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复习课件:8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7-
时期 前期Ⅱ
图像
染色体行为变化 ①时间短 ②每个染色体仍具有两条染色单体 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相连,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 ②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 引下移向两极 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极 ②两个子细胞分裂成四个子细胞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3-
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 1.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 (1)染色质状态(分裂间期)→染色体状态(分裂期,染色质经高度螺 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 (2)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缢缩的着丝粒部位,着丝粒将一条染色 体分为两个臂,即长臂和短臂。
专题8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专题8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纲要求
考 试 内 容 1.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类型 2.减数分裂及其意义 3.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异同 4.动物的受精过程 5.活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 6.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 考 试 要 求 学 考 选 考 a a b b b b b b b b b
-10-
解析 A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 和基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A项正确;B 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分裂过程中,含有基因g和基因 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B项正确;C图可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分裂结束后的子细胞中,含有基因g和基 因H(或基因G和基因h)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C项正确;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正 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不应该含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 因,D项错误。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1-
导师点睛MⅠ期与MⅡ期一些特点比较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分裂的间期,消失于后 期Ⅱ。 (2)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MⅠ期含有同源染色体,MⅡ期不含有同 源染色体。 (3)孟德尔定律发生时期为MⅠ期。 (4)对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而言,需特别注意后期Ⅱ,此时期不含有 同源染色体,但细胞的数目和体细胞相同。
-14-
解析 分析图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G1期、G2期和减数第一 次分裂各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由于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细胞仍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项 正确。甲→乙,DNA复制需要相应聚合酶的催化,因此在DNA复制 前,需要转录出相应RNA,然后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聚合酶,转录 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B项正确。乙→丙,DNA已经复制完 毕,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细胞质DNA可能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基 因突变,C项正确。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已分裂,D项 错误。
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8-
(3)减数分裂的意义 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②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对 环境的适应和进化。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4-
2.减数分裂过程及意义 (1)减数分裂的定义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5-
(2)减数分裂的过程(以精细胞为例)
时期 间期 图像 染色体行为变化 主要进行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①同源染色体配对 ②出现四分体 ③可能发生交叉现象 ①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面两侧 ②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附着在相对染 色体着丝粒上
-9-
题型一
减数分裂基本过程
典例精析1(2017课标全国高考Ⅱ,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 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 的是( D )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3-
A.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 C.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D.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
D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2-
题型二
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变化
典例精析2(2017浙江4月选考,23)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 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下 图所示(丙中无同源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专题8
特色梳理
前期Ⅰ
中期Ⅰ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像
染色体行为变化 ①同源染色体分开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①形成两个子细胞 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中的 一半,且无同源染色体 ③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末期Ⅰ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5-
知识强化减数分裂过程中曲线和柱形图对应的各分裂时期模型
专题8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6-
(1)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丁为次级性母细胞;戊 为性细胞。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Ⅰ末期,是由同源染色体分开平均进 入两个子细胞造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数量变化为 n→2n→n,没有减半。 (3)减Ⅱ后期染色体数、DNA数都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不同的是 没有同源染色体。 (4)染色体/DNA变化规律及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