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邢台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为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广大用户的正当权益,今天我们公布电器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售后“三包”的规定。
B . 我发现这套书中不仅有世界名著,社会科学知识,还有一些培养青少年思想修养的读物。
C . 搜集材料不容易,鉴定材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D . 这个地区的雨季很特别,90%都集中在七、八两个月内。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开学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前句是根本的价值观,后句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总的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
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
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
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
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
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孔子说“政者正也”,又说如果有机会当政,一定以“正名”为当务之急,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正”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
《子罕》篇又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以各得其所释“正”。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
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
”“和为贵”,就是以各得其所为最高的目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差别,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和谐。
达到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
各得其所的基础是中。
只有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才有整体的和。
程子说:“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
”
各得其所是目标,和而不同是原则,中庸、中道是途径。
和与中是从不同的角度说,和是总体的状态和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二者相合,就是中和,也就是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基本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使我们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断相互吸取、相互融合,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上,组成统一的国家,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绵延发展。
对外,中华民族始终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友好相处,以爱好和平的民族的良好形象展现于世界。
中华文化的贵和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指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的方向。
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是求“万物各于其所”。
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求其各得其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也要求其内部各因素、各方面,如政府和市场之间,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以及城乡,东、中、西部,贫富之间等等,各得其所。
可以说改革就是调整各方面、各部分的关系,以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各得其所是改革的目标和实质。
——(选自钱逊《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三: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和为贵”是根本的价值观,“君子和而不同”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二者都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B . 因为以和为贵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所以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
C . 以和为贵是在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和”为最高价值的观念。
D . 孔子主张为政者当“正名”,“正”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
而他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也就是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程子认为万事万物无不是各得其所,圣人之所以能使天下顺治,也是因为能使天下苍生各得其所,而使天
下万物各得其所,唯中而已。
B .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盲目地取消差别求统一是不现实的不合理的,君子都会承认差别,并在差别的基础上追求和谐。
C . 只要坚持中庸、中道的基本方法,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就会实现整体的和,达到和谐。
