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 动能定理》 知识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动能定理》知识清单
一、动能
1、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表达式
动能的表达式为:$E_{k} =\frac{1}{2}mv^2$,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3、理解要点
(1)动能是一个状态量,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相对应。
(2)动能具有相对性,其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研究问题时会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3)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二、动能定理
1、内容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2、表达式
$W_{合} =\Delta E_{k} = E_{k2} E_{k1}$
其中,$W_{合}$表示合外力做的功,$E_{k2}$表示末动能,$E_{k1}$表示初动能。
3、理解要点
(1)动能定理中所说的“功”是指合外力做的功,包括恒力做功和
变力做功。
(2)“动能的变化量”是指末动能与初动能的差值,即$\Delta
E_{k} =\frac{1}{2}mv_2^2 \frac{1}{2}mv_1^2$。
(3)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
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适用于单个物体,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
的系统。
4、应用动能定理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各力的做功情况(包括大小、正负)。
(3)明确初、末状态的动能。
(4)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三、动能定理与牛顿运动定律的比较
1、相同点
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都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规律。
2、不同点
(1)牛顿运动定律是从力的瞬时作用效果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而动能定理则是从力对空间的积累效果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2)牛顿运动定律一般只适用于恒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而动能
定理对于恒力、变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都适用。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时,需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
分析,过程较为复杂;而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只需要考虑合力做功
和初、末动能,解题过程相对简便。
四、动能定理的应用
1、求变力做功
如果一个力是变力,无法直接用公式$W = Fs \cos\theta$来计算其做功,但可以通过动能定理来间接求解。
例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_1$运动,受到摩擦力$f$的作用,经过一段距离后速度变为$v_2$。
因为摩擦力是变力,我们无法直接计算摩擦力做的功,但可以根据动能定理:$fs
=\frac{1}{2}mv_2^2 \frac{1}{2}mv_1^2$,从而求出摩擦力做的功。
2、解决多过程问题
对于物体经历多个运动过程的情况,应用动能定理可以避免对每个
过程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
例如,一个物体先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在粗糙斜面
上匀减速上滑。
我们可以把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求
出合力做的功,进而求出相关物理量。
3、求瞬时速度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已知合力做功和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动能定
理求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五、典型例题
例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以$5m/s$的速度运动,求它的动能。
解:根据动能的表达式$E_{k} =\frac{1}{2}mv^2$,可得:
$E_{k} =\frac{1}{2}×2×5^2 = 25J$
例 2: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 6N$的作用下,从
静止开始运动,经过$4m$的距离后速度达到$4m/s$,求摩擦力做的功。
解:对物体应用动能定理:
$Fs W_{f} =\frac{1}{2}mv^2 0$
$6×4 W_{f} =\frac{1}{2}×3×4^2$
解得:$W_{f} =-12J$
例 3: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高度为$h = 5m$的光滑斜面顶端
由静止滑下,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 10m/s$,求重力做的功。
解:重力做功$W_{G} = mgh = 1×10×5 = 50J$
根据动能定理:$W_{G} =\frac{1}{2}mv^2 0$
$50 =\frac{1}{2}×1×10^2$,等式成立,验证了动能定理。
六、易错点
1、忽视动能的相对性
在计算动能时,一定要明确参考系。
如果不明确参考系,就可能导
致计算错误。
2、合外力做功计算错误
在应用动能定理时,要准确计算合外力做的功。
对于多个力做功的
情况,要注意功的正负。
3、混淆过程和状态量
动能是状态量,而功是过程量。
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避免混淆。
总之,动能和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熟练掌握
它们对于解决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