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金《家》中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巴金《家》中女性形象
摘要:《家》中的一些女子像美丽的流星,过早地陨落,青春稍重即逝;也有一些女子越过牺牲者的尸骸,无谓地向前迈进。

具有奴隶性格的鸣凤、瑞钰终究逃脱不了封建礼教的残害。

新新女性琴、许倩如为新一代女性开辟了道路。

关键词:青春;封建礼教;残害;新思想;反抗
《家》以爱情故事为主线,真实地向我们呈现了在五四运动的大背景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族腐烂,溃败的历史。

在这新旧社会交际之时,新旧家庭,新旧人物,新旧思想等的斗争自然被推上了社会的舞台。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在这个矛盾的社会中,《家》中的一些女子像美丽的流星,过早地陨落,青春稍重即逝;也有一些女子越过牺牲者的尸骸,无谓地向前迈进,昭示着人间青春是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源泉,青春不再是封建捍卫者的祭品,而是生命不可阻挡的激流,它将绕过乱山碎石,勇往直前。

一个这样清纯的十六岁少女,脑后垂着一根发辫,一件蓝布棉袄裹着她苗条的身子。

瓜子型的脸庞也还丰润,在她带笑说话的时候,脸颊上现出两个小酒窝。

她闪动着两只明亮的眼睛天真地看着。

任谁都会怜惜这样曼妙少女,觉慧爱上了这个情窦初开的在他家做丫鬟的鸣凤。

鸣凤的身份地位,鸣凤的思想高度注定了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

她笃信“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

她虽然和觉慧真心相爱,可是她自己并没有为她们的爱去争取什么结果。

当觉慧纯真的爱向她靠近时,她“盼望着他向她伸出手,祈祷着他有一天会拯救她,把他从污泥里救出来。

”但是当觉慧向她表白的时候,她又惊慌地叫道:“不,不,我没有这样的命。

”鸣凤一直处于想做觉慧的奴隶而不得的矛盾心理中,她对于单纯真切的爱,她内心充满着希望和憧憬,但是又感到很害怕和焦虑。

因为她只是个下人,她怎么能配得上少爷,阶级性将鸣凤和觉慧刚刚萌芽的爱扼杀在摇篮里了。

她对于自己所处的境遇毫无叛逆,毫不诉苦,她像大海一样包容了她所遭受的一切,默默地忍受,她没有那种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勇气和决心,她就希望默默守在觉慧身边,默默地照顾他,不要什么名分,不要什么回报。

身在这样封建大家庭中,鸣凤还是被推上了绝路,离开觉慧,被当做礼物送给一个可以当自己爷爷的一个老头子当姨太太。

鸣凤向觉慧求助,她知道身份不同,他们两个中间隔着的那道墙永远不能推倒,而且她不敢,她怕自己与觉慧相爱的事实被别人发现,即使接近了觉慧她也不敢大胆表露自己的心迹。

身份的不同,当惯了奴隶的鸣凤骨子里就透着一种奴性,她不敢,她害怕,她迷茫……鸣凤为了这件婚事做过斗争,她去求觉慧继母把她留下,甘愿一生做高家的奴隶,她流了多少泪,磕了多少头,即使周氏心疼,但她也不敢违背老太爷的命令。

鸣凤被活生生地推上了跳湖自尽这条死路上。

鸣凤用她那流不尽的眼泪,用她的那跪得已经麻木的双腿,用她那年轻的生命,与不幸的命运做过斗争,可是这对于高家来说只是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罢了,没有鸣凤,再找一个下人代替她上了花轿,做了姨太太。

鸣凤无谓的牺牲已经使人麻木,她的死很快被人遗忘。

认命,信命,服从,有多少个鸣凤被封建礼教制度压制、摧残、甚至剥夺生命。

具有奴隶性格的瑞钰,她恪守着封建的伦理,去从事奴隶该做的一切,可是封建制度对她也是同样的残忍,残忍地夺去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痛苦地活在感情阴影里。

高家长媳瑞钰来到高家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她和觉新的婚姻是父母之命,是觉新的父亲用抓阄的办法选的儿媳妇。

瑞钰是当时当然也是现在大多数长辈心目中喜欢的儿媳妇形象。

她温柔大方,体贴丈夫,爱护弟妹,同情宽容别人,她有着“亲切而丰满的面庞,灵活而充满善意的大眼睛”,使人“不觉从心底浮起了好感”。

她在高家,上至老爷,太太,下至仆役、婢女,都说她是
好人。

她在勾心斗角的家里,处处恪守礼仪、处处逆来顺受,默默吞咽着苦果。

瑞钰在这个牢笼似的压抑的大宅里,她的善良、宽容、忍让并没有给她带来平静和幸福的生活,相反却纵容了这帮伪君子、侩子手的长辈们肆无忌惮的迫害她,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推上了不归路。

