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碎片观后感[五篇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碎片观后感[五篇材料]
第一篇:记忆碎片观后感
《记忆碎片》观后感
主人公Leonar没有短暂记忆,无论发生什么总是十分钟后就
忘。
因此他不得不借助于照片,笔记,便条,甚至纹身。
每天醒来
后都要重新看一遍,才能想起来所有的事情。
他在自己的不断努力
中记得自己深爱的妻子死于两个凶犯的奸杀,他认识到自己要为妻
子报仇雪恨,要找到杀害妻子并且使自己患上“短暂性记忆症”的人。
在别人的帮助下他知道那个人叫做John.G其实这一切只是警察Teddy编造给他的事实。
当然,Teddy需要利用他的短暂记忆为他自
己交涉毒品,甚至杀人。
整部影片用彩色黑白两线贯穿,彩色倒叙,黑白顺叙。
于我的理解,黑白线所经历的故事是Lenny从过去到现在甚至以后都会发生的,而故事的彩线只是心理病人Lenny生活的某一段环节。
影片
从结局开始倒退,黑白与彩色片段交替播放,环环相扣,精彩缜密。
Lenny想象自己是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侦探,负责保险理赔的调查业
务。
在工作中,他接到一个理赔案件,发现车祸受害者Sammy 假装
短期失忆症骗保,他揭穿了真相,告诉Sammy的妻子其实Sammy
有记忆。
其实Sammy的经历是Lenny自己的,只是他不愿意相信。
事实是意外发生后Lenny的妻子并没有死,但是被打伤的Lenny 却
已经不能保存新的记忆,妻子不愿接受事实,不断地要丈夫为自己
打针,最终胰岛素注射过多而死。
而在Lenny的印象里这些都是关
于Sammy的。
片中Natalie的出现只是为了证明Lenny的记忆有多荒唐。
倒叙的故事也逐渐把看起来很善良的Natalie返回成凶狠狡猾的角色形象。
Natalie发现Lenny特殊的病症后,想利用Lenny替自己杀人而
已。
在Natalie的影响下,Lenny不相信Teddy,所以在Teddy 的照片
下写上了“KILL HIM”。
当他再次来到郊外小屋,Lenny发现口袋
中的Teddy照片,并看见上面自己写的字。
于是他杀死了T eddy,回
到电影开始。
影片最后的场景是Lenny杀完Teddy后回到自己车里,忽然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于是他记下了T eddy的车牌号,并归类为“第六
个事实”,开车驱往纹身店,打算纹下它(之前lenny的身上已经有
关于假想的“凶手”John.G的五个事实)。
其实这个场景是暗示着一
个循环。
在彩色倒叙的故事里,有一个片段是Lenny在纹身店纹身,Teddy过来找他(要他帮忙除掉Jimmy自己独吞贩毒赃款),他在纹
身店的时候身上已经开始纹“FACT 6”了。
这些表现了Lenny在自
己的精神中不可自拔,可能无限循环。
Lenny在片中最后说的一句话是,We all need mirrors to remind
ourselves who we are.I'm no different.“我们需要记忆来确定身份,我也不例外。
”也许,他还是会在各种记忆碎片里挣扎下去,然而我想,那个最珍贵的片段,关于妻子的片段,他怎样也不会忘。
13级广编一班
学号131211121
姓名:丁盼盼
第二篇: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
记
知道结局的境界。
忆碎片———倒着放的电影时间:2012.10.19最初接触:微博介绍看到电影的第一幕,我就感觉到这部电影事先说结局,再说开头的。
为什么说感觉而不是知道呢?因为我看的电影还不是很多,还没到能
电影故事讲述一个有病的男人,他会失去短期记忆(刚做完的事10分钟后就会忘记),他妻子被人奸杀,他头部也受到伤害(所以落下脑病)。
从此,他一直靠记笔记,拍照片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一路来都不容易,期间也遇到被人利用的情况。
在不知孰真孰假的情况下,他一直在调查凶手—John G。
到最后,一个关键人物—teddy解开观众心中所有的困惑。
男主角从很久之前就已经找到并杀死很多个John G了,一直以来,是他自己要自己饰演一个侦探的角色,不断寻找更多的John G,找完一个后不记录,继续设立谜题让自己去解。
电影的开头很像《致命魔术》也是开头很迷惘,一路一路解开所有的谜。
在电影里男主角一直让我很同情,同情他的遭遇,同情他的病,同情他被身边的朋友骗,同情他不知道该信谁,不知道这世界到底是怎样…
看完后,不免又是惊叹一声,真的很伤脑力。
但我喜欢这种电影,就是那种每个镜头都有存在意义,只要漏了一个镜头,哪怕是一句话,那就接不上故事情节的感觉,很棒。
看完电影,始终都会不经意的回
想和思考自己现实的生活,我也忘了吗?我有忘掉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吗?身边告诉我真相的朋友是我的朋友吗?真相是真相吗?我能相信谁?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记忆可靠吗?这也是男主角和这电影给我最大的冲击。
