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歌行》-曹操课件(共40张PPT)(共40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①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苦短的感叹
—年华易失的苦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②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思慕贤才的情怀 —贤才难得的忧愁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③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求贤难得的惶恐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访求贤才的态度 绕数三匝,何枝可依? —难觅贤才的孤独
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
的雄心壮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 大败于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人们广为传唱!
6
第6页,共40页。
复习导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qiūfēng)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 雄’.
(3)、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
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
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 纪》
第31页,共40页。
请举例说明诗句(shī jù)流露出曹操的什么思想感情? 并指出诗中的修辞手法。
忧
求贤不得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志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一统天下
功业未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英雄的慷慨悲歌
第20页,共40页。
忧
人生短暂 求贤不得 功业未就
第21页,共40页。
诗歌 的主旨 : (shīgē)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 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 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第一层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慨?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但 并没有软弱消沉,要在有限的生命 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慨当 以慷,忧思难忘)。
第14页,共40页。
研读 二 (yán dú) :
如何理解“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 句诗的思想感情。
素
2、历史上民族 关系因素
3、三国戏和评 话本的人民创作 性因素
4、《三国演义》作者 因素
……
A、尊奉儒家朱熹的体系, 未遵循司马迁的体例
B、反对“暴君”、“奸相” 造成的民不聊生,生活贫困。
谈讌
三匝
通“宴”欢宴 周
何以
悠悠
用什么 长久
阡陌 相存
田间小路 问候
厌深
归心
满足 人心归顺
第11页,共40页。
忧忧
思
难
忧 从 中 来 , 不
忘 。 何 以 解 忧
(jiě yōu)
可
断? 绝
1、作者究竟 忧 什么?
2、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忧 ?
第12页,共40页。
第13页,共40页。
研读 一: (yán dú)
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 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
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第24页,共40页。
后引《鹿鸣 》 (lù mín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 嘉宾,鼓瑟吹笙。”原是周代 宴请宾客的诗句。写求贤既得, 故尽礼娱宾。这里用以 表达 对贤才的礼遇。
第25页,共40页。
第35页,共40页。
研究性探讨:
在《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里曹操的
性格特征是阴险、奸诈、残暴。这和曹 操在《短歌行》等诗句中透露出的情 操(qíngcāo)是否有极大的反差。形成差异的 原因是什么?
第36页,共40页。
《短歌行》中透露出的曹操形象与传统的评
价存在极大反差的原因:
1、小说体裁(tǐcái)因
第28页,共40页。
用典
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 之诚恳(chéngkěn),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
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表达诗人念念不
忘贤才的一片真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达诗人礼遇贤才 的态度
第29页,共40页。
拓展练习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tǔ 。 huī)
第8页,共40页。
相关 背景 (xiāngguān)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 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 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
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 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 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 任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 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的主要情感特征就
“愁” 是一个
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
步。假如诗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
种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反之,为着某种有进
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
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
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
,是远大理想还没实现时产生的烦恼中一种积极
④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广纳人才的真诚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爱才之情的殷勤
第32页,共40页。
比喻 比喻
起兴
比喻
比喻
类比
古今向来对曹操的诗都有很高 的评价。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bēiliáng)句。”——钟嵘· 《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
•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 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征。建安文学(wénxué)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 ,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叹人生相联系, 从而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显得“ 志深笔长”、“慷慨多气”,是沉着的品格 的典型代表。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 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 文学(wénxué)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运用(yùnyòng)
的手法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人才难得, 这里写求贤不得。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
何枝可依?”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 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 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第26页,共40页。
艺术手法(shǒufǎ)鉴赏
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 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乌鹊南飞中以乌鹊比喻贤才尚在徘徊 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
焦急心情。
第27页,共40页。
山不厌 高,水不厌 (bùyàn)
(bùyàn)
深。
以山高水深比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意在
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
是举,多多益善。
借代
唯有杜康:以发明酒的人名来代指酒
第7页,共40页。
曹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被称为“奸雄”。 他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现,作者就通过许邵的口吻评 论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通过一
系列事实,即从政治、处世、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多个层面出色地 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和本质。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 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biāntà)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 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 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矣。”
第9页,共40页。
整体感知
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p如ì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j子īn衿,悠悠我心。但w为è君i 故,沉吟至今。
呦y呦ōu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jiā bīn),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d可uō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mò陌度阡,枉用相存。q契ì阔谈宴,心念旧恩。
五言,《长歌行》一般是七言的。
4
第4页,共40页。
二.建安风骨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
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安 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伤离乱、悲悯人民
和慨叹人生相联系,从而激起及时(jíshí)建功立业的政 治豪情,显得“志深笔长”、“慷慨多气”,是沉 着的品格的典型代表。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 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
第1页,共40页。
第2页,共40页。
第3页,共40页。
曹 操
3
一.诗歌(shīgē)体裁
行,古代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是用于 宴会的歌辞。
“汉旧歌”。乐府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认为指
歌声长短而言。短歌一般节奏短促,适于抒发忧 愁、苦闷的情绪,长歌一般比较热烈、奔放。
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和短歌区别在于 曲调和歌声的长短。《短歌行》一般是四言和
的情感。
第15页,共40页。
第二层:
青青(qīnɡ qīnɡ)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
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第二层借诗经表达诗人什么心情?
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 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16页,共40页。
第三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 知何去何从。 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 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 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 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抒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突出地运用了____起_兴___手法,表达了诗人
_____乐__观_自__信__、__顽__强__进_取_________精神。
第30页,共40页。
课外 探 (kèwài) 究
(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 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22页,共40页。
研读二:
诗人是如何间
接地(jiēdì)表达出他求贤 若渴、礼贤下士的 心情?
第23页,共40页。
《诗经》成句:
先引《子衿》,写求贤(qiúxián)不 得,故反复沉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 《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 味深远
第33页,共40页。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huì ménɡ)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予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第34页,共40页。
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曹操《龟虽寿》《观沧
海》
5
第5页,共40页。
三.写作(xiězuò)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 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
,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 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 用铁索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 以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 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4岁的曹操
月明星稀Hale Waihona Puke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z,ā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
第10页,共40页。
pì 譬如
yōu
呦呦
mò dùqiān 越陌 度阡
jīn
子衿
zā
三匝
sè
duō
鼓瑟 可掇
tǔ bǔ 吐哺(tǔ bǔ)
当歌 对着
沉吟 低声吟诵
契阔 久别重逢
几何 多少
苦多 苦于
苹
艾蒿
可掇 采取
这一层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乃是想象贤
才归己时的欢快(huānkuài)场面。
第17页,共40页。
第四层
月月明星稀(yuè míng xīng xī),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本层中明月句有何深层含义?后四句表 明作者的什么愿望?
己的抱负。
第18页,共40页。
诗歌 的主旨 : (shīgē)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 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 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19页,共40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 苦 (rénshēng)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