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合并甲亢患者的诊治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合并甲亢患者的
诊治效果评价
病历号:102351 患者姓名:黄清入院时间:2021年6月11日出院时间:2021年6月19日
1.
病史简介
患者黄清,男,24岁,因“双下肢疼痛乏力4小时余”入院,入院查体,体
温36.8℃,脉搏8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4/60mmHg、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清晰,理解力、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大致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活动灵活,无眼震、复试,双侧鼻唇沟
对称,口角未见明显歪斜,粗测双耳听力正常,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对称,
伸舌大致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
理性杂音,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均减低,双侧肢体痛温觉
对称,双侧肱二、三头肌腱、桡骨膜、膝、跟健反射减弱,双侧巴氏征、查多克
征阴性。

颈软,克氏征、布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随机血糖:4.8mmo1/L;血清
电解质:钾2.56mmo1/L,钠144mmo1/L,氯112mmo1/L。

心电图:窦性心律,提
示一度房室阻滞,ST-T改变。

腹部B超:餐后胆囊,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


尿系B超:膀胱内导尿管球囊可见,前列腺未见异常。

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1.低钾性周期性麻痹;2.心律失常一度一型房室阻滞。

对患者
实施补钾治疗+甲亢治疗,由于患者血清钾浓度不超过3.2mmol/L,让患者口服补
钾以及15毫升氯化钾(10%)+500毫升生理盐水静脉补钾。

同时,在甲亢治疗前
对患者实施甲状腺功能。

血生化、甲状腺摄碘率以及甲状腺核素扫描检测。

医务
工作者根据公式计算方式合理控制131I剂量,公式为:131I活度(μCi)=计划量(70-120μCi)×甲状腺重量(g)÷甲状腺最高摄碘率(%)×100%。

治疗后补
钾24周,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血生化与甲状腺功能,做好后期随访调查工作。


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测,胸部CT:考虑胸腺增生可能。

甲状腺B超:甲状腺非均质性改变(右叶体积大),血供丰富。

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42.0mg/L、红细胞95.55/uL。

肝功:白蛋白36.5g/L、前白蛋白142mg/L、总蛋白58.5g/L。

肾功:肌酐50.0umo1/L。

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9mmo1/L。

血清电解质:镁0.59mmo1/L。

葡萄糖5.0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5.4%。

甲状腺功能:游离
T316.29pmol/L、游离T431.36pmol/L,促甲状腺激素<0.005mIU/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3.68IU/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216.6IU/mL。

补充诊断:1.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甲状腺结节。

出院情况:患者病情好转,现肢体无力完全缓解,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模糊、复视,未诉其它不适,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

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语言流利。

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定位体征,患者病情好转,于2021年6月19日办理出院手续。

1.
诊断及治疗的分析思路
(一)诊断:1.低钾性周期性麻痹;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甲状腺结节;
4.心律失常一度房室阻滞。

鉴别诊断: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由于患者主诉为“双下肢疼痛乏力4小时余”,年龄处于20-40岁之间。

鉴别诊断为存在高钾性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吉兰巴雷综合征;甲亢、失钾性肾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导致继发性低钾症。

甲状腺结节:第一甲状腺区域的炎症性表现,在炎症作用下对甲状腺造成破坏,也会表现出异常回声;第二,如若处于甲状腺上下极的结节,还需要和甲状旁腺加以鉴别,利用CT检测手段,核实医学甲状旁腺显像检查;和甲状腺区域的其他特殊情况鉴别诊断,譬如甲状腺结节中出现囊肿。

1.
治疗思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作为临床较为多见的内分泌病症,少数患者为甲亢合并低
钾性周期性麻痹,患病概率是甲亢患者的5%左右,患者容易表现出四肢对称性进
行性肌无力,严重情况下会影响患者的呼吸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对患者实施补钾治疗+甲亢治疗,有效改善患者
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自身的血钾浓度,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逐渐控制补钾计量,直至患者的血清钾浓度恢复到正常状态。

而甲亢治疗主要运用131I治疗方式,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1.
心得体会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合并甲亢作为一种以四肢激励减弱为显著特征的病变,常
见于双下肢,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隔时间不具有规律性。

男性是主要的发病群体,此次研究的患者也是一名男性,发作时间为夜间,白天发作伴有显著的诱因。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合并甲亢发作过程中,血清钾浓度比较低,此例患者在发作过
程中血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合并甲亢急性发作阶段,
治疗主要以改善症状为主,通过快速补钾,使患者的血钾浓度进一步升高。

患者
的血清钾浓度将决定于补钾方式,临床对于血清钾浓度超过3.2mmol/L的患者,
运用口服补钾方式,而对于血清钾浓度不超过3.2mmol/L患者,需运用静脉补钾
治疗方式。

补钾浓度可遵循先高后低的基本原则,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钾浓度
加以观察,随着患者病情逐渐得到好转,即可减少补钾计量,直至患者肌力与血
清钾浓度达到正常状态为止。

现阶段,有关研究发现,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合并甲
亢属于Na+,K+-ATP酶功能升高促使K+内流增加与内向整流钾通路基因缺损,引
起K+外流降低双重作用的结果,然而,甲状腺功能亢进在上述发病机制相互作用
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甲亢的临床治疗可运用手术治疗、ATD治疗以及131I治疗干预方法。

其中,手术治疗面临一定的风险性,加之术后并发症比较多,所以患者以及临床医
师甚少运用此种治疗方式。

ATD治疗就是利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内碘的氧化与有计划,从而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此种治疗方式见效比较慢,需要较长的
治疗周期,且副作用发生概率比较高。

131I治疗就是基于甲状腺组织选择性的摄
取131I,促使131I在甲状腺组织中浓聚,131I在衰变阶段释放短射程、低能量的β
射线,会对增生甲状腺组织起到破坏作用,以此达到控制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
的目的。

此种治疗方式治愈时间比较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发生率
比较低,所以得到临床医师与患者的认可。

过去ATD治疗由于治疗周期比较长,少数患者甲亢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后自行
停药,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导致甲亢久治不愈,随着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合
并甲亢的发展而反复发作。

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发现,超过40%的患者由于用药剂
量过小或者自行停药而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

131I治疗方式十分简便,不需要患
者长期接受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复发概率比较低,但是131I治疗也存在一定的
缺陷,主要体现在永久性甲减的发生,根本原因是超剂量治疗导致,而个体对于
射线灵敏度存在差异也是引起甲减发生的主要诱因。

甲减并非是较为严重的消极
后果,如若发生可运用甲状腺激素代替治疗。

此例患者经随访调查发现,不存在
复发情况。

可见,131I治疗干预方式效果明显,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恶化,使
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1.
治疗新进展
在临床治疗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合并甲亢疾病时,运用131I治疗干预方式,能
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该方法应用简单方便、安
全性高、治愈时间比较短、治愈率比较高、副作用比较小、不容易复发的优势作用,可将其作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合并甲亢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简介:董力慧(1986.05-),女,山东威海人,汉族,本科学历,医师,从事内科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