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气质的早期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 儿 气 质 的 早 期 干 预
刘玉芬① 刘贵媛② 高秀洁②
摘要 目的 通过早期干预使幼儿气质发生良性改变,塑造健全人格,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方法 应用气质问卷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共计284名幼儿进行气质测评,并将两组中的S型、D型和I-D型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于两年后再次进行气质测评。
在此期间干预组除接受早期教育外,还实施早期行为干预,而对照组则不加任何干预。
结果 首次问卷两组儿童的气质类型分布没有差异。
干预组经过两年的干预后,S型、D型和I-D型儿童明显减少;同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对照组气质变化不大,两组差异明显。
结论 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尽早抓住时机实施干预,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关键词 幼儿 气质 早期干预
Early I n terference with Ch ildrenπs Te m peram en t
L iu Y uf en.L iu Gu iy uan.Gao X iuj ie.M aternity and ch ild Care Institu te.H ep ing d istrict T ianj in300041P.R.Ch ina Abstract Objective It is very necessary fo r adop ting an early interference w ith ch ildrenπs temperam ent on reducing the occurence of behavi our p roblem in society.M ethods 284ch ildren as interference group and contro l group w ere tested w ith questi onnaire of temperam ent S type,D type and I-D type belonged in the above tw o group s,w h ich w ere considered as an object of focal po int of observati on,and the trial w ent fo r w ard again after2years.In the m ean w h ile,in additi on to the ear2 ly educati on w as received by the interperence group,the early educati on w as received by the interference group,the early behavi our interence w as taken in the sam e w ay,w hereas the contro l group w ith no interference.Results In the first ques2 ti ons and ans w ers paper,in w here the temperam ent type of the tw o group s ch ildren appeared no difference,interperence group w as p revented fo r tw o years later,the ch ildren of S type,D type and I-D type w ere apparently m ade less;w e also found that a keen difference existed in bo th group s.Conclusion T he temperam ent are by no m eans unchangeable.A n op2 po rtunity is taken fo r interference w ith the ch ildrenπs acti on,the sooner w e m ake the interference,the better w e get the re2 sult.
Key words Ch ildren T emperam ent Early interference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主要由生物学决定的,是相当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特征,是行为的表现方式,体现了行为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动力特点[1~3]。
气质在短期内比较稳定,但长期的追踪结果表明气质特征变化较大,提示气质并非一成不变,它可受环境等作用的影响[4、5]。
一些难养儿童易出现多种行为问题,发动缓慢型儿童的行为问题也明显多于易养型[6]。
根据这一结论,了解掌握儿童的气质特征,在教养中因材施教,对一些不良行为实施早期干预,预防儿童不良行为的产生,并使他们的生理和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对我国的独生子女教育,促进独生子女健全人格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此之前,干预对行为与气质的影响,国内尚无文献报道[7],我们特对284例儿童气质进行早期干预,了解其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干预组选自天津市和平保育院1998年暑期招收的新生,年龄1岁3个月~2岁9个月,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资料完整,实际参加统计分析者129例,男65例,女64例,4例双胞胎(两对),其余均为独生子女。
对照组选自天津市和平区白楼街和劝业场街的1~3岁散居儿童,资料完整,实际参加统计者155例,男97例,女48例,身体健康,均为独生子女。
两组儿童平均年龄均为1岁10个月。
1.2 研究方法 气质问卷由家长或直接抚养人填写 使用工具:《中国1~3岁幼儿气质问卷》(CT T S),问卷由97个描述儿童日常行为方式的气质症状组成。
包括九个气质维度,分别为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和反应阈。
再依据以上各个气质维度得分情况将气质分为5个类型:即容易抚养型(E型),抚育困难型(D型),发动缓慢型(S型),中间近抚育困难型(I -D型)和中间近容易抚育型(I-E型)。
两年后使用的《中国3~7岁儿童气质问卷》(CPT S),由100个反应儿童日常生活行为的项目组成,同样由9个维度组成,并按各维度得分情况分为5个气质类型。
1.3 统计与分析方法
1.3.1 评分方法 每个项目的评分是根据该项目内容出现的频率,按“几乎没有、很少发生、不常发生、时常发生、经常发生、总是发生”6个等级,由家长进行评分,以1、2、3、4、5、6分表示。
每个气质维度的得分计算方法按《儿童气质测
①中国.天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所 300041 ② 天津市和平保育院
查手册》[8]中的手工计算方法完成。
1.3.2 气质类型的划分方法 按《儿童气质测查手册》中的有关规定判定气质类型。
1.3.3 统计与分析方法 本文数据资料均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1.4 干预方法
