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土壤固相部分的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含水氧化铁和水铝石表面分子中OH解离
Fe(OH)3 Al(OH)3
Fe(OH)2++OHAl(OH)2++OH-
四、土壤胶体的结构 土壤胶体结构
第二节 土壤吸收性能
吸附:离子从土壤溶液中转移到胶体表面的过程 解吸:原来吸附到土壤胶体上的离子转移到溶液中的过程
使土壤具有保肥和供肥性 一、土壤对阳离子的吸收与交换
第三章 土壤固相部分 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胶体
那些大小在1-100 nm(在长、宽和高的三个方向,至少有一个 方向在此范围内)的固体颗粒
一、土壤胶体的基本性质
1. 土壤胶体比面和表面能
2. 土壤胶体具有带电性 ※ 二、土壤胶体种类
1. 矿物质胶体 土壤次生矿物中的粘土矿物(粘土矿物) 含水铁、铝氧化物
(3) 粘土矿物的种类
粘粒矿物类型与交换性交换性阳离子活度系数的关系
粘土矿物
Na+
K+
NH4+
H+
Ca2+
高岭石
0.34
0.38
0.25
0.080
0.080
蒙脱石
0.21
0.25
0.18
0.058
0.022
伊利石
0.10
0.15
0.21
0.036
0.040
6. 土壤对阳离子的非交换性的吸收(阳离子的固定作用)
Al(OH)2++H2O
Al(OH)2++H+
Al(OH)2++H2O
Al(OH)3+H+
交换性酸度
潜 性 酸
HH+++2KCl Al3+ +3KCl
AlCl3+3H2O
K+ K+
+HCl
3H3++AlCl3
Al(OH)3+3HCl
水解性酸度 CH3COONa+H2O H+ +NaOH
CH3COOH+NaOH Na+H2O
映山红、铁芒箕、兰花
碱性指示作物:蜈蚣草、 柏木
六、 土壤酸碱性的调节原理
1. 酸性土壤(石灰、蚝壳灰及草木灰)
2H++Ca(OH)2
Ca2+ +2H2O
2Al3++3Ca(OH)2
3Ca2+ +2Al(OH)3
2. 碱性土壤 (石膏、硫磺或明矾)
2Na++CaSO42+ Na2CO3+ CaSO4
[Fe2O3·nH2O]、[Al2O3·nH2O]或[Fe(OH)3]、Al(OH)3]
2. 有机胶体 腐殖质 3. 有机无机复合体
三、土壤胶体电荷的产生
1. 同晶置换
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 的离子所取代,它使其化学组成发生改变,但其晶层结构未变
2. 表面分子解离
氯(Cl-),硝酸根(NO3-)和亚硝酸根(NO2-)
中间类型的离子 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
5. 土壤吸收性能的重要性
(1) 保持和供应植物养分
(2) 土壤吸收性能对土壤结构性的影响
(3) 土壤吸收性能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
(4) 土壤吸收性能和施肥的关系
第三节 土壤酸碱性
一、土壤酸度的类型及来源
Al3+ +3NaOH
3Na+Al(OH)3
3. 活性酸和潜性酸的关系
H+
土壤溶液中H+、Al3+
Al3+
潜性酸
活性酸
改良土壤酸性时,应以潜性 酸度来确定石灰的施用量
水解性酸度可 以指示出土壤 中潜性酸和活 性酸的总量
盐基 离子
提供H+
盐基 离子
淋失 加速土壤酸化
Al3+
土壤胶体上所吸附的离子
H+和Al3+ (致酸离子)
1. 阳离子的吸收与交换特征
CNaa2+++3NH4Cl
3NH4+ +CaCl2+NaCl
(1) 可逆反应且能迅速达到平衡 (2) 等当量交换 (3) 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2. 阳离子的交换能力 一种阳离子将胶体上另一种离子交换出来的能力
(1) 电荷价数的影响 三价离子>二价离子>一价离子
(2) 离子子半径及水化程度 离子的水化:指在电场的影响下水分定向排列在离子周围。
8
6
75%
30
10
33%
(2) 互补离子的影响 与某种交换性阳离子共存的其他交换性阳离子为互补离子
土壤 甲土 乙土 丙土
交换性阳离子的组成 40%Ca+60%H 40%Ca+60%Mg 40%Ca+60%Na
盆中幼苗干重 (g) 2.80 2.79 2.34
盆中幼苗吸钙量 (mg) 11.15 7.83 4.36
土壤盐基饱和度的变化
二、 土壤碱度 土壤碱性强弱的程度
OH-
弱酸强碱盐水解(碳酸根及重碳酸根的钾、钠、
钙、镁盐)
NaCO3+2H2O
2Na++2OH-+H2CO3
Na++H2O
H+ + NaOH
NaOH + H2CO3
Na2CO3 + 2H2O
NaOH + CO2
NaHCO3
Na+>15% 土壤呈极强的碱性反应, pH大于8.5,甚至超过10
盐基离子 (Ca2+, Mg2+, K+, Na+, NH+等)
盐基饱和度:
