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试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几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试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几个问题试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几个问题
<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9期(总第63
期)ChineseJournalofSpecialEducation(Monthly)
No.9.2005(SerialNo.63)
试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几个问题
吴铃(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100075)
摘要文章通过对”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概念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在聋教育界对
“自然手语”概念理解的几种错误:目前聋教育界对”自然手语”有使用范围和理解过
窄,评价过低;对”文法手语”有使用范围和理解过宽,评价过高.重申了在各级聋校使
用”聋人手语”为教学语言建议.
关键词教学语言自然手语文法手语
分类号G762
DiscussiononNaturalSignLanguageand
GrammarSignLanguage
WLing(SpecialEducationCoUegeofBeijingUnionUniversity,Beijing,100 075)
AbstractThearticleanalysestheconceptof”…NaturalSignLanguage??and”G rammarSignLanguage”,and
somemisunderstandingsontheconceptof”NaturalSignLanguage”indeafed
ucation,pointingoutthenal?row
scopeandmisunderstanding,thelowevaluationof”…NaturalSignLanguage”
,andthewidescopeandhig}Ievalu—
ationof”GrammarSignLanguage”.Besides.thearticleputsforwardsomesugg estionson”DeafSignImngnage??
asinstructionallanguageandmethodindeafschoo1.
KeywordsInstructionalLanguageNaturalSignLanguageGrammarSignLa
nguage
1问题的提出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丹麦,挪威等一
些欧美国家聋校逐步采用了双语教学,并获得成
功.他们主张聋人手语(不是文法手语)是聋人必
须掌握的第一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把聋人手语作为
工具,并用第二语言的方法.
王东在《自然手语和规约手语之研究》中指出:
“规约手语是聋校课堂的主要工具.随着中国通用
手语的不断推广,中国大多数聋校均是以通用手语
为主要工具”.何文明的研究证实了这一情况.
他在《聋校教学语言效率研究》中指出:”本研究中
教学口语主要侧重教学口形.”由此可知这个研究
采用的是文法手语,因为文法手语和口形是一致
的,而聋人手语在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口形的.文章
接着指出:”教师四分五十秒时间讲了83句话即传
递的教学信息,大部分学生接受了30%,45%,平
均约39.87%”.由此可知文法手语教学效率之
低的状况.难怪特级聋人教师梅芙生在《对我国聋人语言教学法的沉思》中批评道:文法手语”不是聋哑人日常生活惯用的手语,存在着聋哑学生不熟悉,看不明白的问题.这样教师讲课就形同?白说
白话?,教育也就变成?对牛弹琴?式的教学了.这种?对牛弹琴?式的教学结果使得许多聋哑人学识
浅陋,既讲不了有声语言,连手语都打得半生不熟; 既看不下一本书,也写不通一封信”|4J.梅芙生的批评虽然尖锐,但是非常真实和切中要害.
聋人对文法手语的批评不仅有来自对聋教育,
也有来自对电视手语翻译的批评.据调查,大多数
聋人不经常看手语新闻,主要原因是看不懂.因为
手语新闻大多数是按照汉语语序和语法做翻译]. 因此,中国聋校目前主要是用聋人手语还是用
文法手语作为教学语言呢?这成为目前聋教育关
注的焦点,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
46?《中国特殊教育)2oos年第9期(总第63期) 2我国聋校为什么采用文法手语作为教学
语言
聋校教师是与聋入学生接触最为密切,最了解
聋人的聋教育工作者.他们为什么不使用聋人学
生喜爱的聋人手语,而偏偏使用聋人很难理解的文
法手语呢?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
题.
2.1”自然手语”概念的误解
在聋教育中手语分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自然手语”也叫”聋人手语”,”聋式手语”: “文法手语”也叫”规约手语”,”人工手语”.
2.1.1自然手语是”未受过教育的聋人的手语”
这种意见认为:自然手语是一种未受过正常人
群语言干预和影响的较为纯净的手语,一般是由使
用者自己创造的单个手势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聋人
语言.主要运用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聋人中,我们
平时称为土手语.这种意见是从”自然手语”的
起源和使用人群上界定的.事实上”自然手语”使
用的人群不仅包括”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聋人”,也包括”受过正规教育的聋人”.这种界定的副作用是
使人认为使用”自然手语”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如果
这样那谁还使用”自然手语”呢?聋校教师的教学
语言就更不会选择”自然手语”了.
