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
本文由淮北二郎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一实习名称
开滦集团荆各庄矿业分公司认识实习报告
二实习性质
大三上学期我们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如《矿山机械》《矿山地质学》《水力学》《矿山电工学》《矿山系统工程》等;下学期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如《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防尘》《岩体力学》《专业外语》《爆破工程》等。

在已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促进专业课的学习,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荆各庄煤矿现场认识实习。

三实习目的
(1)认识、了解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

(2)促进《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防尘》等专业课的学习。

(3)掌握矿山生产安全知识,提高煤矿安全意识。

(4)学会现场学习交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感受矿山生活,提高与矿业职工交流沟通的能力。

四实习安排
带队老师:刘老师、卢老师煤矿指导老师:荆各庄煤矿刘老师、薄老师实习学生:河北联合大学校本部采矿工程专业全体同学,分成两个小队,每队 26 人。

时间安排如下:级采矿工程荆各庄煤矿认识实习第一小队荆各庄煤矿认识实习第一小队时间安排 08 级采矿工程荆各庄煤矿认识实习第一小队时间安排
8:00-9:30 4 月 14 日上午 9:45-11:45 井下实习培训 4 月 15 提升设备、井底车场、日上8:00-10:3 蓄电池机车充电峒室、午运输巷道、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的参观实习0 地面变电站、主井绞车房、运输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参观实习
第 1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4 月 14 日下 2:00-4:00 午
关于荆各庄煤矿建设4 月15 历史、地质环境和生产日下2:00-4:00 情况的讲座午
综采工作面的参观实习
五地质概况
1 地理位置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km 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西北侧,自成一盆状向斜。

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 3.4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井田面积 9.23Km 。

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 6Km,中间有陡河相隔,北与陡河电厂相距3.5Km。

行政属开平区管辖。

本公司的交通十分方便,铁路:一条通往用煤大户陡河电厂的专用线,并与吕陡线在我井田上方交汇;另一条经马家沟矿业公司与老京山线的开平站相联。

公路:北距10Km 与京沈高速公路、 10
2 国道相联,南距 7Km 经开平与 205 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四通八达。

井田内共有8 个自然村,主要从事农业,除东新庄外其它 7 个村庄已搬迁完毕。

2 地貌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部山区为燕山山脉的余脉,井田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

井田北部地面标高+38.9m(较高) ,南部地面标高为+23.85m(较低),地面坡度为 3%-4%,倾向陡河。

3 水文本区东南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地,下游集入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主流全长100 公里。

河水终陡河及其水库,因其底均赋存百余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预料对矿床无直接的影响。

井田内有数条近于南北方向的平原冲沟,平时干涸,仅暴雨后向陡河排泄水。

经常有水流通的冲谷仅有本区西南部一条,经戴庄入陡河。

在双桥村一带有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最近距离2.2 公里。

陡河最高水位+19.5m,低于地面标高
10m 左右。

冬季水位介于+16 —+17m。

4 气象本区系于半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冬季严寒凛冽,秋冬多西北风。

雨季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 648.8 毫升。

最高气温第 2 页共 14 页
2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38.50°C,最低气温-22.60°C,年平均气温10.60°C。

冻结期由11 月二旬至次年 3 月上旬,冻结深 0.66m。

地震烈度六级。

5 矿井自然安全条件本井田煤系主要由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地层组成,煤地层总厚度约 450m,共含大小煤层 19 层,煤层总厚度 25.3m,含煤系数5.7%,其中可采煤层共四层,即煤9、煤11、煤12-1、煤12-2,平均总厚度16.22m,可采煤层集中在大苗庄组和赵各庄组。

井田煤层顶底板评为Ⅱ类顶板。

本井田自身即为一个盆状向斜,边缘急陡,中部平缓,略有起伏,向斜轴线偏居西侧,近南北延伸,中部略向西呈弧形弯曲,并向南偏东倾伏,倾伏角约5~6°。

向斜轴线西侧地层产状急陡,而东侧则较为舒缓,同时向斜边缘较之中部地层产状陡。

井田向斜本身属1 级褶皱,次级褶皱不发育,但在向斜边缘局部出现挠曲或台阶状起伏。

向斜轴部煤层厚度普遍变薄。

本井田内无火成岩侵入。

5.1 褶曲构造井田东部有一舒缓横向褶皱,轴线方向N43°E,长700m,宽300m,两翼倾角5~10°;井田中南部有一小型背斜,轴线方向N40°E,长 600m 以上,背斜西部一翼产状较陡,倾角25~60°,东部则地层较舒缓,倾角 15~25°;背斜脊部张性断层非常发育,同时煤岩层均有拉伸变薄现象,2095、2097、2099、2020s 等工程对其均有控制。

