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板桥杂记》作者“珠泉居士”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言小说研究·
文章编号:1002⁃3712(2021)02⁃0154⁃07
《续板桥杂记》作者“珠泉居士”考
宋世瑞
(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摘要:国家图书馆藏乾隆五十七年(1792)酉酉山房刻本,是目前所知之笔记体
小说《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刊刻年代最早、内容最为完整的一个版本。
根据此刻本的内容来考证珠泉居士的交游情况,并结合光绪《菱湖镇志》的记
载,确定“苕南珠泉居士”为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菱湖镇人吴霖世。
关键词:酉酉山房;菱湖镇志;吴霖世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志码:A
. All Rights Reserved.
在清代的笔记体小说领域,存在着“聊斋体”“阅微体”“板桥体”等作品系列,其中“板桥体”中的《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为乾隆晚期珠泉居士撰写
的一部有关金陵、扬州一带青楼轶事的笔记体小说,也是继清初余怀《板桥杂
记》之后的一部志艳杰作,较通行之本有《章台纪胜名著丛刊》本、《香艳丛书》
本等。
笔者在国家图书馆见到此书的三个版本,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酉酉山
房刻本(两种)、曲学家吴梅藏嘉庆年间步云轩刻本,其中酉酉山房刻本为后来
所有版本之祖本,而步云轩刻本为《板桥杂记》《续板桥杂记》之合刻本,研究价值
不高。
乾隆五十七年(1792)酉酉山房刻本《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内容实为两个部分。
《续板桥杂记》三卷为金陵游迹,卷上《雅游》,卷中《丽品》,卷下
《轶事》;所附《雪鸿小记》《雪鸿小记补遗》,为扬州青楼轶事。
此书大致由序言、
收稿日期:2021-03-21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2018kyq0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宋世瑞(1981-),男,山东菏泽人。
文学博士,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
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元明清笔记小说。
154
题词、正文、跋语等四个部分组成,《续板桥杂记》原文部分依次为海陵默堂主人
《弁言》、洪都黎松门《续板桥杂记序》、越州青阁居士《叙》、研香《序》、胡棣园等
《题词》、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缘起》,丁柳溪评点《续板桥杂记》之《雅游》《丽
品》《轶事》三卷,清溪照了居士《词余(仙吕·桂枝香)》。
《雪鸿小记》部分依次为
海陵霜桥苞《雪鸿小记题辞》、黎松门《小引》、胡棣园等《题词》,《雪鸿小记》《雪
鸿小记补遗》(宫霜桥评点),越州青阁居士《跋》、赵梦倩等《题后》、蒲涛陈维浚
《总跋》、吴鸥亭《跋》。
据《续板桥杂记》文中所述,知作者为长期游幕之人,文中提及与作者交游的有二十余人,如海陵默堂主人、洪都黎松门、越州青阁居士、青溪潘研香、桐
城孙楚侬、白沙胡棣园、沮溪潘秋水、苕溪潘柳塘、同里丁柳溪、同里金愚泉、同
里沈平子、同里孙萼南、津门赵梦倩、海陵宫霜桥、吴趋钱竹泉、武林王鲁石、武
林范读山、云涧廖茶畦、同里孙蕙谷、蒲涛孙维浚、桐城杨米人、鉴湖邵升岩、同
乡吴鸥亭、季影生、邵峨堂、沈洁夫、“颍川明府”等。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已考知
者有八人,今分述如下:
一、“海陵默堂主人”何融。
据《扬州画舫录》卷三载:“何融,字心恬,号默. All Rights Reserved.