2.1.2”自然手语”是聋人自己使用的一种语言
这种意见认为:聋人手语是聋人自己使用的一
种语言,是在聋人群体中广泛交流思想,表情达意
的工具.聋人手语自成系统,成为与主流社会语言
不同的语言.这种定义没有错误,它肯定”聋人
手语”是一种与主流社会语言不同的语言.但是以
听人为自我中心的人,往往认为聋人应该向听人靠拢,应该学习听人的语言,所以对聋人手语接受起来困难.聋校教师大多数是听人,他们肩负着引导聋人学生向听人社会靠拢的重担.所以聋校老师
不使用或很少使用”聋人手语”.
2.1.3”自然手语”文盲聋人也会使用
有些文章中谈到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区别
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话:自然手语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习得的,聋人中的文盲也会使用.这些解释原本是为了说明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区别,但是它往往被人误解,认为自然手语是一种不需要学习的语言,是自然而然就会的.进而认为它是一种低级的语言.当然聋校教师的教学手语就不能选择”自然手语”.其实不然,每一个聋人,就是文盲聋人, 一
开始他也不会”聋人手语”,他们也是在生活中向其他人学习或者模仿其他人.相反我们发现越是
文化程度高的聋人,他的自然手语水平越高,手势越容易被人理解.笔者在韩国教学时见过一个韩
国的聋人牧师,他见到中国来的朋友后,假装不好意思地低头撮弄着他的牧师袍,同时一只脚还在地下搓着地.他的这个”自然手语”,一下子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所以”自然手语”对于任何聋人都是需要学习,同时也是需要不断地提高的.因为在生
活中学习也是学习,学习不仅仅限制在课堂上.
2.1.4”自然手语”是听障人以姿势,表情,动作表
达信息的语言.
这种意见认为:自然手语是听觉障碍者间以姿
势,表情,动作,或手势表达事物的形式或概念所用
的语言].这个定义比较客观,全面,用词比较准
确,不容易被人误解.这个定义没有提到是否接受
过正规教育,没有提到与主流语言的不同,只是强
调凭借的方式不同:有声语言凭借声音,无声语言
凭借姿势,表情和动作.
2.2对聋校语文教学的批评
许多文章谈到手语的局限性:手语特有的语法
习惯及表情达意局限,对聋生语言思维和口,语,书
面语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导致书面语词汇的
贫乏,不够生动.聋人经常省略不用助词和叹词,
使句子缺乏连贯性.用手指语表示的词语不利于
迁移和活用,这样就限制了词汇的扩充,影响学习
效果.这个分析概括地指出了聋人的语言文字的
状况.聋校教师迫于压力,为了让学生写出符合文
法的句子,当然就用”文法手语”.但是应该指出的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教学上使用”文法手语”, 正如前面梅芙生说道的:文法手语”不是聋哑人日
常生活惯用的手语,存在着聋哑学生不熟悉.看不
明白的问题.”试想如果看不明白,怎么能够写的清
楚.实际上,当用聋人的自然手语上课时,聋生书
面语的错误率会大大降低.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
聋人思想上真正明白了,才能写出通顺的句子;在
本来就不懂的”文法手语”的基础上,怎么能写出通顺的句子.聋人书面语上的问题正说明对”聋人手语”研究和认识不够.
2.3听人教师对”聋人手语”缺乏认识和研究
张宁生和赵锡安都曾经提到过类似的事:当他
们问及聋校教师上课时使用的是”自然手语”还是“文法手语”时,他们无从回答.作者参加过一个手语比赛,评委全部来自聋校,他们给使用”文法手
试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几个问题,吴铃?47? 语”的教师分数很高,给使用”聋人手语”的教师分数很低,当有人问及评分背后的理念时,他们也无
从回答.这个例子说明聋校教师还没有意识到使用”文法手语”有什么问题,这点确实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
2.4对手语新闻的误解
手语新闻作为推广规范的中国手语的工具,自
然尽量使用规范的中国手语.手语作为一门独立
的语言,从语形,词汇和语法有一系列独特的规范. 但目前的中国手语,只对部分常用词语进行了规范,对手语的语法未做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 手语新闻的手语主持人大多数按照汉语的语序和
语法来做手语翻译.换一句话说,目前的”规范”
的手语新闻不过是一个临时和过渡的措施,不是手
语要遵守的规范.那种认为必须跟从新闻手语打
法的想法是对手语新闻权威的一个误解.
3”自然手浯”和”文法手语”的区别
“自然手语”主要是由聋人创造,在聋人群体中
传播,教育因素的”介入”很少;形象性,以模拟事物形状和活动情节为主;直接与观念相联系,不依附
于民族语言.”文法手语”主要是以听人为主体和
少数有文化的聋人共同创造的;由”约定”的自然手势和”规定”的手势两部分组成;教育因素”介入” 等].也有学者指出:两种手语不同的特点是外在
动作和内在心理过程的不一样.”聋人手语”不遵
循有声语言的语法规则,存在大量与有声语言的语
法不一致的现象,内在心理没有翻译的过程.”文
法手语”外在手势是在内在的有声语言的话语的基础上形成,运用过程一般是一种翻译过程.在头脑(心理上)首先形成有声语言,然后再把这种语言换
成手势.
