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pdf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显红色。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电源极(2)甲装置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3)如果收集乙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
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C.Z的体积分数减小D.X的转化率下降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是A的转
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反应吸热,m+n>p+qB.正反应吸热,m+n<p+qC.正反应放热,m+n>p+qD.正反应放热
,m+n<p+q
关于甲酸的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pH值为2的甲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甲酸钠晶体后pH变大B.将
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可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B.达到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0~2之间
C.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大于乙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
D.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仍停留在右侧6处、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双氧水(H2O2)和水都是极弱的
考生须知: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3页,答卷1页,共4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选择题用答题卡的,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本卷命题教师:沈荣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S 32 N 14 C 12 Cl 35.5 Na 23 Cu 64 Fe 56
试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分)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但
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ASO2
B.BaSO4
C.C12
D.C2H5OH
了10.0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将KMnO4标准溶液装在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2)a、b、c、d四点醋酸的电离度大小顺序是
;(3)a、b、c、d四
点溶液PH值大小顺序是
;(4)若要把b点溶液中(CH3COO-)、(OH-)均减
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选择正确的选项)
。
(A)加水
(B)加NaOH
(C)加H2SO4
(D)加Na2CO3
27.(10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液,在F极附
B.乙
C.丙
D.丁
19.体积相同,均为的NaOH溶液氨水,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为A.m> n B.m=
nC.m< n
D.20.如图装置(I)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该电池放电、
充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K2S4+3KI。装置(II)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时,电极X附近溶液先变红。
pH=3的甲酸钠溶液pH<5
C.10 mL 1mol / L甲酸恰好能与10 mL 1 mol / L NaOH溶液中和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11.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
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kJ·mol—1、P—O kJ·mol—1、P=O kJ·mol—1、O=O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
C.H2S溶液中C(H+)与C(S2)之比
D.H=12的溶液与H=12的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2~3次
B.指示剂变色后又立即就停止滴定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俯视读数,滴定后又仰视
D.滴定结束后,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液体
17.分别在pH=1的酸溶液和pH=14的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放出氢气的量前者多,其原因可能是:①两溶液的
体积相同,而酸是多元强酸;②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一元弱酸;③酸溶液的体积比NaOH溶液体积大;④酸是强酸
,且酸溶液的浓度比NaOH溶液浓度大;其中正确的为
A.只有②和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①和③
D.只有①
18.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3H2(g) CH3OH(g)+H2O (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
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降到0.2 mol/L所需反应时间为
A.10 s B.大于10 s C.小于10 s D.无法判断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工业合成氨时选择5000C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A.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B.B的生成速率和D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B、C、D的分子数之比为3∶2∶1
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体积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d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4.2NO2(g) 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NO2的转化率a %。若保持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
,再加入一定量的NO2,则NO2转化率
A.不变
B.减少C.增大
D.
15.下列各项数据中,其比值是2:1的是
A.H=2的与H=1的物质的量之比
B.相同温度下,0.2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CH3COOH中C(H+)之比
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4+12x-4-5)kJ·mol—1B.(4+12x-6-5)kJ·mol—1
.(6+5z-4-12)kJ·mol—1.4w+5z-4-12)kJ·mol—112.已知:
① CH4 ( g )+4NO2( g )=4NO( g ) +CO2( g )+2H2O( g ) △H=-574 kJ·mol-1
,负极反应
,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29.某温度时,在
2L密闭容器中有X、Y、Z三种气态物质。实验测得不同时刻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同时测得至3min时吸收热量75kJ。
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30.750.500.5050.650.300.7090.600.200.80140.600.200.80(1)写出该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1kPa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B.盐桥通常用含CuCl2的饱和溶液的琼脂的离子移动来平衡溶液中的电荷。
C.在交流电的作用下,在两电极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D.金属材料电镀时,通常把待镀金属制品放在阴极。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 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L降到0.8 mol/L需20 s,那么
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2)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3)若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上右图所示,则:
① t2~t3时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 t4时被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A.升温 B. 降温 C.降压 D.移去部分反应物 E.加入负催化
剂H2C2O4·xH2O)中x的值。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知道,草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C.CH4 ( g )+2NO2 ( g )=N2( g )+CO2 ( g )+2H2O ( g) △H=-586kJ·mol-1
D.CH4 ( g )+2NO2 ( g )=N2( g )+CO2 ( g )+2H2O ( g) △H=+586kJ·mol-113.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
则闭合K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电极A上发生的反应为:3I--2e-=I3-C.电极X上发生的反应为:2Cl--2e-=C12↑
D.当有0.1molK+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21.反应A(g)+B(g)C(g) +D(g) 发生过程中
电解质。若把H2O2看成是二元弱酸,请写出它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鉴于H2O2显弱酸性,它
能同强碱作用形成正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形成酸式盐,请写出2O2与Ba(OH)2作用形成正盐的化学方程式
。水电离生成H3O+和OH-叫做水的自偶电离。双氧水同水一样,也有极微弱的自偶电离,自偶电离的方
程式为
(1)加水前导电能力为零的理由是:
② CH4 ( g )+4NO( g )=2N2( g )+CO2( g)+2H2O( g )
△H=-1160 kJ·mol一1。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CH4 ( g )+2NO2 ( g )=N2( g )+CO2 ( g )+2H2O ( l) △H=-867 kJ·mol-1
B.CH4 ( g )+2NO2 ( g )=N2( g )+CO2 ( g )+2H2O ( g) △H=-867 kJ·mol-1
,反应方程式为: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该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滴定方法测定x的值。
①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配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反应终点时消耗
HI(g)1/2H2(g)+1/2I2(g) 的平衡常数K为
A.0.2
B.25
C.1/25
D.0.02
23.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向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
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并将
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的量CO2H2CH3OH(g)H2O甲a mol a mol0 mol0 mol乙2a mola mol0 mol0 mol丙0 mol0 mola mola mol丁a mol0
mola mola 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H3OH)最大的是
A.甲
D工业上合成氨常在高压下进行A.增大亚硫酸钠粉末的量
B.硫酸浓度增大一倍,用量减少到原来的1/2
C.硫酸浓度不变,用量增大一倍 D.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6.对于以下反应:A(s)+3B(g) 2C(g)+D(g),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当下列物
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就可确定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上述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分别记为Ql、Q2、Q3。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3<Q2 B.Ql<Q2<Q3
C.Q1<Q2=Q3 D.Q1=Q2=Q3
.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可以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乙中充入
2 mol C和1 mol 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
的能量变化如图,△H 表示反应的焓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E2B.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H不变
C.△H0,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少.已知某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
K=25,则可逆反应
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带有理想活塞(即无质量、无摩擦力的刚性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密
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A(g)+B(g)
A.平均反应速度:乙>
B.平衡时C的浓度:乙>
C.平衡时C的转化率:乙> D.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