指土壤中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的总 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 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cmol kg-1) ×100 阳离子交换量(cmol kg-1)
我国土壤的盐饱和度有自北向南渐少的趋势
Ca2+为主 其次是Mg2+
北纬33°为界 H+和Al3+
Fe3+>Al3+>H+>Ca2+>Mg2+>K+、NH4+>Na+
(3) 离子浓度 3. 阳离子交换量(CEC)
也称吸收量:指每千克干土所吸收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cmol kg-1)
反映保持养分的能力 >20 cmol 保肥力强的土壤
10-20 cmol 保肥力中等的土壤
<10 cmol 保肥力差的土壤
x 1. 块状和核状结构
2. 团粒结构 近似球形,粒径约0.25-10 mm (粒径小于0.25 mm的为微团粒)。
3. 柱状或棱柱状结构
4. 片状结构
块状、核状:
> 10 cm
大块状
5-10 cm
小块状
0.5-5cm
碎块状
柱状、棱柱状:
>5 cm

3-5cm

<3 cm

团 粒 : 10-0.25mm
3. 断键
可变电荷
4. 胶体表面从介质中吸附离子
永久电荷
1. 含水氧化硅(SiO2·H2O或H2SiO3) H2SiO3+OH- HSiO3-+H2O
HSiO3-+OH-
SiO32-+H2O
2.粘粒矿物的晶面OH的解离
OH OH OH
OO- +3H+ O-
3. 腐殖质上的原子团
O
O
R-C-OH R-C-O- +H+
NH4+ (0.143 nm) K+ (0.133 nm)
0.14 nm 2:1型:蛭石>拜来石>伊利石>蒙脱石, 1:1型: 粘粒矿物不能产生固钾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4. 土壤阴离子的吸收与交换
易被土壤吸附的阴离子
根据土壤中阴离子 的吸附能力的大小
磷酸根离子(H2PO4-, HPO42-, PO43-);硅酸根离 子(HSiO3-, SiO32-)及若干有机酸根(C2O42-) 吸附作用很弱或进行负吸附的离子
2. 土壤容重 (g cm-3) 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干质量
土壤质地、结构和有机质含量及土壤松紧状况而异。 3. 土壤孔隙性 土壤固体颗粒之间所形成的不同形状和大小孔隙
的数量、比例以及分布状况的总称。 (1) 土壤孔隙度
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 的百分数(土壤总孔隙度)
通过聚合铝离子周围的水分子解离出H+
五、 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 土壤酸碱性与植物养分的关系
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最适pH范围 4.0-5.0 4.5-5.0 5.0-5.5 5.0-6.0
植物种类 兰花、黑云杉 杜鹃花、石松、白雪松 茶、马尾松、马铃薯 甘薯、菠萝、板栗、红松
酸性指示植物
>9.5
酸碱度分级 弱碱性 碱性 强碱性 极强碱性
土壤呈中性至碱性 pH:7.5-8.5 碱土: 9.0
北纬33°为界
土壤呈酸 pH:4.5-5.5
pH:4.5-8.5之间有南酸北碱的趋势
2. 潜性酸
由土壤吸收性氢离子和铝离子所引起的
H+ Al3+
酸性 Xn++H++Al3+
Al3++H2O
Al(OH)2++H+
1. 土壤活性酸度: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决定的
(1)CO2+H2O
H2CO3
H++HCO3-
(2) 有机质分解或氧化作用产生的H+
CO2
pH <4.5 4.5-5.5 5.5-6.0 6.0-6.5 6.5-7.0
土壤酸碱度分级
酸碱度分级 极强酸性 强酸性
酸性 弱酸性 中性
pH 7.0-7.5 7.5-8.5 8.5-9.5
1. 天然结构改良剂:植物残体、泥炭、褐煤等为原料,从中抽取腐殖酸、 纤维素、木质素、多糖醛类等物质作为团粒的胶结 剂
2. 合成土壤结构改良剂:模拟天然团粒胶结剂的分子结构、性质,利用现 代有机合成技术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有 水解聚丙烯腈钠盐、乙酸乙烯酯与丁烯二酸的共 聚物钙盐
第五节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
影响阳离子交换的因素:
(1) 质地 (2) 有机胶体的含量 (3) 无机胶体的种类
无机胶体的种类 蒙脱石 水云母 高岭石
含水氧化铁、铝
SiO2/R2O3 4 3 2 -
交换量 60-100 20-40
5-15 极微
平均交换量 80 30 10 -
风化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土壤的保肥能力
(4) 土壤酸碱性
特点:土粒高度分散,湿时泥泞,不透水,不通
