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电阻》word教案 (同课异构)2022年粤教沪科版 (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怎样认识电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导体的电阻,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以及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2)经历科学探究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培养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如何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即如何采用变量控制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最终归纳得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一、引入新课
学生会得到如下结论: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相同的。

二、进行新课
1、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1)符号:R
(2)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换算关系:1 kΩ=103Ω,1 MΩ=103 kΩ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收音机、电视机电路板中的电阻元件。

组织学生阅读P32“一些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并从中发现电阻的大小不同。

(4)实验:让学生观察一盏可调台灯的亮度变化。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观察灯光的明亮变化使学生对电阻变化有比较形象和具体的感性认识,由此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导体的电阻是可变的,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科学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先由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电阻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并且说明你这样猜测的理由。

可能跟长度、材料、粗细和温度等有关;
(2)学生根据猜想进行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由于涉及到多个因素的探究,所以在探究前引导学生用变量控制法去研究。

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活动①提供的器材进行设计实验。

(同时向学生介绍线路板中材料、长度、粗细等具体情况)
设计方案1: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线路板。

这种方案定性地进行探究,通过选择不同的电阻线或者不同的长度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电阻大小的变化,从而探究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设计方案2: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线路板。

这种方案也是定
性的进行探究,通过选择不同的电阻线或者不同的长度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电阻大小的变化,从而探究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设计方案3:电流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线路板。

种方案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案的特点进行探究,即可以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同时也可以观察小灯泡亮暗的变化。


进行演示实验:
把一日光灯的灯丝接到电路中,接通过电路后,观察用酒精灯对日光灯灯丝进行加热前与加热时,小电灯的亮暗的变化,并把现象记录下来,最后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3)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根据自已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并把实验现象和结果设计在一张表格上记录下来,便于他们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分析、论证与评估
老师与学生一同分析各组记录的数据,归纳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结论: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异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多数的金属,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锰铜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很小,碳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随堂练习
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段导休的电阻被均匀拉长,由于它的长度________,横截面积_________,则它的电阻_________。

② 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一截,若搭上仍能使用,则灯丝的电阻将 ;
三、课堂小结 略
板书设计12.1 怎样认识电阻
电阻
1、 定义
2、 符号
3、 单位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结论
教学反思
设计富有情趣性、探索性、适应行和开放性的情境行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辅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重而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A S A
B A A
4.教学评价
●课堂测评
1.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雨 B.露 C.霜 D.冰
2.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

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A.自然蒸发 B.无节制的引流灌溉
C.土地沙化 D.过度放牧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处都是水,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上水的0.03%,所以要保护水资源
C.保护水资源,只要减少污染就行了
D.只要节约用水,就能保护好水资源
4.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白态的云。

5.春秋季节,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较冷的地面成小水珠,这就是露。

6.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如图4.5-4所示。

图4.5-4
a.请根据水循环示意图,简单描述水循环过程。

b.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请你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要求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
1.C
2.A
3.B
4.液化凝华
5.液化
6.a.太阳照射使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下落。

b.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采用滴灌或喷灌,节约用水,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等。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等。

●“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
1.可以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水资源的科普小论文,并在班里组织交流。

2.云、雨、露、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霜、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