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促进农村科技人员信息素质提升的实践——衢州科技信息资源地域共享与支农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 书记 。祁 洪利 (9 2一 ) 女 , 17 , 浙江绍兴人 , 浙江省 开化县杨林镇人 民政府镇 长。黄铮 , 17 (9 0一 ) 男, 江开化人 , 江省开 , 浙 浙
化 县 杨 林 镇 人 民政 府 副 镇 长 。
党 中央十七 届三 中全会通过 的《 中共中央关 于推进农 村 改革发展若干 重大 问题 的决定 》 对进 一 步统一 全党 全社 会 , 的认识 , 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大力推进城 乡统筹 发 展, 全面贯彻党 的十七大 精神 , 深入贯 彻落 实科 学发展 观 , 争 取 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新胜利 , 开创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业 新
局面 , 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义, 具 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 新 的历史起 点上。在 我国 , 科技兴农作 为发展农业生产 、 改善 农村面貌 、 高农民生活 、 提 进而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长远 战
食品安全检 测控制等信息系统建 设 ; 有利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 升农村社会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 有利于加快形成城 乡经济社会 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 目标 。目前我 国正处 于传统农 业向
中 图分 类 号 :3 0 1 F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7 2 0 )2—16—0 17 6 4 (0 9 0 3 3
本文 系浙 江省衢 州市科技 计划项 目研 究课题 “ 升 乡镇科技 人 员信 息素质 的 实践 与研 究” 项 目编号 :07 ' 9 成果 之 提 ( 2012 ) 0
・
1 6・ 3
文化 ・ 社会
地 方 高 进农 村 科技 人 员信 息 素质 提升 的实践 校促
衢 州科技 信 息 资 源地 域 共 享 与 支农 效 益 分析
诸 葛毅(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 浙江
方 明 祁 洪利 黄
衢州 3 4 0 ) 20 0
开化 34 0 ) 2 3 2
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推动创新, 信息化可以在制度管理、 执行、 区域特 色 , 因地制宜加 以推 进 , 高农村地 区 的信息化 水平 , 提
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 , 农村信息化程度仍 然较低 , 是农村 经济 发展的制约 因素 , 只有实现农村信 息化才是树 立新 观念 , 破 打 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 增加农 民收 入、 减小贫富 差距 的有效手 段, 才能使 中国的农村拥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 展机遇 , 逐步
实现 国际 化 与现 代 化 。
中国的现代 化 , 实质 上就 是 “ 三农 ” 农 业 、 民 、 村 ) ( 农 农 的解 决, 即实现农业产 业化 、 大量农民涌 向非农产业 以及人 口城 市 化。只有在 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 信息化的前提下 , 才能实现农 业产 业化 , “ 解决 三农 ” 问题 。对于农 民 来讲 , 何及 时获 取 如 准确 、 实用的信息 , 是他们 脱贫致 富奔 小康 的关键 , 也是他 们 对农村信息化内涵的全部理 解。农村 信息 需求的 前三 位 , 依 次为产 品需求信 息、 市场价 格信 息以及 生产科技 信息 。对 有 效信息 的关注度集 中表现在及时 、 准确 、 实用 几个方面 。农 村 信息化建设有不 同于其他行业 的特点 , 村点多面 广 、 农 市场 发 育不成熟 , 各地农村 的环境 、 条件和情况干差万别 。各地农 村 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本地实际情况 出发 , 挥 自身优势 , 发 突出 才能早 日实现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的 目标。 ( ) 三 知识社会 的特征 与农村 经济的发展
、
化 等基础设施是纳入 社会主 义新农 村建设 的重要 目标 之一 。 建 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 , 需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 , 需要 信 息化 的支持 。 没有农 业的现代 化就不可 能有整 个国家 的 … 现代化 , 而农村信息化又是我国农业现 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需要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 农村制度建设也需 监督等方面发挥有力支撑 作用。农 村信息化有利于 完善主要 农 产品的监测预 警信 息 系统 、 农产 品市场服 务信 息系统 的建
一
。
获得 项 目基金 资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作者简介】 诸葛毅(98 15 一) 男, , 浙江兰溪人, 医学硕士, 衢州学院教授、 主任医师、 国内访问学者导师, 温州医学院硕士
生导师 , 现任衢 州市派驻 开化县科技特 派员, 研究方向 : 高等教 育等。方明 (9 4一 ) 男, 17 , 浙江开化人 , 江省 开化 县杨林 镇党 浙
铮( 开化 县杨 林镇 人 民政 府 , 江 浙
摘
要: 农村科技人 员的信息素质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内在动力 , 地方高校在促进农村科技人 员信息 素质水平 提升的
实践 , 农村信息化过程 中产 生重要 的推 动力 , 在 对解决“ 三农” 问题 、 促进农村经 济跨越式发展 、 缩小城 乡差距起到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 农村科技人 员; 信息素质; 农村现代化 ; 村经 济 农
略 目标 , 已经得到 社会 的共 识。实施 “ 技兴 农” 科 战略 , 村 农 科 技人 员的信息 素质是社会 主义新农 村建 设的内在动 力 , 要 为农村科技人 员提供 技术培 训和知识 服务 , 通过 信息技术 的 应用和信息 资源 共享 , 抓好农 业科技信 息示 范。只有大 力推 进农村信息化 、 促进农村 经济跨 越式发 展 , 小城 乡差 距 , 缩 加 速农 村现代化 , 才能使 中国的农 村拥有 更大 的发 展空 间和 发 展机遇 。
农村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 ( ) 村 信 息 化 是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设 的 必备 条件 一 农 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是建 设和 谐社会 的首要任 务 , 息 信
一