堂。
举人,以明通进士授知县不就。
主京都金台书院讲席时,生徒仅数十人,而
一时乡会中式者皆数人。
又乙酉、戊子两科解元,皆出其门。
壬辰探花俞大猷,
亦其门弟子。
后官六安教谕。
子孙锦,字文伯。
举人,与钟保其怀、王东山文泗
俱以诗文齐名。
”[1]68-69又光绪《江都县续志》之《列传第一》载:“何融,字心田,
幼聪慧,兄书授以经史,辄能通其义。
乾隆三十三年顺天举人,考取中书,改授
六安州学正,主讲金台书院,著有《史腴》《经义条辨》若干卷。
”①可见何融即为
默堂主人,惜《史腴》《经义条辨》皆佚。
二、“桐城孙楚侬”孙起嵝。
据民国孙荫修撰之《苍基孙氏家谱》载,孙起嵝
字筠如,号辑堂,一号楚侬,安徽桐城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卒于道光
元年(1821)辛巳,诸生,卒后葬金陵,除《续板桥杂记》载其数首诗外,无他著述。
三、“同里沈平子”沈权衡。
沈权衡,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嘉庆二年
(1797)任阳春知县,嘉庆三年(1798)任增城知县,嘉庆五年(1800)任顺德知
县。
光绪《广州府志》卷一百九有传。
据苏州人吴俊《荣性堂集》卷十四载《试用
①[清]刘寿增:《江都县续志》,[清]谢延庚修,清光绪十年刻本。
155
知县沈权衡,奉余委赴曲江等县公事归,以途中作诗十四首,呈余品定,为赋
诗》云:“家住菱湖烟水丛(原注:湖州菱湖人),隐侯苗裔六朝风。
由来士欲优而
仕,大抵诗从瘦后工。
行役曲江山满郭,听猿中宿雨鸣篷。
”[2]532可知沈权衡为
湖州府归安县菱湖镇人,惜无著述传世。
四、“海陵宫霜桥”宫国苞。
宫国苞字松如,又字渭川,号霜桥,乾隆监生,江
苏泰州人,与丹徒张石帆称“江上两诗人”,著有《北游草》《半红楼吟稿》,纂有
泰州诗人集《宵峥集》等,皆传世。
宫氏之诗曾为袁枚所赞。
五、“桐城光漱六”光立声。
光立声字石君,号漱六,据湖北省图书馆藏同治
间光循陔修撰之《桐城光氏族谱》载,光立声生于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卒于
道光四年(1824)甲申。
他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曾任丹徒宝晋书院山
长,著有《厂青诗集》《漱六集》,皆散佚,《桐旧集》辑录有数首。
六、“枞阳观察”章攀桂。
此为作者幕主。
章攀桂字华国,一字淮树,安徽桐
城人,监生,历官甘肃渭川、武威知县及江宁知府、苏松粮储道,擅堪舆之学,曾
刊刻有《地理全书解》。
据《内阁大库档案》《清代宫中折件》《东华续录》《啸亭杂
录》,章攀桂因受“于敏中案”牵连(为于敏中修造房屋花园)而被革职,《清代宫.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折件》之乾隆四十五年(1780)八月二十二日吏部奏云:“知会军机处:江苏苏
松粮储道章攀桂革职,请旨补放,将缺单封送内阁,转发行在。
吏部。
”《续板桥
杂记缘起》中云:“庚子夏五,枞阳观察招赴金陵,曾于公余遍览秦淮之胜。
旋以
居停罢官,束装归里,计为平安杜书记者,无多日也。
”珠泉居士于乾隆四十五
年(1780)夏五到八月在南京为幕僚,实际入幕章氏幕仅三个月,所叙为历史实
际①。
七、“皖桐家萼秋”吴贻咏。
据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二十三引《桐城
县志》,可知“家萼秋”为吴贻咏。
吴贻咏又作吴贻永,字惠连,号种之,一号种
芝,隆骘次子,乾隆五十八年(1793)会元,选庶常,授刑部主事,历吏部验封司
①文中云:“庚子夏五(乾隆四十五年),枞阳观察招赴金陵,曾于公余遍览秦淮之胜。
旋以居
停罢官,束装归里,计为平安杜书记者,无多日也。
”“枞阳观察”实时任苏松粮道的章攀桂。
《清史稿》卷五百二有传。
章攀桂被罢官的原因,《清史稿》云章曾为于敏中造花园,“敏中殁
后,事觉,高宗恶之,褫职居江宁”。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一百八十一云章氏“以四府粮道
被议”,而昭梿《啸亭杂录》卷一则云章氏因献“镂银丝造吐盂”触乾隆帝之怒而被罢官。
传
闻不同如此。
156
兼文选司主事,诗宗盛唐,格调髙浑,著有《芸晖馆诗文集》《种芝堂文集》等。
吴
贻咏五十八岁方中会元,故发迹前为金陵妓高四弃置不顾。
八、“颍川明府”即山阴监生陈璜,亦作者幕主。
所谓“颍川”为陈氏族望,如
山阴陈廷训图书每钤印为“颍川陈廷训图书”之类①。
据文中“丁未(乾隆五十
二年)暮冬,颍川明府摄篆维扬,相携至止”条并查《(嘉庆)重修扬州府志》,知
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甘泉知县的有安徽休宁举人吴元潜、镶黄旗人懋图、山
阴监生陈璜。
陈璜最为后任,时间相接,故有“暮冬”之说。
然陈璜任期亦不过数
月。
《府志》中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即为正白旗人缪廷玢接任。
除以上考知者为交游、幕主之外,《续板桥杂记》正文中提及的人物还有“桐邑杨米人”(杨瑛昶②)、“长洲詹孝廉湘亭”(詹应甲③)、“其友王铁夫”(王
芑孙④)、“祁昌司铎沈薲渔”(沈起凤⑤)、“吾郡徐溥雨亭先生”(归安徐溥⑥)、
“吾湖东林陈兰谷”(归安陈芳⑦)、“吾家梅村”(吴伟业⑧)等,此皆为知名士
人,但与作者只有间接的联系。
至于作者“珠泉居士”,据书中所云“吾郡徐溥雨亭先生”(归安徐溥)、“吾湖东林陈兰谷”(归安陈芳)、“吾家梅村”(吴伟业)等语,可知此人姓吴,浙江. All Rights Reserved.
