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文阅读】“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科学解释”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现代文阅读】“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科学解释”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7题。

人们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8226;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时,会感到蒙
娜丽莎的微笑时有时无,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解释。

西班牙科学家奥特洛和帕布罗斯指出,这只是视觉误差所致,因为我们在凝视她的时候,眼睛可以向大脑运送相同的信息。

他们就是人的眼睛视物的生理学和光学原理为依据的,这与美国科学家利文斯通在的依据一样。

但是,他们的具体内容表述独以与利文斯通
在大相径庭。

他们指出,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在想要大脑传达相同的感觉信息
或图像时有事一种图像可以掩饰或全面覆盖另一种图像,因而有时可以看见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时却看不出。

他们让志愿者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赏蒙娜丽莎,并说出各自在不同位置和角度所看
到图像和蒙娜丽莎的笑容变化。

在距离很远时,志愿者看到的图像很微小,也很难分清其
面部表情,随着距离接近,画面变大,他们开始看到笑容,画像越大,笑容越容易看到。

这时中央视锥细胞与外围视杆细胞一样能向大脑传递信息。

这一解释与利文斯通的解释显
然不同,因为利文斯通认为外围区的视杆细胞才能感受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然后,西班牙研究人员同意通过眼睛对光线浓淡程度的体会,也就是视锥细胞(体会
强度和色彩)和视干细胞(体会弱度和黑白)的特点去观测蒙娜丽莎的微笑。

研究人员使
志愿者凝视白色屏幕30秒后观看画像,在凝视黑色屏幕30秒后观看画像,志愿者的体会
就是,他们在凝视白色屏幕后更容易看见蒙娜丽莎的微笑。

奥特洛和帕布罗斯指出,白屏
弱化了视杆细胞的感官能力,才可以使视锥细胞能认知蒙娜丽莎的微笑,可知,视锥细胞
认知蒙娜丽莎的微笑,同时视干细胞感觉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美国眼科专家康茨韦奇和泰勒通研究发现,从视网膜至视觉皮质之间路径上的干扰因
素也会决定人们看到的是笑容还是其他表情。

如果蒙娜丽莎的嘴角边的视觉干扰增加,如
同电视品目中的雪花现象,就会让蒙娜丽莎看起来像是在笑,但是在其嘴角的影像干扰如
果减小,蒙娜丽莎看起来似乎就比较悲伤,这说明,即使是科学的解释,也有不同的结论。

15、西班牙的奥特洛、帕布罗斯与美国的利文斯通对“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的表述存
有那些相同之处?主要分歧就是什么?(3分后)
16、根据本文表述,在那几种情况下欣赏着更容易感觉到蒙娜丽莎在微笑?(3分)
17、自然科学家为化解蒙娜丽莎微笑之谜作出的种种不懈努力,从艺术审美的角度,
与否存有意义?恳请谈谈你的观点。

(2分后)
“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科学解释”阅读答案
15、答案:(1)相似之处:都以人的眼睛视物的生理学和光学原理为依据:都指出视杆细胞能接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2)主要分歧:视锥细胞能否感受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解析:本题考查甄选、归纳文中信息。

本题的答题区间就是第2至4段,第2段表明相同之处,第3、4段说道的就是分歧。

16、答案(1)观赏距离接近,画面变大时;(2)先注视白色屏幕30秒,然后再欣赏画作;(3)从视网膜至视觉皮质之间路径上的干扰因素增加。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概括、归纳文中信息”的科学知识,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此题对应语境区间是文章的第三、四、五段。

关键在于抓住结论性的句子。

另外还要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如条件、因果等)。

17、答案存有意义,艺术与科学联姻,有利于科学地把握住艺术规律,并使审美活动理性化。

没意义,用自然科学方法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不是审美,无法解读作品意蕴。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科学知识,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这是一道主观性、开放性非常强的题目。

如果回答“有意义”,思路应该从文中的观点和作者的态度出发来组织答案。

如果回答“没意义”,则要突出艺术是有其内在规律的,然后做到自圆其说。

“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科学表述”
阅读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