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3(上海专用)(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上海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0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1分)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
A.碳C B.钠Ne C.贡Hg D.铝AL
3.(1分)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中的氟是()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
4.(1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空气中的含量:
C.溶液pH值:
D.溶解时放出的热量:
5.(1分)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
C.D.
6.(1分)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的化学式为A12(OH)n C1m•yH2O,式中m等于()
A.3﹣n B.6﹣n C.6+n D.3+n
7.(1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白磷自燃
B.铁生锈、干冰升华
C.冰化成水、火药爆炸
D.工业制O2,O2不易溶于水
8.(1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氯原子:Cl2B.3个一氧化氮分子:3NO
C.5个铁离子:5Fe2+D.硝酸铵:NH3NO3
9.(1分)如图是表示某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A.B.
C.D.
10.(1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11.(1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B.点燃酒精灯
C.直接加热蒸发皿
D.将混合液过滤
12.(1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把生活垃圾按图示分四类进行科学处置,实行“定时、定点”投放。
金属易拉罐属于()
A.可回收物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D.厨余垃圾
13.(1分)下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A.金刚石B.氯化钠C.硫酸铜D.氨气
14.(1分)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B.它属于混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5
D.Na、C1、O的质量比为46:71:32
15.(1分)扑灭用电设备发生的火灾,来不及切断电源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
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不导电B.容易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D.容易气化
16.(1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17.(1分)某些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18.(1分)在化学反应A+2B═C+D中,5.6gA和7.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
A.0.2g B.5.6g C.0.4g D.0.73g
19.(1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源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20.(1分)xmolH2O 和ymolCO2 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x:y B.2x:y C.x:2y D.2y:x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21.(10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
(2)2个氮气分子;
(3)2个氢原子;
(4)+6价的硫元素;
(5)氢氧化铁;
(6)缺少元素会得佝偻病;
(7)2个二氧化碳分子;
(8)5个硫酸根离子;
(9)4个铵根离子;
(1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2.(6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1)图1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B框中的物质属于(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写出图A所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
该反应前后,溶液减少的离子是。
图2B中反应溶液变为无色时,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是。
23.(10分)(1)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元凶”是三聚氰胺,其化学式为C3H6N6.三聚氰胺常被用作化工原料,微溶于水,有轻微毒性。
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碳、氢、氮三元素的质量比为,因三聚氰胺的含氮量较高,所以被不法分子添加到奶制品中,以“提高”蛋白质含量。
37.8克三聚氰胺中氮元素质量为克。
(2)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①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不得呈现异色b.不得有异味c.应澄清透明
d。
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操作达到;
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
镁。
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0.4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垢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克,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若水垢中只含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则完全反应后消耗盐酸的质量为克。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54分)
24.(18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间是。
(2)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装置G被称为多功能瓶,具有多种用途。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选填“a”或“b”,下同)端管口通入。
②瓶内装入适量浓硫酸用于干燥氧气时,氧气应从端管口通入。
25.(20分)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完全后,将试管中的固体剩余物按照以下
流程进行分离。
操作M(填图中的“甲”或“乙”);操作N是(填名称);固体A是(写化学式)。
在甲、乙图示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6.(16分)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有助于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
实验一: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A中酚酞试液变红色,
B中不变色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夹持仪器省略。
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一:观察到烧杯A中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烧杯B的作用是。
②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为;该实验中,铁丝燃烧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是。
③实验三:观察到红磷燃烧,反应结束后冷却,注射器内的蒸馏水慢慢流入Y形管的下端。
红磷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前注射器内至少应注入mL蒸馏水。
④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1),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
图2中a点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填编号)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