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新闻热点素材积累(12篇).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新闻热点素材积累(12篇)
1高考新闻热点素材积累涉公共安全,公交当有准则1坠江教训:公德要彰,规范司机应对也是当务之急2不让“错过一站”变成“错过一生”,我们该做什么?3重庆公交坠江:规则意识“方向盘”不可失控5驾驶者不可侵犯,应是法治社会共识6公交车配备安全员再也不能拖延了7冲动是魔鬼,教训太惨痛!8公交车坠江事故:规则意识需要共同遵守9把公交车带入深渊不是失控的方向盘,而是致命的情绪10具有成长力的人不沉溺于过去11经历更多风景和风雨我们终将真正成年12涉公共安全,公交当有准则涉公共安全,公交当有准则作者:西木方向盘握在谁的手上,谁的责任自然就更大。
这是必须认清的事实。
牵动人心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有了调查结果。
根据警方调查,系乘客刘某与司机冉某在行车过程中“互殴”,导致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15人死亡的惨剧。
作为“挑事”的女乘客,我们自然应该首先谴责,就因她一人错过了一站,却让一车人错过了一生,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可原谅的。
但舆论不应该只停留在谴责的层面,更应该思考今后如何防治此类行为的发生。
然而,女乘客的行为固然可恶,却不代表公交车司机就没有
责任。
而且,在我看来,司机的行为显然也应该受到批评。
且不说,女乘客作为消费者,对司机的服务产生不满意,是其权益的正当表达,虽然言语过激,态度恶劣,但这不是司机也恶语相向的理由。
作为公交车司机,在发2生服务纠纷时,较为妥当的做法应该是冷静对待,尽量化解矛盾,当矛盾激化无法控制时,立即报警并向上级报告。
而不是放任自己的情绪,与乘客对骂,甚至“互殴”。
再者,公交车属于公共交通工具,它的安全往往涉及到公共安全,这就需要公交车司机具有比一般司机更高的安全意识。
他应该时刻意识到,当自己一旦坐在公交车的驾驶位上,就不再只是他自己,而是肩负着一车人性命安全的职业人。
他所应该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将每一个乘客安全地送达目的地。
遗憾的是,司机冉某“失控”了,他不仅没有冷静对待,反而与乘客对骂,激化了矛盾,全完丢掉了该有的职业操守。
在遭到刘某攻击后,也没有意识到这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的安全,不仅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行车的安全,还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其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公交车驾驶人职业规定。
从这来看,他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司机。
我不禁想问,不知在上岗前,他是否接受过专业的岗位培训。
按理说,如果具备一定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司机,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减速或刹车,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将车停稳,然后再与乘客进行沟通,若还是无果,则应该选择报警,将此事交给执法部门处理。
事实上,只要冉某在面对野蛮乘客的无理挑衅时能够应对得当,这件悲剧就不会发生。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成功案例。
比如,早在今年4月份,在浙江舟山就发生过一起类似的事件。
在朱家尖海峡大桥上,一名男子上错公交车后,非要中途下车,与司机发生冲突,最后竟然夺起了方向盘,打骂、逼迫司机谢武杰停车。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司机谢师傅始终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双手紧握方向盘并立即踩刹车,让车在大桥上靠边停下来,随后报警,避免了一起悲剧的发生。
显然,这才是作为一名合格司机所应当有的操守。
由此可见,司机采取怎样的处置方式,对事件朝哪个方向发展更具影响。
方向盘握在谁的手上,谁的责任自然就更大。
这是必须认清的事实。
坠江教训:公德要彰,规范司机应对也是当务之急坠江教训:
公德要彰,规范司机应对也是当务之急张丰司机接下来要做的是报警,因为乘客辱骂攻击司机的行为,已经危害到公共安全。
香港公交车有规定乘客不能和司机交谈的。
今天,官方及时通报了对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调查的结果,和很多人想的相似,它不是一次车辆本身失控导致的悲剧,而是人为造成的。
但是具体原因还是让人吃惊并愤怒:一个48岁的女乘客因为坐过站,不断骚扰和殴打司机,司机用右手抵挡、还击,并最终导致车辆急转弯失控冲破护栏坠江。
换句话说,十几条人命,就是因为这位乘客的不理智而消失的。
坐过站让人沮丧,尤其是在重庆,可能意味着一番波折,但是这毕竟是小事,而且从根本上来说,坐过站也是个人疏忽造成的。
为这样的小事而丧失理智,做出疯狂的行动,实在匪夷所思。
