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

方法:纳入实施优质护
理前80例急诊科患者进入对照组,纳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80例急诊科患者进
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件、留观
护理、基础护理及急诊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对巡视病房、服务态度、就诊环境及给药指导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急诊科
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科;优质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紧密围绕患者,落实护理责任制,其实
施对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作用明显。

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数量多、病情复杂,护理
不到位容易引起护患纠纷。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这对提高护理质量、营造急诊科
良好形象意义中重大[1]。

我院急诊科将优质护理服务应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中,取
得理想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实施优质护理前80例急诊科患者进入对照组,纳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的80例急诊科患者进入观察组。

观察组男42例、女38例,18~80岁、平均(65.5420.33)岁;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18~80岁、平均
(65.8920.88)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派骨干护士及护士长赴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回到科室后从环
境设置、操作培训及考核、人力资源安排以及护理理念等方面汇总并组织全科学
习。

在护理部指导下制定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流程及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落实临
近护理及基础护理,做到工作环境、监督机制、培训考核及人力资源管理到位。

按照急诊科特点制定服务手册规范药品应用、危重患者抢救流程、预检分诊等。

从实施责任制护理、优化排班、加强培训及考核以及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等方面实
施优质护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文件、留观护理、基础护理及急诊管理质量评分,总分均为
100分,评分越低为护理质量越差。

比较患者对巡视病房、服务态度、就诊环境及给药指导的满意度,发放问卷
调查,分为满意及不满意,计算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比较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文件、留观护理、基础护理及急诊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比较护理质量评分(,分)
组别n护理文

留观护

基础护

急诊管

观察组8096.83
1.88
97.83
2.12
95.43
1.72
97.38
1.27
对照组8090.44
2.34
92.36
3.35
90.37
2.36
91.44
1.74
t/19.04112.34115.49824.663 P/<0.001<0.001<0.001<0.001
2.2 比较满意度
观察组对巡视病房、服务态度、就诊环境及给药指导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满意度(n,%)
组别n巡视
病房
服务
态度
就诊
环境
给药
指导
观察组8078
(97.50)
80
(10.00)
79
(98.75)
79
(98.75)
对照组
8070
(87.50)
72
(90.00)
70
(87.50)
72
(90.00)2/ 5.7668.4217.908 5.769
P/0.0160.0040.0050.016 3、讨论
优质护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实施责任制护理:与急诊科资源特点
相结合,实施首问负责制,建立责任制管理小组。

观察去、预检分诊区、抢救区
均配备责任组长,各区域责任护士对3~6名患者负责,实施挂牌上岗服务,按照
护理工作程序开展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技术支持、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引入社会、家属及病人的多方监督机制,每周调查服务满意度,将投诉箱、意见箱、投诉电话方式等布置于科室门口及楼道,积极接受监督并及时改进[2]。

(2)优化排班:急诊科多见患者在夜间就诊的情况,为此对排班进行优化以确保人力
资源可满足需求。

白昼采用双线排班,夜间则为三线排班,护士长重点巡查脱岗
现象,进而规避、减少护理风险。

安排机动人员,结合工作量对各区护理人员进
行调整。

(3)加强培训考核:分析急诊科护理特点、护理技术风险,对护理人
员开展护理培训,就突发时间处理、输液技巧、心肺复苏等进行理论学习结合模
拟操作、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培训,开展老带新活动。

建立操作考评小组评估培
训效果。

每周检查,每个月进行考核,每个季度进行总结,每周从急诊科重点操
作技能中随机抽取一项开展考核,每个月随机抽查本月培训演练操作,每个季度
总结反馈效果[3]。

(4)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优化科室大环境,根据功能合理布局,对注射室、清创室、抢救室等的布置进行优化。

按照规定将抢救仪器、药品及物
品放置在固定位置,高危药物做好标识并分开放置。

将多功能治疗车布置于输液
室及治疗室,准备输液物品及急救药品。

加大巡视力度,从而减少患者主动呼叫[4]。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患者感到更满意。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戚雯雯,景峰,许敬华,等.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实施与效果[J]. 解
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8):69-71.
[2] 沙美容,谭小梅,刘彩霞,等.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综合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38-840.
[3] 刘烨,徐志丽,裔雅萍. 优质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治疗期间抢救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3):113-116.
[4] 张珊珊. 优质护理对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1986-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