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市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
2.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3。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
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5.《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载:“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注:朝夕——东西方向;惑—-迷失方向)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指南针技术十分成熟
B.战国时期使用司南辨别方向
C.这是司南技术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
D.《韩非子》等不是科技著作,无参考价值
6.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7。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B.杜甫C.李白
D.王维
8.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中论述戏曲:“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从这段材料中得出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休闲娱乐功能B.社会教化功能
C.节庆祭祀功能D.审美功能
9.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需要10.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11.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12.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13.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
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5.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
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
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
”这表明作者
A.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
B.正确认识了当时国情
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16.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
①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②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
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④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17.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8.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19.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毛泽东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
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
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
这一发言应该是在
A.《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
D.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21.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
22.康德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此语反映的思想源于
A.普罗泰格拉B.董仲舒
C.苏格拉底D.薄伽丘
23.如果判断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否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依据的主要原则应该是
A.是否画“所见”的而非“所想" 的
B.是否画“活人画”
C.是否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画面的庄严感和神圣性
D.是否以宗教为题材
24.1517年,德国威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
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A.宗教的虚伪B.灵魂自救的途径
C.权力的产生D.生命的起源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校,所以养士也。
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才能)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材料二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段议政。
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
其执事皆用士人。
凡章奏进呈。
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
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
天子不能尽,则宰相
批之,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4分)
(2)根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其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的设置、作用是如何认识的?其真实意图是什么?(4分)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6分)
27。
科技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走向富强的重要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材料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8分)
28.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分)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2分)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
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8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1.A
2.C
3.B 4。
C 5.B 6。
A 7.C 8.B 9。
A 10。
B 11.C12。
A13。
B 14。
C 15。
D
16。
B 17。
A 18。
D 19.C 20。
D 21.C 22.C 23。
A 24。
B 25。
B
26。
(1)培养人才(养士);监督、议政。
设立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4分)
(2)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相互协作,共同配合)。
限制君主专制.(4分)
(3)恢复宰相制;宰相辅佐君主,共议国事。
相权制约皇权。
(4分)(4)明清易代,社会动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理学走向极端。
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6分)
27。
(1)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方针.(2分)
原因: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也在60年代初破裂,美苏敌视中国,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分)
(2)方向变化: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2分)
原因: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6分)28。
(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2分) 背景: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2分)
(2)观点: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意义: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4分)
(3)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