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
C.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D. 两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可能不相等
【11题答案】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BC.由题图可知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比例较多,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选项ABC均正确;
B.由“外推法”可知两种图线的反向延长线与t轴的交点温度为-273.15℃,即热力学温度的0K,故B错误;
C.查理定律及盖—吕萨克定律是气体的实验定律,都是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条件下得出的,当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时,这些定律就不成立了,即一定质量的气体,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P与t成直线关系,故C错误;
B.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气体的温度、压强保持不变,则体积也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压强、体积发生变化,但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时可能的,故C正确;
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气体的温度、压强、体积可以同时都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CD。
11.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在0℃和100℃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的虚线和实线所示,由图可知( )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柱塞上涂油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便于推拉柱塞
B. 柱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不影响压强的测量
C. 为了方便推拉柱塞,应用手握紧注射器再推拉柱塞
D. 实验中,为找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需要测量柱塞的横截面积
【4题答案】
13.拔火罐是传统中医理疗方式,医生先用点燃的酒精棉球加热小罐内的空气,随后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冷却后小罐紧贴皮肤,以达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等目的。小罐内的空气在冷却过程后体积减小,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_;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以水银柱和玻璃管为整体,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对图3中的玻璃管,它在水平转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以水银柱为研究对象得
则
综上可得
根据玻意耳定律
得
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故选B。
8.图法正确是( )
A. 甲是等容线,乙是等压线
B. 乙图中 线与t轴交点对应的温度是273.15℃,而甲图中 线与t轴的交点不一定是273.15℃
10.下列过程可能发生的是( )
A. 气体的温度变化,但压强、体积保持不变
B. 气体的温度、压强保持不变,而体积发生变化
C. 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压强、体积发生变化
D. 气体的温度、压强、体积都发生变化
【10题答案】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气体的温度变化,压强和体积至少有一个量变化,故A错误;
B. 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C. 温度相同的氧气和氢气,氢气的内能一定大
D. 一定质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3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定质量的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由于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则分子势能增加,故A错误;
A. B. C. D.
【7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大气压强为 ,对图1中的玻璃管,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以水银柱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以水银柱和玻璃管为整体,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对图2中玻璃管,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 ,以水银柱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云南昆明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
期中卷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了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某同学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炭粒的运动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
A.某个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相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既然是无规则运动,所以微粒没有固定 运动轨迹,故B错误;
CD.因为r1小于r2,所以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两分子将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r=r2时它们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如图1、图2、图3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上端开口,管内用相同长度的水银柱封闭着质量相等的同种气体.已知图1玻璃管沿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以某一初速度上滑,图2玻璃管由静止自由下落,图3玻璃管放在水平转台上开口向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设三根玻璃管内的气体长度分别为 、 、 ,则三个管内的气体长度关系是()
②用注射器和量筒测得50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1mL
③在浅盘内盛适量的水,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浅盘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为160cm2,油酸分子直径大小d=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若该同学在计算注射器滴出的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后,不小心拿错了一个注射器把溶液滴在水面上,拿错的注射器的针管比原来的粗,这会导致实验测得的油酸分子直径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A.作出V-T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得
,
当 时
,
A气体的体积比B气体的体积大
故A正确;
BC.当 时
故B正确,C错误;
D.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可知
代入数据得
故D错误。
故选A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B. 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少、两头多”的分布规律
C.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 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布朗运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A错误;
C.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也就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线,故C错误;
D.该图记录的是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故D正确。
故选D。
2.对于热学现象的相关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是布朗运动
【解析】
【详解】A.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所以气体分子的体积V0远小于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即V0< ,可得NA< ,故A错误;
BC.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与气体分子质量之比,即
NA= =
故B、C正确;
D.气体密度与单个分子体积的乘积不等于单个气体分子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BC。
故选B。
5.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
B. 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
C. 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
D. 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可能变小
【5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保持压强不变,若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将变得剧烈,若温度下降,则相反,故A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柱塞上涂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漏气,不是为了减小摩擦,故A错误;
B.柱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对气体压强的测量无影响,故B正确;