5.2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井田最为重要的构造形式,它不但构成了井田边界,而且直接影响采区的划分,同时在井田内广泛存在,是采掘生产和井巷工程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地质问题。

井田向斜西陡、东缓、边缘陡、中部缓的不对称性,造成井田范围内断裂构造的性质、分布、发育程度具有较大的分异。

总体上讲,向斜轴线以西区域内以逆断层为主,且多为冲断层,构造复杂;而向斜轴线以东则以张性正断层为主,逆掩断层次之,冲断层极为少见,构造条件亦相对简单,按其走向大致可分为三组:①走向NEE 向的正断层:这组正断层主要分布在井田向斜轴部及井田西部地带,断
层面倾角多在60°度以下,断裂面张开,层面不平整,多为断层泥充填,断层延伸长度 100~1100m,具有代表性的断层有 F8、F17、FS38、FW43 等
第 3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②走向近EW 向的正断层:这是井田内更为主要的一组正断层,主要分布在井田中南部及东部地带,断层面倾角多在60°以上,断裂面张开,断层带宽0.1~0.5m,落差2.5~30m,延伸长度100~1200m,有代表性的断层为 F16、 F26、 FE9、FS26、FE7、FD2 等。

③走向为NW 向的正断层:这是井田内又一组正断层,集中分布在井田东翼采区宽缓地带,落差1.5~8.0m,倾角60°以上,延伸长度100~600m,具有代表性的断层有FE9、FE24、FE19、FE108、FE109、FE110、FE123 等。

6 井田内主要断层有⑴ F1~F3 断层组:这是三条密集平行排列的逆掩断层,位于井田南部,构成了井田的天然边界,走向35~60°,断层面倾角35~46°,累计落差70~145m,延伸长度3500m。

这组断层在地质与水文方面对井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断层带附近地层裂隙节理丛生,使地层具有强充水性,更为重要的是它沟通了上下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使邻近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

其防水煤柱范围内仍是井巷工程禁区。

⑵ F16 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断层走向近东西,倾角55~78°,最大落差35m,延伸长度 1100m,断层破碎带宽度 0.1~1.1m,因此曾一度具有很强的充水性,给延深工程的施工带来许多困难。

F16 断层是轴东采区与南翼采区、东翼采区与南翼采区的天然界限。

⑶ F26 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F16 断层南侧,走向近东西向,断层面
倾角65°,落差8~30m。

由于其走向与F16 断层基本一致而倾向相反,因此在两断层间形成了较大的地堑构造。

F26 断层延伸长度500m。

⑷ FE9 正断层:位于井田东翼的西南端并向轴东采区延伸,走向近东西,倾角 45~75°,最大落差 10 米,延伸长度 950 米。

由于该断层落差大,使回采工作面无法跨越,给东翼采区及轴东采区采面布置带来很大困难。

控制工程有2097、2095、1391、1392、
1393、荆 14 孔。

六实习内容
1 下井须知⑴下井前全面更换矿工工作服,佩戴好安全帽、自救器、矿灯。

⑵行为一致,听从指挥,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第 4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⑶严格遵守井下各种安全规程,以及地面各种系统的安全制度。

⑷乘坐电梯时按顺序进入电梯,微微屈膝,面向栏杆,手扶栏杆,确保身体不超出电梯,在电梯内不打闹。

电梯停稳时在下电梯,下电梯时要听从老师指挥。

⑸在井下结成单排纵队前进,沿着巷道行人侧走,不随便触摸井下设备,不要扬手,不脱安全帽。

⑹认真听老师讲解,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

注意巷道底板脚铁,两壁固定的风管、水管、各种电缆等,确保自身安全。

2 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⑴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皮带卡,固定在腹部右手侧。