气;干时硬结,耕性极差
三、 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因素
1. 气候 2. 地形 3. 母质 4. 植被 5. 人类活动 6. 盐基饱和度
四、土壤的缓冲性
当加酸或碱于土壤时,土壤具有缓和酸碱度改变的能力
1. 土壤溶液中弱酸及基盐类的存在 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以及其它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
微团粒 : < 0.25 mm
(二) 土壤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空气走廊
团粒内部是毛管孔隙,团粒 之间是非毛管孔隙,两种孔 隙配合适当,总孔隙也较大
水气状况:土壤水分接纳的水分多,径 流少,减少土壤冲刷侵蚀
养分状况:能够为作物提供速效养
团粒结构的孔隙状况
分的同时又适当地积累 有机质
温度:水、气状况协调,土温状况也比 较稳定
生产上对旱地土壤 结构的评价,以团
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多孔,减少根系生长 粒结构最为理想
的机械阻力,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 同时减少耕作阻力,提高耕作效果
土壤团粒体
(四) 土壤良好结构的培育
1. 改良土质和施用有机质肥料
2. 合理的土壤耕作
3. 合理轮作与间套种
4. 改良土壤的化学性质
5. 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孔隙度(%) =
孔隙体积
土壤体积 ×100 =1-
土粒质量/比重 土粒质量/容重
容重 =1- 比重
(2) 土壤孔隙的类型
大小和性能
毛管孔隙
毛管孔隙(0.06-0.002mm) 无效孔隙(非活性孔隙)(<0.002 mm)
非毛管孔隙 (>0.06mm)
(3) 理想土壤孔隙性
产量 缺苗
一般作物适宜的 土壤孔隙度是 50%左右或稍高, 毛管孔隙度与非 毛管孔隙度之比 约为1:0.5;无 效孔隙要求尽是
一 土壤的结持性
在不同含水量时土粒在外力作用下表现的可移动性,它是不同 含水量下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以及塑性等的综合表现
(一)土壤粘结性(g cm-2)
原来指同种物质或同种分子相互吸引而粘结的性质,在土壤学中,
土粒通过各种引力而粘结起来的性能
Ca2+ +Na2SO4 Na2SO4+CaCO3
第四节 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
一、土壤孔隙性
土粒或土团之间通过点面的接触所形成大小不等的空间
1. 土壤的密度 (g cm-3) 单位体积(不含粒间孔隙的体积)土壤固体部分的质量。 土壤密度是所含固体成分密度的平均值,一般耕地 土壤密度近于2.65 g cm-3
10
高 岭 石
蒙 脱 石
北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较
8
pH
大,保肥力强。
南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相
对较小,保肥力弱
6
3. 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
4
20 40 60 80 100
(1) 离子的饱和度
负电荷 (cmol/ kg)
指土壤中某种交换性阳离子的数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土壤 甲 乙
阳离子交换量 (cmol kg-1) 交换性钙量(cmol kg-1) 交换性钙的饱和度
少。
甜菜产量(t) 甜菜缺苗率(%)
0
10%
通气孔隙度(%)
一般砂土孔度30-45%,壤土40-50%,粘土45-60%
二、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体:土壤颗粒胶结而成的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土团、土块 和土片。
土壤结构性:指土壤中结构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排列情况。
(一) 土壤的结构类型
z
y C.A. 察哈罗夫
Na2CO3 + 2HCl
H2CO3+ 2NaCl
H2CO3 + Ca(OH)2
CaCO3+ 2H2O
2. 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作用
M + HCl
H + MCl
H+ MOH
M + H2O
3. 酸性土壤中的活性铝或交换性铝离子对碱的缓冲作用
2Al(H2O)63+ + 2OH-
[Al2(OH)2(H2O)8]4++ 4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