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1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2021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9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周代分封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 . 河南
B . 河北
C . 陕西
D . 山东
2. (2分)(2019·聊城模拟) 孟子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下列各项与孟子的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
A . 上因天时,下尽地财
B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C .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D . 俭节则昌,淫供则亡
3. (2分) (2019高一下·四川期中) 《唐律疏议》中明文记载:“物勒(刻)工名,以考其诚。

功有不当,必行其罪”。

该材料说明当时()
A . 手工业管理严格
B . 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 . 技术垄断是行规
D . 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4. (2分)军机处始于雍正朝,在乾隆年间获得极大发展并建制化。

军机大臣一般由皇帝选内阁大学士充任,但只要是皇帝的亲信,可以不问出身,一切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

这表明军机处()
A . 挑选学识渊博人员入值
B . 拥有全国政务的决策权
C . 提高了中央行政的效率
D .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5. (2分) (2020高二上·天水开学考) 茅盾的小说《春蚕》里有这样一段话:“洋鬼子怎样的就骗了钱去,老通宝想明白。

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子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了,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 . 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材料
C . 中国自然经济瓦解
D . 民众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6. (2分) (2018高一上·嘉兴期中) 近代前期中国某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
A . 黄海海战
B . 反割台斗争
C . 淞沪会战
D . 平型关战役
7. (2分) (2019高一下·凯里期中) “这场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一次没有代差的实力对决,而且中国的实力总体还有一些优势,但是最终却失败了,30多年来的‘师夷长技’只剩下一地鸡毛……使有识之士开始从更深的层次思考中国的未来!”这场战争是()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8. (2分)(2017·吉林模拟)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

”材料体现的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 中国下层民众的冷漠
B . 清朝上层不能团结一致
C . 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
D . 君主立宪脱离中国国情
9. (2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孙中山先生认为“全额的生产皆为工人血汗所成”,地主收取租税是“坐享其成、分配之不当”。

对此,他谴责:“不平之事,孰有过于此者?”由此可知孙中山()
A . 代表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
B . 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C . 主张享有普遍平等的民权
D . 重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10. (2分)清末重臣沈葆桢曾言:“铜线铁路,如有其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

”一语道出了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近代以来中国的铁路发展按建成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最早的地铁
②青藏铁路
③上海磁悬浮列车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①③②
D . ③①②
11. (2分) (2017高二上·景县开学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经转移。

下列按转移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 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B . 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
C . 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
D . 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12. (2分)(2018·资阳模拟) 晋察冀边区,据北岳区24个村的调查,1937—1942年,地主富农共当出土地559.04亩,占全部当出土地的71.8%。

……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减租彻底的地区,1943年以来地主土地有50%至80%转归农民手中。

材料说明()
A . 土地革命使农村生产关系变化
B . 日伪军破坏了北方农村生产力
C . 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基本被消灭
D . 民族革命可实现阶级革命目标
13. (2分) (2020高一下·海口开学考)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这是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反映陕甘宁边区实行()
A . 民主选举
B . 土地改革
C . 记名投票
D . 农业垦荒
14. (2分) (2018高二上·武威期末) 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成就的是()
A . 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 . 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C . 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D . “星火计划”和“211工程启动”
15. (2分) (2020高二下·马鞍山开学考) 如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高层出国考察的形势图。

此图反映了我国()
A . 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B .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 . 外交原则逐步发生变化
D . 为政策转型做了充分准备
16. (2分) (2020高二下·宣化月考) 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

”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

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 . 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 . 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 . 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17. (2分) (2018高二下·黑龙江开学考) 伯里克利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

”文中的“雅典人”是指()
A . 除贵族外的雅典所有公民
B . 除外邦人以外的全体雅典人
C . 除第四等级外的所有雅典公民
D . 可参加公民大会的所有雅典人
18. (2分)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

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
A . 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
B . 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
C . 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
D . 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
19. (2分) (2018高二下·城固开学考) 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应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司法权则应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这表明他的核心主张是()
A . 自由平等
B . 社会契约
C . 民主共和
D . 三权分立
20. (2分)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说:“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

……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的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

……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

”此番话体现了美国大法官的权力是()
A . 言论自由权
B . 司法审查权
C . 弹劾总统权
D . 司法解释权
21.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提到: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这说明,《共产党宣言》()
A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 其基本原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C . 其原理运用需要与时俱进
D . 对当时无产阶级运动缺乏指导意义
22. (2分)(2020·上饶模拟) 工资指数反映不同时期职工工资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生产指数是反映产品产量增减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一种动态指标。

如图反映了1920﹣1929年美国工资指数和生产指数的变动情况。

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 . 工人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 经济危机爆发的因素日积月累
C . 政府适度干预推动了生产发展
D . 工人生活水平未获得提高
23. (2分)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形式,现在,它的美丽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

第二朵乌云导致了()
A . 相对论的出现
B . 生物进化论的出现
C . 量子论的出现
D . 电磁感应现象的提出
24. (2分) (2020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1958年苏联作家的《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用俄文大量印刷该书籍并偷运到东欧及苏联,以让这里的人民读到该作品。

美国的做法旨在()
A . 利用名著效应获得商业利益
B . 推动与苏联的思想文化交流
C . 以文化冷战为武器对抗苏联
D . 借助民间力量缓和美苏关系
25. (2分)(2016·安庆模拟) “各大国在宏观政策协调、应对全球性问题等方面的合作在加强。

……各大国已经拉开新一轮更高水平综合国力竞争的序幕,而且,其争夺焦点的层次更高,都在抢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国际规则的主导权。

比如,各大国在网络、太空、极地、远洋等“新疆域”的战略较量向纵深发展,其激烈程度非同寻常。

”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A . 政治多极化趋势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
C . 合作与竞争并存
D . 和平与动荡并存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0分)
26. (10分) (2020高三上·郁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之藻字振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他生活在晚明士大夫空谈性理、实学悄然兴起、西学借势传播的时代。

1601年他跟随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

1602年,翻剥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任福建学政期间,将天文题目纳入科举;1608年译成《圜容较义》,探讨多边形和多面体问题;天启间,与葡萄牙人傅泛际合译《名理探》,介绍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他还协助徐光启修订《大统历》。

李之藻保持着严谨求实的优良活学之风,对于不确定的知识,在讨教利玛窦之外,还会不辞辛苦反复验证。

他是“第一位将西方科学工具和方法应用到治学活动中的中国科学家”。

——摘编自隋洁《李之藻及其实证思想》
材料二晚明西学东渐,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激起初步反响,但李之藻和徐光启等人都还是在儒家的思想框架内看待西学,远未撼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沉重基座。

李之藻融会中西文化,蕴含近代科学精神的治学观,在当时未能发扬光大,其呕心沥血的治学成果,亦长期受到冷落。

——摘编自王力军《李之藻的治学观及其西学图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之藻治西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之藻治西学的影响。

27. (10分) (2019高一下·枣庄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的帆船19世纪的汽轮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改编自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欧洲航海家利用“帆船”完成了哪一历史壮举?指出完成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帆船”相比,“汽轮”有何显著进步?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全球化的进步发展。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表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0分)答案:26-1、
答案:26-2、
考点:
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
答案:27-3、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