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B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
C .第4s 是指3s 末到5s 初这段时间
D. 只有静止物体才能选作参考系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就是路程
B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 .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等
D .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
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据速度定义式t x v ∆∆=,当△t 非常非常小时,t
x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 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根据加速度定义式t v a ∆∆=
,当△t 非常非常小时,t v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该 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做假设法
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若把他们的整个运动过程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 、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5.-颗子弹以大小为2v 的速度射进一墙壁但未穿出,射入深度为s ,如果子弹在墙内运动视为匀变速运
动, 则子弹在墙内运动的时间为
A . v
s 2 B .v s C .v s 2 D .v s 2 6.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 、2s 、3s; 则这三段位移大小之比应为
A.1:2:3 B .1:3:5 C. 1:4: 9 D. 1:8:27
7.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12t-3t 2
,则它在前3s 内的位移是
A .24m
B .18m
C .12m
D .9m
8.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 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T=5s 时,
B.在4~6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
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6.5m/s D.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9.如图所示,一辆长为17 m 的客车沿平直公路以8.Om/s 的速度匀速向北行驶,一辆长为12m 的货车由
静止开始以2.0M/S 2
的加速度由北向南匀加速行驶,已知货车刚启动时两车车头相距180m ,则两车错车所用的时间为
A.1.0s B.0.8s C.0.6s D.0.4s
10.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某时刻两
者相距323 m,B发出超声波,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7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的速度大小为
A. 1Om/s
B. 20m/s
C. 17m/s
D. 34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11.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
握的概念……”.所以对加速度的认识易出现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
C.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就为负
D.加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可以为0
12.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两物体再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s末和6s末
D.乙在2s时加速度改变方向
13.某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为一抛物线,这条抛物线关于t-t0对称,点(to,
0)为抛物线的顶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在0—3to的时间内运动方向保持不变
B.在to—3to时间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C.在to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D.质点在O~to、to~2to、2to—3to三个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3
14.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A、C两地由静止出发做加速运动,B为AC中点,两物体在AB段的加
速度大小均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2,且a l<a2,若甲由A到C所用时间为t甲,甲到C处速度v甲,乙由C到A所用时间t乙,乙到A处速度v乙,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v甲=v乙 B.v甲>v乙 C.t甲>t乙 D.t甲<t乙
第Ⅱ卷(实验题、计算题,共76分。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请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作答。
)
15.(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 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 s打一个点;
(2)实验中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将纸带穿过,将(选填“复写纸”或“墨粉纸盘”)
套在定位轴上,并将其放在纸带的上面;如果用该打点计时器测量时,实验者不知工作电源的频率变成了60H,仍按50Hz的频率计算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时,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是(选填‘‘偏大”或“偏小”).
16.某同学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不反弹.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 l到
x7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T=0.1s.
(1)该实验所需器材有;物块、电磁打点计时器(带导线)及所需电源、纸带、复写纸、一端带有定滑
轮的木板、细线、重物,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填字母代号);
A.天平及砝码 B.刻度尺 C.秒表 D.铁架台
(2)若该同学想利用其前四段数据X l、 X2、X3、X4来计算物块的加速度,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 (用
题中已知的字母表达);
(3)该同学利用v-t图象来直观反映木块的运动规律.则:
①打点5对应的物块的速度v5=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请在v-t中描出该点并作出v-t图象;
②由v-t图象,可得物块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初速度(即打点0对应物
块速度)v0=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v-t图象中所画的6个点中,最后一个与直线偏离较大,其原因是: .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
17.(9分)以v0=36km/h速度行驶的列车开始下坡,在坡路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2m/s2,从坡
顶经过30s到达坡底,求:
(1)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
(2)坡路的长度;
(3)列车到达坡路中间位置的速度大小。
18.(12分)发射卫星一般采用多级火箭,第一级火箭点火后,卫星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50
m/s2,燃烧30s后第一级火箭脱离;由于第二级火箭没有马上点火,所以卫星向上做加速度为10m/s2的匀减速运动;10 s后第二级火箭点火卫星再加速,加速度为80m/s2,这样又经过90s第二级火箭脱离,整个过程卫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求:
(1)第一级火箭脱离时卫星离地面高度;
(2)第二级火箭点火时卫星的速度大小;
(3)第二级火箭脱离时卫星离她面高度。
19. (12分)一物体水平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4s后停止运动,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求:
(1)匀减速最后1s的位移大小;
(2)匀减速加速度和初速度?
20.(17分A车在前B车在后沿同一平直的车道同向匀速行驶,A车速度为v1=15m/s,B车速度为v2=20m/s,
两车间距离为d=25m.某时刻A车司机发现前方L=90m处有一障碍物,A车司机立即开始刹车,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后面的B车同时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1)为保证A车不与障碍物碰撞,A车的加速度a1至少为多大;
(2)若a1=l.3m/s2,为保证A不被后面的B车撞上,则a2至少为多大;
(3)为保证A车既不与障碍物碰撞,又不被后面的B车撞上,试分析a l、a2需满足的关系和相应条件。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到月球艾特肯盆地,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如图所示,“嫦娥四号”经地月转移轨道后经过“太空刹车”在P点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Ⅰ作匀速圆周运动,再在P点变轨进入100×15公里椭圆轨道Ⅱ,最后在15公里近月点Q制动后着月,则()
A.在环月轨道Ⅰ上的周期比在椭圆轨道Ⅱ上的周期短
B.在环月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椭圆轨道Ⅱ上的机械能小
C.在环月轨道Ⅰ上P点的速度比在椭圆轨道Ⅱ上Q点的速度小
D.在环月轨道Ⅰ上P点的加速度比在椭圆轨道Ⅱ上P点的加速度小
2.拉格朗日点又称平动点,处于该点上的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小物体与大物体基本保持相对静止,由瑞士科学家欧拉和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推算得出。
这样的点在地月系统中共有五个,其中两个在地月连线上,如图所示,分别为L1,L2。
关于在这两个拉格朗日点上做圆周运动的两颗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颗卫星运动的周期不相等
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L2点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D.L1点处的卫星向心加速度比月球的向心加速度大
3.某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
若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为F/4,则其距离地心的距离应为(R为地球半径)()
A.R B.2R C.4R D.8R
4.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点B运动到点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合力为0
B.绳子上张力T做负功
C.重力的功率P逐渐增大
D.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
5.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6.如图所示,质量为1.5kg的物体静止在竖直固定的轻弹簧上,质量为0.5kg的物体由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
与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剪断,则剪断细线瞬间、
间的作用力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