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调研甘肃省水土保持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6期甘肃水利水电技术第54卷
水通过碳酸盐岩地表裂隙、裂缝,洼地、消水洞、天窗 等岩溶现象分散补给地下水,以地下岩溶管道水、暗 河等形式径流,因底部为S2_3h n相对隔水层,地下水 受隔水层阻断,集中于代家沟溶洞以泉水形式出露 于地表,补给相思溪河。
4.4地下集雨面积分析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并结合工程地质图、水文地 质图分析可知,地表分水岭易确定,地下分水岭在向 斜两翼亦易确定,以S"_3hn与P"q接触带为底界,北 部有相邻的宁宾泉水暗河系统,两泉水之间必然存 在地下分水岭,分水岭与地表基本一致,西南部地下 分水岭跨越地表分水岭,以林家寨一带为界,分水岭 见图2,泉水地表集雨面积20.9 km2,地下集雨面积 44.0 km2。
通过泉水长期测流可知,代家沟泉水枯季平均 流量为314 L/S,丰水期平均流量1.08 m3/S。
本次勘 察通过如下方法复核其流量。
(1) 现场测流
泉水洞口修建挡水坝及引水渠道,测流时一个 星期无降雨,采用浮漂法对渠道(渠道断面尺寸1.6 m x1.5 m,水深0.9 m)水量进行测流,渠道现场测 流为1.3 m3/S,挡水坝及坝基渗漏流量为1.2 m3/S,泉水共计流量为2.5 m3/s。
(2) 径流模数法
据1;20万沿河幅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知'该区碳酸盐岩地下径流模数一般为5 >9L/ (•km2),代家沟泉水枯季径流模数为6.61 L/(•km2),!为 44.0 km2,由"=!x#,可知"=44.0x6.61=290.84 L/4,再加之西部隔水层局部地段地表水全部转化成 地下水产水量,基本与长期测流流量"=314 L/4相 吻合。
5结语
通过地表地质测绘分析泉域区出露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连通试验,运用现场测流及径流模数法复核计算泉水流量,代 家沟岩溶泉水地下集雨面积为44.0 km2,地表集雨 面积为20.9 km2,泉水枯季平均流量为314 L/4,丰 水期平均流量1.08 m3/S。
查明了代家沟岩溶泉水地下集雨面积及流量,为沙坝水库建设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大彪,龚登峰.贵州省思南县沙坝水库工程初步设计阶
段地质勘察报告[R].贵阳: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
究院,2014.
[2]袁代江.老沙河水库老龙洞岩溶泉地下集雨面积的论证
[J].地下水,2015,37(3):7-8.
[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2005 [S].
[4]张万久,陈长根,彭添,等.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沿河
幅)H-49-31[R].贵阳:贵州地质局贵阳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队,1977.
[5 ]张万久,陈长根,唐兆应,等.综合水文地质图(沿河幅)
H-49-31[R].贵阳:贵州地质局贵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队,1977.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调研甘肃省水土保持工作
6月13-14日,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专程赴甘肃省天水市调研水土保持工作。
省委常委、副省长宋亮,省水利厅厅长魏宝君,天水市委副书 记赵卫东等陪同调研。
陆桂华副部长一行实地考察了天水市秦州区罗玉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麦积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藉河示范区项目和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 地建设情况,详细了解藉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示范区建设和罗玉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并就水土保持后续产业开发与当地群众深入交谈。
陆桂华副部长对天水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指出天水市在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了水土流失治理和产 业发展相结合,依托项目发展的花牛苹果基地规模大、配套全、效益高,经验值得推广。
下一步要在已治理的基础上,做好治理成果的巩固提升 改造,建设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生态清洁流域,打造流域治理的升级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
陆桂华副部长强调,甘肃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治水兴水重要思想,按照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确定的水土保持目标 任务,结合甘肃实际,把水土保持工作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把水土流失防治作为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切实抓好落实。
宋亮副省长表示,甘肃将进一步探索打造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拓展水土保持 的内涵和外延,把水土保持工作推进到更高的水平。
(来源$甘肃省水利网2018—06—1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