⑵使用时一手托底,另一首迅速拉开封口袋。

⑶去掉上外罐,手提头戴将自救器抽出,将下外罐丢弃。

⑷戴好头戴,整理好气囊。

⑸屏住呼吸,在鼻梁上涂些煤面,用鼻夹夹住鼻子。

⑹牙齿咬住牙垫,开始用口呼吸,用手拖住自救器,迅速撤离现场。

图 1、煤矿井下自救器
自救器是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高浓度 CO、瓦斯、煤尘出现时矿工用于维持呼吸的最有效的救助用品,危难之时可解人生命之危。

在井下灾难中,导致工人死亡的多数是因为 CO、瓦斯、煤尘浓度超标或氧气浓度不足,因此煤矿工人或井下实习学生必须认识到使用自救器的重要性,必须学会正确使用自救器。

自救器见图1。

. 3 提升设备、井底车场、蓄电池机车充电峒室、运输巷道、中央变电所和中央水提升设备、井底车场、蓄电池机车充电峒室、运输巷道、泵房的参观实习泵房的参观实习 3.1 提升设备主井:直径 5.0m,从地面直至第一水平-375m,井深 411.391m,在-246 水平留设马头门,主井专做提升煤炭和矿井回风之用。

井内装备一对9 吨箕斗和通讯、动力电缆与排
水管路,在回风水平-246m 以上设有梯子间。

提升选用цP4第 5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33.2 型分裂式单滚筒绞车,用二台 1000KW 电动机拖动,提升能力 190.9 万 t/a,最大速度 10.6m/秒。

箕斗装载采用预先定容,下开折页式闸门装载设备,悬吊装载。

副井:直径 6.0m,从地面直至第一水平-375m,井深422.94m,在-246 水平留设马头门,副井专做升降人员和提升材料、设备与矿井进风之用。

井内装备一对铝合金双层罐笼和通讯、动力电缆与排水管路,在回风水平-246m 以上设有梯子间。

提升选用 23431.7 捷克双滚筒绞车,用两台 1000KW 电动机拖动,罐笼下层可装 3t 矿车(现使用 1.7t 矿车)上层可载人员 28 名,,提升能力 133.9 万 t/a,最大速度 7.217m/秒。

风井:直径 6.0m,从地面直至第一水平-375m,井深 431m,在-246 水平留设马头门,风井是为辅助升降人员和提升材料、设备与矿井后期回风之用。

井内装备一对钢铁双层罐笼,提升选用 JKM-2.8/6 绞车,用两台 800KW 电动机拖动,罐笼下层可装3t 矿车(现使用1.7t 矿车),上层可载人员28 名,提升能力 209.1 万 t/a,最大速度 9.8m/秒。

3.2 一水平井底车场一水平井底车场位于-375m 水平 12 煤
灯具
层底板岩石内(50m) ,由于矿井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设有两套大巷运输系统,因电缆沟子
此采用了刀把式环形车场,其中轨道大巷(双轨)与副井提升系统连接。

由于不在 -375 水平井底车场内设置煤车装载、存车、轨

调车线路,车场型式比较简单。

排水沟
我们看到的井底车场是一水平井底车场中的下部车场,为辅助运输、提升服务。

图 2、井底车场断面图
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各按一列车长度计算,并在空车停车线并列一条设备材料线,在重车线石门口(西翼水仓入口处) 并列一条临时存放升井设备及水仓清理的矿车停车线。

该车场采用双轨式布置,电机车轨道宽度为600mm;车场围岩稳定,采用砌碹支护,两壁及顶板光滑,地板几乎没有障碍物,电缆钩子和电缆布置整齐,通风状态良好;车场光照状态良好,环境舒适。

如图 2 所示。

第 6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这种形式的井底车场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主井开凿深度,初期工程量少,投资少,同时缩短了主井提升高度,比较方便。

缺点是:峒室多,总工程量比较大。

3.3 蓄电池机车充电峒室和运输巷道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蓄电池机车充电峒室。

