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20高一下·盐城期末)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下列有关这三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 均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 . 蛋白质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
D . 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2. (2分) (2016高二下·西安期末) 下列实验方法或装置正确的是()
A .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乙烯
B . 用图2所示方法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
C . 用图3所示方法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 用图4所示方法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乙烯
3. (2分) (2016高一上·温州期中) 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A . 2LCO和2LCO2
B . 9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
C . 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
D . 0.2molH2和22.4LHCl气体
4. (2分)(2016·宝应模拟) 肼(N2H4)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它的沸点高达113℃,燃烧热为642 kJ·mol-1 ,肼与氧气及氢氧化钾溶液还可构成燃料电池。

已知肼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肼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 . 肼沸点高达113℃,可推测肼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 . 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 O2(g) = N2(g) +2H2O(g);△H = -642 kJ·mol-1
D . 肼-氧气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O2 +2H2O+4e-=4OH-
5. (2分) (2018高一下·金华期末) 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含有2种官能团)。

该拒食素与下列足量某试剂充分反应后,官能团种类数发生变化的是()
A . H2
B . HBr
C . Br2的CCl4溶液
D . Ag(NH3)2OH溶液
6. (2分) (2018高一下·温州期中) 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A . HCl
B . NaOH
C . NH4Cl
D . CH3COONa
7.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Fe3+、NH4+、SCN﹣、Cl﹣
B . Na+、Mg2+、NO3﹣、SO42﹣
C . Al3+、Fe2+、NO3﹣、Cl﹣
D . K+、Na+、Cl﹣、SiO32﹣
8. (2分) (2016高二下·上饶月考) 的名称是()
A . 1,3﹣二甲基戊烷
B . 2﹣甲基﹣3﹣乙基丁烷
C . 3,4﹣二甲基戊烷
D . 2,3﹣二甲基戊烷
9. (2分)(2020·安徽模拟) 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煤气的变换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该历程中逆向的最大能垒(活化能)E逆=2.02eV
C . 催化剂能够使物质的能量升高
D . 反应历程中,生成过渡态I比过渡态II容易
10. (2分) (2017高二上·衡水期末) 将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Cu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 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 . 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D .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点变红色
11. (2分)下列有关晶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
B . 不同的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
C . 晶胞中的任何一个粒子都属于该晶胞
D . 已知晶胞的组成不能推知晶体的组成
12. (2分) (2019高一下·汪清期中) X+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 第三周期0族
B . 第四周期第ⅠA族
C . 第三周期第ⅠA族
D . 第三周期第ⅦA族
13. (2分) (2016高二下·合肥期中)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H2O
B .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C .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D .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14. (2分)(2018·大兴模拟)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①②③中现象结论装置图
A浓硝酸Cu淀粉-KI溶液变蓝NO2为氧化性气体
B稀硫酸Na2SO3品红溶液褪色Na2SO3未变质
C浓盐酸MnO2FeBr2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Cl2>Br2
D浓氨水NaOH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为碱性气体
A . A
B . B
C . C
D . D
15. (2分) (2019高三上·鹤岗月考)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4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2NA
B . 4.48L N2与CO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0.2NA
C . 6.2g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中所含磷原子数为0.2NA
D . 12.5mL 16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16. (2分) (2019高二上·达州期末)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 2Z2(g),若X2、Y2、Z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0mol·L-1、0.30mol·L-1、0.20mol·L-1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Z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A . 0.05mol·L-1
B . 0.20mol·L-1
C . 0.35mol·L-1
D . 0.40mol·L-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4分)
17. (5分) (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 燃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常用下列方法处理,以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

已知:25℃时,Kb(NH3·H2O)=1.8×10-5;H2SO3:Ka1=1.5×10-2 ,Ka2=1.0×10-7
(1)处理烟气中的SO2常用液吸法。

室温条件下,将烟气通入浓氨水中得到(NH4)2SO3溶液,
0.1mol/L(NH4)2SO3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

将烟气通入 (NH4)2SO3溶液可以继续吸收SO2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能吸收二氧化硫的原因________。

(2)用活性炭可以还原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 N2(g)+CO2(g)。

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_______(填选项编号)。

A .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g)的同时消耗n mol CO2(g)
B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C . 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D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3)有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用CO2和H2在210~290℃,催化剂条件下可转化生成甲醇蒸汽和水蒸气。

