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基本知识,2019高考考生家长的必修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愿填报基本知识,2019高考考生家长的必修课
——以下小编教你如何填志愿:
1、什么是平行志愿?
——现行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填报若千个平行但有先后顺序的院校志愿,然后按“分数优先、依次排名、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对于整体考生是“分数优先按志愿,分数相同看科目”;而对于单个考生则是“逐个检索,-档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无投再检,检完则完”的投档原则和操作步骤。
名词解释:
分数优先:是指在同科类考生中按照分数的高低优先录取。
排名规则:在同科类考生中所有考生的排名都是唯一的,当考生总分相同时按单科依次对比进行最终的排名。
逐个检索:指在实际投档和录取的过程中,遵循考生填报的志愿,按填报大学的顺序依次检索,按填报的专业依次检索。
——“逐个检索,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无投再检,检完则完”:指考生所报的志愿省招办按顺序,在投档的过程中依次检索,遇到符合投档条件的,即投档且只投一次,省招办把档投到符合
条件的大学后,无论最终提档的大学是否录取,其余志原自动作废。
不符合投档条件再依次检索,检完还是没有符合投档条件的,则完毕,意味着考生落选了。
2、填报平行志愿就容易“搞定”吗?
——由于平行志愿将第一志愿由一个变成了几个,有些考生和家长就想当然地认为,那还不容易“搞定”?我就是凭蒙、靠猜,再加碰,也能撞上一个。
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
不可否认的是,实行平行志愿,的确提高了考生的投档率,尤其是高分考生的投档率。
但是,投档与录取是两回事。
由于总的录取率没有提高,仅仅是相对高分考生的录取率提高了,反过来说,相对低分考生的录取率反而降低了,这是其一。
其二,凭蒙、靠猜,再加碰,是不一定能保证被投档的,这无疑会加大高分考生的滑档风险。
例如,山东省实施了2016年的平行志愿,超过一本线的考生有15000多人落榜。
故而平行志愿也有较大的风险。
其三,由于高校的投档数量通常要大于录取数量,因此必然会产生退档。
凭蒙、靠猜,再加碰,即便能幸运地被投档,但能保证不被退档吗?其四,由于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不仅有着严格的先后排序,而且在若干个平行志愿中只有一一次投档机会,这无疑给蒙猜加碰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其五,凭蒙、靠猜,再加碰,是不能保证不被退档的。
因此确保录取的角度,对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凭蒙、靠猜、加撞是绝对不行的:平行志不仅不容易“搞定”,反而更难“搞定'。
3、分数在平行志愿中有什么优先作用?
——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的原则投档,即将同一科类某批次线上的考生按招投总分(高考成绩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分数较低、排序在后的考生。
举例来说,如果A考生比B考生高1分,哪怕A考生的平行志愿中排位在最后的那个院校志愿尚未完成检索、投档过程,就不会对B考生的平行志愿中排位在最前的那个院校志愿进行检索、投档。
简言之,只高1分考生平行志愿中几个院校的检索、投档,都将优先于只低1分考生的所有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检索、投档。
甚至在总分相同时,还要分出先后再投档。
这就充分地体
现了分数在平行志愿投档时的优先性。
4、平行志愿能一档多投吗?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实行平行志愿后能一档多投,投了一个没录上再投另一个。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平行志愿只能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
即当考生由分数决定的排序位次符合条件后,再依据考生平行志愿所填报的院校自然顺序逐个检索,当该考生的分数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投给A院校。
在此情况下,即便该考生的分数符合B、C、D院校的投档条件,也不会再检索、再投档,这就是“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
只有在A院校已投满或考生不符合A 院校的投档条件时,才检索B院校是否可以投出,即“无投再检”。
因此说,平行志愿不是把考生档案投向所有达到条件的志愿院校,更不是这几所院校必须都逐个检索、投档。
当检索完成但均未能投出时,该考生平行志愿的投档即告结束,只有等待未录满院校的征集志愿或转入下一批次院校的录取,这就是“检完则完”。
5、平行志愿能选择性地投档吗?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能选择性地投档,所报的儿所院校哪所分高就投哪所。
其实这也是一一个误区。
实际上,平行志愿是严格按考生所报考的几所院校的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只要几所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如果考生填写平行志愿时选择的是投档分数相差无几的几所学校,可能会出现几个平行志愿一个都投不出去的情况。
如果考生把同一层次投档分最低的院校报在A或B的位置上,而将投档分最高的院校报在B或C的位置上,即便其考分达到或超过投档分最高的院校,省级招办也只能先将该考生投向A位置上的院校。
简单来说,投档不会投向分数最高的院校,而是投向排序在前的院校。
6、平行志愿中的几所学校能同样对待吗?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可同样对待,可以随便填,只要分数够高,就能被录取到高分的那所学校。
其实这同样还是一个误区。
平行志愿绝不是平等志愿,对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一定要区别对待,要做到排序有前有后、
搭配有主有次、分数有高有低且高者在前。
7、平行志愿能退档后再补投吗?
