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译文】
黄帝说:卫气滞留在腹内,蓄积聚藏而不运转,无法到达它素常周流循行之处,使人支胁、中满,喘息气逆,怎样消除这些病状呢?
伯高说:气积聚在胸中的,取上部穴位治疗;气积聚在腹部的,取下部穴位治疗;胸部、腹部都气结胀满的,兼取旁近的穴位治疗。
黄帝问:怎样取穴刺治呢?
伯高回答说:气聚积在胸部的,当针泻人迎、天突、喉中各穴;气聚积在腹部的,针泻三里、气街;胸部、腹部都气结胀满的,取治在上的人迎、天突、喉中,在下的三里、气街,以及中部季胁下一寸处的章门穴;胀满严重的,则用鸡足形取穴法就前举上中下各穴刺治。
经诊视,如果病人的脉象大而弦急、脉绝不至及肚皮过于绷紧,则不可进行针刺。
黄帝说:讲得好。
黄帝问伯高说:怎样诊知皮肉、气血、筋骨有病呢?
伯高说:色起两眉间而且缺乏光泽的,病在皮肤;唇色发青、发黄、发赤、发白或发黑的,病在肌肉;营气濡滞不旺的,病在血脉;目色呈现青、黄、赤、白、黑的,病在筋;耳干枯、多耳垢的,病在骨。
黄帝问:病的情况怎样?如何取穴针治?
伯高说:百病的变化,无法一一数说。
然而皮有皮部分区,肉有结块突起之处,血气有所输往,骨骼有所连属。
黄帝说:我想听听它们的缘故。
伯高说:皮的分部,在四肢。
肉的结块突起处,多在臂膀、小腿诸阳经分肉之间与足少阴分肉之间。
血气所输,输往诸经的络穴,如果气血滞留壅塞,就会使经气过盛而勃起。
病在筋部的,则无分其阴阳左右,只须候察疾病所在部位而加以针治。
病在骨的,当取治骨的连属处,即骨节的间隙,它们是接受髓液而补益脑髓的。
黄帝问:怎样取穴针治呢?
伯高说:病的变化,或浮或沉,或深或浅,不可穷尽,须分别情况作不同处理。
病轻的浅刺,病重的深刺;病轻的少刺,病重的多刺。
随着病情变化而进行调治,这才算得是高明的医工。
黄帝问伯高说:人有肥瘦、大小、寒温,又有老壮少小,怎样区分呢?
伯高回答说:人到五十岁以上为老,二十岁以上为壮,十八岁以上为少,六岁以上为小。
黄帝问:怎样衡量人的肥瘦?
伯高说:人有肥型、膏型、肉型。
黄帝问:怎样辨别这三种类型的人?
伯高说:肉坚实、皮肤完满健好的,属肥型;肉不坚实,皮肤松弛的,属膏型;皮肉紧连不相分离的,属肉型。
黄帝问:身体的寒温,是怎样的?
伯高说:膏型的人肌肉特别湿润,其纹理粗糙的身寒,纹理细密的身热。
脂型的人肌肉坚实,纹理细密的身热,纹理粗糙的身寒。
黄帝问:身体的肥瘦大小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膏型的人多气,皮肤宽缓,所以腹肌松弛,肚囊下垂。
肉型的人,身体胖大。
脂型的人,肌肉收紧,身形较小。
黄帝问:这三类人的气血多少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膏型的人多气,多气的身热,身热的就耐寒。
肉型的人多血,多血则形体充实,形体充实则全身气象匀平和调。
脂型的人血清,气滑而少,所以身形不能粗大。
这是三种类型的人有别于一般人的地方。
黄帝问:一般人是怎样呢?
伯高说:一般人的皮肉脂膏,不能对身形有所偏加,血与气保持平衡,所以他们的形体不大不小,皮肉筋骨各称其身。
这就是一般人。
黄帝说:讲得好。
怎样对这三类人进行治疗呢?
伯高说:一定先要分清膏、肉、脂三种不同的类型,以及血的多少、气的清浊,然后加以调治,治疗时不得违背针刺的常理。
再把三种类型人的特征说一遍:膏型的人,腹肌松弛,肚囊下垂;肉型的人,
身体上下粗大;脂型的人,虽然脂肪多而身形并不粗大。
《伤寒论》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灵枢》贼风【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水胀【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论痛【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背俞【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论勇【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禁服【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五变【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淫邪发梦【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病传【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血结论【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平入绝谷【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肠胃【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周痹【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杂病【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病本【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厥病【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病狂【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译文】•《黄帝内经·灵枢》五邪【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译文】•《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译文】•《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译文】•《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经水【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寿天刚柔【译文】•《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译文】•《黄帝内经·灵枢》针解【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译文】•《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针解【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刺志论【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刺齐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刺要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脉解【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厥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译文】•《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咳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疟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译文】•《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译文】•《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