1.4.1 任性 利用幼儿从众和好模仿的特点鼓励幼儿听成人指挥;对任性的幼儿切忌发怒,可暂停他的活动,以平静的心态做“温和”的惩罚,过后再找适当的机会进行说理教育;可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他,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放弃不合理的要求;培养幼儿自己动手的自理能力,多鼓励并给以适当的奖赏。
1.4.2 胆小、不合群 创造温馨、和谐、宽松、安全感的教育环境,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必要的肤触、搂抱;讲故事,教育幼儿学习勇敢;提供与小朋友或成人接触、交往的机会,教会幼儿学会分享、等待、互助的交往技能,随时纠正幼儿交往中的不良行为;不娇惯,组织集体游戏,让孩子积极参与并大胆讲话,充分表现自我。
1.4.3 好动、注意力分散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提高自控能力;多做一些安静的手眼协调一致的操作;利用拼图、穿珠、粘贴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有意注意,延长有意注意时间。
1.4.4 爱哭 让父母立即离开,抱幼儿去看活动的新环境和有趣的玩具,转移幼儿情绪;不许愿,减少过分的情感依恋;利用儿歌进行教育如:宝宝哭了不好看,宝宝笑了大家都喜欢……;播放欢乐、优美的音乐或做游戏逗引幼儿,分散其注意力;对以“哭”来要挟家长的幼儿要给予冷处理,故意关注其他事,而忽视他的哭。
1.5 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册、个案记录等方式核实儿童气质及表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CT T S共发出330份。
干预组发出150份,回收129份,回收率为86%;对照组发出180份,收回155份,回收率86.1%。
基本情况见表1。
CPT S干预组发出47份,收回33份,回收率70.2%,对照组发出49份,回收39份,回收率79.6%。
表1 284例儿童基本情况
年 龄 组 男 女
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合计1岁~1岁6个月1335171659
1岁7个月~2岁3339173395
2岁1个月~3岁1924231557合 计65985764284
2.2 无论是干预组还是对照组儿童的气质类型均以E型和I-E型居多,共188例,占66.2%,而D、S和I-D型较少,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两组间各气质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儿童具有可比性。
表2 干预组与对照组气质类型调查结果
组别 E型 D型 S型 I-D型 I-E型 n%n%n%n%n%合计干预组4837.21511.6129.32015.53426.4129对照组6340.61811.6106.52113.54327.7155合计11139.13311.6227.74114.47727.1284 U0.5900.8750.500.26
U<1.96 P>0.05 U<2.58 P>0.01
表3 248名1~3岁幼儿不同气质类型比较
气质类型 男 女 U P
n%n%
E6137.750410.57>0.01 D1911.71411.50.05>0.01
S138.097.40.02>0.01 I-D3018.5119.02.32<0.05 I-E3924.03831.11.34>0.051合计162122
2.3 本文对284例幼儿进行不同性别的气质类型比较(见表3)。
结果表明除I-D型男童略多于女童(P<0.05)有差异但不显著外,余各型男女间均无差异。
2.4 本研究所得的气质类型分布情况与我国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为及发育儿科研究室所做的中国常模相比较见表4。
本文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显示I-E偏高,I-D型偏低,其余各型无差异。
2.5 干预组干预前后气质类型除E型无变化外,统计学处理显示S型虽有变化但不显著,D型、I-D型及I-E型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P<0.01)。
2.6 两年后应用CPT S问卷对干预组及对照组中的D、I -D及S型儿童进行第二次测查,并与第一次结果进行比较见表6,结果表明干预组D型和I-D型经干预后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和0.05)。
表4 不同地区1~3岁幼儿气质类型比较
气质类型 天津市和平区 中国常模 U P
n%n%
E11139.1139440.00.86>0.01 D3311.637010.60.57>0.01
S227.72657.60.89>0.01 I-D4114.42266.54.49<0.01 I-E7727.1123135.32.67<0.01合计2843486
表5 干预组干预前后气质类型比较
组别 E型 D型 S型 I-D型 I-E型 n%n%n%n%n%合计干预前4837.21511.6129.32015.53426.429干预后5245.221.721.732.65648.7115合计10017142390244 P>0.01<0.01<0.05<0.01<0.01
表6 干预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气质类型比较
组别 E型 D型 S型 I-D型 I-E型 n%n%n%n%n%合计干预组5245.221.721.732.65648.7115对照组6343.41510.342.61510.34833.1145合计11517618104260 P>0.01<0.01>0.05<0.05>0.01
3 讨论
本文284例儿童气质类型分布与中国儿童的常模[8]略有不同,显示I-E型偏低,而I-D型偏高。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一些家长在答卷时没有选择极限值评分所致。
本文E型和I-E型儿童占多数,与国内外资料报道相同[4、8、9]。
关于气质的性别差异,本文显示除I-D型男童略多于女童外,余各型男女均无差异,这与有关报道相似[4],可能与男孩较女孩活动多,情绪消极有关。
以及传统的重男轻女所造成的。
干预组干预后气质类型除E型外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D、S及I-D型儿童明显减少。
D型由原来的15人降至2人,S型由原来的12人降至2人,I-D型由原来的20人降至3人;而E型由原来的48人升至52人,I-E型由34人升至56人,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
正如Strelou所说:尽管气质是相当的稳定性特点,而且主要决定于生物基础,但它与其它心理和生理特征一样,在自身的发育过程中以及环境的刺激下有发生改变的特点[2]。
而婴幼时期又是人一生中发育速度最快,变化范围最广的阶段,在障碍出现以前进行干预,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研究则利用了这些特征,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充分说明了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干预组儿童经过两年的早期教育及必要的干预,以及
家园联系制度等措施,使幼儿的气质得到了充分的干预,效果显著;而对照组儿童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家长的宠爱、迁就、怂恿,致使一部分S型和I-D型儿童逐步发展为D型。
