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何时了(思品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战争何时了
——六年级思品与社会教案
越江小学包艳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战争所造成的无数灾难的了解,使学生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
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了解,使学生知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人民解放军的捍卫。
全世界人民为了世界和平,制止战争,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战争和和平的比较,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了解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需要珍惜,需要捍卫,要用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贡献。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学生对人民解放军的了解和热爱,用实际行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子弟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齐读课题:战争何时了
2.说到“战争”,你脑海中一下子想到了哪些词语?浮现出哪些画面?
3.教师小结:
的确,战争是血腥的、恐怖的、残酷的、悲惨的、无情的、毁灭性的……战争一旦爆发,地狱之门便会打开:人们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生命。
所以,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灾难。
教师板书:战争——人类最大的灾难。
二、认识战争的危害
1.讨论图片——看:被枪弹击碎玻璃后的眼睛!
从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指名朗读:爸爸妈妈再也回不来了——一个伊拉克儿童的自述。
说说文章中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
3.自由阅读76页小资料,说说战争给儿童带来的伤害有多少。
4.默读:《请把握埋得浅一些》
说说自己的感想。
5.教师讲述:20世纪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纪。
在那硝烟弥漫的日子里,战争恶魔们制造和导演着战争。
疯狂的战争机器一刻不停地开动着,它给我们这个世界留下了痛苦和灾难。
阅读有关一战、二战及二战以后的战争资料,出示表格,思考填表
6. 阅读“二战以后的战争”。
同学们课前,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教师向学生概括介绍一下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战争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7.此时此刻,你内心最反对的是——战争,最渴望的是——和平。
出示小黑板:No war! We love peace! We need peace!
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一下我们的情感吧!
(同学们有的用画笔绘画,有的用歌声来表达,有的诗朗诵来表达)
歌曲和诗朗诵结束后,教师小结指出:“和平——人类的永久期盼”,并板书:和平——人类的永久期盼
三、学习“和平——人类的永久期盼”
1.展示毕加索的《和平鸽》,自由发言:从和平鸽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师讲《和平鸽》的由来。
2.阅读:国际儿童节的来历。
思考:设计国际儿童节的目的是什么?
3.朗读:《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四、作业:
1、收集有关战争的小故事,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2、学唱一首诞生于战争年代的歌曲
板书设计
10 战争何时了
战争---人类最大的灾难
和平---人类永久的期盼
中国的“钢铁长城”
祈祷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大家看不到战争,叫和平永远在
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四季少了夏秋冬
让宇宙观不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
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微笑不会在害羞
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快乐健康留四方
让世界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
和平之唤
一样的天空下流着一样的血
一样的地球早已是千疮百孔
拾起人类记忆的碎片
却满是战争的伤痕
阴霾的天空下
魔鬼得意的拧笑
白鸽高举着橄榄枝飞向太阳
一样的世界上回响着一样的呼唤
一样的是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
罪恶的战争
永远地安息吧
我们呼唤和平,我们拥抱和平
我们渴望着一个平静美丽的新世界
当人类和地球
不再呻吟的时候
我愿意
流尽我所有的血和泪
化作一条和平的小溪永远安详地流淌
二战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战争:
朝鲜战争. 1950-1953
越南战争. 1964-1975 越南战争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战争中,越南有16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成为难
民;美国有5.7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战争耗资2000多亿美元。
两伊战争1980-1988 两伊战争历时近8年。
伊朗死伤60多万人,伊拉克死伤40多万人。
两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
两国石油收入锐减和生产设施遭受
破坏的损失超过5400亿美元。
两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总额达9000亿美元。
战争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海湾战争历时42天。
美
军死亡286人、伤3636人、被俘或失踪55人,其他国家军队亦有轻微损失。
伊拉克方面则伤亡近10万人,被俘8.6万人。
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
元,伊拉克损失约2000亿美元,美国则为战争耗资600亿美元。
