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郑外初二上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word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郑外初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含答案)
氧气、氨气
C.氨气、氮气、氧气不液化D.氨气、氧气、氮气不液化
6、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 温度达到
100℃一定能沸
腾B. -10℃的酒
精也能汽化
C. 把-5℃的冰放入0℃的水,冰会熔化
D.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7、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表是一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
是用钨丝制成的
B、表中所列出的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C、20℃时乙醚是液态,氧是气态
D、测温液体分别是水银、酒精、乙醚的温度计都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各个地区的气温
9、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研究方法和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和蜡的熔化特点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显示温度高低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手影
B. 水面“倒影”
C.水中的
筷子弯折D.雨后的彩虹
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
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B.看到物体成虚像时,没有
光射入我眼睛
C.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
实像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X108km/s
12、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
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
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
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和它的像垂直
二、填
空题
13、小明学了声学以后,
自己做了以下实验
(1)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一次慢,是为了研究声音的和的关系,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立刻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不同。
(2)小明在相同的试管里倒入深度不
同的水,当由A 至D 逐个向各个
管口轻轻吹气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越来越,这些声音
是靠振动产生的。
14、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
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4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海洋该该处的深度为m(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
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这些动物听到了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科学人员要测地月距离,可以向月球发射(超声波、次声波、激光)。
医院里、医生用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具有。
15、温度计的使用:
①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③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16、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
花的粉”;(2)深秋,草地上的白霜;(3)把这支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填序号),在这四个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17、如图所示是
水循环示意图.
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同时伴随着热;过程②中水蒸气有的
形成小冰晶,有的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热;过程③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18、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
粒的装置称为碘锤,如图所示,它的上下两端都是向内凹的,把玻璃泡放入温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这样的物态变化叫做,这个过程需要热量,如果采取右图进行的实验,碘除了会发生上述物态变化,还会发生。
19、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气是通过
方法液化的,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
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
做的目的是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
中温度高的水蒸气在镜面上
而影响观察。
2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
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光;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
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
(3 )如图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
,此时看见的(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4)如图丁所示是用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
(膜或孔)进行观察.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选填“改变”或“不变”).
三、解答题
21、作图
①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过两条细小光束(如图甲),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S;
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 所成的像A’B’。
墙
室内室外
2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填“能”或“不能”)传声。
实验时先应该处于状态(松弛/绷紧)。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效果
(填“好”或“不好”)。
(3)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
(强/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
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
<d),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 或d)。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有同学选择c 和d 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
论。
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2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
颜色的光。
(1 )此现象叫做,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
A 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
快。
说明 A 处有一种看不见光
是,具有
效应。
(4)小华也想证明 C 处也有一种看不见光是,它的最显著性质是
24.图(1)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装置.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A、B 两铁圈中的.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4)根据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由此判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
(选
填“不等于或“等于”)标准大
气压.
(5)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3)(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6)请在图(4)的方格纸上
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
(7)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
的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8)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5)中a 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图像B.b 图像C.c 图像
D.d 图像
25、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实验中,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冰属于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3)图乙中第7min 时,物质处于态。
(4)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
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
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
同特点
是:。
2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
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
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
蜡烛A 和B,将A 和B 一前一后竖
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
在蜡烛A 的一侧观察.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
定.点
燃蜡烛A,
调节蜡烛 B 的位置,当
时,B 的位置即为A 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时,两段相同的蜡烛是
为了比
较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蜡烛B 并在原位置放一光屏,从(蜡烛A/蜡烛B)一侧观察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
/虚)像.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一个木板,(填“能”或“不能”)看见像.
(4)实验中蜡烛A 在玻璃板后面有两
个像,这是因
为.
(5)如果将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不变变小).如果保持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把玻璃板靠近蜡烛A.发现蜡烛B(能/不能)与蜡烛A 的像重合.
(6)如果在玻璃板后不论怎么移动蜡烛B都无法和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7)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8)如果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0.2m
像向上移
动.
A.0.2m B.0.4m
C.0.1m
D.0m
郑和外国语中学2019-2019 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B A D A D B D
C
D A B D
二、填空题
13、(1)响度;音调;频率;音色;(2)高;空气柱;
14、20H z-20190Hz;3000;次声波;超声波;激光;能量
15、(1)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2)35℃-42℃;37℃(3)-12℃
16、(1)(2);(1)(2)(3);
17、汽化;吸;凝华;液化;放;熔化
18、玻璃泡内碘颗粒减少并出现紫色碘蒸气;升华;吸收;熔化
19、压缩体积;液化;
20、(1)蓝;(2)太阳的实像;(2)烛焰、三个小孔、人眼在同一直线上;不是;(4)膜;
不变
三、解答题
21
墙(1)
S
B `B’
室内室外
22.(1)能;紧绷
(2)好
(3)弱;D
(4)a d;ac;没有控制琴弦材料相同
23.(1)光的色散;牛顿
(2)不是
(3)红外线;热
(4)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4.(1)B
(2)96
(3)自己组水的质量较小(4)98
(5)(b);(a)
(
6)
温度/℃
98
96
94
92
02468时间/m i n
(7)不能;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8)C;B
25.(1)较小
(2)晶体;冰熔化时温度不变
(3)固液共存
(4)时间/m i n;状态
(5)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26.(1)确定像的位置;蜡烛 B 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
(2)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蜡烛B;没有蜡烛A 的像;虚;能
(4)玻璃板有厚度,前后两个表面都能反射光成像
(5)不变;不能
(6)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在直尺上
(7)较黑暗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