因某些工作面运输距离较短,不采用架线机车运输,必要时只用蓄电池机车牵引。

电机车电池采用矿用防爆型蓄电池。

在硐室中我们看到了架线式电机车的铝制裸露架线、电机车高压风管、高压水管、排水沟充电设备等等。

蓄电池机车充电峒室半圆拱形,净高约2600mm,净宽约2200mm;围岩中等稳定,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采用单轨600mm 轨距;水沟布置在行人侧,水沟断面400mm3400mm,盖板厚度约60mm;底板路面水泥铺设;高压风管和高压水管固定在行人电缆钩
侧巷道壁上,略占据行人侧空间,风管在下,水管在上。

如图3。

运输巷道与井底车场的接口处均采用圆角交接,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净宽约2000mm,净高约2400mm,有利于减小局部阻力。

运输巷道多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根据围岩性质不同,在围岩稳定部分采用衬砌和砌碹,在稳定性较好部分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在中等稳定蓄电池
导电弓子
电机车车高压水管高压风管轨道排水沟
图 3、充电硐室断面图
部分采用锚喷支护,在稳定性较差的部分采用锚网锁+喷射混凝土支护。

一水平运输巷道多采用单轨600mm 轨距,两壁及顶板较光滑,
减少了摩擦阻力;底板行人侧和非行人侧均为水泥铺设,水沟布置于行人侧,几乎没有堆积物,减少了正面阻力。

因此,运输巷道通风状态良好,运输行人方便,使用安全,建设费用低。

3.4 一水平中央变电所和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和中央水泵房均布置在一水平井底车场内,中央变电所控制和分配该水平所有用电。

6000V 高压电能从矿山地面变电所的母线引出,先由沿井筒敷设的铠装电缆传送至井下中央变电所,在送到采区变电所或移动变电站降压,
第 7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所得660V(380V)、1140V 低压电能,在经采掘工作面配电点,向采掘机械等设备供
电。

该中央变电所即可以向井底车场的主要用电设备(如主排水泵等)提供高压电能,也可向井下低压动力设备(如推车器、翻车器、小水泵、清理水仓绞车和照明变压器等)提供220/380V 的低压电能。

该井下中央变电所的电源引入线为两条,分别接于地面变电所的不同母线上,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中央水泵房位于中央变电所的后方,一水平排水从-375m 水仓直接排到地面,排水高度411m,水泵型号采用 250D6038,总功率 9000KV2电压6000V, A,布置 18 台,9 台工作,6 台备用,3 台检修。

每台排水量 420m3/h,工作水泵总排水能力为 3780m3/h,能在 20 小时内排出矿井 24 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总排水能力为 6300m3/h,能在 20 小时内排出矿井 24 小时的最大涌水量,配电采用双回路供电,符合矿井主要排水设备要求。

目前,矿井涌水量为 16.58m3/min。

水泵房下面是该水平主水仓,另外还有一个副水仓。

水泵房内有工作和备用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能配合工作水泵在 20h 内排出矿井 24h 的正常用水量;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 20h 内排出矿井 24h 最大涌水量。

泵房和矿井的连接通道,设置可靠的控制闸门。

该泵房有两个出口,一个用斜巷通到井筒,另一个通到井底车场。

该水泵房主仓的水为二水平涌水,从-475m 排到-375m,排水高度为 100m。

4 地面变电站、主井绞车房、运输系统以及风动室和风井的参观
实习地面变电站、主井绞车房、4.1 地面变电站在荆各庄煤矿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该矿唯一的一所地面变电站。

给我们做讲解的老师是一位临退休的高级工程师。

老先生非常热情,讲解非常细致。

在他的讲述中我们认识到这座地面变电站有三条35KV 的高压电源分别从贾安子和后屯输入,总长度 29Km,主变压器共有三台为 S7 型变压器,总容量为 6300 33KVA,总用电量 5730 万 KWh,最大电力负荷 8610KW,平均电力负荷 6540KW。

断路器由多油断路器改换为真空断路器,核心部件是真空灭弧室;这种断路器有很多优点,,如出头开距小、动作快、燃弧时间短、电弧能量小、维护工作量小;防火、防爆;动触杆惯性小、适于频繁操作等。

因此如果某台断路器毁坏,只需远程操作便可轻松断开前后两路断路器,切断高压线路,同时防止
第 8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工作回电从而有效保证维修工的人身安全。

