年前亚历⼭⼤东征后的产物,塞琉古帝国将这⾥打造成⼀⽚繁荣祥和之地,这座城市在罗马帝国时代得到了进⼀步发展,成为了与埃及的亚历⼭⼤、罗马齐名的⼤都市,是叙利亚的军事、经济中⼼。
博希蒙德早就将其视为必得的囊中之物,野⼼勃勃的他可不希望⼀直是拜占庭皇帝的'打⼯仔',寻找⼀个合适的地⽅建⽴起属于⾃⼰的王国⼀直在他的脑海中构想着,当他看到宏伟的安条克城时,他意识到这⾥将会是建⽴⼗字军国家的完美之地。
安条克是⼀座⼤城市,易守难攻
安条克拥有漫长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防设施,博希蒙德⼿下只有1.5万名⼗字军,加上雷蒙四世、唐克雷德、罗伯特等其他⼗字军⾸领的部队,所有⼈加起来也⽆法将这座⼤城市团团围住。
眼下的形势决定了⼗字军只能通过两个办法来攻取这座城池:要么是将城中守军引诱出城歼灭,要么通过内应打开城门奇袭守军。
不过⽬前看来,两个办法都没有门路。
更加糟糕的是,经过4个多⽉的围城,⼗字军已经消耗了⼤量的补给,全军⼠⽓开始因饥饿⽽动摇起来。
博希蒙德召开作战会议讨论对策,众⼈商定后认为,眼下补给问题是头等⼤事,必须分兵搜集粮草,同时围城必须坚持下去。
博希蒙德与罗伯特⼀起带领⼀部分⼠兵撤出围城阵地,朝东南⽅向出发寻找补给。
安条克⾯朝河背靠⼭,地理位置优越
出乎意料的是,罗伯特的部队在城东南⽅正⾯遭遇了多达10000名前来⽀援安条克的突厥⼈军队。
罗伯特急忙下令部队展开防御阵型,突厥⼈依仗⼈数优势发起猛烈进攻,企图将⼗字军⼀
举歼灭。
罗伯特军队的侧翼逐渐被包围,形势⼀度⼗分危急。
然⽽不远处的博希蒙德闻讯后⽕速赶来,直扑突厥⼈的后翼,突如其来的进攻让突厥⼈猝不及防,仓皇逃跑,敌⼈的第⼀波⽀援计划就这这样被⼗字军成功挫败了,但是他们搜集粮草的计划也随之泡汤,因为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敌⼈援军让所有⼈都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补给问题⼀直折磨着疲惫不堪的⼗字军战⼠们。
好在1个⽉之后,拜占庭皇帝的补给舰队终于抵达安条克城不远的圣西蒙港,⼗字军的补给问题得到了很⼤程度的缓解。
然⽽斥候飞马来报,⼜⼀⽀约12000⼈左右的突厥⼈援军从东⽅⽽来,已经抵达距离安条克城不到30公⾥的地⽅。
博希蒙德再次召开作战会议评估形势,⾸领们⼀致认为,必须将这股敌⼈援军决定性击溃,否则⼗字军将会⾯临被内外夹击的境地。
⽽且这次袭击必须迅速、彻底、⼀次性,否则⼀旦缠⽃起来,既围城⼜野战对⼗字军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博希蒙德将亲⾃领导这次军事⾏动,这是⼀次豪赌,⼀着不慎的代价就是满盘皆输,若此事不成,不仅安条克城⽆法拿下,连本次⼗字军东征也会功亏⼀篑。
博希蒙德必须聚集⼈⼼,与其他的⼗字军⾸领并肩作战
博希蒙德将所有能找到的优良战马聚集起来,挑选作战经验最丰富、最勇敢善战的诺曼骑⼠披挂上马,组成⼀⽀⼈数不到1000⼈的精英骑⼠团。
诺曼⼈⼀向以骑兵见长,本次军事⾏动的绝对主⾓,就是这些最优秀的骑⼠们。
未来战局能否打开局⾯,全凭他们本次的战场表现。
博希蒙德趁着⿊夜率领骑⼠们迅速占领有利地形。
他精⼼挑选了奥特龙斯河与⽀流湖泊之间的平原,这样骑⼠们的左右两翼就由⽔系保护,不必担⼼被侧翼包围的风险。
天⼀黎明,所有的骑⼠们在博希蒙德的命令下展开进攻队形,随着⼀声令下,所有骑⼠们端起骑枪,朝着突厥⼈发起了地动⼭摇的猛烈冲锋。
诺曼骑⼠的集团冲锋威⼒⽆穷
突厥⼈还没来得及摆好阵型,便被如猛虎下⼭⼀般的诺曼骑⼠冲得⼈仰马翻,这些突厥⼈重步兵组成不⾼,缺乏护甲保护,很快就在诺曼⼈的冲杀下损失惨重。
尽管损失很⼤,但是突厥⼈依旧占据⼈数上的绝对优势,他们准备向骑⼠们反扑,博希蒙德见状急忙命令所有骑⼠后退回撤到原始位置。
在让战马休息了⼀⼩会⼉后,博希蒙德举起长剑,下令发动第⼆次冲锋,英勇的诺曼骑⼠们再次⾼速冲⼊敌阵,将突厥⼈冲杀⼤半,敌军彻底崩溃了,争先恐后地逃跑,诺曼骑⼠们的冲锋给突厥⼈留下了极为惨痛的回忆。
敌军企图增援安条克的计划全部泡汤。
完美的冲锋带来完美的杀伤⼒
4、最终的胜利
敌军援军被击溃的消息让⼗字军战⼠们⼠⽓⼤振,城内守军则颇为沮丧,他们意识到,通过援军来打破围城已经不可能了。