男主角在电影里说过,人们的记忆根本不可靠。
没错,我们会有记错东西的时候,小事就好,如果是大事呢?那我会是另一部电影里的主角吗?突然就觉得人活得多么的可悲,存在得多么的渺小,本性多么的邪恶。
电影情节一环扣一环,拍摄效果跟名字一样,都是以一片一片的男主角的记忆碎片来展示给观众,看似零散实为紧扣。
第三篇:记忆碎片的观后感
《记忆碎片》观后感
——心理学作业
By Mandy-检察官公主
除了《盗梦空间》外,我觉得《记忆碎片》是我看过的最复杂最难以看懂的电影了。
看完影片后,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影评,发现有不少人和我一样,不知电影所云。
现在把我的理解,结合相关影评谈一下我对该影片的感受。
影片中,导演用了一种极少被采用的倒叙手法营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氛围,让观众深刻地感受间歇性记忆障碍给男主角带来的破碎的生活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
我们如同一个个侦探,被男主角的一举一动牵制着,在看似真实记忆一张又一张相片、一段又一段文字的指引下去寻找那所谓的真凶。
在我看来,男主角的失忆并不是纯粹地向他自己所说的那种生理失忆——无法构造先的记忆,而恰恰如男主角对虚构情节中Sammy 的病情判断一样,其实Lenny自己才是真正的心理失忆。
也许很多人都对他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并对他看似发自肺腑的内心独白信以为真,但其实这只是他不能接受是自己害死妻子的事实而自欺欺人的心理暗示,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记忆只能维持十分钟,但是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他却可以记得很清楚,甚至把那些记忆当成是病发前就有的记忆,也就是说,Lenny能够自创或者虚构出一些记忆,
而这一部分记忆并不会像他病发后真正经历而留下的记忆那样只维持十分钟,相反会一直存在,甚至成为他复仇的依据和动力。
至于如何分辨哪些是Lenny真实的记忆,哪些是他虚构的记忆,这是非常困难的。
我反对那些以为追求完全清晰化的人物事件分析,因为我觉得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仅仅只是导演表达主旨思想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要探究并且能探究的只是影片背后的内在本质。
在我看来,该影片的本质是告诉我们记忆是不完全真实的,因为人的趋利避害性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选择那些有利的记忆,而过滤掉那些不利的记忆,甚至有时可能会为了某些需要而一遭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记忆。
但是,不管这些记忆真实与否,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些记忆,因为这些记忆不仅仅只是对过去的铭记,同时也是对未来的设想,它可以引导我们作出判断,成为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我不敢去想,如果没有了记忆,我们要如何生活下去。
亲手害死自己的妻子,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难道男主角没有想过一死谢罪吗?我相信他的心灵早已备受煎熬,甚至想过一死了之,但是,生命是可贵的,为了给自己一个活着的理由,他给自己心理暗示,凭借那些记忆碎片像侦探那样活着,人们也许会鄙视这种“苟且偷生”式的生活,但是,又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又有什么比活着更有意义呢?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嘲笑坚强地活下去的人儿,他们是世上“最可爱的人”。
如此看来,记忆的真实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为自己拥有的记忆而坚强、勇敢地活着。
第四篇:记忆碎片影评
《记忆碎片》影评
饶飘雪2111304059管工13(01)
《记忆碎片》是一部非常复杂、深具人性思考的电影,这个题材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增加了许多的复杂性问题需要你去思考。
电影通过彩色和黑白两种画面的交替、顺叙和倒叙两种叙事手法的穿插演绎出具有悬念的故事情节。
两条故事线泾渭分明,一条以彩色画面倒叙,另一条以黑白画面顺叙,每隔几分钟穿插一次,直至片尾将所有片断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推出真相。
