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护
理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用批判性思维寻求
最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等。

循证护理是实证和求证护理,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依赖科学有效的证据,将循
证护理理念应用于中医护理进行临床实践,对中医护理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医护理1.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中医护理所
具有的自身特色与优势已经普遍得到国内外护理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同。

将中医传
统医学的护理理念及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应用,并付诸于临床实践,是中
医护理事业得以向前发展的源泉。

中医护理的核心观点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对
患者实施辨证护理。

所谓“辨证施护”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护是中医护
理的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所谓辨证,就是
将功能状态作为研究人体的切入点,通过人体感官的“望、闻、问、切”获取患者
体表宏观的物理表征及其自我感受,将这些信息通过“四诊合参”,经过归纳分析,形成对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功能状态等的认识,最好作为论治
的目标和证据。

2.循证护理应用于中医护理中的作用将循证护理的方法运用于
中医护理,对中医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有如下几点。

①循证护理可促进中医整体护理的发展,推动中医护理实践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循证护理是以真实、可靠
的临床证据为基础,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社会有着密切关系。

中医护理人员必须以传统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在
护理工作中根据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全面进行分析评估、不仅要考虑病症进行对
症处理,而且要考虑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脏腑及经络的病理变化,全面分析评估,做到有理有据施行护理工作。

如口腔溃疡,主要为心火亢盛,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而出现小肠实热症状,
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心胸烦闷等。

在口腔局部采用银花甘草液漱口或涂
西瓜霜进行对症处理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及情志方面的全面调理。

②循证护理有利于中医护理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通过临床实践验证护理干预效果,
为临床人员实施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提供科学的理论证据,使中医护理工作更加具
有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

③循证护理可有效调动临床护理工作者学习新知识及技能的积极性。

循证护理有助于护士主动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
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准确从科学的证据中寻找临床护理的依据,提
高中医护理工作效率。

④循证护理可促进中医护理研究工作更加符合临床需要。

在继承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着重从护理
理论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选择最适合于临床
研究的课题,按照循证护理的研究方法,加快对祖国传统护理的学术思想与技术
专长的挖掘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护理工作在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
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3.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实践模式转变中的作用当前,中
医护理工作仍主要以经验型护理为主,表现为在应用护理程序时,尽管依照护理
程序步骤展开工作,但仍无法跳出被动性接受工作的方法。

实施临床护理工作时,习惯于以护理经验替代具有科学依据的决策,不能体现很好的评判性分析思维能力。

制定护理措施时过于简单机械化,习惯于照搬现有的护理诊断与措施,逐条
组成单一的护理方案,缺乏个性化及针对性。

在中医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中,辨
证施护的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在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时存在
辨证依据不足的现象或辨证施护准确但收效甚微等。

而循证护理强调通过临床资
料获得依据指导实践,以制定护理决策,对转变现行中医护理工作方法具有积极
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中医护理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广泛开展以循证护理为指导
的护理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医护理思想的发展,并提高中医护理的有效
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中医护理的应用祖国医学以“整体观念”作
为诊断、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认为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肌肉、皮毛、气血
津液等既是性质不同的组织结构,又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认为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与它保持动态平衡,机体才能维持
健康。

这种观念不但贯穿在中医诊治疾病方面,而且也贯穿在中医的护理工作上。

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治疗时,不但要重视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心
理变化、环境影响,抓住影患者身体康复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促使患者早日
康复。

在对病情的观察方面,祖国医学认为“有诸于内,必形诸外”这就是说,通
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以了解其内在的情况,通过病人的表情、语言、气息、
神态变化及舌苔、脉象的改变,来了解病人脏俯虚实和机体气血的盛衰。

例如,
当我们看到一位两颧发红、红色如妆的咳喘病人时,应该知道这并非是营养良好,而应考虑到该患者肺肾阴虚,因为肺主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

肾阴不足,
虚火上炎,故可见两颧发红。

对这种病人在护理上要求其忌食刺激、燥热、辛辣
之品,以色化燥伤阴。

当我们看到一位毛发枯燥,没有光泽的病人时,就应该知
道该病人为阴血亏虚,毛发失养,在护理上应对其强调增加饮食营养,促进精血
生成,并要求其保证足够的睡眠,以防阴血进一步消耗。

这样对病人因人而宜提
供相应的护理方案,对病人身体早日康复,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辨证施治”是中医理论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方法引用到护理
工作上就是“辨证施护”。

中医的辨证方法很多,在护理工作中首先要熟练掌握的
是八纲辨证。

八纲辩证是辩证的总纲,它可以把各种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证候
都归纳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让、实证、虚证、阴证、阳证,掌握了这个总纲,就可以对不同的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

例如一位住院病人自述恶寒怕冷、头痛、
身体酸痛,其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根据八纲辩证分析说明这个病人合并感冒,
属表寒证。

在护理中应告其注意休息,避风寒,多喝开水,或用辛温散寒之品生
姜切片煮汤加入红糖饮用,轻者不用特殊治疗则可告愈。

这样就减少了对患者原
有疾病治疗的干扰,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由此可见,辩证施护在护理工作中有它的独特作用,可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对护理医学的发展、充实都有重要意义。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中医护理方面的学
术思想十分丰富,有许多理论学说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做为了一名护理工作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护理理论思想,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这对于搞好我们的
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1]邱风兰.循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发展的影响.护理研究.20
09.[2]刘爱英.循证护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
09.[3]杨玉娟.循证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现状.护理研究,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