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1填空(15')2选择(20')3简答(2×10')4推导(2×15')5计算(6×40')
【PS: 以下页数没标明均指旧书页数】
第一章
简述噪声的危害
①噪声对听力损伤 ②噪声对睡眠干扰 ③噪声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④噪声对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的干扰 ⑤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
第二章
1.在空气中,声波是纵波;在固体和液体中,声波可能是纵波,横波。
2.λ=c /f 声速c :振动状态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通常c=340m/s
3.根据声波传播时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以将声波分为:平面声波、球面声波和柱面声波。
【 声波的波阵面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一系列平面时,叫平面声波;波阵面是一系列同心球面,这种声波称为球面声波;声源形成的声波波阵面是一系列同心圆柱,叫柱面声波。
波阵面:是指空间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曲线 】
4.声能密度:声场中单位体积媒质所含有的声能量,D ,(J/m3)
声强:声场中某点处,与质点速度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声能称为瞬时声强,是一个矢量。
声强指瞬时声强在一定时间T 内的平均值。
符号I 单位(W/m2)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总能量称为声源功率,记为W ,单位瓦(W )。
关系:声能密度: 202c
p D e ρ= 声强:c p I e 02/ρ= 声功率:S I W = 式中:符号顶部“-”代表对一定时间T 的平均;o ρ:空气密度 kg/m3
e p ——声压的有效值,对于简谐声波2/0P p e =; S ——平面声波波阵面
面积。
5. 声强的反射系数 和透射系数 关系 :
6.声波折射定律:
7.声波遇到屏障会发生反射、透射、衍射 三种传播现象。
8.声压级:声压级常用p L 表示,定义p L =lg 20
2p p =20lg 0p (dB) 声强级:常用I L 表示,I L =10lg 0
I I (dB) 声功率级:0
lg 10W W L W = 对于空气,基准声功率W W -12010= (推导P22) L I →L p L I →L w
1=+I I r τI τ11c ρ22c ρI r 211sin sin sin c c c t r i θθθ==
(判 断代入公式计算)
点声源 全空间 L P =L W -20lgr-11(dB )
点声源 半空间 L P =L W -20lgr-8(dB )
级的叠加(计算必考)
叠加:由于级是对数量度,因此在求几个生源共同效果时,不能简单地将声压级数值算数相加,而是需要进行声能量叠加。
两个声源: []
211.01.02021010lg 10lg 10p p T L L T p p p L +== ()[][]L L L L p L p L L L p p p p p T '∆+=++=+=∆-∆-11111.01.01.0101lg 101010
lg 10 n 个声源: ⎪⎭
⎫ ⎝⎛=∑=n i L p i p T L 11.010lg 10 几个声源相等,叠加 n L L p p T lg 101+=
级的相减:声能量相减。
从总声压级T p L 中扣除机器停止运行时的背景噪声声压
级B p L ,得到机器真实噪声声压级S p L []B p T p S L L p L 1.01.01010
lg 10-= 9. 点声源,r 1―r 2 , △12lg
20r r L p = 线声源,r 1―r 2 , △12lg 10r r L p = 第三章
1.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N L N 2log 1040+= ()401.02-=N L N
(了解)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和1000Hz 的纯音听起来同样响时,这时1000Hz 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待定声音的响度级。
符号N L 单位为方(phon )。
等响曲线:对各个频率的声音作这样的试听比较,得出达到同样响度级时频率与声压级的关系曲线。
响度:与主观的感觉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符号N 单位为宋sone 。
其定义为正常听者判断一个声音比响度级为40phon 参考声强响的倍数,规定响度级为40phon 时响度为1sone 。
2.计权网络通常采用的有A 、B 、C 、D 四种计权网络。
A 计权网络相当于40phon 等响曲线的倒置;B 计权网络相当于70phon 等响曲线的倒置;C 计权网络相当于100phon 等响曲线的倒置;D 计权网络相当于40phon 等响曲线的倒置。
B 、C 计权已较少被采用,D 计权网络常用于航空噪声的测量。
3.等效连续A 声级又称为等能量A 计权声级,如果测量是在相等时间间隔下,测试得到一系列A 声级数据的序列,则测量时段内的等效连续A 声级可以如下计算: ⎥⎦
⎤⎢⎣⎡=∑=N i L eq Ai N L 11.010
1lg 10 (dB)
累计百分数声级:L n 它表示在测量时间内高于L n 声级所占的时间为n% 对于统
计特性符合正态分布的噪声,其累计百分数声级与等效连续A 声级之间有近似关系:
()60L L L L 2
901050eq -+≈ (L 10 L 50 L 90要了解含义)
4.室内噪声评价方法 : PNC NR
5.机场噪声常用评价量 :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L WECPN
6.判断评价方法
稳态噪声(常见的工业噪声)、非稳态噪声和间歇性噪声(公路噪声、港口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均以等效连续A 声级为评价量。
TNI (交通噪声指数)只适用于机动车辆噪声。
第四章
1.声级计:声学测量中最常用的基本仪器,同时一种按照一定的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测量声音的声压级的仪器。
声级计由传声器,放大器,衰减器,计权网络,检波器和指示器组成.