正在待产的瑞钰因为老太爷的死,为了避免所谓的血光之灾,她默默地迁到城外阴暗潮湿的小房间里待产。

她和鸣凤一样,认为是自己的命不好,逆来顺受,她惟一的反抗就是哭,哭似乎是这些被压迫女子唯一解恨的出路,可是哭过之后又留下了什么呢?最终,她与丈夫隔着一道封建礼教制度的门,只听到了嘶声力竭的痛苦的喊声,他们永远不能相见了。

如果瑞钰不像温顺的羔羊一样任人宰割,大胆地去反抗,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绝不会像现在这么悲惨地死去。

我最欣赏的是瑞钰对觉新无私的爱,包容的爱。

她知道丈夫和梅有着刻骨铭心的爱,但是她因为丈夫喜欢梅花,她亲自折花,她对丈夫的爱就像一泓清泉,滋润着丈夫那疲惫的身心。

她理解丈夫的痛苦,可是又有谁理解她内心的苦痛呢?每个女人都不希望自己喜欢的男人心里装着除了自己以外的女人,但就是瑞钰,她又这样的宽阔胸襟,她能理解丈夫的无奈。

当她亲眼看到觉新和梅相对而泣,淑英等人又在一遍讥笑时,她什么也没说,很亲密地扶着梅转过假山走过去了。

瑞钰就是这样宽容大度地化解这尴尬的场面,可是她内心的苦水又有谁能向谁诉说呢?如此完美的晚辈,也逃脱不了黑暗势力对自己的毒害和摧残, 她没发出一丝的呼喊和不满! 她也可怜又可悲地做了封建传统礼教的牺牲品。

在《家》中也有反抗的女性,她就是琴。

琴也和瑞钰一样是一个大家闺秀,家庭条件殷实,也是鸣凤所羡慕的大小姐。

但是她有着瑞钰与不一样的性格,她懂得如何反抗,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逆来顺受。

她生活在宽松的环境里,母亲大多数都依着女儿,允许女儿在省立女师上学。

但是亲戚们冷箭般的闲言碎语不断地向她射来,使得母亲不敢太多地依从女儿的要求,当她提出要进入男女混读学校读书时,母亲因为受不了外人的闲言碎语,拒绝了她。

小事情的宽松,大事情的禁锢,并没有使她退缩,丧气。

记得她说过:“世界是一天一天地变新的,男女都是一样的人。

”琴与觉慧兄弟俩交谈时说道:“我的事情应该由我自己决定,因为我跟你们一样,我也是人。

”她把自己摆在同男子一样的地位,去追求人格的独立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经深深印刻在她的脑子里了,她不没有鸣凤的骨子里透出来的奴性,她也没有瑞钰甘愿服从的保守思想,她就是她,独一无二,独立的她。

生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她无时无刻不承受着封建礼教的压迫,这是琴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到如此的无奈。

她答应觉慧写了号召女子简短发的激动人心的文章,但她却不是第一个付诸行动,她害怕封建大家庭的唇枪舌剑,害怕自己的母亲承受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但是封建礼教对她的压迫终究敌不过新思想的觉悟,终于在许倩如的影响下,把头发剪掉,成为名副其实的反封建者。

琴也是有弱点的,在她的心灵上带有旧礼教创伤的痕迹,在逐渐的成长中有过矛盾,有过屈服,但她在觉民、觉慧、许倩如等人的帮助下,琴才有了一步步反抗封建礼教的勇气,才有了争取做一个独立人的渴望。

琴爱情的成功,给与她同一阶层的不幸者指明了方向,她是反抗封建礼教的先行者。

许倩如是《家》中最激进,最懂得反抗的女性,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顾忌,没有犹豫。

她是琴的同学,好朋友,作者没有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她,但她的形象已经被读者深深地印刻在脑子里。

许倩如与琴最大的区别在于许倩如生活在思想比较开放的家庭环境里,没有接受封建礼教的洗礼,所以在她身上没有留下任何封建礼教的痕迹,但她知道封建礼教的危害,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反抗一切束缚女性的行为。

她是反封建礼教的带头羊,第一个剪去象征着封建女性的长发,为了开放女禁,从我做起,不理会别人对她的看法。

她是琴学习的榜样,也是后来千千万万女性学习的榜样,为后来的女性同胞们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无悔地抓住青春,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需要像火一样激情地燃烧,奏响一曲无悔的青春凯歌。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参考文献:
陈宁宁巴金《家》中女性形象新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