影片讲述了正值新婚的莱尼夫
妇遭到了一名歹徒的袭击,凶犯残忍杀害了莱尼的妻子,莱尼自己虽然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却因为脑部的严重损伤而得了一种奇怪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从此他只能记住十分钟前发生的事情。
尽管在警方看来,这是一起每天都会发生的普通抢劫案件,但是莱尼的生活却被彻底改变了。
不满于警方草草结案,莱尼发誓要追查到凶手,替惨死的爱妻报仇。
可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却令莱尼举步维艰,他只能凭借一些零碎的小东西诸如纹身、宝丽来快照等才能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且,每当他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时,他必须要使用一切方法立即将之记录下来,因为很可能十几分钟后,他就根本无法记得自己在什么地方、来做什么。
而事情的真相却是莱尼的妻子在袭击事件后幸存下来,但是看到莱尼的失忆状态很痛苦,多次求救医生。
在得知医生说莱尼有可能恢复记忆后,她决定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来测试莱尼是否真的患有失忆。
测试中,莱尼给妻子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导致妻子死亡,但是他茫然不知。
在他的记忆中,他的妻子早死于那次强奸事件。
莱尼的妻子遭遇袭击后,莱尼一直在寻找击昏他的第二名强奸犯,但是警方不相信一个失忆者的描述,认为根本不存在这个人。
警察泰迪(真名叫约翰.盖玛)同情他,帮他找到了这个叫约翰.G的人。
莱尼杀了约翰.G,但是记不起杀死过他,仍日夜寻找着这个已经死掉的约翰.G。
以至于在寻找的第二名歹徒的过程中受了警察泰迪的诱骗,因为泰迪想独吞贩毒的20万美元货款,于是他利用莱尼的短期失忆让他错杀了毒贩杰米。
杰米临死前说出了萨米的名字,莱尼意识到他杀错了人,因为听说过萨米故事的人,他一定认识。
于是去质问泰迪, 泰迪说出了部分真相,道出莱尼只记得自己想记得的事情,其实萨米给妻子注射过量胰岛素,导致妻子死亡的故事是莱尼想像出来的,真正的萨米根本没有妻子,莱
尼从口袋翻出了那张杀死真正约翰.G后拍摄的照片,照片中充满喜悦的神情,但是莱尼拒绝相信泰迪的话。
并在泰迪的照片上写上:不要相信他的话。
更把泰迪当作了第二个约翰.G,记下了泰迪的车牌号,烧掉了自己和杰米的照片,开着杰米的车去纹身店纹下了泰迪的
车牌号,开始了新一轮的复仇计划。
在去纹身店的途中,偶遇了杰米的女朋友娜塔莉娅,娜塔莉娅看到是杰米的车,下意识的敲窗打招呼,一看是莱尼,才知道认错了人,后娜塔莉娅经过测试发现莱尼真的患有“短期失忆”,于是不断利用莱尼去杀死杰米的毒贩同伙达德,娜塔莉娅为感激莱尼帮助他摆脱了达德的纠缠,替他找到了约翰.G的车牌资料,也就是莱尼杀死杰米后记下的车牌号。
莱尼看到娜塔莉娅给他的资料,确信泰迪就是他要找的约翰.G。
并在纸条上写下“杀了他”。
莱尼要泰迪和他一起去一个地方,在郊外的荒凉小屋,莱尼发现口袋中的泰迪照片,并看见上面写的“杀了他”。
杀死了泰迪。
这部影片采用的是顺序和倒序的交叉播放方式,更能体现“碎片”这一说法,也更能体现记忆从零散到整体的回归,故事的主人公患有罕见的健忘症,只能记住几分钟内发生的事情,以至于在和达德奔跑的过程中,不知道是追人还是被追了。
对于他来说,生活就是支离破碎的。
用这种情节的非正常叙述让观众切身地进入了主角的内心世界。
因为观众也不知道了先前究竟发生了何事,恰似主角的遗忘。
假设影片完全按顺序播放,这样豪无悬念感,相当乏味。
整部影片,我们可以推断出莱尼一直都只愿记得自己想记得的事情,不愿有真实的记忆,他不愿记得妻子患有糖尿病的事实,不愿记得早已报了仇,或许他其实是心理上的失忆,并非完全生理上的,他把自己的故事嫁接到萨米身上,产生了惯性记忆,因为萨米妻子死后,萨米独自坐在疗养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时镜头最后一秒变成了莱尼,说明他就是他所说的萨米。
可能是因为他拒绝事实,因为如果他接受了自己害死妻子的现实,他可能整个人就会崩溃掉,这是生理上的自我防卫,所以他在自己头脑中修改了那段记忆。
他一直在与萨米做比较,认为自己更有动力帮助记忆。
他的动力来源就是替妻子报仇。
他是一个聪明的自我保护者,他说必须相信自己的笔记,防止别人故意混淆你,他能够靠观察去辨认,眼前的人是不是相识的,知道观言察色,是了解人的最好方法,譬如一个人一边
谈话,一边擦鼻子,这个人肯定是紧张,或者在撒谎,他能够在
泰迪面前假装写上:不要相信娜塔莉娅。
却可以等泰迪走后划掉那些文字。
当然,泰迪也不是真正的凶手,他只是莱尼所需要的一个报仇目标,是莱尼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
有一个细节要注意的是,影片中莱尼一直在和某个人打电话,有一次他打电话时突然发现手臂上的纹身:不要接任何电话。