通过家长会了解到有些家长也在对儿童进行教育,但他们的教育没有针对性,大部分是让孩子从小认字、背唐诗,他们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和全面的智能教育。
因而对孩子的任性、依赖、退缩、不合群、好动、好发脾气等问题显得束手无策,孩子则抓住了家长的弱点,以哭闹、抗拒等形式达到其所要达到的目的。
家长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于是就迁就、顺从,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尤其是三代人同居的,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原因婴幼儿生活环境中家庭人口越多就容易发生意见分歧,使婴儿无所适从,并可能与多种社会角色使家庭中不协调因素增多,不利于婴幼儿正常生活节律形成有关[10]。
因为气质与行为密不可分,尤其是D型儿童易出现多种行为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该对幼儿进行早期的行为干预,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的气质。
家长和保教人员了解和掌握儿童气质有利于因材施教,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儿童气质有助于一些疾病的诊治。
4 参考文献
[1]P ri o r M.Ch ildhood tempeam ent.J Ch ild P sych iaty
[2]简・斯特里劳(阎军译).气质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3]T hom as A Chess S.T emperam ent and behavi o r diso rders in
ch ildren.N ew Yo rk U niversity P ress,1968
[4]金星明.婴幼儿气质.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1,2:83
[5]姚凯南.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其应用.中华儿科杂志,1997,35:
158
[6]张劲松、王玉凤.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1996,10:248
[7]黄春香、李雪荣、易受荣.早期干预对婴儿发展的影响.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1998,12:25
[8]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行为及发育儿科研究室.儿童气
质测查手册,西安,1998,36
[9]周胜利、姚凯南.2~3岁儿童的气质、环境因素与儿童行为的相
互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160
[10]张琪、尹国燕、许积德.婴儿气质影响因素的探讨.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1998,12:218
(收稿:2000-10-20)
医学生心理问题有关因素的研究
付 云① 刘秀芬① 孙建功②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人群中有10.4%的大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影响因素有被试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关系;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爱好单一等。
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高校应针对在校生的特点展开心理咨询,并对已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和矫正。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影响因素 SCL-90
A Study on M en t al Health St at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M edical College Studen ts
F u Y un.L iu X iuf en.S un J iang ong.B aotou M ed ical Colleg e,B aotou014010P.R.Ch 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he purpo se of th is study w as to exp lo re the m ental health state and the related facto rs of the stu-dents.M ethod T he co llege students w ere investigated w ith the General Info r m ati on Q uesti onnaire and the Symp tom Check lisk90(SCL-90)Q uesti onnaire.B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m ulti p le linear regressi on,exp lo red the related facto rs. Results Among the investigated students,the p revalence of m ental p roblem w as10.4%.It show ed that parental relati on2 sh i p and mo ther educati onal level w ere the related facto rs.A nd insom nia,poo r ach ievem ent of stud,single hobby and so on w as found among the students w ith p sycho logical p roblem s.Conclusion s T 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 re attenti on m ust be paid to the p sycho logical health of students.M eanw h ile,co lleges should be directed against the related facto rs of the p sy2 cho logical health to seek counsel and treat the co llege students w ith m ental p roblem s.
Key words Co llege student M ental health p roblem Effect facto r SCL-90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身发育仍在不断完善,由于心理素质的差异,其心理承受能力亦不同,则心理健康状况应受到关注,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倾向者比较高,占30~40%,其中,严重者占10%[1]。
另外,大
①中国.内蒙古包头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014010 ②包头医学院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