——由于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时效性和平等性,因此,不仅平行志愿不能退档后再补充投档,排序志愿也不可能在一个志愿退档后再补充投档。
8、为什么说平行志愿落榜会“更惨”?
——平行志愿是非常不利于上线后滑档进档后退档的考生的。
这是因为,在平行志愿录取完成以后,就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阶段,加之平行志愿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均较高(尤其是名牌院校),因此,进入征集志愿的院校中名牌院校少之又少,甚至于完全没有。
这时考生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和技巧,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说未被平行志愿录取的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面临的境况可能会比以前的排序志愿“更惨”。
9、平行志愿必然存在的风险在哪里?
——总体来说,平行志愿必然存在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上线考生因滑档产生的风险,简言之滑档风险;
——(2)进档考生因退档;成的风险,简言之退档风险;
——(3)高分低就;
——(4)专业被调剂。
10、平行志愿为什么必然存在滑档风险?
——如前所述,为了保证招生工作在人数多、时间紧、政策性强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并为了让招生院校有一定的挑选择优的余地,各地在划线时均要保持上线考生数略多于计划招生数。
因此,实际上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划线的比例一般是≥120%。
这样一来,只要增加的招生计划<20%,就必然有上线考生不能被投档。
举例来说,某年贵州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按招生计划数的1: 1.2的比例来划定的。
假定招生计划数是4万人,那么上线考生就是4.8万人;再假定按规定可能增加的招生计划数是2%,于是必然有7200名考生虽然幸运“上线”,可由于不能被投档,或者投档后被退档,于是就像坐滑梯一样从高处又跌落到低处,故谓之滑档。
11、上线考生存在着什么样的滑档风险?
——(1)由于划分批次录取控制线的比例在120%范围内,上线后的考生不能被全部投档,从而有一部分的上线考生必然存在滑档落选的风险。
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政策性的原因造成的,故可称之为政策性的滑档风险。
——(2)从实际投档的情况看,也必然存在失误性的滑档,即因考生志愿填报失误所造成的消档风险。
——(3)从考生的高考成绩角度,可分为相对高分考生的滑档风险与相对低分考生的滑档风险两种情况。
12、平行志愿为什么必然存在退档风险?
——要知道平行志愿必然存在的退档风险,首先就必须了解高校招生的投档比例。
一则为了保证高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则为了便于高校从德智体综合方面遴选人才,三则为了便于高校行使招生自主权,省级招办在向高校投档时,要保证投档考生数略多于计划招生数,故投档比例> 100% (一般的投档比例在105%~ 120%之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高校不增加招生计划,那么很显然,多投档多少就要退档多少,只要是投档数多于计划数(含增加计划),就必然有退档,就会产生退档风险。
13、进档考生存在的退档风险有哪些?
——由于我国高考招生录取的基本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
录取,所以也可以从这三个大的方面来分析进档考生的退档风险:——(1)进档考生因思想品德情况填报有误造成的退档。
有的地方对上一年已录取但未报到的复读生,视为诚信有问题,甚至定为思想品德有问题,导致有些复读生进档后不能被录取。
这个情况也需要大家注意。
当然啦,笔者认为这样做是违反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的,是强加给复读生的无理之词。
——(2)进档考生因身体健康状况填报有误造成的退档。
——(3)进档考生因高考分数填报有误造成的退档。
14、什么是专业志愿填报失误被退档?
