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
植物
动物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张)区内植被以原生性森林和天然次生林为主,有6个植被型94个群系147个群丛。
保护区内已查明的维管束植物有150科853种,其中蕨类植物23科55种、裸子植物9科31种、被子植物118科 76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松等3种,国家二级 保
护的有花榈木、金毛狗、刺桫椤、福建柏、厚朴、浙江楠、红豆树、喜树等14种。
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区系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两大界的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已查明野生脊椎动物有19目 61科129种,其中哺乳动物6目15科17种、鸟类13目30科67种、爬行类2目10科25种、两栖类1目6科20种。列入国 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Neofelis nebulosa)、黄腹角雉、蟒(Python molurus)、鼋(Pclochclys bibroni)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豺、小灵猫、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褐翅鸦鹃、虎纹蛙(Rana tigrina)等19种。列入CITES附 录物种13种,其中附录I的有3种、附录II的有6种、附录III的有4种。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有79 种。
全区总面积hm,其中核心区5395.5 hm,缓冲区2678.6 hm,试验区9543.5hm。
历史沿革
1997年永泰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藤山片南亚热带雨林县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永泰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地理环境
1
位置境域
2
地貌
3
气候
4
土壤
5
水文
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葛岭管理站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建省永泰县东南部,与福清市、莆田市交界,距离福州市50km,地跨塘前、 葛岭、城峰、岭路四个乡镇11个行政村。
保护区地貌属于山地丘陵类型,海拔20~1130m,多数在600m以下,1000m以上的山峰有7座,主要分布在保 护区的东半部。地质结构复杂,保存有3个古火山口。
平胸龟(拉丁文学名:Platysternonmegalep)又名鹰嘴龟、鹰嘴龙尾龟、大头龟、三不象等,是现存最古 老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等地,是中国淡水龟中最特殊的一种,头不能缩入壳内,其性情凶猛,属中 国二类保护物种。
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是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人员编制15人,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2010年永泰县人民政 府召开研究林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由县编办负责,林业局配合,向上申报将“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 理处”升格为正科级单位。
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同时具有明显的山地丘陵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降水量 1500mm。
土壤多为黄红壤、红壤、沙壤土等,土层较厚。
保护区内有4条较大的河流,最后都汇入大樟溪,其间形成众多的瀑布、深潭等景观。
区域面积
全区总面积hm,其中核心区5395.5 hm,缓冲区2678.6 hm,试验区9543.5hm。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永泰县境内省级自然保护区
01 历史沿革
03 区域面积 05 管理机构
目录
02 地理环境 04 保护对象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中部的永泰县东南部,南面与福清、莆田两市交界,距离福州市50km,涉 及永泰县的塘前、葛岭、城峰、岭路等4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6′52″~ 119°09′15″,北纬25°43′30″~25°52′30″。南北长10km,东西宽20km。森林覆盖率达84.9%。主要保 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常绿阔叶林森林及其栖息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 类型自然保护区。
植物
动物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张)区内植被以原生性森林和天然次生林为主,有6个植被型94个群系147个群丛。
保护区内已查明的维管束植物有150科853种,其中蕨类植物23科55种、裸子植物9科31种、被子植物118科 76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松等3种,国家二级 保
护的有花榈木、金毛狗、刺桫椤、福建柏、厚朴、浙江楠、红豆树、喜树等14种。
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区系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两大界的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已查明野生脊椎动物有19目 61科129种,其中哺乳动物6目15科17种、鸟类13目30科67种、爬行类2目10科25种、两栖类1目6科20种。列入国 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Neofelis nebulosa)、黄腹角雉、蟒(Python molurus)、鼋(Pclochclys bibroni)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豺、小灵猫、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褐翅鸦鹃、虎纹蛙(Rana tigrina)等19种。列入CITES附 录物种13种,其中附录I的有3种、附录II的有6种、附录III的有4种。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有79 种。
全区总面积hm,其中核心区5395.5 hm,缓冲区2678.6 hm,试验区9543.5hm。
历史沿革
1997年永泰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藤山片南亚热带雨林县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永泰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地理环境
1
位置境域
2
地貌
3
气候
4
土壤
5
水文
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葛岭管理站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建省永泰县东南部,与福清市、莆田市交界,距离福州市50km,地跨塘前、 葛岭、城峰、岭路四个乡镇11个行政村。
保护区地貌属于山地丘陵类型,海拔20~1130m,多数在600m以下,1000m以上的山峰有7座,主要分布在保 护区的东半部。地质结构复杂,保存有3个古火山口。
平胸龟(拉丁文学名:Platysternonmegalep)又名鹰嘴龟、鹰嘴龙尾龟、大头龟、三不象等,是现存最古 老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等地,是中国淡水龟中最特殊的一种,头不能缩入壳内,其性情凶猛,属中 国二类保护物种。
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是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人员编制15人,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2010年永泰县人民政 府召开研究林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由县编办负责,林业局配合,向上申报将“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 理处”升格为正科级单位。
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同时具有明显的山地丘陵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降水量 1500mm。
土壤多为黄红壤、红壤、沙壤土等,土层较厚。
保护区内有4条较大的河流,最后都汇入大樟溪,其间形成众多的瀑布、深潭等景观。
区域面积
全区总面积hm,其中核心区5395.5 hm,缓冲区2678.6 hm,试验区9543.5hm。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永泰县境内省级自然保护区
01 历史沿革
03 区域面积 05 管理机构
目录
02 地理环境 04 保护对象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中部的永泰县东南部,南面与福清、莆田两市交界,距离福州市50km,涉 及永泰县的塘前、葛岭、城峰、岭路等4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6′52″~ 119°09′15″,北纬25°43′30″~25°52′30″。南北长10km,东西宽20km。森林覆盖率达84.9%。主要保 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常绿阔叶林森林及其栖息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 类型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