3无独有偶,10月29日,北京一女子乘公交车时坐过站,要求临时下车遭拒后用整箱牛奶砸司机,导致公交车发生剐蹭。
女子被刑拘。
如果我们在网上搜索一番,会发现“乘客抢夺方向盘”的新闻,已经发生很多次了。
有时是公交车,有时是大巴,冲突的原因,大多都是类似坐过站这样的小事。
这些乘客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对自己的“损失”不满,进而迁怒于司机。
他们并非没有意识到抢夺方向盘是危险行为,恰恰相反,他们正是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知道这是对司机的“报复”,对世界的“报复”,他们才会这样做。
这个现实很让人沮丧。
但是,我们无法对乘客进行筛选,在上车之前,每个人都是好乘客。
这种突如其来的对公共交通的破坏,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风险。
有的车辆上有安全员,在类似情况出现时可以保护司机,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重庆这起悲剧,就呼吁每辆车上配一个安全员。
女乘客殴打司机的时候,如果能有别的乘客站出来阻止或许也能起到作用,但我们也无法硬性要求乘客。
看起来不太公正,但是唯一有效的提升安全的办法,就是提高司机的反应水平。
这次官方通报中非常正确地指出了司机的责任·,“冉某作为公交车驾驶人员,在驾驶公交车进行中,与乘客刘某发生争吵,遭遇刘某攻击后,应当认识到还击及抓扯行为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但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驾驶入职规定。
“那么,何为确保行车安全的“有效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最应该做的就是把车安全停下。
从功利的角度,车停下来后,别的乘客会对肇事者施压,有利于改变她的心理状况。
司机接下来要做的是报警,因为乘客辱骂攻击司机的行为,已经危害到公共安全。
香港公交车有规定,乘客不能和司机交谈,如果你乘车时询问司机,他不会搭理你,别的乘客会厌弃甚至可能警告你,这就是文明。
其实,内地城市的公交车管理,也有类似的规定,我就在坐公交车时听到过“不许与司机闲聊”的广播。
但是,现实中,和司机聊天的非常多,甚至看到熟人上车后和司机一直聊天。
在高速的大巴上,和司机聊天的也很常见。
这就让司机违背了特殊的职业要求,也鼓励了更多向司机寻衅的人。
文明的养成需要很长时间,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但是这样惨重的代价谁都不愿看到,或许只能从规范司机行为入手,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乘车文明。
不让“错过一站”变成“错过一生”,我们该做什么?不让“错过一站”变成“错过一生”,我们该做什么?作者:胡印斌如果只是
给司机发“委屈奖”,而缺乏对刁蛮乘客的处罚,除了个案缺乏公平之外,也会传导给社会一个负面的信号。
两个人的战争,让公交车驶上”死亡之旅“,十几个人不幸遇难。
4今天,重庆万州大巴坠江案调查结果一公布,网上就炸了窝。
各种指责如潮水般向涉事乘客刘某涌去,“你错过了4站地,我错过了一生”。
指责女乘客野蛮自私、戾气太盛,当然没有问题,但问题仍有可讨论之处,比如司机究竟该如何应变?即便“司机当班前夜饮酒搓麻”等传言已被证伪,也不能洗脱他的责任。
如官方通报所言,冉某作为公交车驾驶人员,应当认识到还击及抓扯行为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但他未采取有效措施,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驾驶入职规定。
”对于已酿成的灾难和死难者而言,责任的厘清与追究顺理成章。
但为长远计,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面对司乘之间不断升级的争执,我们该怎么办?这一问题从此次事发后,就缠绕往复、言人人殊,很难有一个理想的答案。
更多的,不外乎一种局外人的设想,“马后炮”而已。
然而,公共讨论的价值,正在于希望经由事后的分析研判,为迷茫、焦灼、愤怒的人们寻找一条更安全的路径。
一般而言,公交车作为一个小社会,多数时候是密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张,因而也容易爆发冲突。
作为“掌握方向盘的人”,司机责在公共安全,但其实仍有很大的处置自由度。
比如,主动在安全地带停车,报警或寻求其他外部援助;或者多一份忍耐,不予理睬与计较。
这些都是有先例的。
如果对重庆乃至全国的公交车司机做一个访问,相信遭遇乘客辱骂的司机不在少数。
这样讲,不是意在强调司机的忍让,而是要提醒一点:很多时候,事故就是因为你来我往的话语争锋逐步升级的。
事件的起因小小不言,双方当然都该冷静些,但司机一方应更应认识到,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中,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公共安全。
当然,要强调的是,司机的忍让并不意味着乘客可以为所欲为,必须要有来自外部的惩戒力量。
如果只是给司机发“委屈奖”,而缺乏对刁蛮乘客的处罚,除了个案缺乏公平之外,也会传导给社会一个负面的信号。
