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药品安全事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的药品安全事件
我国医药市场混乱,重大医疗事故频发,药品厂商自是罪魁祸首,但是医药监管部门更难辞其咎。

从2005年7月8日,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被免职,之后,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及妻子付玉清、中国药学会咨询服务部主任刘玉辉与中国药学会副秘书长刘永久、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药品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处长卢爱英、国家药典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国荣等先后被立案调查或逮捕;2007年,郑筱萸因受贿和玩忽职守被执行死刑;2010年,药监局药品注册司生物制品处卫良,以及国家药监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孔繁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祁qí自柏、白坚石、陈继廷等相继被双规,前面的一批倒下了,后面的一批继续前腐后继。

因此造就了我们国家整个医药市场的混乱不堪和不断出现的重大医疗事故。

从2006年以来,“鱼腥草”事件、“欣弗”事件、“刺五加”事件、“茵栀黄”事件,“清开灵”事件、“糖脂宁”事件、“双黄连”事件等等,重大医药事件不断发生,不断触动着公众脆弱的神经。

2006年5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误将二甘醇当作辅料丙二醇使用,至少导致11人死亡。

20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出决定,暂停使用、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测,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报告。

2006年8月3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青海、广西、浙江、黑龙江和山东等省区陆续出现部分患者使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也就是“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要求控制该药品不再临床使用。

截止至2006年8月5日,共计发现不良反应81例,其中3例死亡。

完达山药业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药品在流通环节被雨水浸泡,受到细菌污染,后又被更换包装标签并销售,致使3名使用该药品的患者死亡。

在青海双黄连事件中,医生所开出的联合处方,没有注意到说明书中不能与某些药物混用的提示,违反用药规律,混乱用药,造成了患者死亡。

河北省生产的“清开灵注射液”,造成多人死亡……
等等,等等。

据评估,中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住院,其中至少250万人是因药品不良反应住院,50万人是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每年约死亡19万人,从而增加医药费40亿元。

其中超过70%是由于使用“中药注射液”造成的。

也就是说,每年都有十四、五万人因使用“中药注射液”造成死亡。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一部部长胡军表示,目前绝大多数中药注射剂中,除有效成分外,仍有60%~80%的成分是没有经过研究的,这也是其安全性方面的最大担忧。

而清开灵企业称,他们生产的清开灵注射液已明确了其中85.79%的成分,好,你就是明确了90%,依然有10%的不明成分会进入你的血管,那么造成胸闷、气短,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即是不可控的,原因当然也是不明确的。

我上面列举的例子仅仅是死亡病例中的几例,仅仅是冰山一角的一角,每年这十数万的患者是怎么死的,因什么药物成分造成的死亡,我们几乎都被蒙在鼓里。

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一种叫做苗岭洁肤霜的苗药,号称是纯中草药,绝对不含激素,治疗皮肤过敏、湿疹尤其是婴儿湿疹,效果很好,2008年底,因为导致大量的婴儿股骨头坏死,经过检查,发现里面的有效成分基本上就是西药激素丙酸氯倍他索,丙酸氯倍他索是一种高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也就是氯倍米松,它的抗炎作用是我们常见的氢化可的松的112.5倍,倍他米松的2.3倍,氟轻松的18.7倍。

儿童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疾病。

从2005年,有妈妈告诉我她的宝宝发生湿疹以后,用了一个叫苗岭洁肤霜的苗药特别管用,我也查看了这个药的说明书,但我非常不相信,我曾经在这个药出事以前的多次讲座中,提醒新妈妈注意少用这个药,避免大面积的间断应用,我就怀疑它是激素药,最后证实果不其然。

所以新妈妈在为宝宝选择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用药不当真能悔了孩子的一生。

我不是事后诸葛亮,听我讲座的很多。

还有关于中国的疫苗。

本该防患于未然的疫苗,却成了惹患上身的火苗。

我多年来也曾经在多次讲座中提到,慎用中国的疫苗。

为什么?首先由于疫苗的后效效应,给不法之徒创造了机会,也就是打不打疫苗,你当时是看不出有什么差别的,比方说,乙肝疫苗,你打上了有极个别人不产生抗体是正常的,与自身免疫相关;这样就容易被不法商人利用,既然正常的疫苗也可以不产生抗体,那没有作用没有危害的疫苗,比如说生理盐水,照常可以推向疾控部门啊,因为你交了钱,至于疫苗质量怎么样,只要没有害,你不可能自己知道的。

你不能说中国没有这种情况,全社会层面的失德,再加上监管不力、利字当头,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
比如“人用狂犬病疫苗”问题,2006年12月29日,黑龙江省破获了生产销售假狂犬疫苗案,2007年5月,河北省涿zhuō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获假冒“人用狂犬病疫苗”。

在打假之后,狂犬疫苗的质量安全问题又频频登场,辽宁大连金港安迪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生产的11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于2009年2月份被检出违法添加核酸物质,同年12月份,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福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狂犬疫苗因为效价低再次被停用调查。

2010年,问题人用狂犬病疫苗,涉及面越来越大。

与其他疫苗不同的是,人用狂犬病疫苗在预防疾病的同时,它也有着治疗的作用,如果它无效,人类被携带病毒的狗咬伤后,会直接发病死亡,得病后100%死亡。

但是这个疫苗太贵了,从五六百元到2500元,每年光中国就有30~50亿的市场,不光容易疫苗注水,而且假冒的疫苗甚至都能进入疾控部门。

这是近几年造成重大医疗事故的部分案例,每年近二十万的药物性死亡除了死亡,致伤致残的会更多,除了上面的冰山一角,很多实质的内幕我们不得而知,大家看看,凡是事件出了之后,最后应该给老百姓原因的部门、承担责任的部门,恰恰出来息事宁人,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我们来了解一些药物知识,更全面的掌握药物的应用常识,这是在中国生存必须的,而对于孕育中的人们身体不再是一己的安危,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对子孙后代的健康也显得非常重要。

欢迎登录郝爱勇新浪博客观看相关视频:/u/22583866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