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北省巴东一中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湖北省巴东一中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
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非绿色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B.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
2. 图为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t1-t2时段。
散热量增加可能是由于人体休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
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t3-t4时段散热量大于0-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0-t1时段
3. 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
B. 相同质量的脂肪和多糖彻底氧化分解,脂肪放能多
C. 某些糖类和脂质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 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CO2和H2O
4. 下列有关遗传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都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出新品种
B.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多倍体育种中使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得到的植株是嵌合体而不是四倍体
D.单倍体育种的后代都是单倍体
5.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植物激素,例如:过去人们在密闭的米缸中点香,能使绿色香蕉变黄;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
又晒干,筛过,再浸之。
又晒又浸,凡十余次。
以泥封树枝……则根生;清代《棉业图说》中所附“摘心图”,文中记载“摘心”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
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乙烯,能促进香蕉的发育与成熟
B.人体尿液中含有微量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
C.棉花摘心能降低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促进侧芽的发育
D.人体细胞不含与生长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
6. 范科尼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范科尼贫血相关的13个基因,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就会引起该病。
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
B. 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
C. 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引起该遗传病
D. 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
7. 2019年底,某市出现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其进入
人体肺部细胞后,会被效应T细胞识别,进而引起肺部细胞死亡。
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基本单位共有8种
B.新型冠状病毒入侵肺部细胞引起的肺部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C.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人体细胞进行增殖,但其与人的遗传物质不同
D.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能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碱基排列顺序
8.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9. 在调查种群密度时不适合采用样方法的生物是()
①车前草①跳蝻①蚜虫①杨树①田鼠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
10.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图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
实验时,手不慎触碰到酒精灯火焰,手先缩回后感觉到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反射弧至少由三个神经元组成
B.“后产生痛觉”的原因是经过多次突触处信号转变
C.痛觉等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乙的兴奋或抑制
11. 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下方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类型细菌,并获得了该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菌没有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B.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C.该细菌细胞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
D.该细菌的生命活动主要由其DNA分子执行
12. 某同学设计“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记录组合后,将积木放在旁边,没有放入原来的容器中,这样直至抓完桶内积木。
统计结果是DD:Dd:dd=10:5:5。
你认为在他的实验方案中,最需要改进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抓取时应闭上眼睛,并充分摇匀;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配子的随机结合
C.将一桶内的2种配子各增加5倍,另一桶数量不变;因为卵细胞和精子数目不等
D.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13. 如图代表新鲜菠菜叶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
若以秋冬的银杏落叶为材料,得到的色素带最可能是()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14. 下列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是()
A.酒精进入胃粘膜细胞
B.CO2进入叶肉细胞
C.钾离子进入丽藻细胞
D.母乳中的抗体进入婴儿小肠上皮细胞
15. 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其中深色个体代表患者。
已知I代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①代的5和6很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①代6号个体与某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
C. 需要对①代的8号个体进行基因诊断来确定其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D. 由图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可判断此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人体肝细胞中葡萄糖可以()
A.合成肝糖原
B.转化成脂肪
C.水解
D.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
17. 我国科学家首次阐明超细大气颗粒物(PM)引发呼吸道疾病与细胞自噬(依赖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变性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有关,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主要以胞吞作用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
B.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
C.自噬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中降解PM的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D.若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作用,就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反应
18. 菠菜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
菠菜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部合成,赤霉素主要由叶合成。
两种激素保持一定的比例时,自然界中雌雄株出现的比例相同。
实验表明,当去掉部分根系,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当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会分化为雌株。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与菠菜的性别分化无关
B. 植物的生命活动只受两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C. 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在菠菜的性别分化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D. 造成菠菜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9. 下图为神经纤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被髓鞘包裹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区域(a、c、
e)钠、钾离子进出不受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钠离子较膜外少
B.b、d区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C.a区域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
D.局部电流在轴突上传导方向为a→c和e→c
20. 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消化酶,胰液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如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促胰液素的作用体现了细胞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B. 由图可以看出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双重作用
C. 图中的迷走神经属于躯体运动神经,可控制胰腺的分泌活动
D.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内环境参与食物的消化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科学家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造出了12只健康猪,其体内脂肪比普通猪约低24%。
低脂肪的动物有一个基因能通过燃烧脂肪控制体温,创造出的低脂肪猪能节省养殖户的大量保温费用,减少寒冷冬季造成的损失。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猪卵(母)细胞,在取卵(母)细胞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来促进排卵。
注射的该物质是由猪的_____(器官)分泌的。
(2)判断卵细胞在体外是否受精的标志是_____。
(3)在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胚胎受体前,需要对胚胎受体进行_____处理。
对暂时不移植的早期胚胎,可采用_____法进行保存。
(4)胚胎移植的实质是_____。
(5)创造出12只健康猪的过程,运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有_____(答两种即可)。
22. 假设小麦的低产基因用A表示,高产基因用a表示;抗病基因用B表示,不抗病基因用b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图是利用低产抗病小麦(AABB)及高产不抗病小麦(aabb)两个品种,通过多种育种方式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经过①、①、①过程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让①过程得到的高产抗病小麦植株自交,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是_________。
(2)经过①过程的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此种方法比较难获得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经过①、①过程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①过程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3. 某科研小组欲研究改良小麦品种甲、乙光合作用的强弱,将长势相同、数目相等的甲、乙小麦分别放置于两个大小相同的密闭透明容器内,给子适宜的光照,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两容器中CO2含量变化如图一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一分析,在实际生产中大田种植甲、乙两种小麦时,种植密度能更大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影响植物的CO2吸收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
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b时35①条件
下光合作用CO2利用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25①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4. 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甲图表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
(2)乙图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填序号),从染色体种类来看,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
解析:(1)甲图表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CAU。
(2)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所以属于基因重组。
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由此可见,两者的区别是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①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25. 炎炎夏日,医务工作者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为人们采集咽拭子,以检测新冠病毒,让人感动。
在穿防护服的这几个小时里,医务工作者的身体为适应闷热的环境,要进行不断的调节。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闷热的环境中,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大量出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激素会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尿量。
(3)因水分的大量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_____________分泌的醛固酮增加,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极端环境的工作对医务工作者的体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当体内血糖浓度降低的时候,请写出3种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D
3. D
4. C
5. A
6. D
7. C
8. A
9. D
10. A
11. C
12. D
13. D
14. C
15. B
16. ABD
17. AB
18. ABC
19. AB
20. CD
21.
(1).促性腺激素
(2).垂体
(3).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是否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4).同期发情
(5).冷冻
(6).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7).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22.
(1).杂交育种
(2).1/2
(3).诱变育种
(4).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及多害少利性)
(5).单倍体育种
(6).染色体(数目)变异
(7).秋水仙素
(8).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9).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3.
(1).乙
(2).乙种小麦能利用更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
(3).温度和光照强度
(4).大于
(5).光照强度为b时,两温度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35①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大于25①条件下
24. (1)基因突变CAU
25.
(1).首先是皮肤的热觉感受器兴奋,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而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和肾上
腺等腺体的分泌,最终使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
(2).下丘脑
(3).抗利尿
(4).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5).肾上腺皮质
(6).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7).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