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驾驶员疲劳驾驶的危害和预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驾驶员疲劳驾驶的危害和预防
疲劳是人经过连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后,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一种状态。

驾驶中的疲劳
主要来自于行车中驾驶员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不断观察和判断各种情况,致使感觉器官和
中枢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疲劳。

驾驶员疲劳状态可以通过自我感觉或主观体验
反映出来,表现出操作停顿、动作过迟或过早、修正时间不当及技能下降等不安全因素,极
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在我国驾驶员疲劳已经成为交通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
每年都有2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疲劳驾驶直接导致的。

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现就
重点从疲劳驾驶产生的主要原因、表现形式、危害后果及预防措施等方面作一阐述。

一、疲劳驾驶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生活环境
由于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过远,长时间开车;与家人或同事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或遇到心理压力
特别大的问题;精神负担过重以及夜生活时间太长,如打麻将、看电视、跳舞唱歌等娱乐活动。

2.睡眠质量
就寝过晚,睡眠太少;由于居住条件环境较差,周围施工、燃放鞭炮等噪声干扰厉害,不能
保证睡眠质量。

3.长时间驾驶车辆
驾驶车辆虽不需要很大的体力,但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一项精神作业。

在驾驶过程中,驾
驶员必须注视前方,随时观察车辆的周围以及前方一定范围内的道路和交通情况。

由于长时
间驾驶车辆,长时间坐在一个固定位置上,不能大幅度运动,会导致部分机体受到压迫,血
液循环不畅,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困倦,形成我们常见的驾驶疲劳。

尤其是中老年驾驶员,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下降,导致疲劳的速度更快一些,而且不易恢复,会产生力不从
心的感觉。

4.药物、酒精引起的疲劳
由于驾驶员身体疾病或其他原因服用了带有安眠、镇痛的药物后,会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使人困倦、昏沉;驾驶员由于饮用了含有酒精成分的酒类或饮料后,由于酒精作用,致使驾驶员出现手足无力、视力减弱、头重脚轻、睡意渐浓的现象。

二、疲劳驾驶的表现
1.感知觉机能弱化。

听觉和视觉敏锐度降低,产生视觉错觉;注意范围变小,注意转移迟缓,注意分配困难;驾驶活动必需的生理过程组合的内部协调受到破坏。

2.反应时间显著延长,反应的灵敏性和对信号的处理以及判断能力明显下降。

3.操作动作的准确性下降,动作的协调性受到破坏,出现动作过于急促或过分迟缓的现象;
换档不灵活,动作不协调,油门操作不平稳;严重疲劳时会发生手足发抖,脚步不稳,动作
失调,肌肉痉挛,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三、疲劳驾驶的危害
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

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
档不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人
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
力。

总之,不管是生理原因产生的疲劳或者是心理原因产生的疲劳,都会使驾驶员体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视觉模糊、判断不正确、操作不当等,最终可能引起不能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延误避让措施的采取,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其后果可想而知。

四、主动预防疲劳驾驶的方法
1.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

睡眠是人体机能休养、恢复体力、减少和消除疲劳的最佳途径。

所以驾驶员要有十分充足的
睡眠,每天至少应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特别在长途行车前,更应该保证足够的睡眠;要
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夜间的娱乐性活动,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膳食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A、C、B1、B2的食物,可以防止眼
睛干燥、疲劳、夜盲症的发生;行车前或行车途中就餐时不要饮酒和饮用带酒精成分的饮料;外出行车尽量做到定时就餐,切忌饱一顿、饥一顿。

3.科学地安排行车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要合理安排行车时间,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尤其在夜间长途行车时,间隔两到三小时应休
息一下,选择路边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停车,下车走一走,做些简单的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消除肢体疲劳,必要时可听听欢快的音乐。

需长途驾驶时,要按规定保证有两个驾驶员轮换
驾驶以确保安全。

4.注意休息,加强锻炼。

在行车过程中感觉疲劳、困倦了,要及时采取措施,切不可坚持驾驶;最好在行驶一段时间
后停车休息,下车活动一下腰、腿,放松全身肌肉,预防驾驶疲劳;如在冬天,下车后让冷
风吹一吹,若是夏天,也可下来洗把冷水脸,喝点清凉饮料等,也有利于消除疲劳;平时也
要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可以有效地
预防疲劳。

由于疲劳驾驶的不确定性,使得交警部门对它的预防管理非常困难。

目前虽然加大了宣传、
巡逻监控等管理方法,但效果还是不佳。

所以说,疲劳驾驶的预防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驾驶员
本身,只要驾驶员学会了自我提醒、自我警示、自我调节、自我缓解和自我消除的能力,并
落实到行动上,就会自觉抵制疲劳驾驶,也就确保了行车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