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从新加坡经验看我国化工物流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裕廊化⼯区是亚洲的⽯化⽣产和物流基地,也是全球第三⼤的⽯油炼制基地。
当前,我国化⼯园区的发展如⽕如荼,项⽬的规划和建设紧锣密⿎,⽽与之相配套的化⼯物流体系也逐渐发展起来。
⽆论是从规划理念,还是从建设经验来看,新加坡裕廊岛⽯化产业的发展,都能为我国新兴化⼯园区的发展和物流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
新加坡⽯化⼯业发展
新加坡的⽯化⼯业的基地是裕廊岛(Jurong Island),它是以填海造陆⽅式衔接⽽成的。
裕廊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海运条件,造就了新加坡⽯化⼯业在亚洲甚⾄世界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上个世纪60年代,裕廊岛上只有两家外资的炼油⼚。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政府开始对裕廊岛开始进⾏填⼟⼯程,将七个⼩岛连成⼀⽚,并建成了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体系。
经过多年的努⼒,裕廊岛已形成了完整的⽯油和化⼯体系。
2004年实现⼯业总产值约312亿美元,其化⼯业产值占新加坡制造业总产值的⽐例2004年达到28%,是全球重要的⽯油炼制中⼼和⼄烯⽣产中⼼。
裕廊岛通过集中投资,形成了“化⼯簇群” (Chemical Cluster) —— 即上下游产业⼀体化的发展模式。
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的关系,物料通过管道在园区内输送,企业之间共享基础设施和公⽤⼯程,在程度上降低了原料和产品的物流成本和企业的投资成本。
⽬前裕廊岛的产业以炼油、⼄烯及下游⽯化产品为主,投资者包括伊斯曼(Eastman)公司、杜邦(DuPont)、帝⼈(Teijin)、塞拉尼斯(Celanese)、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壳牌(Shell)、三井化学(Mitsui Chemical)等⼤型⽯化企业。
新加坡化⼯物流园区的建设
由于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分⼯的细化,国际化⼯⽣产型企业本⾝⼏乎很少从事化学品的物流业务,⽽是将业务外包给第三⽅物流服务提供商(3PL)。
第三⽅物流服务提供商包括⽔路、陆路运输经营者,码头和仓储设施经营者,化学品仓库和化⼯储罐和管道经营者。
⽆论是作为⽣产企业还是贸易企业,都希望产品能快捷,准确且低成本地在供应链上传递给客户。
⽯化原料中以液体为主,通过管道运输是最为经济的⽅式。
因此,与化⼯园区配套的物流园区便应运⽽⽣。
新加坡裕廊岛化⼯区的物流设施包括原油、液体化⼯码头、管道和仓储设施等。
这些物流设施为化⼯簇群的形成起了⾮常重要的作⽤。
裕廊岛的原油和液体仓储分为两⼤类:业主⾃备储罐和专业第三⽅仓储。
业主⾃备储罐主要为各企业的中间罐区,以及壳牌(Shell)炼⼚所需的原油和供新加坡本岛的成品油罐区。
与我国企业基本依靠⾃⾝建设码头和储罐不同,裕廊岛的炼化企业的储罐主要依托专业第三⽅仓储公司。
在裕廊岛,专业仓储主要三⼤运营商:Vopak (孚宝) Oiltanking (欧德油储)和Tankstore. 孚宝是全球的独⽴的油品和液体化⼯品仓储公司,该公司在新加坡有三处罐区,其中两处在裕廊岛,总罐容150万⽅。
欧德油储是全球第⼆⼤独⽴的油品和液体化⼯品仓储公司,该公司在裕廊岛总共占地⾯积27公顷,总罐容近90万⽅。
借鉴与启⽰
我国⽬前初具规模的化⼯园区主要有上海化学⼯业区(SCIP),南京化学⼯业园区(NCIP)和张家港扬⼦江国际化⼯园区(YCIP)以及宁波化学⼯业区等。
其中,主要的⼤型化⼯园区开发也借鉴了“化⼯簇群”的理念,如上海化⼯区提出的“五个⼀体化”,其中就包括“产品项⽬⼀体化”和“物流传输⼀体化”的内容。
另外⼏家园区在进⾏⽣产规划时,也都有“物流服务⼀体化”建设的设想。
化⼯物流园区(包括原油码头、储罐、液体化⼯品管道和储罐等)与化⼯区(包括炼⼚、⼄烯⼚和其它⼤型的⽯化⽣产装置)互相补充和需要。
⼀⽅⾯,化物流园区的物流功能满⾜了化⼯区的⽣产和发展需要;另⼀⽅⾯,化⼯区的原料输⼊和产品的输出⼜⽀持了化⼯物流园区的发展。
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了良好的互补作⽤。
作为化⼯园区,随着项⽬的不断引进和投产,⼟地资源⽇渐稀缺。
因此提⾼码头和仓储的使⽤效率显得⾮常重要。
降低业主⾃备的仓储和码头的⽐例,增加第三⽅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份额可以提⾼资源的配置效率。
因此,从新加坡的经验来看,⾄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国内园区借鉴,其⼀是化⼯物流园区和化⼯⽣产区的配套建设;其⼆是⼤幅增加第三⽅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