悬念就在此,他问什么不能接听电话呢?莱尼确定泰迪是约翰.G的身份后,打电话约泰迪去郊区杀死他,莱尼问是不是约翰.盖玛,电话那头立马就能反应是莱尼打的电话,可以推断整段影片中和莱尼打电话的那个人应该就是泰迪,他之所以不想再接电话,就是担心泰迪会告诉他事情的真相,让他失去生存的目标。
影片看似荒谬,有点自欺欺人,细想这就是生活,生活能让我们本能的自我保护。
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有目的性的,而这些目的又是建立在过去记忆的基础之上,记忆是自我存在的证明,如果记忆丢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人也就消失了。
但我们所以为的那些记忆,是真实的吗?是否我们会为了忘却而故意扭曲记忆、是否为了美化自己而修改记忆。
也许我们没有故意去修改记忆,而是潜意识、自我保护的一些为了生存而进化的生理特性自动的去完成了这项任务。
莱尼最后选择了继续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活下去的理由,他说:“我要相信世界不是我想像出来的,我要相信我所做的事情仍然有意义,即使我不记得做了什么,我要相信即使闭上眼睛,世界仍然存在,我相不相信世界仍然存在?我们需要记忆去确认自己的身份,我也不例外。
”
第五篇:观《记忆碎片》心得体会
每一个经典背后都有着它所想表达的思想,有的很古老,如永恒的话题-亲情;有的很细小的却表现得很巨大,比如我们从未刻意意识的-时间。
只要抓住一个点,他的电影就会拍出让人震撼的视觉效果,而且还有很多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有深奥的,有简单的,或者说是用简单的带出深奥的,结局几乎都是开放式的,让人可以无限遐想----以下是写写帮文库网为大家整理的《观《记忆碎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
观《记忆碎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记忆碎片》也是我很早之前喜欢的一部书的名字,那本书讲的是关于鼓浪屿上那幢幢洋房和那洋房主人的故事,东洋人,乡绅,海龟,富商……都住在那座小岛上,家国情怀,爱恨交织,每个故事壮烈而浪漫。
所以对同名的电影也抱着很大的期望,当在百度搜索时出现“惊悚/犯罪”这些词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意外的,以为会是温情的小电影,会是满头银发带着金丝边框的老奶奶,在摇椅里,在阳光下,打着盹,所有的记忆在脑海里忽闪忽闪的。
让人看后,觉得感动和温暖,仿佛眼前阳光灿烂。
电影用黑白和彩色两种镜头记录一个故事,让我想起《穆斯林的葬礼》的写作方式,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记录一个故事,纵横交织。
《记忆碎片》观看起来很烧脑,错过一张照片和一句台词就很难和之前、之后的情节连接起来。
阿连,一个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想为被奸杀的妻子报仇却又无从下手的可怜的男人。
在他神经未曾错乱以前,应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而现在只能从自己混乱的神经中蹦出的一两个画面和一堆照片努力拼凑自己以前的生活,找出凶手。
电影中大量重复的场景让我一度怀疑自己陷入了时间的死循环,重复的时间在间隔十几分钟后出现,阿连就已经记不起来,像暴雨疯狂地洗刷城市的马路一样十几分钟前的记忆,被洗的干干净净。
那些照片和纹身是阿连为数不多的可以信任的东西。
而我也会悬心,那些客观存在的照片和纹身是真的可信的吗?如果有人利用阿连的记忆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我甚至一度怀疑,泰迪是甘约翰,是阿连辛辛苦苦找的凶手,但阿连在记忆清楚的时候拍下照片写下自己给自己的提示时又是那样的自信,甚至也让我像他怀疑森美是在假装的那样怀疑阿连也是在假装,假装自己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利用自己的病症除掉某人,字条未必可靠,记忆未必可靠,在猜想和推断中去结束一个人的生命,细思极恐。
看完电影,我依旧不懂妮妲莉和占美的出现是为了什么,占美是毒贩,他是否与甘约翰有关,而阿连杀掉占美是字条与自己理性推断下的选择,还是别人的借刀杀人?而结局是让人感到可笑和荒诞的,森美是一个不存在的人,是阿连幻想的,森美其实就是阿连自己。
而在
这份幻想中,阿连不相信森美会没有惯性记忆,以及患有“短期记忆失忆症”,森美的妻子因为想检验自己的丈夫是否真的有病,而死于胰岛素注入过量。
或许在阿连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内心深处,他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这样一种疾病的,并且是自己害死了自己的妻子。