这就需要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公交安全,不能仅仅把类似的事件视为纠纷,而要提高防范级别。
目前,北京那名用牛奶箱袭击公交司机的女子邓某被刑拘,罪名是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这就对了。
此外,有人也提出,一些技术层面的完善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比如,在隧道、边坡、桥梁等潜在风险高的区域设置限速标识和降速装置,降低来往车辆车速;在道路中间增加隔离板、隔离桩、隔离带等,避免车辆冲出中心实线冲撞相向车辆;桥体护栏的材料、高度和强度应严格规范,护栏前应放置缓冲物。
至于乘客如何做,亦不言自明,一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冲动的魔鬼把人逼向绝地;再就是也不妨多管一些“闲事”,比如看到乘客一直与司机纠缠与互骂,尤其是在矛盾升级时,大可以出面干预。
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确保自身安全,确保司机安全驾驶不受影响。
5今天,一则旧闻又得以发酵。
今年4月男子突然冲向驾驶室,伸手抢夺方向盘,这时,一名乘客飞起一脚猛踹男子,化险为夷。
我们固然要肯定这名勇敢的乘客,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此事存在一定的侥幸成分,比如司机没有受到影响握稳了方向盘。
因为事后好的结果,就不顾客观因素鼓励其他乘客脚踹野蛮者,要谨慎。
相比之下,我更赞同这则新闻里司机和乘客的做法。
9月19日晚高峰,武汉一辆555路公交车在正常行驶途中,
一男乘客突然上前抢夺方向盘。
“80后”女司机紧急一脚刹车将车急停,车上两名男乘客冲上前予以制止。
,5月22日上午9点多,天津一辆606路公交车上,一位83岁的老年乘客因坐过站要求中途下车遭到拒绝后,突然暴怒拉住司机,公交车瞬间失控,越过护栏,把另一公交车撞向对面车道,最终致9车相撞。
老人受到的处罚仅仅是批评教育。
6月,重庆铜梁区,一名男子在公交出站7月,针对多地连续发生公交车纵火案件,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紧急视频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地铁公交安全保卫工作。
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会同交通运输部门,督促地铁公交运营单位强化安检措施,落实安防责任,积极提请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在每列地铁列车、每辆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配备必要的防护、防暴设施和器材。
近年来,北京、成都、福州等地逐步实行在地铁和公交车配备安全员,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此举应当在更多地方推广并不断完善。
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再次暴露了不少地方公共交通安全多方面的漏洞和短板。
各地应依法保障和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尽快夯实公共交通安全薄弱环节,力争在每辆公交车、每列地铁列车上配备安全
员,配备相应的司机防护、车辆防暴设施和器材。
这项工作再也不能拖延下去了。
9冲动是魔鬼,教训太惨痛!冲动是魔鬼,教训太惨痛!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敬畏生命、遵守规则、恪守底线,人人有责。
公交车坠江事故:规则意识需要共同遵守公交车坠江事故:规则意识需要共同遵守舆论场上反复热炒的高铁占座等事件来看,规则意识的淡漠是最基本肇因,相关当事人的行为未能体现出足够的法治思维。
很多时候,一时丧失理智,需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们应该观照当前的现实实践,相关纠纷的法治解决渠道是否通畅。
以公交车一事为例,公车上乘客与驾驶员因为坐过站而互殴,中间争执细节尚有待核实,但是,既然已经产生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为何公交车未选择停车解决纠纷?公交公司是否曾对这类行为进行预案准备,对驾驶员进行培训?搜索以往新闻,该事件并非孤例,其实在此之前就该引发警惕,并作出相关的机制安排。
重庆坠江事件,应当成为对类似行为进行梳理并规制的契机。
加大力度预防突发事件的同时,也要明确,法律法规是人造物,它不同于自然法则的不可违背性,既可以遵守,也可以违反。
这意味着,真正有效力的法律法规,既依靠强制力,也根植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律令对人心的影响力。
“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
”社会成员的过界行为,极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攻击公交车驾驶员明显就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因此,这件事对社会全体来说也是一次安全教育:在公共场合,切不可放任戾气,对规则、对自己以及他者的权益需要有充足敬畏。
