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届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论语》常考题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论语》常考题人教新课标版
【原文回顾】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能够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此后已,不亦远
乎?”(《秦伯》)
子曰:“岁寒,此后知松柏此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平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古文今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此后按必然的时间去实习(复习)它,不也快乐吗?有志同道
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认识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全力呢
?跟朋友来往是不是
诚实呢?老师教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孔子说:“在复习旧知识后,能有新领悟、新发现,就可以凭这个条件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虑,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可是想象却不读书,就有(坠入邪说
的)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理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
没有跟他相似的毛
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然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
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弊端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能够够不胸襟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重视要的使命,行程又很遥
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要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能够平生实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
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中考真题】
2007年武汉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题。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
讲解下面加点的字。

( 1)知之为知


:是.
(
2)是知也
是:这

( 3)思而不学
则殆.
殆:有害
翻译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

诲女知之乎?
译文:教育你的东西懂得了吗?
3.这两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谈的是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
[乙]文谈的是学
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以为学习过程中学与思应该相结合。

2007年重庆市模拟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C)
A.温故而知新。


B.诲女知之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岁寒,此后知.松柏此后凋也。

解析:C项是通假字,通“智”;其他三项是“知道”。

翻译以下句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然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弊端就要改正。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予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请简要说说“岁寒,此后知松柏此后凋也。

”这句话蕴涵的道理。

只有经过严重的考验,才能见出真切的君王。

也许实践出真知,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真切
认识事情的真相。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
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好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
说是好老师吗
?
结合孔
1.子的思想说说。

《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

”这说了然孔子以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够当别人的老师的;必然要将知识副会贯串,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
所发现,才“能够为师”。

2007年重庆市南岸区模拟
讲解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生气,愤慨)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挚,诚实)

(3)士不能够够不弘毅(刚强,勇毅)

翻译以下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虑,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有想象却不读书,就有(坠入邪说的)
危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弊端。

3.孔子曾说过:“好人者,不好人之师;不好人者,好人之资。

(资:借鉴)”用课文
里的话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论语十则》中很多成语流传到此刻,请写出你积累的四个成语,并用其中的一个成语
写一句话。

(3分)
(1)成语:不亦乐乎一日三省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
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此后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语:温故知新
造句:温故知新,学习才能不断进生。

两千年过去了,《论语》中的好多道理和方法还备受人们尊敬。

请你从《论语十则》
中摘录一条,结合自己的本质说说对你的影响(或你的理解)。

摘录: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解:示例:这一则讲到的是学习与思虑的关系,启示我在学习中要善于把学习和思虑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若是只读书不思虑,对于老师和书本所讲不思虑不思疑,就是读死书,没有真切理解知识;若是成天痴人说梦,不用先人的思想来充足脑筋,就
是想象家,不能够去继承弘扬先人的知识。

2007年安徽省课改区
1.《论语》四则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②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②,友善
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说明】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

谅,诚信。

②[便辟]习于拿架子装样子,内

却邪恶不正。

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

④[便佞]善于甜言密语,而言不
符实。

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术,所不懂的道理等。

亡,同“无”。

⑥[所能]自己已
经掌握的知识、技术,已懂的道理等。

讲解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择其善者而
从.之
从:遵照或采
纳、遵照
(答“学习、跟
从”也可)
(
2)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或百思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 3)可谓好学也已

好:喜欢或喜
好、喜欢

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译文: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3.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容
主张
第①则择师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②则择友之道交良朋,拒损友
1.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说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牢固旧知。

2008年自贡市
讲解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
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习了(知识),此后按必然的时间去实习(复习)它,不也快乐吧?
奥运会立刻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喜迎各国嘉宾,文中有一句话能够表达这种欢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拥有哪些风范呢?
应拥有崇敬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和蔼的心地。

学习与思虑有什么关系?请结合自己本质加以解析。

学习和思虑要结合起来。

只读书却不思虑,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可是想象却不读书,就有(坠入邪说的)危险。

示例:进入中学以来,各科老师都重申要边学习边思虑,我试一试着去做,发现这种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对知识理解更深入也就更能灵便运用了。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用“/”标出下面画线句中最明显的一处逗留。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08年重庆市南岸区模拟
讲解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

( 1)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
说:同“悦”,快乐
(
2)见贤思齐焉
齐:看齐,相同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对孔子说的这句话有什么看法?
学习要脚扎实地,不能够不懂装懂。

3.《论语》十则中第一、二、三则都说到了学习方面的同一个问题,是什么?请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学习方面的事例说说你的经验也许教训。

学习知识要重视复习。

示便:进入中学以来,老师特别重申课后要复习。

我试一试着去做,
发现这种方法让我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减少了对知识的忘掉。

2009年锦州市模拟
讲解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吾日三省吾身.:身:己
翻译下面句子。

士不能够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译文:士人不能够够不胸襟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重视要的使命,行程又很遥远。

2009年深圳市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2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
【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行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行谓仁。


而不争,不行谓忠。

争而不得,不行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行谓知类。

”公输盘服。

(节选自《墨子·公输》 )
《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其中心,各句联系亲密。

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结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替另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全力呢?跟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忠”与“信”是老师谆谆教诲、屡次教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比较它来做呢?
甲文表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响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请你先简要解
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此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友善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1)“兼相爱”。

也就是“爱别人”博爱之意。

非攻:不发动战争,不攻伐侵略。

示例: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别人(或不伤害别人)。

可是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面道德水平,才能除掉对峙,友善共处。

这两者对建设友善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