综上所述,”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本质区
别是前者与有声语言无关,后者依赖于有声语言. 那么对于那些并不掌握有声语言的聋人学生来说, 他们的手语也就不可能建立在有声语言之上.如
果用”文法手语”上课,无疑于用聋人不懂的语言教
聋人不懂的知识,那教师如何能够教会,聋人又如
何能够学会呢?
应该认真地研究什么是”聋人手语”,真正用聋
人自己的语言去指导聋人学习书面语,学习文化知识.韩国的拿撒拉大学有一种由聋人教授上的手
语课,学习者有聋人也有听人.其中一项重要训练
是把一个故事用生活中人人都懂的动作和手势表
现出来,不许用”文法手语”,效果非常好.举例说, 故事中有”老”的概念,有人用牙齿掉了表示,有人用长胡子表示,有人用拄拐杖,弯腰表示,还有人用
颤抖的双腿和呼吸表示.试想,如果老师用这种方
法教”老”字,学生能学不会,能不理解吗?韩国和
美国都有聋人手语故事的资料,或是录像带或是光盘.这种故事非常好懂,不管你是否会韩国手语,
美国手语,你都可以从动作和表情中对故事有一个
大致的了解.试想,用这种手语作为教学手语,那
效果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应该认真研究什么是真
正的聋人手语,那才是打开聋人心灵的金钥匙,才
是指导聋人学习书面语,学习文化知识的桥梁和捷径.
4”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应用范围
有的研究者在论及”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
的地位和运用时指出:当聋人群体是关注的焦点, 聋人之间的交际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聋人手语应
该成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关注聋人与听力正常
人之间的交往时,教学手语显然具有重要作用.接着又指出:在聋校学生理解的前提下,使用教学手语对于发展聋校的口语和书面语肯定是有利的. 但是,如果忽略聋校学生理解能力的实际水平,不适当地运用教学手语,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在聋人和听力正常人之间交往时,尤其是健听
教师和聋人学生之间的交往是讨论的重点.目前
在健听老师和聋人学生交往时往往以健听老师为主,采用健听老师可以使用的”文法手语”.我认为在健听老师和聋人学生交往时,尤其是在课堂上, 应该采用聋人手语.道理非常简单:应该用”聋人本族语”去讲授知识,而不应该采用建立在有声语言基础上的,聋人不懂的”文法手语”.
王东指出:”自然手语”的应用范围是:离群聋人,初学聋童及高年级聋生特殊情况下(包括和正常人交流的特殊情况).但是作为使用手语的主体的一般聋人没有在这个的范围内.换句话说,手语主体的聋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然手语没有被承认.而在论及”规约手语”时又指出,规约手语是聋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是重要会议的翻译语言,是较高知识层次聋人间交流的主要工具.这里仍然没有指出大多数聋人使用的是什么手语.聋
人很难理解的”文法手语”被堂堂正正地放在了主
角的席位上.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以往的研究对于”文
?
48?<中国特殊教育)2oo5年第9期(总第63期)
法手语”的应用范围在划分上有过大的趋势,对于
其作用有过高的估计;相反对于聋人手语的应用范
围分析过窄,作用估计得太低.
比如,”报销”,聋人往往用”换钱”替代.又比
如,”卖废品”,聋人也用”卖”+”换钱”替代.如果用”文法手语”按照汉语音节去打,就没有用”换钱” 表示的明白.所以大多数聋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的是聋人手语,其中夹杂着一些”文法手语”,这是
事实,更是手语的客观规律,手语不可能建立在”文法”的基础上.
由聋人研究者陈少毅和兰继军共同撰写的《手
语研究与聋人康复和聋校教学》在分析了手语的形
象性和表演性的基础上指出:在聋人通常采用的诸
多的交流方式中,手语仍然是最主要,最便捷,最容
易为聋人接受的,也是其它方式无法替代的主要方
式;手语是聋人康复的手段,不仅要发挥口语的功
能,更要注意发展手语的功能;在聋校的教学中,手
语尽管有抽象因素少,语句不规范,词汇量不足的
一
些弊病,但仍然以其直观,便捷,易懂,在信息传
递上是最大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其研究
和发展余地几乎不可限量,前景广阔.