阿富汗战争2001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20XX年3月20日,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疑似)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4国参与作战.伊拉克平民死伤超过80万。
中东战争1948-1982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VS阿拉伯联军,以色列胜占领了
巴勒斯坦大片土地。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以色列英国法国VS埃及,前者军事上胜利后
遭到全世界抗议,被迫停火。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以色列VS埃及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
胜再次占领大片邻国领土。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以色列VS埃及叙利亚约旦,平手,埃及获得
战争前期的胜利,后以色列扭转战局,最终在联合国斡旋下停火,双方损失都
比较大。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VS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胜,
巴勒斯坦游击队被迫流亡阿拉伯各国,黎巴嫩也遭以色列入侵。
由此可以看出以色列在5次中东战争中处于明显优势,这都离不开美
国的大力支持,事实上中东战争不仅是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冲突,也
是美苏的对抗。
现代战争的危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现代的战争变成了高科技的战争。
现代战争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伤害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将远远超过以往的常规战争。
广岛上空的蘑菇云
1945年8月6日凌晨2时45分,在这一值得历史沉思的时刻,三架美国B——29大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提尼安岛起飞,向距离3200公里的日本本土飞去。
其中一架飞机里运载着一名“贵客”,即“小男孩”。
“小男孩”全身乌黑,状如鲸鱼,打扮漂亮,身高3.05米,身径粗0.7米,是个超重量的家伙,足有4吨多重。
这就是以后闻名世界的一每颗原子弹。
它是由核装料铀-235组成。
这是“贵客”第一次乘机旅行。
飞机在闪烁的星空里飞到天亮。
“目标广岛”!领航员重复着机长的命令。
地处日本本州岛东南沿海的广岛,是当时日本第八大城市,全市人口36万,战争已使12万人撤散到农村。
尽管广岛是日本第二军司令部驻地,又是一个重要军港,但这个城市却一直未受到战火的损伤。
几天前,美国飞机曾撒放传单说,日本必须投降,否则广岛将和其他日本城市一样被毁灭。
然而市民们对此并不理会。
运载“小男孩”的飞机上,机组人员穿上了防弹衣,投弹手眼睛贴在瞄准器上,9时15分,瞄准点进入瞄准器十字线的中心。
弹舱门自动打开了,细长的“炸弹”一头扎了下去。
“小男孩”的下投,使飞机重量减轻了4吨多,机身猛然上跳。
驾驶员操纵飞机做150度的急转变,立即加速地脱离爆炸区,机组人员全部戴上了护目镜。
与此同时,另一架飞机里飞出了3个降落伞,伞下面是一些试测仪器。
广岛的天空和地面非常平静,看见那三个降落伞的人们以为是敌机中弹,飞行员跳伞逃生,大部分日本人在这时仍然十分自信。
可是,天空中突然发出一道
闪光,看见它的人无法说出它是什么颜色。
就在这一刹那,广岛几乎全部时钟都停止了,指针指在9时15分上。
原子弹在离地面600米的高空爆炸,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火球发出的热变,使爆心附近千米范围内瞬时腾起浓烟大火。
广岛上空的大气被强大的冲击波搅动着,急速上升的原子云柱带上水蒸气在高空又凝结成雨点,夹杂着放射性污染了的尘埃一块块落下来,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落在烧作的皮肤上……曾是几十万人的熙熙攘攘、充满生命的城市,眼下却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
这就是“小男孩”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人员死伤20多万,近6万所房屋被破坏,12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波及。
核轰炸广岛之后不久,1945年8月9日,另枚名叫“胖子”的原子弹落在了日本长崎,重演了广岛的灾难。
恐怖的化学武器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当一些前线记者问及多国部队士兵,特别是美军士兵,他们最怕什么武器时,记者们得到的答案是:“既不怕飞机、大炮、也不怕地雷,而最害怕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进行化学战”。
化学战的早期名称是毒气战,又称瓦斯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与同盟国在比利时伊普尔展开激战时,同盟国的德国首先使用了毒气。
那是1915年4月22日,前线战场突然一片寂静,德国突然停止了大炮的轰击,法国的士兵得以从阴暗的战壕中走了出来,打算吸几口新鲜空气,舒展一下疲惫的身驱。
走出来的人中忽然发现德军阵地那边升起一团团黄绿色的烟雾,这一人来高的云团循着傍晚的微风向协约国的法国阵地徐徐吹来,谁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当氯气毒气烟雾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飘来时,大群大群的士兵很快被熏得东倒西歪,眼睛睁不开、鼻子被呛得喘不过气来,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烫了似的。
许多士兵满地打滚,另一些人则闭着眼睛狂叫乱跑。
一名军官难受得抓烂了自己的脖子。
士兵找不到上司,军官们找不到部下,卫生兵自顾不暇。
几分钟之内,长达几公里的阵地笼罩了一片恐怖。
协约国全线溃退,1万多人中毒,德国人乘胜前进了几公里。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第一次毒气战,它揭开了近代化学战的序幕。
此种有形的战场,无声的杀伤惨剧,给人类历史留下的是极其痛苦的回忆。
化学武器有五个特点:一是造价低廉。
有为计算过,杀伤1平方公里内的人员,使用枪炮等常规武器需要2000美元,使用核武器需要800美元,而使用化学武器只需600美元;二是化学武器原料来源方便,制造相对简单,只要具有
一定的农药、石油化学工业基础,就能生产,某些化学毒剂的原料或中间物甚至从市场上就能买到,不像原子弹那样需要特殊的材料和专门的技术;三是化学武器杀伤威力大,例如当代神经性毒剂维埃克斯,人员只要吸收几十微克(即1
毫克的百分之几)就可致死;四是化学武器杀伤途径多而难于防护,必须使用专门服装和面具;五是化学武器虽杀伤威力大,但又不破坏物资装备。
正因为化学武器属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为禁止这种残忍的杀人武器而不懈奋斗。
1925年的日内瓦议定书,在一些国家眼里形同废纸,人们几十年来致力新的条约。
1993年1月,在巴黎又签约了新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人们多么希望,在条约生效后撤底抛弃这一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啊!