①230℃,向容器中投入0.5molCO2和1.5molH2 ,当转化率达80%时放出热量19.6kJ能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 往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molCO2 和 3.0molH2 ,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 相同时间内CO2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是催化剂 ________ (填“I”,“Ⅱ”,“Ⅲ”)。

b点v(正)________v(逆) ( 填
“>” ,“< ”,“=”)。

此反应在 a 点时已达平衡状态, a 点的转化率比 c 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

已知容器内的起始压强为100kPa ,则图中 c 点对应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一定条件下,CO2和H2也可以发生反应CO2(g)+H2(g) CO(g)+H2O(g) ΔH<0,一定温度下,在3 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已知c(CO)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Ⅰ如图2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或曲线Ⅲ。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18. (10分)(2018·安阳模拟) 运用化学链燃烧技术有利于提高燃料利用率。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传统的燃料与空气直接接触反应的燃烧借助于载氧剂(如Fe2O3、FeO等)的作用分解为几个气固反应,燃料与空气无需接触,由载气剂将空气中的氧传递给燃料。

回答下列问题:
(1)用Fe2O3作载氧剂的化学链燃烧部分热化学方科式及循环转化的原理如下:
I.C(s)+H2O(g)=CO(g)+H2(g) △H1
II.Fe2O3(s)+ CO(g)= Fe3O4(s)+ CO2(g) △H2
III.Fe2O3(s)+ H2(g)= Fe3O4(s)+ H2O(g) △H3
IV.Fe3O4(s)+ O2(s)= Fe2O3 (s) △H4
①在反应器B中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填反应前面的代号);“物质2”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反应C(s)+O2(g)=CO2(g)的△H=________(用△H1、△H2、△H3、△H4表示)。

(2)用FeO作载氧剂部分反应的lgKp[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平衡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涉及的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填反应前面的代号)。

②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 +4FeO(s)=4Fe(s) +2H2O(g)+CO2(g),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填字母)。

a.v正(CH4)=v正(CO2)
b.气体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c.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断裂C-H键与断裂H-O键数目相等
③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和II,平衡时对应上图中Q 处时,容器中气体分压p(X)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④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0.8 molCO和0.2 mol CO2 并加入足量的FeO,只发生反应I,在R点(lgKp=0),则CO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3)若用CaSO4作载氧剂进行化学链燃烧时,CaSO4与CO发生反应生成CaS,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9. (9分)近年来运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出了许多具有下图所示立体结构的环状化合物,如
(1)写出上述物质Ⅱ的分子式________
(2)Ⅰ、Ⅱ、Ⅲ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A.同素异形体 B.同系物 C.同分异构体 D.同种物质
(3)利用结构Ⅰ能解释苯的下列事实的是________ ,利用结构Ⅱ或Ⅲ不能解释苯的下列事实的是
________ .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不能与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在一定条件下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
三、实验题 (共2题;共6分)
20. (2分)(2016·分宜模拟)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 ________.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将B中反应后的固体溶解于水白色沉淀仍有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Na2SO4生成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1. (4分) (2019高三上·诸暨月考) 镍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以低品位镍红土矿(主要成分为镍的氧化物、Fe2O3·H2O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兰尼镍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加压酸浸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如下:
请回答:
(1)请根据图示,选择加压酸浸过程中硫酸的加入量和矿石粒径的最适宜条件为_______
A . 260Kg/t矿;0.45mm
B . 320 Kg/t矿:0.25mm
C . 350Kg/t矿;0.15mm
D . 380 Kg/t矿;0.05mm
(2)①已知镍红土矿煅烧后生成Ni2O3 ,而加压酸浸后浸出液中含有Ni2+,写出加压酸浸过程中镍元素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②甲同学取该浸出液,控制pH为2~3,经过-系列操作,制取少量NiSO4·7H2O晶体。

其控制pH为2~3的目的为________。

③乙同学取该浸出液,经多次处理,得到一定浓度的NiSO4溶液,往其中加入适量的NaClO和NaOH混合液,制得碱性镍电池电极材料NiO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向浸出液中通入H2S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 在煅烧过程中,空气宜选择从下往上的通入方式,使镍红土矿燃烧更充分
B . 加压酸浸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选用浓硫酸
C . 加压酸浸中,在最适宜条件下,浸出渣中的主要成份为SiO2和Fe2O3·H2O
D . CO为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故从镍硫混合物到镍的过程中,需注意通风并及时检测操作过程中是否有CO 泄露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4分)
答案:17-1、答案:17-2、
答案:17-3、答案:17-4、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