( ) 息资源的有 效开发利 用是 农村信 息 化 中的 重要 二 信
一
环
农村信息化是指在农 村地区 , 民生产 生活 的各个 方 在农 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化 县 杨 林 镇 人 民政 府 副 镇 长 。
党 中央十七 届三 中全会通过 的《 中共中央关 于推进农 村 改革发展若干 重大 问题 的决定 》 对进 一 步统一 全党 全社 会 , 的认识 , 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大力推进城 乡统筹 发 展, 全面贯彻党 的十七大 精神 , 深入贯 彻落 实科 学发展 观 , 争 取 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新胜利 , 开创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业 新
局面 , 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义, 具 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 新 的历史起 点上。在 我国 , 科技兴农作 为发展农业生产 、 改善 农村面貌 、 高农民生活 、 提 进而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长远 战
食品安全检 测控制等信息系统建 设 ; 有利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 升农村社会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 有利于加快形成城 乡经济社会 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 目标 。目前我 国正处 于传统农 业向
中 图分 类 号 :3 0 1 F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7 2 0 )2—16—0 17 6 4 (0 9 0 3 3
本文 系浙 江省衢 州市科技 计划项 目研 究课题 “ 升 乡镇科技 人 员信 息素质 的 实践 与研 究” 项 目编号 :07 ' 9 成果 之 提 ( 2012 ) 0
・
1 6・ 3
文化 ・ 社会
地 方 高 进农 村 科技 人 员信 息 素质 提升 的实践 校促
衢 州科技 信 息 资 源地 域 共 享 与 支农 效 益 分析
诸 葛毅(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 浙江
方 明 祁 洪利 黄
衢州 3 4 0 ) 20 0
开化 34 0 ) 2 3 2
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推动创新, 信息化可以在制度管理、 执行、 区域特 色 , 因地制宜加 以推 进 , 高农村地 区 的信息化 水平 , 提
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 , 农村信息化程度仍 然较低 , 是农村 经济 发展的制约 因素 , 只有实现农村信 息化才是树 立新 观念 , 破 打 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 增加农 民收 入、 减小贫富 差距 的有效手 段, 才能使 中国的农村拥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 展机遇 , 逐步
实现 国际 化 与现 代 化 。
中国的现代 化 , 实质 上就 是 “ 三农 ” 农 业 、 民 、 村 ) ( 农 农 的解 决, 即实现农业产 业化 、 大量农民涌 向非农产业 以及人 口城 市 化。只有在 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 信息化的前提下 , 才能实现农 业产 业化 , “ 解决 三农 ” 问题 。对于农 民 来讲 , 何及 时获 取 如 准确 、 实用的信息 , 是他们 脱贫致 富奔 小康 的关键 , 也是他 们 对农村信息化内涵的全部理 解。农村 信息 需求的 前三 位 , 依 次为产 品需求信 息、 市场价 格信 息以及 生产科技 信息 。对 有 效信息 的关注度集 中表现在及时 、 准确 、 实用 几个方面 。农 村 信息化建设有不 同于其他行业 的特点 , 村点多面 广 、 农 市场 发 育不成熟 , 各地农村 的环境 、 条件和情况干差万别 。各地农 村 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本地实际情况 出发 , 挥 自身优势 , 发 突出 才能早 日实现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的 目标。 ( ) 三 知识社会 的特征 与农村 经济的发展
、
化 等基础设施是纳入 社会主 义新农 村建设 的重要 目标 之一 。 建 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 , 需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 , 需要 信 息化 的支持 。 没有农 业的现代 化就不可 能有整 个国家 的 … 现代化 , 而农村信息化又是我国农业现 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需要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 农村制度建设也需 监督等方面发挥有力支撑 作用。农 村信息化有利于 完善主要 农 产品的监测预 警信 息 系统 、 农产 品市场服 务信 息系统 的建
一
。
获得 项 目基金 资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作者简介】 诸葛毅(98 15 一) 男, , 浙江兰溪人, 医学硕士, 衢州学院教授、 主任医师、 国内访问学者导师, 温州医学院硕士
生导师 , 现任衢 州市派驻 开化县科技特 派员, 研究方向 : 高等教 育等。方明 (9 4一 ) 男, 17 , 浙江开化人 , 江省 开化 县杨林 镇党 浙
铮( 开化 县杨 林镇 人 民政 府 , 江 浙
摘
要: 农村科技人 员的信息素质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内在动力 , 地方高校在促进农村科技人 员信息 素质水平 提升的
实践 , 农村信息化过程 中产 生重要 的推 动力 , 在 对解决“ 三农” 问题 、 促进农村经 济跨越式发展 、 缩小城 乡差距起到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 农村科技人 员; 信息素质; 农村现代化 ; 村经 济 农
略 目标 , 已经得到 社会 的共 识。实施 “ 技兴 农” 科 战略 , 村 农 科 技人 员的信息 素质是社会 主义新农 村建 设的内在动 力 , 要 为农村科技人 员提供 技术培 训和知识 服务 , 通过 信息技术 的 应用和信息 资源 共享 , 抓好农 业科技信 息示 范。只有大 力推 进农村信息化 、 促进农村 经济跨 越式发 展 , 小城 乡差 距 , 缩 加 速农 村现代化 , 才能使 中国的农 村拥有 更大 的发 展空 间和 发 展机遇 。
农村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 ( ) 村 信 息 化 是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设 的 必备 条件 一 农 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是建 设和 谐社会 的首要任 务 , 息 信
一
( ) 息资源的有 效开发利 用是 农村信 息 化 中的 重要 二 信
一
环
农村信息化是指在农 村地区 , 民生产 生活 的各个 方 在农 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