D . 要想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就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走中庸、中道的途径。
和是总体的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才会使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
B . 贵和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使得中华民族始终以爱好和平的民族的良好形象展现于世界,也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指示了方向。
C . 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是为了达到“万物各于其所”的目的。
D . 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各得其所,改革、调整好各方面、各部分的关系。
3. (9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丹麦政府近期公布了一系列方案,其中包括计划废除商店接受传统现金的法律规定,服装店、餐馆以及加油站等将逐渐进入无现金时代。
在丹麦,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您只要拿出手机,靠近带有移动支付的标识,在手机里打开地图的APP,它可以自动定位到需要支付的店家位置,打开需要支付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整个过程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
如今在首都哥本哈根的街头,传统现金的功能正在被银行卡以及各种时尚的支付方式取代。
超市,餐厅和小商铺已不再接受现金。
在丹麦,支付方式曾经主要是使用支票或现金,而如今现金支付只占10﹪,剩下的都是银行卡和移动支付。
从2017年的1月1日起,丹麦中央银行已经关闭其在丹麦境内所有的印钞部门,今后不再印刷和制作包括纸币和硬币在内的丹麦克朗现金,无现金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摘编自《央视财经》)
材料二:
7月1日,贵阳市政府与蚂蚁金服集团联合宣布把贵阳建设成西南地区首个“无现金城市”。
预计年内,贵阳将实现商圈、集中市场、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的无现金支付全覆盖,并推动公共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其他非税类缴费实现无现金。
根据规划,无现金场景覆盖将从青岩古镇开始,逐步拓展到天河潭等六处景区,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将有10万家商户支持无现金的付款方式。
除了商业领域的移动支付,贵阳无现金建设还将迈出重要的一步,在公共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其他非税类缴费领域推广无现金方式,让市民少跑腿、少排队,更多享受到“指尖上的公共服务”。
“无现金城市”的建设对贵阳人来说,未来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出门,就能方便地购物、出行、就诊、政务办事。
用手机支付每一次的消费,还能为自己积累信用,并将这些信用转化为财富,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
目前,贵阳已经在支付宝“城市服务”上开通了政务、医疗、车主、交通等5大类32个功能,过去一年中,服务了近120万市民。
以大众普遍关心的医院看病为例,贵阳市已经有8家医院开通了支付宝挂号渠道,每周有超过5000人次在公立医院中使用支付宝支付医疗费用,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长。
通过无现金支付累计信用,贵阳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将享受到信用贷款,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创业创新。
截至2017年5月,蚂蚁金服已累计为贵阳市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69.21亿元,为贵阳市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7.2亿元。
(选自《贵州日报》)
材料三:
截至2016年底,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已达4.69亿人,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
在手机里安装支付宝或微信,绑定银行卡就可使用移动支付,但如此简单的步骤却让很多老年人摸不着头脑。
近日,记者来到武昌水果蔬菜市场,只见每个摊位都放置了支付宝、微信二维码,供顾客付款使用。
但顾客仍基本使用现金付账。
一名摊主介绍,来卖菜的多是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的人不足一成,每天支付宝、微信收入最多上百元。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中占比76.4%;31至40岁用户占比16.8%;41岁以上用户群体仅占比1.6%。
家住首义学院的刘奶奶,去年7月,她在路边店买几瓶水,由于没带现金,就在店主指导下安装了支付宝,绑定银行卡后付款。
回家后,手机收到一条取款消息,显示银行卡被取款2000元,老人这才意识到,商家可能记下密码并取款。
因为报警无凭无据,老人只有自认倒霉,并在家人协助下修改了密码。
刘奶奶说,这事让她心有余悸,她决定不再使用移动支付。
在移动支付技术向线下领域快速渗透并改变人们消费习惯的同时,这种“无现金”的支付形式却成为网络安全的“重灾区”。
不法分子通过诈骗以及账号盗取等技术手段,将触手伸向人们的“电子钱包”。
根据中国银联的相关调查显示,2016年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约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并因此造成损失,较2015年上升11个百分点。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短期来看,消费者账户信息安全保护、移动终端环境安全、网上商户入网管理、网络账户实名制等方面仍需产业相关方持续关注;从支付产品看,未来的创新或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让消费者真正做到放心支付。
事实上,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技术手段正在不断创新。