阿连的妻子并没有被歹徒奸杀,而阿连的记忆却停留在了歹徒闯进家门的那个夜晚,并且在心里自己的妻子死在了那个夜晚,而对“森美”的幻想其实是在那个夜晚后自己的现实记忆。
自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凶手,自己是自己想要杀掉的人。
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在阿连的幻想中,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存在的。
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森美的妻子告诉阿连,她想只是想知道她的丈夫是否真的有病,她只是想知道一个答案,而自己丈夫无论变成什么样,她都会爱他,并且去习惯丈夫的变化。
森美妻子对森美的爱,其实也是阿连内心对自己妻子的爱,自己的疾病导致了妻子的死,而心里对妻子的爱却不曾减少。
而影片的结尾是阿连少有的一个人的平静的思考,让我一度相信他回到了正常,要结束闹剧,可还是停在了纹身店门前,以及问出一个千年以来都不曾被完美解答哲学问题“我在哪里?”似乎一切都又回到了影片的开头,或者说影片在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结尾。
影片以这样的方式收尾,让我深陷其中,阿连依旧会在地球的另一边寻找着甘约翰,靠着照片,字条和纹身生活,而我在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儿?”
在看电影以前,我会觉得如果人没有记忆,那么不论在世上走了多久,心灵都会始终是一张白纸,自己看到过的美丽的风景,经历过的故事,都不记得了,多可惜。
我们需要记忆,来确认自己的身份,来定义“我是谁,我在哪儿”人是不太记得自己三周岁之前的事情的,而我们现在的最基本的身份,如“姓名,年龄,父母”都是在我们没有记忆的时候被定义好的。
可能我们身份证上的年龄并不是我真正的生理年龄,我们的父母也可能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毕竟“贩婴”猖獗不衰,如果我们能决定自己的名字,可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就要改弦更张了。
记忆这件事情很奇特,我关于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记得都是一些零零碎碎,完全只是与我有关的小事,我不记得去过有自己身影
的照片上的地方,而自己小时候的玩伴只记得那么几个。
暑假在驾校里,一个女生准确的叫出了我的名字,还告诉我,我们一起玩儿过,我才知道她是我儿时玩伴的堂妹,可我已经完全记不得她了。
为什么我会记不得呢?是否我现在的一些记忆与当时的情况有着巨大的偏差呢?甚至我的记忆会不会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进行修改而保存在脑海里?这样的想法很奇特,但真的很有意思。
我时常会觉得一些现实的情景,我在之前遇见过,我能清楚的知道是在梦里我见过这样的情景。
我不知道怎样解释这样的现象,我甚至愿意相信自己有着某种超能力。
影片中的阿连记忆出现了混乱,而现实中我确实接触过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那应该我本家的一个奶奶,我去他们家做客的时候,她每看到我一次,都会问我叫什么,以及让我一直吃东西,那时候还小,只是觉得这个奶奶很和蔼,以及家里有很多好吃的。
到了后来,姑姑照顾过这个奶奶,而我也在这个奶奶的家里住过几天时间,这个时候奶奶的病已经发展到了中后期,会用马桶里的水洗手,会把食物吐出来,所有的动作都是无意识的。
可这个奶奶,嘴里念叨的名字是自己儿子的,含糊不清的语言说的似乎也是自己儿子们小时候的事情,什么“建旗”“上学”“吃饭”还是有病症打不倒的东西。
但母子相见不相认,自己身边都是一群“陌生人”想必奶奶的心中也是难过的吧,可她的记忆太短太短,甚至会忘了自己为什么难过。
那个奶奶还是离开了,像一个小孩子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一点儿记忆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得知这个奶奶去世的消息后,我在想人间或许只是我们灵魂旅行的一站,当我们的灵魂想要离开的时候,会在某处像等巴士班车一样,等待承载我们灵魂去旅行的下一站。
在等车的时候,世界各地的灵魂聚集在天边,谈论着自己在人间看到的事情,像开一场盛大的故事交流会,而那个奶奶的灵魂会笑着听别人的讲述,像一个听故事的孩子,但自己的故事却在来的路上被弄丢了。
电影讲记忆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一个自我定义自我认识,认识自己是一件极其困难,也极其残忍的事情。
“我是谁?”这个问题很宏大,也很具体,很重要,也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