——分数较高的考生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或高分专业而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档案被投到了学校,考分也达到或超过了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但学校无法满足其填报的专业志愿,也就是考生的分数低于自己所填报的专业录取分数而被退档,这就是专业志愿填报失误被退档。
15、什么是单科成绩不合格被退档?
——总分合格但单科成绩不合格也会被退档吗?考生高考总成绩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由于某一门单科成绩太低,或者与填报专业相关的科目成绩没有达到学校要求,学校仍会不予录取。
如某高校要求单科成绩90分以上,而某考生总分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有一门单科成绩为89分,学校也会以单科成绩不合格为由退档。
又如某高校要求外语类专业英语成绩不低于110 分,而某考生总分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英语成绩在109分以下,恰恰报考的又只是外语类专业,于是学校也会以单科成绩不合格为由退档。
——除上述之外,有的高校的录取规则甚至为“在总分和相关单科成绩达到我校录取分数线和设定的单科录取标准前提下,按相关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还要掌握真假单科成绩的制胜技巧。
16、专业录取办法选择不合适会导致退档吗?
——现在,许多考生及家长对院校志愿中的平行志愿比较了解,但对于专业志愿中也有平行志愿与非平行志愿之分却可能不太了解。
高校对于已经进档的考生,其专业录取办法通常有五种。
不论是相对高分还是相对低分的考生,如果所选择的专业录取办法不合适,都可能导致由进档到退档。
17、填报平行一志愿的必知技巧是什么?
——(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形成有效梯度。
合理搭配的原则就是一般既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高的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低的院校。
可以填报--个或几个分数较高的院校,同时也需要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适中或较低的院校。
一且分数较高的院校投不出去,还有分数适中,较低的院校过渡、保底。
形成有效梯度,就不是简单的冲一冲、收一收、稳一稳、保一保了,而是要做到冲得上、稳得住、保得了。
——(2)将自己最心仪的,同时也可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
——(3)优先选择投档不退档或者是投档比例较小的院校。
如投档比例为少有的100%的院校,以及公开承诺投档不退档的院校。
——(4)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最好选择学校的专业录取办法为分数优先的,也就是学校确定专业时也为平行志愿的。
简言之,优先选择院校和专业的“双平行”。
——(5)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在选择专业时最好加上服从专业调剂(当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也是有一定原则和底线的)。
——精准的预测大学投档分、各专业的录取分,据此,准确的选择大学、合理的选择专业,这样才能既做到不浪费分数,又能正常的录取。
18、填报服从专业调剂的底线是什么?
——地的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原则和底线是:在了解专业内酒的基础上,只要心仪的学校在当为报生专业计中,没有自己极度厌学或学不下去的专业,或者是该校在当地所有的招生专业中没有自己极度厌学或学不下去的必修课程。
就可以考总填报服从专业调制。
19、填报高考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政策信息的准备。
包括:
——①认真阅读、领会2019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
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
——②仔细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
——③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
——④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
——⑤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
——(2)报考技巧的准备,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确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感及专业志愿,并填报好志愿草表。
“七分考三分报”,填报好志愿需多下功夫来研究!你为高考准备了3年,可是只为报考准备了三天,面对几百个专业,上千所学校,往往选出来的专业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草率的决策导致进入大学后,厌学逃课,白白浪费了大学四年时光,而悔恨一生。
一个重大决策无不是一个长期考察和不断纠错的过程,只有充分了解相应的信息和数据以后,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提前了解大学和专业,做到知己知彼才有备无患;别让高考报考毁了孩子一生!
每个人的个性、喜好和理想都不同,有了大数据,就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来提供不同的决策。
“完美志愿”由一群世界级人工智能科学家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
利用最尖端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分析了全国两千所院校、1214个专业(包括本、专科)、4000万学生的数据,上亿人的简历信息,了解各专业毕业生在各行业、公司的职业状况和薪酬发展情况,为考生选择志愿提供大数据支撑,并采用志愿填报黄金法则,通过“录取概率预测-个人偏好筛选-性格职业匹配-就业前景分析-志愿策略选择”五个步骤,最终为考生报志愿提供一个科学的决策依据。
即,完美志愿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你量身打造最合适的高考志
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