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绝伦的唐代胡人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美绝伦的唐代胡⼈俑
⼤唐帝国国势隆盛,声威远播,对外采取开放⾃信的政策,尤其是对外域⽂化,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遂成为交通频繁、宾客云集的国际⼤都会。

唐长安城中有来⾃世界各国的使节、学者、⾼僧、艺术家和留学⽣,⽽更多的则是频繁来往于丝路上的胡商。

据估计当时侨居长安的“诸胡”,不下数万⼈。

另外,在洛阳、扬州等都会商埠经商流寓的胡⼈亦为数不少。

唐朝廷对侨居流寓的外国⼈或边域少数民族,都给予保护和礼遇。

他们中的上层,不少⼈在朝廷中担任重要官职,受到李唐皇室的宠信。

胡⼈中娴于驯养驼马、长于骑射狩猎者,很多为豪门贵族、富商⼤贾所雇佣豢养。

西安唐代墓葬中曾出⼟⼤批牵驼俑、牵马俑、骑马狩猎俑,他们⼤都是⾼⿐多须的胡⼈形象,从⽽⽣动地反映了这⼀历史事实。

西安东郊出⼟的唐⾼祖李渊的孙⼥—⾦乡县主墓中的牵驼、牵马胡俑、骑骆驼胡俑其造型之⽣动,⾊之斑斓,为同类唐墓中所仅见。

现择⼏件典型者简介如下。

彩绘牵驼胡俑:为泥质灰陶,通⾼43厘⽶。

此俑⾼⿐深⽬,络腮胡须、竖眉怒⽬、张⼝露齿作喝斥态。

双⼿紧握,作控堰状。

此俑戴⿊⾊筷头、⾝穿翻领窄袖长袍,长⾄膝下.袍上彩绘脱落。

袒右臂,右袖扎于⾝后腰际。

内着红⾊交领半臂。

半臂袖缘为浅绿⾊底,上绘有⽩⾊团花。

腰束⿊⾊⾰带,左侧系有架囊。

⾜登⿊⾊⾼腰长靴,直⽴于中间有孔的椭圆形薄底座上。

⽣动地刻划了御者怒⽬⾼声斥喝牲畜的霎那间的艺术形象。

彩绘牵马袒腹胡俑:泥质灰陶,通⾼40.5厘⽶。

此俑头顶秃露⽆发,脑后有长发卷曲,垂于项际。

眉脊隆起,双⽬俯视,⾼⿐巨⼝,络腮胡须。

⾸微下俯,双⼿握拳平举,作控僵状。

⾝着敞领⽑⽪长袍,袒露胸腹,袍长⾄膝下,彩绘脱落殆尽。

双袖持起,露出粗壮的双臂。

腰束⾰带,⾜登⿊⾊⾼腰⽪靴。

直⽴于带孔的薄底座上。

它传神地表现了⼀个⾝⾼体健⾯带微笑性格和善的胡⼈,轻轻地拉起牲畜,准备起程的⽣动情景。

彩绘骑卧驼胡俑:泥质灰陶,通⾼41厘⽶,卧驼⾝长61厘⽶。

骆驼卧伏,昂⾸屈颈,作将起⽴状。

通体作褐黄⾊。

两峰间骑坐⼀胡俑。

此俑双⽬圆睁,眉脊粗状,两颊瘦削、双颧突起,两唇紧闭、下颊紧贴颈下,作全⾝⽤⼒状。

头戴尖顶毡帽,⾝着圆领窄袖紧⾝袍,绘彩脱落,惟留⽩⾊底。

⾜登⿊⾊⾼腰⽪靴,腰束⾰带。

右⼿握拳⾼举,拳⼼有孔,原当执鞭、左⼿握拳控缓,昂⾸直⾝,作⽤⼒鞭策骆驼起⽴,即刻启程的形象。

彩绘骑驼胡俑:泥质灰陶,通⾼63厘⽶,骆驼⾝长56厘⽶。

骆驼曲颈昂⾸,注视前⽅,直⽴于长⽅形薄底座上。

驼体作褐黄⾊。

两峰间骑⼀胡俑,此俑隆眉巨⽬,⾼⿐⼤⼝。

头戴⿊⾊浑脱帽,⾝着圆领窄袖袍,彩绘脱落,残留⽩⾊底。

⾜登⿊⾊⾼腰⽪靴、腰束⾰带。

左⼿前伸作
控僵状、右⼿残缺,昂⾸前视于驼背上。

“丝绸之路”上胡⼈们千⾥鸣驼风尘仆仆的⽣动景象,和胡⼈勇武豪壮、剿悍矫健的性格特征,被刻划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在长安、洛阳两京地区唐墓中,各种胡⼈形象是屡见不鲜的,但从未见过西域妇⼥形象的陶俑。

令⼈饶感兴长味的是,在⾦乡县主墓中出⼟了⼀件⾼⿐深⽬的胡姬俑。

此俑泥质灰陶,⾼26厘⽶。

头为⼑形⾼髻,垂于前额,鬓发掩双⽿。

修眉深⽬,⾼⿐丰颐,粉眉朱唇。

头微右侧,双⼿拢于袖内,作拱⼿侍⽴状。

上⾝着淡黄⾊窄袖孺⾐,内着半臂,下着粉红⾊齐胸曳地长裙,肩有⽩⾊披帛。

亭亭⽟⽴,楚楚动⼈。

关于西域妇⼥在长安的情况未见诸⽂献。

但唐代诗⼈则屡屡咏及酒家胡餐胡姬。

当时在长安的胡商,也有以卖酒⾷为⽣者。

⽽侍酒者多为胡姬。

⽽饮者⼜多为⽂⼈骚客,故多见诸吟咏之中。

如开元之际的天才诗⼈李⽩就有:“胡姬招素⼿,延客醉⾦蹲”,“细⾬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五陵年少夸市东,银鞍⽩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胡姬酒肆中”。

都是描述在长安西市,曲江等繁华闹市,胡姬当庐,以歌舞侍酒的情景。

当然这个胡姬俑的⾝份不是当沪卖酒的胡姬。

⽽是供⼈役使的⼥侍。

从⽽可见这⼀时期,西域妇⼥也有受雇于豪门贵族之家的。

但这个多年仅见的胡姬俑,也能令⼈真正领略诗⼈笔下的“胡姬貌如花,当庐笑春风”的动⼈风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