①《两浙輶轩录》卷二十九载:“陈廷训字六扆,号绂堂,钱塘人,乾隆辛酉举人。
”张元济《宝礼
堂宋本书录》之“唐书”条云此版本有藏印三枚:“颍川陈廷训图书”“潢川吴氏收藏图书”
“三余斋图书印”。
②杨瑛昶(1753-1808),一作映昶,字印蘧,号米人,别署净香居主人,安徽桐城人,累举不第,
遂由考职吏目入仕途,有《燕南赵北诗钞》《衍波亭诗词全集》《红豆词钞》《不易居诗钞》《中
隐轩诗话》《悔轩杂俎》《都门竹枝词》《东野鄙谈》等,另有传奇《双珠记》一种。
③詹应甲(1760-1839后),字湘亭,一字鳞飞,号湘亭,又号止园,原籍婺源,江苏长洲人,乾隆
五十三年(1788)举人,官至直隶州知府。
有《赐绮堂集》三十八卷、《赐绮堂杂曲》一卷等。
④王芑孙(1755-1817),字念丰,号惕甫、铁夫、德甫,别号楞伽山人,江苏长洲人。
清乾隆五十
三年(1788)召试赐举人,官华亭教谕。
著有《碑版广例》《渊雅堂集》等。
⑤沈起凤(1741-1802),字桐威,号薲渔,一号蓉洲,又自号红心词客,江苏吴县人,乾隆三十
三年(1768)举人,曾任安徽祁门、全椒教谕,著有《十三经管见》《谐铎》《续谐铎》《人鹄》《吹
雪词》《红心词》《薲渔初稿》,戏曲《报恩怨》《千金笑》《才人福》等。
⑥徐溥,字雨亭,浙江归安人,与袁枚交好,有《卧云轩集》(《两浙輶轩录》有辑录)。
⑦陈芳,字兰谷,浙江归安人,事迹不详。
⑧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
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历官至左庶
子、南明弘光朝少詹士。
明亡后隐居,清顺治间曾官国子监祭酒,以母丧告归,著有《梅村
集》。
157
湖州府归安县人;又据“同里沈平子”即沈权衡为归安菱湖人,则作者吴珠泉为菱
湖人无疑。
又据诸家序跋可知,吴珠泉不仅诗词俱佳,而且善于绘画,曾请诸家
题咏其所画之《中流自在图》及《渔色读骚图》,故宫国苞《半红楼吟稿》卷初《题
吴珠泉渔色读骚图》云:“一卷骚经置石坡,美人迟暮客蹉跎。
天涯两副伤心泪,
红粉青衫湿最多。
绝色香醪醉几曾,桐阴清冷石崚嶒。
荒淫我亦关情者,莫更逢
人说信陵。
”[3]439浙人吴珠泉能诗擅画,谙于吏事,故得入章攀桂、陈璜幕府。
据《续板桥杂记》文中所叙,浙江归安人吴珠泉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期间,一直是以幕宾的身份游历苏南、苏中地
区,而浙江乡试年分别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八年(1783)、乾隆四
十九年(1784)、乾隆五十一年(1786)、乾隆五十四年(1789)等,书中并未见其
应举的记录,即使在乡试年也未见其断绝游幕,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应苏松
—“庚子八月十日,余在江阴徐校书家”;乾隆四十九年粮道章攀桂之聘——
(1784)——
—“今秋于役(金陵)省垣,侨居王氏水阁者十日”。
珠泉居士不参加岁考、科考和乡试,说明此人的身份当在诸生之上,或贡生,或举人。
已知之人如
何融、光立声、沈权衡、吴贻咏、宫国苞、孙起嵝,大多为举人,似乎可以反衬吴. All Rights Reserved.