C.手握紧注射器会改变气体 温度,不符合实验条件,故C错误;
D.实验中要验证
由于快速推拉柱塞前后柱塞横截面积不变,因此只需验证
无需测量柱塞的横截面积,故D错误。
C. 由乙图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P与t成直线关系
D. 乙图表明温度每升高1℃,压强增加相同,但甲图表明随温度 升高压强不变
【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查理定律
p=CT=C(t+273.15)
及盖—吕萨克定律
V=CT=C(t+273.15)
可知,甲图是等压线,乙图是等容线,故A错误;
D.由于图线是直线,乙图表明温度每升高1℃,压强增加相同,但甲图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压强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9.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0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A.NA= B.NA= C.NA= D.NA=
【9题答案】
【答案】BC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由于不确定分子质量关系,所以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大,温度不一定高,故B错误;
C.温度相同的氧气和氢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不知道分子总数,不能判断氢气的内能一定大,故C错误;
D.一定质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正确。
故选D。
B.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压强变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所以分子热运动不一定变得剧烈,故B错误;
C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压强变大时,体积不一定变大,压强变小时,体积可以变小,故CD错误。
故选A。
6.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并且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E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像,取r趋近于无穷大时Ep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此图像中得到有关分子力的信息,若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题答案】
【答案】①.减小②.增大
【解析】
【详解】[1]小罐内的空气在冷却过程后,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2]小罐内的空气在冷却过程后,体积减小,而气体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个数不变,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
14.图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当 ______(填“ ”或“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在r由 变到 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______(填“正”或“负”)功。
【14题答案】
【答案】①. ②.正
【解析】
【详解】[1]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由图像可知,分子势能最小的位置是 。
[2]在r由 变到 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斥力,斥力与位移方向一致,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15.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0.5mL的油酸配置了1000mL的油酸酒精溶液
D.两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为单位1,选项D错误。
故选ABC。
12.如图所示为A、B两部分理想气体的 图像,设两部分气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根据图中所给条件,可知( )
A. 当 时,气体的体积A比B大
B. 当 时,
C. 当 时,
D.A、B两部分气体都做等压变化,它们的压强之比
【12题答案】
【答案】AB
A. 图中r1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的位置
B.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相互靠近
C.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当r=r2时它们的速度最大
D.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当r=r2时它们的加速度最大
【6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假设将距离无穷远的两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两分子间距离在到达平衡距离前分子力对两分子始终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又因为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所以当到达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达到最低且为负值,因此图中r2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的位置,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保持静止,故AB错误;
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故B错误;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C错误;
D.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势能不变
C.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D. 两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可能不相等
【11题答案】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BC.由题图可知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比例较多,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选项ABC均正确;
B.由“外推法”可知两种图线的反向延长线与t轴的交点温度为-273.15℃,即热力学温度的0K,故B错误;
C.查理定律及盖—吕萨克定律是气体的实验定律,都是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条件下得出的,当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时,这些定律就不成立了,即一定质量的气体,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P与t成直线关系,故C错误;
B.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气体的温度、压强保持不变,则体积也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压强、体积发生变化,但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时可能的,故C正确;
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气体的温度、压强、体积可以同时都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CD。
11.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在0℃和100℃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的虚线和实线所示,由图可知( )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柱塞上涂油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便于推拉柱塞
B. 柱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不影响压强的测量
C. 为了方便推拉柱塞,应用手握紧注射器再推拉柱塞
D. 实验中,为找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需要测量柱塞的横截面积
【4题答案】
13.拔火罐是传统中医理疗方式,医生先用点燃的酒精棉球加热小罐内的空气,随后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冷却后小罐紧贴皮肤,以达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等目的。小罐内的空气在冷却过程后体积减小,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_;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以水银柱和玻璃管为整体,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对图3中的玻璃管,它在水平转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以水银柱为研究对象得
则
综上可得
根据玻意耳定律
得
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故选B。
8.图法正确是( )
A. 甲是等容线,乙是等压线
B. 乙图中 线与t轴交点对应的温度是273.15℃,而甲图中 线与t轴的交点不一定是273.15℃
10.下列过程可能发生的是( )
A. 气体的温度变化,但压强、体积保持不变
B. 气体的温度、压强保持不变,而体积发生变化
C. 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压强、体积发生变化
D. 气体的温度、压强、体积都发生变化
【10题答案】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气体的温度变化,压强和体积至少有一个量变化,故A错误;
B. 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C. 温度相同的氧气和氢气,氢气的内能一定大
D. 一定质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3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定质量的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由于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则分子势能增加,故A错误;