随着移动支付安全技术的不断提高,多样化的安全验证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2016年,相关受调查者使用过指纹识别方式的比例高达46%,同比增长2.5倍,这一生物识别验证方式有望成为移动支付中的主要验证方式。
此外,掌纹、虹膜、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提升移动支付认证技术,使移动支付更加安全和便捷。
(摘编自《RFID世界网》)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无现金支付”指能用现金支付的地方,都能使用移动支付。
“无现金城市”的建设意味着,未来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出门,就能方便地购物、出行、就诊、享受政务服务。
B . 目前,贵阳市已经在政务、交通、医疗等一些行业中开通了无现金支付渠道,服务市民,市民从中感受到了极大的便利,这为贵阳建设“无现金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 . “无现金城市”不仅意味着支付方式的改变,更有效地实现了信用的积累,一些小微企业可以凭借良好的信用获得信用贷款,从而促进创业创新,使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
D . 对于消费者来说,每一次的消费行为,也能为自己积累信用,凭借这些累积的信用,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到
信用贷款,释放消费潜力,进而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丹麦,政府制定了法规,计划废除商店接受传统现金,现金支付比例日渐萎缩,中央银行关闭了印钞部门,这些都表明丹麦的“无现金社会”正在走向可能。
B . 虽然“无现金社会”正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但并不意味着要消灭现金,因为中老年人仍会采用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我们要尊重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
C . 在网络诈骗手段中,不法分子最喜欢采用的是诱骗用户连接不明WIFI和扫描不明二维码,有时也会盗用用户的社交账号,或者设置短信木马链接来盗取用户信息。
D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电信诈骗案件也持续高发,很多消费者因此而蒙受损失,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谨慎小心,加强防范意识,便能护住自己的“电子钱包”。
(3)根据材料三,请分别从移动支付层面和移动支付平台层面,概括如何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4. (12分) (2019高三下·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受伤的骨头
任林举
当了大半辈子乡镇书记,担了大半辈子土、抬了大半辈子石头的吴金印,到后来才发现,骨头有时是能够发出声音的。
年轻时,他经常挑着两桶水走在山路上,或担着两箩头土走在乱石滩上。
那时,他健步如飞,体态轻盈,身体和意志从来没有须臾的游离。
扁担和肩膀的相接处不断传来均匀的吱呀声,他认定那是扁担的呻吟或者对所承重量的抱怨。
肩上的皮肉有时红肿、有时酸痛,无非是和扁担一样,以自己的方式提一些不必理会的抗议,但这些都与骨头没有太大的关系。
骨头一直保持着沉默。
然而,当上海瑞金医院的医生们对着灯光屏讨论吴金印刚刚拍出的骨片时,每个人都惊愕不已。
他们断定,吴金印的骨骼曾经出现过多处断裂。
也就是说,他的骨头曾经在过去的某些时间里发出过可怕的脆响或闷响。
医生们分析,他的骨头如果不是发生了癌变,就一定受过大伤,或多次在外力的冲击、重压下发生折断——肩胛骨和几处肋骨最为明显。
对此,吴金印也感到有些迷茫。
是啊,自以为坚不可摧的骨头,从哪个时间开始,竟然违背了自己的意志,也发出令人担忧的变化和声音呢?30岁?40岁?还是50岁?他躺在病床上,在记忆中那些密如荆条的疼痛里搜寻,
搜寻着一个与断裂有关的声音。
是从县里开会后连夜往乡里赶,途中坠下山崖的那次吗?那时,他刚去山区不久,村庄与村庄之间还没有像样的路。
人们行走的羊肠小路,不是在河滩匍匐,就是在山间高悬。
虽然在这样的山路上摸黑行走,随时都得提心吊胆,但不管怎么“提”怎么“吊”,也保不准突然来一个“万一”。
当那个突然的“万一”来临时,吴金印还是在失足的瞬间失去了清晰的意识,只觉得眼前一黑,倏忽一下,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就宣告完成,一切都是片刻的事情。
当他再次攀着荆条和树枝重回小路时,他已不再记得曾经有过什么声音,山石滚落的声音、树木折断的声音、肌肉撕裂的声音抑或骨头断裂的声音……空空的山谷里,一片寂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他拖着绵软无力的身子,走回了住处。
无处不在的疼痛让他躺了两天,第三天他咬咬牙,爬起来,照样下田劳动。
他相信,只要骨头依然保持着沉默,他就不会倒下。
是在小店河造桥时,抬石头跌倒的那次吧?吴金印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块十分独特的石头,牛犊般大小,和所有的障碍一样,挑衅般横卧在那里,与行人的目光对峙着。
石头的质地细密坚硬,似乎可以让每道遇到它的目光都发出铮铮鸣响。
他走到巨石旁边时,群众也跟他走到了巨石旁边。
于是,四副绳套、四条木杠、八个人就把千斤的重量放在了肩上。
吴金印负重走在右侧的最前面,在人们的呼喊声中,以自己的步幅和频率引领着这个负重群体的节奏
这一次,重力仿佛穿过薄薄的肌肉直接作用在骨骼上,他都能感到骨头的弯曲和颤抖,但隐隐的疼痛却不是来自骨骼,而是来自骨骼里面的肺腑。
至于,骨头们有没有像绳索、木杠一样发出细微的嘶嘶声,吴金印并没有留意。
汹涌的汗水和人们的呼喊打断了他对自身的聆听。
此时,他要做的正是忽略和忘记,他的意识里只有距离,离开起点和到达终点的距离。
突然,他感觉双脚一软,大地倏然倾斜。
那一瞬间,他已分不清传递、集中到自己身上的重量是众人肩上的重量、石头的重量,还是大地的重量;他也分不清那些混乱而沉闷的声音是人们扑倒的声音、石头落地的声音,还是来自于身体内部的声音。
十万颗金星在眼前迸射,旋即熄灭。
巨大的黑暗,显影为一段记忆的空白。
当吴金印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只感觉到了右侧脚踝的剧痛。
大面积的肿胀和瘀青,让他和围观的人们只看到和相信了那处“皮肉”之伤……
医生的推断基于专业和科学,看来已不容置疑,但吴金印身上的多处骨伤,究竟缘何来、发生于何时何地,他本人也已经无法在记忆的地图上准确定位。
再认真审视一下那奇怪的骨像吧!在两块光滑的骨头之间,那些粗糙的、疙疙瘩瘩的隆起物,究竟是一些怎样的存在?除了物质成分,是否含有大比例的精神要素?
一个人一生都经历过什么,才能结出这样的骨像?那些从生命深处、从骨髓里渗出的东西,除了在断骨的衔接处固化为更加坚硬的骨,是否还有一些渗透到血液之中?或许,那些都是骨头们在漫长的进程里,与他头脑中的观念、意志以及外部形形色色的压力与各种重负争论、对话所积攒下的话语吧!
