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粤教版八年级上《2.2 气候》同步练习(卷四)(含答案)1159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粤教版八年级上《2.2 气候》同步练习(卷四)试卷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如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1)徐霞客旅行路线多在我国( )
A.地势的第一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藏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2)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做了详细描述:“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此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2. 我们绥化所在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
A.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B.热带、半湿润地区
C.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3. 读下图,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南北气温都较高
B.南北气温差异大
C.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4. 宿迁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
A.亚热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5. 2017年12月,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今年入冬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沙尘暴,严重影响了
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符号能表示材料中提到的天气是( ) A. B. C. D.
(2)出现该天气时,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A.早晨早起跑步锻炼身体
B.开汽车高速行驶上班
C.出门戴口罩,小心慢行
D.打开蔬菜大棚,促其快速生长
6. 图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区域的天然植被是(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
(2)江苏省所在的干湿地区是( )
A.干旱、半干旱地区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a
C.半湿润、湿润地区
D.干旱地区、湿润地区
(3)图中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 )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A.B.C.D. 7.
读北美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是( )
A.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B.气候单一,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C.热带气候为主,各地气候差异大
D.季风气候显著,热带气候面积广大
(2)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西海岸南北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季风的影响
8. 下图示意我省某市某时段天气周报手机截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天气周报,人们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2)截图中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 b 200mm
400mm
800mm
1600mm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9. 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10.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____,夏季普遍________。
只有________高原等少数地区外,气温相对较
低。
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________、亚热带和________。
影响我国气
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________位置和地形。
1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________位置、地形等,就地形而言,地势高,气温
________,地势低,气温________。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________。
12. 我国耕地和林地的以上,集中分布在________部湿润、半湿润区,南方耕地以________田为
主,北方耕地以________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
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四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
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小玉发现甲图中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
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
(2)琳琳发现一奇特现象,⑤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
却出现了2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雯雯需要了解淄博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乙图中________图能帮助雯雯解决这一问题。
请
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淄博的气候特点。
(4)小明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图中④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
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4. 如图为商丘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90%
(1)该日天气情况为:由________天气转为________天气。
(2)风向为________风,风力达________级左右。
(3)最高气温为________℃,这一天的气温差大概是________℃。
(4)此日应为北半球的________季。
15. 下图分别是我国季风的进退与雨带推移与我国东部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是________________,此山脉是我国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由气候资料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四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3)正常年份,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_______(早/晚),雨带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北________南________”(旱/涝)。
16. 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3)季风区与非季分区的分界线:________ —阴山—贺兰山—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年粤教版八年级上《2.2 气候》同步练习(卷四)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答案】
B
D
【考点】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解析】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我国有众多的地形区,不同地形区的位置及特点不同,其中云贵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地区,该高原多喀斯特地貌。
【解答】
读图可知,徐霞客旅行路线多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多在我国季风气候区,足迹地跨秦岭一淮河南北两大地区;藏族集中分布在青藏地区;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此石灰岩地貌指的是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地区,D选项正确,ABC 选项错误。
2.
【答案】
A
【考点】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解析】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是中温带地区.
【解答】
解:黑龙江绥化位于东北平原,地处中温带,年降水量较少,属于半湿润地区.
A
故选:.
3.
【答案】
A
【考点】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解析】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省,最低的地方是漠河。
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解答】
由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可知,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南北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候在20°C以上,说明南北气温都较高。
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故选A。
4.
【答案】
B
【考点】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解析】
秦岭﹣淮河线以南,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
【解答】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温度带应是暖温带,干湿地区应是半湿润地区。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5.
【答案】
C
C
【考点】
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解析】
(1)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2)沙尘暴是沙尘天气的一种,指的是强风将地面大量沙粒和尘土卷入空中,使空气变得特别混浊,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
沙尘暴发生时,天空呈土黄色,有时甚至呈红黄色。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有增加的趋势。
【解答】
(1)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雷雨,B表示的天气是雾,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霜冻。
故选C。
(2)当沙尘暴发生时,要注意关闭门窗,尽量不要外出,外出要养成出门戴口罩的习惯。
故选C。
6.
【答案】
A
C C
【考点】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解析】
森林是我国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森林、草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草原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荒漠是我国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有: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以南是常绿阔叶林,此线以北水果为苹果以南为柑橘等.
(1)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有: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以南是常绿阔叶林,此线以北水果为苹果以南为柑橘等.
【解答】
解:从图中看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该区域降水丰富,属于湿润地区,其天然植被是森林.
故选:.
解: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穿过江苏省,因此江苏省跨湿润、半湿润地区.故选:.
解:从图中看出,区域是湿润地区,区域是半湿润地区,两大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该线是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故选:.
7.
【答案】
A C
【考点】
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
(1)本题考查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2)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北美洲西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水汽不能深入内陆地区,因此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落基山脉西侧的狭长地带。
【解答】
(1)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窄。
故选A 。
(2)在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下,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但由于北美洲西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水汽不能深入内陆地区,因此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落基山脉西侧的狭长地带,故C 正确。
故选C 。
8.
【答案】
C C
【考点】
10C ∘80010C ∘800a A C a b 800C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
(1)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2)主要考查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答】
(1)读图可知,星期日的天气是多云,星期一的天气是晴,星期二的天气是多云,星期三的天气是雷雨,星期四的天气是阴,星期五的天气是中雨,星期六的天气是大雨,人们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星期三、星期五、星期六。
故选C。
(2)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读图可知,该地此时段气温较高,多阴雨天气,因此可判断为夏季(7月为夏季)。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
9.
【答案】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考点】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气候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
【解答】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10.
【答案】
大,高温,青藏,暖温带,寒热带,海陆
【考点】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气温相对较低。
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寒热带。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11.
【答案】
海陆,低,高,少雨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2.
【答案】
东,水,旱
【考点】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解析】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解答】
90%
解:我国耕地和林地的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
故答案为:东;水;旱.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
13.
【答案】
【考点】
降水、降水量及测定
降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气温的分布规律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1)多云,雨夹雪
(2)东北,6
(3)2,9
(4)冬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气温的分布规律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解析】
(1)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常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有特定的含义,表示某种天气状况的。
(2)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3)本题考查气温与温差。
(4)本题通过气温判定季节。
【解答】
(1)由图可知,该日天气情况为:由多云天气转为雨夹雪天气。
(2)风向为东北风,风力达6级左右。
(3)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7℃,这一天的气温差大概是2℃−(−7℃)=9℃。
(4)根据气温判断,此日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15.
【答案】
(1)大兴安岭,400
(2)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多北少,雨热同期
(3)早,涝,旱
【考点】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
(1)根据山脉走向和相对位置判断,A为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读图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冬季时,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气温相差大,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四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
(3)正常年份时,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
如果夏季风势力过强,雨带推进速度快,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北涝南旱”。
16.
【答案】
(1)相反,季风
(2)夏季,太平,印度,洪涝灾害
(3)大兴安岭,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考点】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1)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2)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3)本题主要考查了季风区与非季分区的分界线。
【解答】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气候。
(2)我国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其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干旱、洪涝。
(3)季风区与非季分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