A. B. C. D.
【7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大气压强为 ,对图1中的玻璃管,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以水银柱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以水银柱和玻璃管为整体,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对图2中玻璃管,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 ,以水银柱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云南昆明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
期中卷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了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某同学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炭粒的运动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
A.某个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相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既然是无规则运动,所以微粒没有固定 运动轨迹,故B错误;
CD.因为r1小于r2,所以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两分子将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r=r2时它们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如图1、图2、图3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上端开口,管内用相同长度的水银柱封闭着质量相等的同种气体.已知图1玻璃管沿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以某一初速度上滑,图2玻璃管由静止自由下落,图3玻璃管放在水平转台上开口向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设三根玻璃管内的气体长度分别为 、 、 ,则三个管内的气体长度关系是()
②用注射器和量筒测得50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1mL
③在浅盘内盛适量的水,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浅盘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为160cm2,油酸分子直径大小d=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若该同学在计算注射器滴出的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后,不小心拿错了一个注射器把溶液滴在水面上,拿错的注射器的针管比原来的粗,这会导致实验测得的油酸分子直径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A.作出V-T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得
,
当 时
,
A气体的体积比B气体的体积大
故A正确;
BC.当 时
故B正确,C错误;
D.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可知
代入数据得
故D错误。
故选A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B. 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少、两头多”的分布规律
C.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 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布朗运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A错误;
C.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也就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线,故C错误;
D.该图记录的是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故D正确。
故选D。
2.对于热学现象的相关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是布朗运动
【解析】
【详解】A.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所以气体分子的体积V0远小于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即V0< ,可得NA< ,故A错误;
BC.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与气体分子质量之比,即
NA= =
故B、C正确;
D.气体密度与单个分子体积的乘积不等于单个气体分子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BC。
故选B。
5.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
B. 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
C. 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
D. 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可能变小
【5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保持压强不变,若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将变得剧烈,若温度下降,则相反,故A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柱塞上涂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漏气,不是为了减小摩擦,故A错误;
B.柱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对气体压强的测量无影响,故B正确;
C.手握紧注射器会改变气体 温度,不符合实验条件,故C错误;
D.实验中要验证
由于快速推拉柱塞前后柱塞横截面积不变,因此只需验证
无需测量柱塞的横截面积,故D错误。
C. 由乙图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P与t成直线关系
D. 乙图表明温度每升高1℃,压强增加相同,但甲图表明随温度 升高压强不变
【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查理定律
p=CT=C(t+273.15)
及盖—吕萨克定律
V=CT=C(t+273.15)
可知,甲图是等压线,乙图是等容线,故A错误;
D.由于图线是直线,乙图表明温度每升高1℃,压强增加相同,但甲图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压强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9.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0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A.NA= B.NA= C.NA= D.NA=
【9题答案】
【答案】BC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由于不确定分子质量关系,所以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大,温度不一定高,故B错误;
C.温度相同的氧气和氢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不知道分子总数,不能判断氢气的内能一定大,故C错误;
D.一定质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正确。
故选D。
B.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压强变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所以分子热运动不一定变得剧烈,故B错误;
C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压强变大时,体积不一定变大,压强变小时,体积可以变小,故CD错误。
故选A。
6.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并且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E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像,取r趋近于无穷大时Ep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此图像中得到有关分子力的信息,若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题答案】
【答案】①.减小②.增大
【解析】
【详解】[1]小罐内的空气在冷却过程后,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2]小罐内的空气在冷却过程后,体积减小,而气体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个数不变,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
14.图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当 ______(填“ ”或“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在r由 变到 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______(填“正”或“负”)功。
【14题答案】
【答案】①. ②.正
【解析】
【详解】[1]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由图像可知,分子势能最小的位置是 。
[2]在r由 变到 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斥力,斥力与位移方向一致,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15.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0.5mL的油酸配置了1000mL的油酸酒精溶液
D.两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为单位1,选项D错误。
故选ABC。
12.如图所示为A、B两部分理想气体的 图像,设两部分气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根据图中所给条件,可知( )
A. 当 时,气体的体积A比B大
B. 当 时,
C. 当 时,
D.A、B两部分气体都做等压变化,它们的压强之比
【12题答案】
【答案】AB
A. 图中r1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的位置
B.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相互靠近
C.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当r=r2时它们的速度最大
D.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当r=r2时它们的加速度最大
【6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假设将距离无穷远的两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两分子间距离在到达平衡距离前分子力对两分子始终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又因为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所以当到达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达到最低且为负值,因此图中r2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的位置,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保持静止,故AB错误;
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故B错误;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C错误;
D.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势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