2.频谱分析仪和滤波器(P69)
倍频带等于3个1/3倍频带
f 2/f 1=2n ( n=1;n=1/3 ) W(f)=p 2/△f 2
10f f f = 3.反射系数——混响室,吸声系数——消声室。
第六章
1.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采取措施?(简答)
声学系统一般是由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器三环节组成的。
对于所需要的声音,必须为它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提供良好的条件。
对于噪声则必须设法抑制它的产生、传播和对听者的干扰,根据上述三环节,分别采取措施:①在声源处抑制噪声(降低激发力、改变操作程序);②在声传播途径中的控制(隔声 吸声 消声 阻尼减振);③接收器的保护措施(人带耳塞、耳罩,精密仪器安置在隔声间)。
2.噪声控制的原则 :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
3.噪声分类
按来源:工业生产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依发生机理分类:机械噪声 空气动力性噪声 电磁噪声
4.城市绿地降噪:声波在厚草地上面或穿过灌木丛传播时,在1000Hz 衰减较大,可用经验公式表示衰减量。
A g1=(0.18lgf-0.31)r (r 指距离/m )
第七章
1.多孔性吸声材料:内部有许多微小的细孔直通材料表面或其内部有许多互相贯通的气泡,具有一定的通气性能,凡在结构上具有以上特性的材料都归多孔性吸声材料。
分类:分为无机纤维材料、有机纤维材料、泡沫材料、吸声建筑材料四类。
2.吸声系数 (E i --入射声能, E r --被反射的声能,r--反射系数)
吸声材料的实际吸声量为A =a S ,单位m 2.
r E E E i r i -=-=1α
房间总的吸声量∑∑+=i
i i i i A S A α
3.垂直入射吸声系数用 α 0表示,采用阻抗管法测量,无规入射吸声系数用 α
s 表示,采用混响室法测量。
4.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影响因素
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特性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孔隙率、空气流阻和结构因子。
其中以空气流阻最为重要。
1. 空气流阻:对一定厚度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均有一个相应的最佳流阻,过
高或过低的流阻都无法使材料获得良好的吸声性能
2. 孔隙率:应有较大的孔隙率
3. 材料厚度:材料的厚度增加一倍,吸声系数的峰值向下移一个倍频程
4. 材料平均密度:一般由一个理想的平均密度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
提高材料的吸声性能
5. 背后空腔:通常都留有一定深度的空腔比增加材料的厚度和密度更加经
济
6. 护面层:添加护面层的声阻抗应尽量小,以尽可能小地改变材料表面的
声阻抗
7. 温度和湿度:温度上升吸声系数向高频移动,温度下降吸声系数向低频
移动;对湿度较大条件下,应注意选择具有防潮能力的吸声材料或对材料进行防水保护
5.穿孔板吸声结构和吸声原理
在板材上,以一定的孔径和穿孔率打上孔,背后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就成为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这种吸声结构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由单腔共振吸声结构的并联而成。
当吸声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时,孔径中的空气柱就由于共振产生剧烈振动,在振动中,空气柱和孔径侧壁摩擦而消耗声能,从而起到吸声效果。
6.穿孔板如何提高吸声频带?(简答)
①穿孔板背后填充一些多孔性吸声材料或贴敷上声阻较大的纺织物等材料; ②采用不同穿孔率、不同空腔深度的多层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组合。
7.(推导)混响声场声能密度的推导P137 公式7-27
8.(推导)吸声降噪量的推导P142 公式7-50
9.(计算)房间内总声级P137 公式7-28、7-34
第八章
1.透射系数 τ=i
t I I 2.隔声量:.TL=10lg1/τ=10lg t i I I =20lg t
i p p (墙或间壁一面的入射声功率级与另一面的透射声功率级之差,等于透射系数的倒数取以10为底的对数)
3.隔声质量定律:TL=R=20lg ρA +20lgf -42 【旧书:它描述了隔声构件的隔声
量取决于入射声的频率和隔声构件的面密度,对固定频率的声音,隔声量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面密度增加1倍,隔声量增加6dB ;对于固定面密度板材,隔声量也随着入射声波的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频率增加1倍,隔声量增加6dB 。
用公式来表示:11c 2m
lg 20TL ρω= ,将f 2π=ω,空气中的400c 11≈ρ代入则上式也可以表
示成:TL=20lgm+20lgf -42.5 ,经计算近似为:TL =20lgmf -47.5,TL =13.5m+14(m ≤200kg/m 2);TL=16lgm+8(m >200kg/m 2) 】
4.吻合效应:因入射波角度造成的声波作用与隔墙中弯曲波传播速度相吻合而使隔声量降低的现象。
5.组合墙的隔声量计算(新书P220、P221例题,选一个原题计算) 计算题分值较大,多看看作业题,上课老师讲的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