(选自《此念此心》,《人民文学》2017年第7期,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首段连用三个“大半辈子”,简洁地概述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特点,下文的“30岁、40岁、50岁”正与此呼应。
B . 年轻时“体态轻盈,身体和意志从来没有须臾的游离”,意味着现在他的身体和意志相游离,失去了意志力。
C . 文中借吴金印回忆而描述的他两次受伤的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一件是夜间发生的,一件是白天发生的。
D . 那些从生命深处、从骨髓里渗出的一些渗透到血液之中的东西是指吴金印头脑中的观念、意志等精神要素。
E . 医生们的“惊愕、断定、分析、推断”,从侧面角度来写主人公受伤的次数之多和程度之深,更能突出人物。
(2)首段写“骨头有时是能够发出声音的”,从全文看骨头会发出哪些声音?
(3)文章将现实的病情与往昔受伤之事结合起来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
(4)题目“受伤的骨头”如换成“受伤的人”好不好?为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高一下·东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左鼎,字周器,永新人。
正统七年进士。
明年,都御史王文以御史多阙,请会吏部于进士选补。
帝从之。
尚书王直考鼎及白圭等十余人,晓谙刑名,皆授御史。
而鼎得南京。
寻改北,巡按山西。
时英宗北狩,兵荒洊臻,请蠲太原诸府税粮,以苏其困。
也先请和,抗言不可。
寻以山东、河南饥,遣鼎巡视,民赖以安。
律,官吏故勘人致死者抵罪,时以给事中于泰言,悉得贷。
鼎言:“小民无知,情贷可也。
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法者,天下之公,不可意为轻重。
”自是论如律。
景泰四年,疏言:“巡按所系尤重,毋使初任之员,漫然尝试。
其余百执事,皆当慎择而久任之。
”帝颇嘉纳。
未几,复言:“国家承平数十年,公私之积未充。
臣请痛抑末技,严禁游惰,使归南亩,裁冗员以省虚糜。
开屯田而实边,料士伍而纾饷。
专以务农重粟为本,而躬行节俭以先之,然后可阜民而裕国也。
”章下户部,尚书金濂请解职,不许,鼎言亦不尽行。
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清政本。
”帝善其言,下诏
甄别,而大臣辞职并慰留。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鼎居官清勤,每考为天下最。
御史练纲以敢言名,而鼎尤善为章奏。
京师语曰:“左鼎手,练纲口。
”自公卿以下咸惮之。
鼎出为广东右参政。
会英宗复位,以郭登言,召为左佥都御史。
逾年卒。
(选自《明史·左鼎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B .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C .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D .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改”改任官职,古代官职调动的一种;表调动官职的词还有:迁、徙、调、转、出、入等。
B . “景泰”是明朝皇帝朱祁钰的年号。
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 . “劾”指“揭发罪状”,“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劾死”指冒死弹劾。
D . “最”指“殿最制”的一种,“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工的高低和先后顺序,上等称“最”,下等称“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左鼎情系民生,心系百姓。
连年兵荒,他上书请求减免税收,以缓解百姓的困苦;山东河南闹饥荒,他派人巡视察看灾情,使百姓能够安定下来。
B . 左鼎忠于朝廷,建言献策。
他建议谨慎选择官员,重视农业生产,裁减冗杂人员,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C . 左鼎光明正大,耿直磊落。
也先求和,他直言进谏。
因为灾害怪异,他和同官陈述纠正弊端抚恤人民的七件事。
还进谏应罢免最严重的奸恶邪僻的大臣。
D . 左鼎熟知刑律,秉公执法。
他反对滥用职权,坚持依法办事。
他还善写文章,在京城,他和练纲享有“左鼎手,练纲口”的美誉。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律,官吏故勘人致死者抵罪,时以给事中于泰言,悉得贷。
②章下户部,尚书金濂请解职,不许,鼎言亦不尽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高二上·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京口
(唐)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①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①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发迹于京口。
(1)颈联采用________手法写古渡口________的特点。
(2)“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句话。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7. (5分)(2020·黄山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2)陶渊明《饮酒》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作者在傍晚与飞鸟结伴的诗意生活,诗人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3)《阿房宫赋》中描写秦朝宫里的管弦音乐声比市人说的话都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8. (1分) (2019高二上·揭阳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