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
成都市玉林中学吕茜
●学习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尝试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水分子,追踪在光合作用中氢原子的转移途径;
3.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特点的认识,体验自主学习和与老师、同学之间合作和交流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请你和老师一起简要回顾,熟悉叶绿体内巨大的膜面积形成的原因
再次识图:教科书P.99图5-11“叶绿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填空:
在叶绿体平滑的双层膜内,有许多基粒,每个基粒都含有两个以上
的,这种极大地扩展了面积的膜表面,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
的。
二、新课学习:简要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
根据前面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简要认识,请你尝试写出表示光合作用全过程化学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一系列化学反应。
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根据是否,把光合作用全过程概括地分为反应和反应两个阶段。
(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1.请自主阅读教材P.103”光反应阶段”两个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1)光反应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的上进行的。
(2)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
①水分解成和还原性的。
其中的直接以的形式释放出去,而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中,继续参与阶段的化学反应。
②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和Pi合成为,这样就转变为储存在中的化学能。
2.在老师指导下,进一步认识光反应阶段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特点
光反应阶段化学反应的条件有:
;
(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1.自主阅读教材P.104”暗反应阶段”两个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发生在。
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特点也可概括为两个要点:
①通过叶片表皮上的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首先与植物体内的结合,很快形成两个C3(三碳化合物)分子,这个过程叫;
②在有关酶的催化下,C3(三碳化合物)接受释放的能量,被还原。
其中一部分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另一部分C3则又重新形成C5,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持续地进行下去。
2.在老师指导下,进一步认识暗反应阶段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暗反应阶段化学反应的条件有:。
(三)师生合作学习与交流,共同完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的填表:
光反应暗反应
区别场
所
条
件
物
质
变
化
①水的分
解:
②ATP的合
成:
①CO2的固
定:
②C3的还
原:
能
量
变
化
光能中
储存的化学能
中储存的化学能
中的化学能
联系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和;
②暗反应为光反应的进行提供合成ATP的原料
—和;
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三、总结得出光合作用的实质:
1.从物质转变的角度看,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了,并且释放出
氧气。
2.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转换成储存在中的化学能。
四、巩固练习
在老师带领下,学会简短小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的要点(略)。
(一)基础练习
请你自主完成教材P.106“一、基础题:2、3、4、7题”,同桌相邻二同学相互评价。
(二)能力训练
1.分析教材P.106第5题,体会并交流“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及的意义。
2.请你尝试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像科学家那样,用含有3H的水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氢原子的转移途径,并在教材P.103图5-15“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中用箭头标明氢原子的转移途径。
3.有人用含18O的水去浇灌盆栽的天竺葵,并对植株进行充足的光照。
经一段时间后,在植株周围的空气中可检测到含18O的物质有( )
A. O2 B. CO2 C . H2O
4.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一个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的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
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
五、课外作业
1.下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O2和释放CO2量的状况。
请分析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
(2)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
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 ,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如将该曲线改绘成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
2.试求解教材P.106“二、拓展题:1.光合作用的双峰曲线图分析”(为继续学习“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做好准备。
)
附:参考答案
能力训练:2.3H2O→[3H]→(C3H2O) 3.A、B、
C 4. D
课外作业:
1.(1)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2)不能。
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因此,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左移,与松树比较,人参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点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松树低。
授课教师简介:吕茜,西南大学生物学硕士;任教于成都市玉林中学。
曾受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参加过四川省广安市高中新课程培训示范课的教学。
本学案为成都市高新区“课例研究专题”活动中的教学案例之一。
指导和推荐教师简介:冯永康,中学特级教师。
四川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课程培训特邀专家。
《生物学通报》全国优秀教师奖励基金一等奖获得者。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专家。
先后在《科学》、《科学月刊》(台湾)、《遗传》、《中国教育报》、《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中学生物教学》和《人教网》、《中国遗传网》等10多家学术期刊、网站上,发表了遗传学史研究论文和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参与了《中国遗传学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中图版)等专著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