改革开放40年,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不可避免会存在各种纠纷,产生一些矛盾。
在这个背景下,更需要明确相关社会机制和规则,在全体社会成员心中根植遵守底线的共识,唯有如此,才能营造出更有安全感的社会。
(赵明昊)把公交车带入深渊不是失控的方向盘,而是致命的情绪把公交车带入深渊不是失控的方向盘,而是致命的情绪发布时间:12月12日,一位女乘客因为坐过站暴打司机并抢夺方向盘,致公交车撞上行道树;这起事故发生几天以后,一位老人在公交车过站停靠时抢夺方向盘,再次让公交车撞树。
其实,在全国各地很多公交车上,都爆出过类似的新闻。
也许是因为之前事故的教训不够惨痛,加强对司乘双方行为约束,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其实,看似防不胜防的风险,就掩藏在我们身边,就在一次次安全底线的冲击中积累和发酵。
我们不能以侥幸心态纵容风险,而要被风险看作随时到来的更大危机的警示。
谁都会有情绪,但任由情绪主宰行动,归根结底还是对规则缺乏敬畏之心。
不干扰司机正常工作,是常识,也是乘坐公交车的基本规范。
而司机始终以安全驾驶为最高原则,也是其最基本的职业伦理与规范。
遗憾的是,双方在这起事故中都视规则为无物,实际上违反了刑法规定,涉嫌犯罪。
本次事故原因公布后,很快有网友建议,在公交车司机座位四周安装物理隔断措施,由此减少司乘双方发生肢体冲突的可能性。
这样的措施当然会很有效,在当下也应该尽快执行。
但是,额外的安全设施,就是全社会为少数人的戾气埋单。
现在,很多公共机构都在升级安全设施,安全水平是上去了,但这并不是文明的胜利。
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中,根据现有信息,尚不足以判断现场其他乘客是否有采取措施,缓和双方矛盾。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公共场合发生矛盾与纠纷时,周围的人不应该做旁观者,而要力所能及地参与秩序的维护。
雪崩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不仅是一种社会道义的彰显,也是对危险的主动防范。
人人都盼望一个更安全的出行环境,社会也呼唤一个所有成员都遵守规范的秩序空间。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则给人沉重的提醒,情绪不仅影响心情,还会致命,希望这样的教训是最后一次。
具有成长力的人不沉溺于过去具有成长力的人不沉溺于过去发布时间:轻人,你是否具有了这六种能力?不要因为自己还有一些能力不具备而忧虑,只要你具有方向感,下定决心不断提升自己,并且付诸行动,你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从容地开启更加美好的人生新篇章!13经历更多风景和风雨经历更多风景和风雨我们终将真正成年我们终将真正成年发布时间:不久的普通高中生。
哼哼来自一个平凡的家庭。
家里没有过人的背景,也并不特别富裕。
四岁的小妹妹和即将出国上大学的哼哼,意味着高昂的家庭开支,但父母的加倍努力,撑起了这个幸福的小家。
十八岁前,哼哼觉得成年是个了不起的字眼。
它象征着学车、自己旅行、拥有银行账户和一个让学弟学妹们羡慕的名校头衔……她时常想,成年后,也许自己就能获得更多的勇气去做曾经退缩的事情,承担起一份自己不曾承担的社会责任。
面对这些成年即将带来的改变,哼哼总是很兴奋。
但她也对自己“孩子”的身份恋恋不舍。
看着自己的少年时光渐渐远去,哼哼有时也感到伤感。
唧唧是军人家庭出身。
他的父母本可以从事更加赚钱的行业,却因为理想留在了部队之中。
他知道家中并不富裕。
但每每听到父母自豪地说“我要为这个国家奋斗,这是我的理想”时,唧唧总是充满钦佩。
在这样的熏陶下,唧唧希望自己成年后也可以拥有坚定的追求,主导人生的同时,对社会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成年之前,他一直试着参与各种学生活动,拼命读书,试图让自己拥有更多积淀,以成为一个更“合格”,更像他父母的大人。
来自不同的家庭,对成年有着不同的理解,哼哼和唧唧却总是在成年时遇到类似的问题。
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仿佛提高了很多。
哼哼的父母在她18岁的第二天便开始张罗学车的事。
唧唧的父母也突然开始不再叫唧唧起床,而是让他学会自己安排时间。
倏然提高的外界期待让哼哼和唧唧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对于他们,成年后最大的烦恼,就是自我和外界环境变化之间的冲突。
成长的过程总是渐变的,外界的期待却突然提升。
但另一方面,如果有人依然把他们当成“孩子”,哼哼和唧唧又总是觉得受到了打击。
成人之后的几个月里,哼哼和唧唧都遇到了不少苦恼。
哼哼爸似乎已经为女儿安排好了整个暑假的家庭活动,可哼哼仍然想用这些时间学习更多东西;唧唧妈希望儿子选择工程类作为自己的专业,却没想到儿子想学教育学。
两个家庭吵了又吵,也许是因为父母辈的少年时代和哼哼与唧唧过于不同,他们才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看法。
父母希望他们能够有最好的学历,最强的竞争力,去应对社会的挑战;他们却总是在想,如何拒绝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代沟”让哼哼唧唧很难化解和父母的冲突。
长期化解不了的矛盾又带来新的困扰。
但放弃交流和互相理解,总归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