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巧用数学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教学中巧用数学知识
巴中中学余永其
随着生物学科加入高考,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在课改的浪潮中越来越受到质疑。

教师讲条款、学生记重点的方法真正是行不通了。

特别是初中的生物学知识有限,教师很难用生物学专业语言解释所有的知识点。

其实它既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也是与其它学科多处交叉融合的学科。

特别是数学知识,对形象记忆、理解并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有着天然的血肉关系,值得生物学教师们研究。

下面我就初中生物教学中数学知识的运用作一浅述,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例1,生物课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第72页,尿液的形成,蛙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表。

在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的物质变化数据中,学生对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的变化的理解毫无疑问,都是几乎全部重吸收,但无机盐、水、尿素的变化却很难理解,书上说重吸收部分无机盐和大部分的水,许多学生在问:“即然吸收了,为什么还由7.0变成为15.0,尿素为什么增加了那么多?”解释这些问题用数学知识很容易让学生明白。

教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巧设相关数据,假设10L的原尿经重吸
收作用后,只剩下0.15L尿液,其所含物质的量如下表:
经重吸收作用,水减少了:9800-144=9756g
无机盐减少了:70-2.25=67.75g
原尿中各成分的浓度:尿液中各成分的浓度:
水:9800÷10L=980g/L 144g÷0.15=960g/L
无机盐:70g÷10L=7/L 2.25÷0.15=15 g/L
尿素:3g÷10L=0.3g/L 3÷0.15=20g/L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很容易记下相关知识,并对“重吸收部分无机盐和大部分水”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

例2,生物课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第88页,生物富集概念的理解,图25-2,DDT在生物内的富集示意图:
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鹰
(富集1.3万倍)(富集17万倍)(富集66万倍)(富集833万倍)
在这食物链中,后面的生物体内的DDT来源于前面的生物体,却比前面的生物体含DDT多,学生对此很难真正理解,用类似的数学知识帮助理解就会使学生容易理解了。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全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这些物质的浓度单位用mg/m3表示,假设水中含DDT为0.5×10-10mg/m3,每立方米的浮游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从环境中吸收水、无机盐等的同时可能吸收了1.3万(食物链下括号内数据)立方米水中的DDT,那浮游生物中含DDT:0.5×10-10×1.3万mg/m3。

如果每立方米小鱼食用17万(食物链下括号内数据)立方米的浮游生物,这些浮游生物所含的DDT全流入小鱼体内,那小鱼所含DDT:
0.5×10-10×1.3万mg/m3×17万mg/m3=11.05 mg/m3,只要小鱼体内所含DDT超过这浓度,就要出现中毒现象。

例3,生态系列中生态平衡是动态和相对的。

动态平衡学生较容易理解,相对的却难理解,用数学知识举例效果较好:假设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兔、鹰,某时草的量有100kg,够20只兔子食用,而此时食草的兔子只有10只,此时不能说这生态系统不平衡,因为兔子因草多而加快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草的量有200kg,够40只兔子食用,而此时兔子却超过40只,这时也不能说不平衡的,因为再经过一段时间兔子的量又会因草减少而减少。

整个过程草原生态系统总维持着平衡,而这个平衡不是绝对的,有100kg的草够20只兔子食用,这儿就有20只兔子,所以生态平衡是相对的,而且随时变化着,是动态的。

“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可用曲线图帮助讲解,”曲线图如下:
除以上,还有许多生物知识,都可用数学知识帮助教学,如血液中各成份的量,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减少等,有的可用曲线图或柱形图更形象表达知识。

从数学知识角度理解生物知识,要达到100%的对应是很难的,只能是类似的理解方法,所以教师的在教学中采用教学知识帮助讲解生物知识时,对学生强调类似的理解方法去理解生物知识,不能安全等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