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 第24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②固定汇率制有利于消除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④美国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5以上的投票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④是其消极作用。
答案 D
2.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下列不属于这一体系的是( )。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凯恩斯计划”
答案 D
3.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会议被称为“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第一次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
A.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B.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D.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目的是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答案 D
4.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通过了投票权改革方案,将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这说明()
A.世界银行决定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B.美国独有的否决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
C.改革方案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分享世行投票权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解析世界银行会员国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而股金份
额的多少根据每个会员国的相对经济实力来确定。
世界银行投票权改革,是
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加速变迁之后,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
经济治理调整、演化的一部分,它正视了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
的地位不断上升这一基本事实。
答案 D
5.下图中福勒的名言反映的是( )。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与分析理解能力。
“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指的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即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答案 A
6.下列机构成立初期的宗旨与二战后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所宣扬的目标相一致的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世贸组织
解析学生易错选A。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对象主要是西欧国家,世界银行成立初期也以西欧国家作为援助对象。
答案 B
7.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也被称为“美金”。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对此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可以看出其基本特征是( )
A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
B.美元与马克挂钩,马克与其他货币挂钩
C.美元与白银挂钩,各国货币与白银挂钩
D.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8.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拥有对重大问题的否决权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护美国的主张
C.美国经济实力雄厚
D.美国在两个组织中拥有绝对多数的投票权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的掌握。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相继成立。
这两个组织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因此,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这两个组织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了绝大多数的投票权,这就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故选C项。
答案 C
9.“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致力于( )
A.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体系
B.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金融霸主地位
C.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区域集团组织,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材料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即C项;A、B两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关,D项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关。
答案 C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
A.联合国B.欧共体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性质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联合国属于全球性的政治合作组织;欧共体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针对的是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关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专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1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宗旨是( )。
A.降低关税,减少关税壁垒
B.推行实施互惠和非歧视原则
C.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美国操纵世界市场
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关键词是“主要”,A、B、C三项都是宗旨,而本题考查的是“主要宗旨”,A、B两项内容是为了C,D项不属于“宗旨”,是美国的目的。
答案 C
1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
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C.世界银行的运行
D.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解析二战后初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后两者是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范畴。
与题意无关的是D项。
答案 D
13.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准确把握图表信息是解题关键,①②是图表的表层信息,③④是图表的深层信息。
答案 D
14.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突出特点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材料二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
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请回答:
(1)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
它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美元能够拥有“黄金的生命”?
(3)据材料二、三,指出二战以后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变化。
概括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1)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作用:促进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
(3)变化:美元与黄金从挂钩到脱钩。
因素:美国经济实力;对外经济政策。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
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
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
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美国的黄金储备在1945年相当于200.8亿美元,1949年为246亿美元,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
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外国持有美元的数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已有的黄金储备。
各国争先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
1961年,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国集团”(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共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三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欧洲美元”高达1 000亿。
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
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本题从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入手,考查考生提炼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问从材料一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第(2)问依据材料二概括出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第(3)问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影响。
答案(1)历史背景: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美国实行对外经济扩张,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特征: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变化:美元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原因:欧洲经济恢复;欧洲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3)局面: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影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