令人战栗的生物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0-1944年,日本的细菌武器曾在我国湖南常德、浙江、宁波等地造成鼠疫流行;在东北沿海一带造成鼠疫、霍乱流行。
侵华日军的哈尔滨“731”细菌部队,长春“100”细菌部队、广州波字“8604”细菌部队、南京荣字“1644”细菌部队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952年间,美国曾多次在朝鲜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的,长海县撒布鼠疫菌、霍乱菌和脑炎病毒,企图造成疫区,使我后方陷入瘫痪。
许多人都知道细菌武器,他们不但能向你说出细菌的危害,而且还能讲出传播这些细菌的四员大将,即虱、蚤、蚊、蝇。
尤其是东北三省的老人,一提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他们便会愤怒地讲起我国东北哈尔滨的平房、日本的731细菌战部队和那臭名昭著的石井四郎,但要讲生物武器,他们就感到陌生了,因为生物武器这个名词是近年来的说法。
在生物战领域,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项目,就是基因武器。
尽管1972年联合国通过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及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
1975年,联合国再次通过决议“禁止使用生物化学武器”,但美国却阳奉阴违,拼命发展新的生物武器。
有资料显示,1971年——1979年间,美国每年用于研究生物战剂的经费在1000万美元以上。
美国研制的一种基因武器是在大肠杆菌的DNA
分子上接入炭疽病基因制成。
胡吹只需要20克热毒素基因武器,就可使全球60亿人死于一旦。
美、俄部队都装备有发射生物战剂的武器。
这应引起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注意。
1991年海湾战争后,许多退伍军人出现眩晕呕吐、容易疲劳、头痛、皮疹、记忆力衰退、关节肿胀、沮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
日本侵略者对儿童也不放过
无数中国儿童死在日军的机翼下、枪尖上、道口下。
由于日军的狂轰滥炸,大肆屠杀,无数的儿童也惨遭炮火。
有的失去父母,无依无助,幼小的年纪便开始流浪。
在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中,甚至用儿童威胁人们提供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活动的情报,大量儿童在亲人目睹下惨死在日军屠刀下。
在残暴成性的日军里,竟然多次发生将儿童的内脏做成下酒菜的极端恐怖的事情。
在日军占据的工厂、矿山,因劳动力不足便强迫使用童工。
弱小的儿童们为其背煤、采矿,做其力所不及能及的重体力劳动,衣食无着,食不果腹,疲病交加,将他们一个个折磨的骨瘦如柴,很多因而死亡。
儿童也是日军细菌实验的牺牲品。
日军甚至灭绝人性地杀害孕妇,取出尚在腹中的胎儿进行人种实验。
有句话说"我们不怕战争,但我们反对战争"!的确如此,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一个城市都不会惧怕战争,因为我们有着伟大的团结精神,不管你的力量多
么强大都比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团结力量.但我们反对战争.
在联合国总部前,"铸剑为犁"的雕像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为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起,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周围公里和正义.
世界上没人希望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是可怕的,是悲惨的.战争一旦爆发,就以为着将有不少人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生命.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
虽然我们反对战争,但是我们不怕战争. 它的含义是:我们不要战争,只要和平,如果真的要打仗,那我们决不会害怕牺牲,我们会努力的去反抗那些袭击我们国家的敌人,我们永远也不会向那些敌人投降低头的,决不与他们“合作”!
No war! We love peace! We need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