地面的供配电:从地面变电站35KV 变为6KV,输到部位变电所,变电所由6KV 变为380V 或 220V,输到各用户;井下供配电:从地面变电站 35KV 变为6KV,输到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变电所由6KV 输到井下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由6KV 变为660V,输到各工作面,另外综采支架、掘进机、主排水水泵直图 4、参观荆各庄煤矿地面变电站
接使用井下中央变电所输来的6KV 电源。

老先生还给我们如数家珍地讲述了变电站的管理和维修方法,变电站在 76 年唐山大地震中遭遇和建设历史,我们听得很认真,技术上不懂的地方同学们积极请教,老先生热情详细地给予回答。

见图 4。

4.2 主井绞车房我们拜别了老工程师,跟随刘老师和卢老师来到了主井绞车房。

绞车房里的一位高级工程师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介绍了绞车房里的机械,讲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主机提升机基本参数如下:主井提升机基本参数一、绞车形式型号滚筒改造厂家出厂年代工作闸形式最大静张力最大静张力差总重量最大提升速度二、电动机型号功率定、转子参数生产单位三、减速器型号减速器比双滚筒分裂式 4*3.2 直径 4m,宽度 3.2m 洛阳重
机 2005 年液压直推式 22t 14t 111.48 11.82m/s YR1000-10/1430 231000KW 6KV/127.6A,1284KV/463A 西安西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ZD2R—180 10.54
第 9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四、提升机容器形式箕斗数量 2个容量 10 立方米五、钢丝绳型号6V337S+NF
公称直径Φ41mm 六、电控系统型号ACSC—6 调速方式串级调速厂家徐州中矿大传动与自动化有限公司安装时间2009 年9 月七、天轮直径4m 数量2个八、深度指示器:数字深度指示器主井提升机的控制箱采用PCL 智能控制,在绞车运转过程中可以自行发电,以补充升降机的用电和主井绞车的用电,体现了节能减排的生产理念。

数字指示器在显示屏上自动显示箕斗的下落的深度,另外绞车与深度指示板的指针使用蜗杆联动,可以人工观察箕斗在井下的深度;这样就保证了主井提升设备的双重控制,保障了主井提升机的工作效率和提高了主井提升机的使用安全系数。

主井直径提升机见图 5。

4.3 风动控制室和通风系统风动控制室是井下高压动力空气的源头,室内共有三台高动力压风机,两台正在工作,另外一台备用,以保证高压空气动力设备的正常持续运行。

该处的高压动力空气用于主副井摇台,气动凿岩机等风动设备,使用电压为 1140V 低压。

. 该煤矿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为抽出式,主井回风,副井进风,风井在主井右侧,矿井总进风量为8683.2m3/min,矿井总出风量为9806.4m3/min,有效风量
第 10 页共 14 页
图 5、主井提升机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8444.4m3/min,矿井等积孔为 3.7m2 。

通风机型号为 2KZ—28,电动机型号TD143.34/10,功率800KW。

以一水平通风为例,至风井的局部通风情况大致如图6 所示:图中箭头为风向,白色箭头表示新鲜风,黑色箭头表示污风。

副井Ⅰ和副井Ⅱ为进风口,主井为回风
口,箕斗位于井底车场。

来自各工作面和巷道的回风,由运输大巷经过主井然后在风井中被抽出式主扇抽出。

当往箕斗箕斗中装煤时关闭风门Ⅰ、Ⅲ,开启风门Ⅱ;在不用箕斗装煤时,关闭风门Ⅱ,打开风门Ⅰ、Ⅲ,使正常通风。

煤仓建在铁路运输系统的正上部,煤仓下出口漏煤,煤直接进入火车,然后外运。

煤仓
副井ⅠⅡ井副井主
风井主扇
风门Ⅱ
箕斗
一水平运输大巷风门Ⅰ风门Ⅲ
图 6、各煤矿通风系统局部示图
4.4 地面运输系统参观好地面风井之后,刘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地面通风系统,首先看到的是东西走向的几条运输专线,专线北侧是煤堆积场地。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该煤矿的地面运输系统,刘老师首先给我们描述了地面生产系统中煤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第 11 页共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箕斗
井架接受仓
给煤机
振动筛+50 拣矸上皮带
-50煤矸石
矸石筒
矸石仓
矸石仓闸门
矿车
矸石山
主胶带电动分配溜槽
储煤场转溜槽受煤坑给煤机
火车外返煤装车胶带运
+50 铁路煤振动筛 +50溜槽仓 -50 铁路煤仓煤仓闸门
火车外运火车外运
-50 锚链刮板运输机
煤仓闸门
地面目前未建洗煤厂,原煤暂只筛分拣矸,分±50mm 处理,地面建煤仓容量2000t,共四个煤仓,其中一个煤仓为+50 级块煤,容量250t,另外在铁路南侧设原煤储煤场,其容量为10000t 。