1098年4⽉,博希蒙德秘密与城中守城部队的⼀名亚美尼亚籍军官取得联系,以丰厚的回报许诺引诱他⾥应外合打开城门。
双⽅达成⼀致后,博希蒙德趁夜率⼩股精英部队夺取西南门城楼,随后他的部队挺进城内,猝不及防的守城部队被全部歼灭,⼗字军终于攻取了这座固若⾦汤的⼤城。
由于在击退援军和突袭⼊城的过程中,博希蒙德⼀马当先,他的部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因此安条克的归属权毫⽆争议地属于他本⼈,其他的⼗字军⾸领即便不服,也不得不承认博希蒙德的⾸要功绩。
不过所有⼈没有兴奋多久,很快侦察骑兵来报,摩苏尔苏丹卡巴格率领⼀⽀35000⼈的庞⼤部队前来夺取安条克,第三波援军抵达了。
⼗字军这次转攻为守,成为了安条克的守城部队,坚固的城墙有⼒地弥补了他们⼈数不多的劣势。
如今⼗字军转攻为守,他们要坚守这座城市
经过两天的激战,⼗字军成功守住了安条克,但是长期的作战和补给的消耗已经极⼤地削弱了他们的⼠⽓和忍耐⼒,获悉这个消息的摩苏尔苏丹决定围⽽不攻,企图⽤饥饿和疾病来拖垮这
⽀⼗字军。
现在⼗字军⾯临着⼀个选择,战死还是饿死。
濒临绝境的博希蒙德⼀筹莫展,如果出城与敌⼈野战,他们的⼈数劣势会带来极⼤的风险,如果坚守城内则迟早因补给耗光⽽投降。
时间⼀分⼀秒在流逝,他必须尽快做出关键抉择。
然⽽就在此时,⼀个令所有⼗字军精神⼤振的消息传来了。
⼀名叫彼得·巴托罗缪的基督教教⼠宣称⾃⼰发现了传说中的'朗基努斯圣⽭'。
根据《圣经》的记载,这把⽭就是当年⼀名叫朗基努斯的罗马⼠兵刺⼊耶稣基督体内的长⽭,这把⽭具有神圣的⼒量,能够得到⼤天使的指引。
有圣物的庇佑,他们可以与敌⼈决⼀死战。
博希蒙德与其他的⼗字军⾸领简直不敢相信⾃⼰的⽿朵,但是教⼠彼得带领他们来到安条克⼤教堂,通过整夜的挖掘,还真的从教堂的基座下挖出了⼀柄带着厚厚铁锈的长⽭。
消息传出,所有饿的头昏眼花的⼗字军战⼠们⼠⽓⼤振,他们坚信是耶稣显灵,与敌⼈决战的时候到了。
朗基努斯圣⽭为战局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博希蒙德仅仅留下200⼈看守城市内堡,余下所有⼗字军全部出城迎战,圣⽭被⾼举在全军之前⿎舞⼠⽓。
摩苏尔苏丹⾃信能以⼈数优势压倒这些疲惫之师,但是他的军队中⼤⼩诸侯互相提防,谁都不想冒险打头阵,各个部队互不统属⽆法协调,加之⼗字军久经战阵经验丰富,摩苏尔苏丹的数次进攻全部被粉碎。
博希蒙德随后下令全军冲锋,摩苏尔苏丹的⼤军被彻底击溃,抛下⼤量的辎重。
安条克城被彻底守住了,⼗字军的补给也得到了很⼤程度的补充。
在圣⽭的激励下,所有的⼗字军战⼠迸发出惊⼈的战⽃⼒
5、东⽅的诺曼传奇
博希蒙德和他的诺曼骑⼠们在安条克⼀系列战役中毫⽆争议摘得头功,这⼤⼤提升了他本⼈的威望,名声⼤噪的他已经被西欧各国⼈视为⼗字军东征的⼤英雄。
英王和法王竞相提出招他为婿,他的故事成为意⼤利街头巷尾被谈论最多的新闻。
⼀个昔⽇不得不前往异国他乡寻找发展机会的诺曼骑⼠,如今通过⾃⼰的努⼒变成了安条克公国的公爵,⼗字军在中东地区有了⼀个稳固的发展基地。
博希蒙德带领的⼗字军东征,彻底改变了中世纪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他的战略遗产⼀直持续到⼗字军时代的结束。
诺曼⼈是当之⽆愧的⼗字军东征主⼒,他们引以为傲的重甲夹枪冲锋战术让中世纪彻底成为骑⼠们独领风骚的时代。
这股⽆往不利的军事⼒量在随着'征服者'威廉拿下了整个英格兰,⼜跟着吉斯卡尔的脚步征服了南意⼤利和西西⾥岛,如今⼜在博希蒙德的指挥下在遥远的中东打开了局⾯。
诺曼⼈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如此之⼤,每⼀次诺曼征服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
诺曼⼈以傲⼈的战绩向世⼈证明,他们的能量和勇⽓能够将政治遗产投射到⼈们意想不到的地⽅,即便博希蒙德离开中东返回家乡,诺曼⼈建⽴的安条克公国依旧会在叙利亚炽烈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博希蒙德的⼗字军东征代表着第三次诺曼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