我们认为这是对手语的应用范围和作用准确
而深刻的概括.母语对于任何人都具有终身性,手
语对于聋人来说在其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阶段都必
须使用和加强.那种企图在某一个阶段聋人可以
脱离手语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聋人手语就是
一
种语言.语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是如何去
加强和推动手语的研究,而不是企图有一天可以脱
离它.
5研究和推行聋人手语的意义
5.1聋人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聋人的
权利和需要
聋人手语是聋人交往的最自然,最流畅的语
言.因而也是他们最喜欢使用的语言.他们凭借
这种语言参与教学活动,再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
解,同时也增强了聋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2重视聋人的群体文化
如果认为聋人全体是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
的话,那么聋人手语便是这个”民族”的交往工具, 也是聋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聋人”民族”精神的体现.正如美国聋人教育工作者雷曼说的:手语像
线一样把聋人织进了聋文化的经纬中….
5.3树立聋人手语是聋人的母语的意识
聋人之间的交流工具是手语,它是在最自然的
状态下获得的.在聋童习得手语后,再学习书面
语,不仅不会妨碍书面语的学习,反而会促进对它
的掌握.聋童有了一套母语的语言符号后,就可以
大量接受信息,理解其内容,丰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及早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这对第二语言的学习
极为有利.
国内外聋教育研究的结果证明推行聋人手语
的有效性.英国布里斯托尔(Bristo1)大学”聋人研究中心”通过研究发现聋童在出生后至三岁期间与聋妈妈生活交往中获得语言过程与健全儿童和有听
力母亲在这段时间交往中获得语言过程是同步的. 所以聋童应该熟练掌握好聋人手语.用这种语言
更好地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理解社会,使他们的智
力得以发展….
国内的研究者郑荔,沈玉林,吴安安在《学龄前
聋儿戏语评估报告》中说:”双语双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帮助聋儿建立一套有力的视觉第一语言体系,以
给聋儿提供其需要的思维和学习工具,并通过和其
他聋儿接触,使聋人建立起健康的自我意识”n.
他们的试验表明:”经过双语双文化学习的聋儿能
够轻松学会识字,学会用手语与成人交流,会复述
和创编故事,面部表情生动,语言流畅,生动,形
象.”而语言能力的提高,促进了聋童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
6推行聋人手语的措施
6.1聋校教师应该掌握聋人手语
聋校教师要与聋人交流,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手
语.目前聋校教师大部分使用的手语都以汉语书
面语的语法来规范,也就是使用”文法手语”,对聋人手语知之甚少,这不符合聋儿的思维规律和语言特征,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聋校教
师必须掌握聋人手语,在教学过程中以聋人手语为工具教授聋童学习汉语.
6.2增设手语课
手语和所有语言一样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在各级聋人学校都应该开设专门的手语课程,专门教授和研究手语.手语课除了教授手语外,还应该开设手语文学课程,如手语故事,手语戏剧,手语歌曲等,使手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6.3鼓励聋人参与聋教育
聋人做教师能够给聋童一种自然,流畅的手
语.成年聋人丰富的手语,对于聋童手语词语的表试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几个问题/吴铃?49? 达,准确,丰富,生动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合适的聋人教师,至少也要有聋人的手语光盘供聋生模仿和学习.
6.4开发和研制手语的光盘和手语读物
我国手语教材和手语读物的开发上还需要不
断地努力,要开发出供聋儿学习的手语识字卡片, 聋儿手语画册,手语童话故事光盘,手语戏剧光盘等,以丰富聋童的语言教育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徐咏娟.重视发展聋人母语——聋人手语,中国
特殊教育,2000,2:61,63
2王东.自然手语和规约手语之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3,3:37
3何文明,聋校教学语言效率研究.中国特殊教
育,2003,1:37
4梅芙生.对我国聋人语言教学法的沉思.教育科学,1999,3:46
5冉美华.手语新闻收视情况调查和思考.中国残
疾人,1998,9
6王东.自然手语和规约手语之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3,3:33
7赵锡安.聋人双语双文化教学研究,北京.华夏
出版社,2004,139
8张宁生.听力残疾儿童心理与教育.辽宁.辽宁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5,296
9王姣艳,从聋校学生的书面语谈其语言能力与
教育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04,7:18
10哈平安.两种不同的语言.中国特殊教育,2002, 3:42
1l陈少毅.兰继军.手语研究与聋人康复和聋校教学.中国特殊教育,2003,5:33
12沈玉林.聋校双语教学简述.中国特殊教育, 1998,4:37
13郑荔.沈玉林.吴安安,学龄前聋儿双语评估报告,2004,5:33
(责任编校:秦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