拣矸胶带机B=1200mm ,主胶带机B=1000mm;返煤装车胶带机B=1200mm;仓上锚链配煤机B=800mm,接受仓及受煤坑用的给煤机为GMW-4 型;选矸楼的分级选矸筛及煤仓上的分级为WP1-1835.5 振动筛,10Kw,φ50mm。

4.4.1 矸石运输井下矸石占矿井产量 20%。

矸石以矸石山形式堆放。

仅服务于投产初期,年限为 8 年,占地57.1 亩。

矸石山位于工业广场北部薄土地上。

距场地约 1.33Km, 以后矸石充填塌陷坑。

地面矸石运输亦由 1.7t 矿车编组 CZ—80K 型,80 马力柴油机车牵引运往矸石山,经翻笼卸入矸仓,后由2.27m3V 型卸矸车绞至矸架侧卸。

矸石山绞车选定 2TSJ1600/324—24 型。

4.4.2 铁路运输专线由马家沟引出,向北可至双庙电厂,为单轨路,矿井装车站平面布置共9 股线。

初建仅有水坑、灰坑。

调车作业由上游机车进行,另外还有煤矿临时存放场地使用,当煤仓容量不足时,通过履带式输送机使用铲车装上火车然后外运。

第 12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5 综采工作面的参观实习 5.1 采掘机械荆各庄煤矿采用电牵引采煤机,该采煤机采用了变频调速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牵引采煤机,采矿方法为走向长臂采煤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5.2 传输设备和工作面支护传输设备为刮板式输送机如图 7,工作面支护形式为液压支护如图 8。

回采工作面煤层约 1.5m 厚,采用刮板式输送机运输。

液压顶板下行人侧高度约1m, 人员必须弯腰或爬行才能进入。

图 7、刮板式运输机
图 8、液压顶板
5.3 通往工作面的运输巷道通往工作面的运输大巷围岩的稳定性变化较大,不同区段的围岩稳定性不同。

荆各庄煤矿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稳定性的围岩,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

在围岩较稳定的区段,只采用混凝土或砌碹支护;在中等稳定的围岩区段采用铁丝网加喷射混凝土支护;对于特殊用途分支巷道,则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在围岩稳定性较差的区段采用U 型钢+木板支护。

在运输大巷的顶板上悬挂着减缓爆破冲击波的减震水槽,在行人侧开凿泄水沟,涌水量较大,局部有水溢出的现象;行人侧壁上固定有高压风管、水管,其上部固定高压电缆;顶板悬吊架线,采用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大巷由原来的双轨改为单轨,故非行人侧较宽,可以作行人道,其上部顶板与围岩的交界处架设通信电缆。

为了合理处理利用工作面与井底车场的高差,从一水平井底车场到综采工作面共设两个斜坡,前部斜坡倾角为25°,后部斜坡的倾角为10°左右。

第 13 页共 14 页
自强务实精益求精
七实习感想
这是我们进行的第一次专业实习,短暂的实习让我们感到紧张而又充实。

这次实习改变了我们对煤矿生产的看法,煤矿企业并不是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傻大黑粗,企业环境给人
一种荒蛮的感觉。

在实习中,我们感受到荆各庄煤矿比较细腻的企业文化,看到了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人性化的工作待遇。

煤矿企业实行信息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生产水平较高。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与矿上指导老师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

老师们非常关心我们新一代采矿人的成长,在给我们作指导是总是尽心尽力,详细讲述,并且给我们讲述他们的职业生涯,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让我们感受的矿企生活的温馨。

同时,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企业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让我们的很受感动。

在此,我们对荆各庄煤矿的指导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这次实习让我们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同时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