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标本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聚医学检验资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肾素是一种水解蛋白酶,由肾脏入球小动脉的近球细胞合成,贮存并释放到血液中,它直接作用于肝脏所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原(α2球蛋白),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Ⅰ在正常血浆浓度下无生理活性,经过肺、肾等脏器时,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Ⅱ(8肽),此酶又称激肽酶Ⅱ,尚有降解缓激肽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可经酶作用,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Ⅲ(7肽)。

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其加压作用约为肾上腺素的10~40倍,而且可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促使醛固酮分泌,潴留水钠,刺激交感神经节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递质和提高特异性受体的活性等,使血压升高。

它还可反馈性地抑制肾脏分泌肾素和刺激肾脏分泌前列腺素,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

这个从肾素开始到生成醛固酮为止的调节机制,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的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患者体位:
立位—必须在患者立位3小时后采取,且采血当时也保持立位
卧位—必须在患者卧位2小时后采血,且采血当时仍保持卧位采血。

血中醛固酮浓度立位比卧位时高
2、采血管:用紫头管和绿头管各收集2ml静脉血
3、保存及运输:采血完成后将管上下倒转8次后,立刻低温保存(2-8℃),并且低温运输。

标本的收取时间和出报告时间:
标本收取时间:每天都收取标本
出报告时间:每周四上午
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脑钠肽的变化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的循环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龄(40~80)岁,按有无心房颤动分为两组:窦性心律(SR)组27例,心房颤动(AF)组14例.测定循环血浆BNP、PRA 、AngⅡ、Ald的浓度.
结果:AF组平均左心房前后径(LAD)与SR组相比明显增大(15.8%,P<0.01),而且AF组患者的循环血浆平均BNP、AngⅡ、Ald的浓度比SR组明显升高(分别升高148.4%、19.7%、28.9%,P>0.01)).两组患者的BNP与LAD、AngⅡ、Ald的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
分别为0.58、0.60、0.45,P>0.001).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血BNP水平明显升高,与左心房结构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