珠泉的身份地位。
然潘研香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续板桥杂记叙》中云:“我
友珠泉先生,鹏未抟云,豹还隐雾。
”则吴珠泉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前虽为贡
生或举人,似乎并未进入正途;前文述及与作者多次出入于秦楼楚馆间的密
友孙起嵝、光立声,生卒年在雍正十三年(1735)到道光四年(1824)之间,可知
“珠泉居士”的生卒年也在此区间。
因沈权衡与珠泉居士为同乡即菱湖镇人,其对《续板桥杂记》的理解较为透彻,故沈权衡在此书里题词较多,《续板桥杂记题辞》云:
烟花南部记前朝,胜地曾传旧板桥。
往日楼台何处问,太平歌舞此间晓。
凭将金粉从头谱,为惜云霞转眼消。
应胜曼持多叹慨,繁华梦歇黯然销。
《雪鸿小记题辞》云:
红桥飞跨绿杨津,十里珠帘晓色新。
漫道秦淮分小大,江南同是可怜春。
岂是寻芳兴未阑,总持风雅惯濡翰。
158
门盈车马添声价,定有能行白牡丹。
憔悴青衫感鬓丝,重逢好好话相思。
莲跗凤尾知非故,惆怅伤春杜牧之。
不惜轶群空冀北,偏怜雅化慕周南。
扬州梦好谁先觉,天女飞花且细参。
据华东师大图书馆藏光绪《菱湖镇志》记载,乾隆一朝菱湖镇共出贡生、举人四名,即乾隆三十五年(1770)为吴霖世,乾隆四十四年(1779)为沈权衡,乾
隆四十五年(1780)为吴复增,乾隆五十一年(1786)为吴丙。
四人当中除吴复增
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吴丙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外,只有吴霖世
合乎游幕之人的身份条件,而且吴霖世是由贡生而中举者。
据光绪《菱湖镇志》载,吴霖世字朗文,曾官严州训导,然任职时间不详。
查光绪《严州府志》卷十《官师》、卷十一《补增》,关于吴霖世任职严州训导的时间
缺略无闻,卷前小序中解释道:“乾隆二十年以后《官师》,因咸丰同治间经粤匪
之乱,案卷无存,姓名难尽考载,阅时既久,定多阙如,爰就见闻所及并确可指
数者,特为卷末续为《增补》,以俟后之君子广为采访汇成,不免贻讥。
《选举》仿. All Rights Reserved.
此。
”故两卷“训导”栏目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
—嘉庆十二年(1802)只有王澄、杨廷采二人。
考虑到珠泉居士的友人何融(默堂主人)亦是举人而官教谕
者,二人相遇扬州,若作者为吴霖世,则其任严州训导一职当在乾隆三十五年
(1770)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之间,而其完成撰写《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
记》)已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前,故乾隆壬子吴鸥亭《跋》云:
余昔往来邗上经数十番,游目聘怀,每过红楼,辄如马上看花,怅然空返。
己酉秋薄游秦淮,寓居丁字帘前,殷勤红袖,绝少可人,几□当日曼翁
兴酬作记,本属空中色相,对此盈盈,更增惆怅。
迩来屏迹里门,回忆旧游,
如梦如幻。
今冬珠泉大兄归自江南,示余两记,欣然读之,大率于灯昏夜雨
之余,觅翠袖清樽之趣,故一笑一颦,独工摹写;一才一技,雅爱搜罗。
缅江
左之清谈,惟彩毫补就;采竹西之轶事,却俛妙手拈来。
史笔骚才,洵堪并
传不朽矣。
嗟乎!大江东去,恨赋难工;小院春回,闲情偶寄,余昔失之画舫
追寻,今乃得之小窗评论,何快如之!爰濡枯笔而书其后。
①
①[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乾隆五十七年酉酉山房刻本。
159
总而言之,根据国家图书馆藏清酉酉山房刻本《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及其他史料中的蛛丝马迹,确定作者行踪进而考证其交游情况,并结合科
举史料、地方志等资料,本文以为“苕南珠泉居士”当为吴霖世。
然此未为定论,
尚待将来新材料的发现来证实。
参考文献:
[1]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吴俊.荣性堂集[G]//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宫国苞.半红楼吟稿[G]//泰州文献(第四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
A Research on The Author of Xv Ban Qiao Za Ji
S ONG Shi-ru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Languuage,Fuyang Normal Uniersity,Fuyang236037,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bstract:Xv Ban Qiao Za Ji(attached another biji named Xue Hong Xiao
Ji),a famous biji works in Mid-Qing Dynasty,have the earliest version printed
by YouYouShanFang in the Year of Qian Long fifty-seven collected in the Na-
tional Library of China.But the works’author is not clear,through the text pe-
rusal and Historical literature search,Zhu Quan Jv Shi(a pseudonym)maybe
called Wu Lin-shi,who was from LingHu town,Guian County,Huzhou Prefec-
ture,Zhejiang Province.
Key words:You You Shan Fang;Ling Hu Zhen Zhi;Wu Lin-shi
(责任编辑:朱峰)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