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两颊(jiá)菜畦(wā )恣情(zī)颤动(chàn)
B.遴选(líng)水榭(xiè)蝉蜕(tuì)倜傥(dǎng)
C.花蕊(ruǐ)殷红(yīn)风靡(mí)上溯(sù)
D.挑衅(xìn)盘踞(jù)恬静(tián)牌坊(fāng)
2.选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课,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C.啊,怪不得他把花花草草看得那么仔细,也怪不得他说“太迟了!”
D.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D.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归来》热播后,观众对巩俐、陈道明两位演员栩栩如生的表演赞不绝口。
B.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C.凡尔赛宫和富盖府第在构造和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明时节,天气晴明。
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①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②有时一片白云忽然飘散,变成了许多楼台。
③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
④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
B.《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是一篇寓言。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撰。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乐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
D.《巍巍中山陵》抓住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来选取材料,以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有重点地加以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二、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níng固的音乐。
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钟山南lù巍巍的中山陵,气势hóng伟、金bì辉煌的法国凡尔赛宫,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黄鹤楼和于园,从这些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印记和社会发展的足迹,可以领悟到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三、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和提示默写。
(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2),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3)曲径通幽处,。
(4),乾坤日夜浮。
(5)戎马关山北,。
(6)不必说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
(7)两小儿笑曰:。
(8)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四、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近几年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雾霾,自由呼吸”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材料一: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
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
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
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
(摘自百度快照)
材料三: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
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
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
【1】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2】请就大气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小明的爸爸打算五一劳动节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
请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爸爸:马上五一长假到了,刚好你期中考试结束,我们开车出去玩玩,让你放松一下。
小明:
爸爸:好吧。
你说的有道理。
爸爸听你的,我们就骑车去郊游。
五、诗歌鉴赏
阅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完成下题。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诗中表明春末夏初季节特征的两句诗是:
【2】从加点词语的运用上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3】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题。
【甲】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选自张岱《于园》)
【乙】王中翰新居,亦枕山。
门前有方塘,贮水可十亩;松桂数十株,森秀蓊郁;寿藤一大壁,作殷红色,杂以碧绿。
旁有磐石一具,可奕。
……由此登山,可数百步,岩石磊磊,至左极高阜,望见江及远山,可亭。
中翰乞名,予曰:“可名为远帆亭。
”(选自袁中道的《游居柿录》)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
(1)缘坡植牡丹、芍药()
(2)卧房槛外()
(3)瓜洲诸园亭()
(4)可名为远帆亭()
【2】找出与文中“以实奇”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遂以名楼
B.太祖常劝以读书
C.岁以大穰
D.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②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③旁有磐石一具,可奕。
【4】甲乙两文在说明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中标志性词语加以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1.阅读《凶手WiFi》一文,回答下题。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
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
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
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
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
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
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
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
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
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
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
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
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找出关键性词语
【2】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阅读舒婷的《在那颗星子下》,完成下题。
①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
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②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
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③高中时,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
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
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
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④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
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当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
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
他们在找座位。
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⑥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
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⑦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
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
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
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⑧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
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
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⑨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那儿人多,那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
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
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
“起立!”“坐下。
”赶快,再背一个。
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⑩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
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
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扛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⑪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
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
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⑫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⑬慢!
⑭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夸一通,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
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
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⑮放学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⑯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
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
”沉默了一会儿,只
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
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
那时,
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17)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
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
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
哦,我的林老师。
【1】本文记述了作者读书时的一件小事,情节设计很巧妙,一波三折。
请你写出三个意外之处。
【2】结尾段划线句,“纤细”与“沉甸甸”看似矛盾实则含有深意,结合句义说说你的理解。
【3】第①段景物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别写出来。
【4】舒婷女士《在那颗星子下》中的林老师和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老师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舒婷女士对林老师和鲁迅先生对寿老师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分别概括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八、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近“点赞”一词风行网络,并且进入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口头用语。
你在“为那些善良的人点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点赞”、“为美好的青春点赞”的同时,内心一定也十分渴望着父母、亲友、老师等人给你“点赞”……生活中你有付出,你有担当,你有进取,你有回馈,请叙写你值得点赞的事,请珍惜人们为你“点赞”。
请以“为我点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班名
江苏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两颊(jiá)菜畦(wā )恣情(zī)颤动(chàn)
B.遴选(líng)水榭(xiè)蝉蜕(tuì)倜傥(dǎng)
C.花蕊(ruǐ)殷红(yīn)风靡(mí)上溯(sù)
D.挑衅(xìn)盘踞(jù)恬静(tián)牌坊(fāng)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A。
应读作菜畦(qí);B.应读作倜傥(tǎng);C.应读作殷红
(yā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选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课,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C.啊,怪不得他把花花草草看得那么仔细,也怪不得他说“太迟了!”
D.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
【答案】C
【解析】C.应该是也怪不得他说:“太迟了!”。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D.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
A项应在“议论文”后加上“能否做到”;C项中“培养”改为“提高”;D项词语顺序颠倒,把“解决”和“分析”调换位置。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归来》热播后,观众对巩俐、陈道明两位演员栩栩如生的表演赞不绝口。
B.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C.凡尔赛宫和富盖府第在构造和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
【答案】A
【解析】A.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不能用来形容人。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明时节,天气晴明。
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①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②有时一片白云忽然飘散,变成了许多楼台。
③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
④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答案】D
【解析】本段文字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安排的,所以选D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
B.《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是一篇寓言。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撰。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乐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
D.《巍巍中山陵》抓住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来选取材料,以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有重点地加以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答案】C
【解析】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没有表现对老师的不满而是尊敬和爱戴。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二、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níng固的音乐。
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钟山南lù巍巍的中山陵,气势
hóng伟、金bì辉煌的法国凡尔赛宫,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黄鹤楼和于园,从这些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
史的印记和社会发展的足迹,可以领悟到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答案】凝、麓、宏、碧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三、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和提示默写。
(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2),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3)曲径通幽处,。
(4),乾坤日夜浮。
(5)戎马关山北,。
(6)不必说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
(7)两小儿笑曰:。
(8)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
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答案】略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四、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近几年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雾霾,自由呼吸”语文综合性学习,请
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材料一: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
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
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
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
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
(摘自百度快照)
材料三: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
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
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
【1】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答案】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意对即可)
【解析】材料一是对人身体恶危害,材料二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材料三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注意从材料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加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请就大气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2)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2)绿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解析】开放性试题,只要是对能治理大气污染,措施操作性强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3】小明的爸爸打算五一劳动节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
请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爸爸:马上五一长假到了,刚好你期中考试结束,我们开车出去玩玩,让你放松一下。
小明:
爸爸:好吧。
你说的有道理。
爸爸听你的,我们就骑车去郊游。
【答案】那太好了。
谢谢爸爸,我们还是骑车去吧,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锻炼身体呢。
【解析】对于交际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目,注意人称、措辞和说话的语气。
另外,还要注意要充分利用题干中的内容,把最基本的要求达成,如交际的目的、字数的要求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五、诗歌鉴赏
阅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完成下题。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诗中表明春末夏初季节特征的两句诗是:
【答案】“树头花落未成阴”或“飞入菜花无处寻”
【解析】“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2】从加点词语的运用上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答案】句中运用“急走”“追”的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可爱好奇的特点。
也给后文“飞入菜花无处寻”埋下伏笔
【解析】“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