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选择题(本题包括 18小题,3分/题,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8.8g CO 2和20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0.6N A
B . Cu 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
4.48L 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6 N A
C . 6.8g 熔融的KHSO 4中含有0.1N A 个阳离子
D .在1L0.2mol/L 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为
0.2 N A
2•向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 3溶液,生成沉淀Al(OH) 3的量随AlCl 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a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Fe 3+、SO 42、HCO 3
B . b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S 2「、SO 4"、
C 「
C . c 点对应的溶液中:Ag +、Ca 2+、NO 3「、Na +
D . d 点对应的溶液中:K +、NH 4+、「、HCO 3「 3.取质量均为 mg 的铁铜混合物四份,分别
加入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
成NO(设还原产物只有一种)体积与剩余固体金属的质量 如右表。
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实验1中溶解的金属是铁且质量为 4.2g
B .实验2中4.8g 金属的组成是铁与铜
2+ —
C .实验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Fe + NO 3 + 4H
D .实验4中V 的数值为4.48
4 . X 、Y 、Z 、W 、Q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只有
Z 是金属,W 的单质是黄色
固体,X 、Y 、W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W
B . Y 的简单阴离子比 W 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
C . Y 与Z 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
D . X 与Q 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5. 可逆反应 N 2+3H 2^= 2NH 3(各物质均为气体)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 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3v 正(N 2)= v 正(H 2)
B . v 正(N 2)= v 逆(NH 3)
C . 2 v 正(H 2)= 3 v 逆(NH 3)
D . 2v 逆(N H 3)= 3 v 正(H 2)
6.
已知下表均为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且它们的一元取代物均只有一种
1
2 3 4 5
6
CH 4
C 2H 6
C 5H 12 C 8H 18
根据表中规律,第6项应为
A . C 14H 30
B .
C 17H 36 C . C 20H 42
D . C 26H 54
7.
已知 H — H 键能为 436 kJ/mol ,
H — N 键能为 391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
N 2+ 3H 2 = 2NH 3 A H= — 92.4
kJ/mol ,贝U N 三N 键的键能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 . 431 kJ/mol
B . 946 kJ/mol
C . 649 kJ/mol
D . 869 kJ/mol
实验编号 1 2 3 4
稀HNO S 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剩余金属质量 9.0 4,8 0 0
NO 体积(L) 1.12 224 3.36 V
3+
3Fe + NO > 2H 2O
&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① 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 △ H= — 574kJ mo 「
—1
② CH 4(g)+4NO(g)=2N 2(g)+CO 2(g)+2H 20(g); △ H= — 1160kJ 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B •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1
C .由反应①可推知:
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l) ; △ H= — a kJ mol , a<574
D •若用标准状况下 4.48L CH 4还原NO ?至2,放出的热量的173.4kJ 。
9. 已知:HCN(aq)与 NaOH(aq)反应的 △ H=- 12.1kJ /mol ; HCl(aq)与 NaOH(aq)反应的 △ H=- 55.6kJ/ mol 。
则HCN 在
水溶液中电离的 A H 等于
A . — 67.7 kJ /mol
B . — 43.5kJ /mol
C . +43.5 kJ/ mol
D . +67.7 kJ/ mol
10.
近年来,加 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
(KIO 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
以石墨和不锈钢 为电极,以KI 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 KI
+ 3H 2O^KIO 3 + 3H 2%下列
有关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B •电解时,阳极反应是:
「一6e — + 3H 2O = IO 3— + 6H +
C .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有利
D .电解后溶液的pH 比电解前大
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 pH 。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4. 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 +;'
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
关于标有“ +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B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C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15. 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
放电 充电
氢合金LaNi 5H 6(LaNi 5H 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 ),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 LaNi 5H 6+6NiO(OH)
LaNi 5
+6Ni(OH)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 B .放电时负极反应:LaNi s H s — 6e = LaNi s + 6H + C .充电时阳极周围c(OH —)减小
D .充电时储氢合金作负极
16. 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
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11.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通电一
段时间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0.1mol 氢氧化铜后恰好 A . 0.4mol B . 0.3 mol C . 0.2mol
D . 0.1 mol 12. 25C 时,将两根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当电路中有
液中析出mg Na 2SO 4 1OH 2O 晶体。
若温度不变,在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mol 电子转移时,溶
m m 18a X100
%
m
m 9a X100%
C . 71m
161(m 18a) X100%
71m
161(m 9a)
X100%
13.
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
NaOH
溶液进行电解。
一段时间后得到 4mol Fe(OH) 3沉淀,此间共
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A . 8mol B . 10mol C . 11mol D . 12mol
负极:Pb+ SO42 ——2e—= PbSO4正极:PbO2+ 4H + + SO42— + 2e—= PbSO4+ 2H2O
今若制取0.25mol Cl 2,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 . 0.25 mol
B . 0.35 mol
C . 0.50mol
D . 0.75mol
17•利用右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
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X 为锌棒,Y 为NaCI 溶液,开关 K 置于M 处,
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B .若X 为碳棒,Y 为NaCI 溶液,开关 K 置于N 处, 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
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C .若X 为铜棒,Y 为硫酸铜溶液,开关 K 置于M 处, 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
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 .若X 为铜棒,Y 为硫酸铜溶液,开关 K 置于N 处, 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
离子浓度将减小
18 .有a 、b 、c 、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1
L
b c
J
■:
实验装置
~A
■ ■ *
■ I- ■ ■—
J ——
--~~—F- ■ ! ■ ■ JI ——
-± ----------- ■ ・■ ■ 1 ■ ■ ■
CUSO4
稀硫醍 稀磴
隈
部分实验现象 a 极质量减小
b 极质量增加
b 极有气体产生
c 极无变化
d 极溶解
c 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计指示在导线中 电流从a 极流向d 极
匕可判断这四种金丿
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 a >b >c >d
B . b >c >d >a
C . d >a >b >c
D . a >b >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共46分)
19. 短周期主族元素 A 、B 、C 、D 、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B
C
D
n
| A
[E
⑴E 的氢化物溶于水的浓溶液与 E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钾盐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
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C 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在一定条件下,
2L 甲气体与0.5L 氧气相混合,若该
混合气体被足量的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在298K 下,A 、B 的单质各1mol 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 a kJ 和b kJ 。
又知一定条件下, A 的单质
能将B 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 3molB 的单质,则该反应在 298K 下的
△ H = ____ 。
(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 ⑷要证明与D 同主族相邻元素 F 的非金属性与 E 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⑸用A 、B 的单质作电极,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写出此原电池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假设C 只被还原至+2价)
20. 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碳棒、 个实验过
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上图为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图。
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⑵锌皮和碳棒的回收。
用钳子和剪刀剪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铜,将锌皮和碳棒取出,并用毛刷刷干净,将电池内的黑色粉末移
正确、合理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应该
MnO 2
、
NH 4的得电子能力大于 Zn 2 )。
入小烧杯中。
⑶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和分离。
① 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 NH 4CI 和ZnCI 2等晶体的混合物?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② 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晶体中含有
NH 4+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用什么方法可将 NH 4CI 和ZnCI 2的晶体混合物分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某同
学设计了一个甲醇燃料电池,
并
用该电池电解 200mL 一定浓度 NaCI 与CuSO 4混合溶液,其装置如图: ⑴写出甲中通入甲醇这一极的电极反
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 。
⑵理论上乙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已换算
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写出在
后,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混合溶液中 NaCI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 moI/L , CuSO 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 m ol/L 。
(设溶液体积不变) ⑶电解至t 3时,消耗水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g o
23•为节省药品和时间,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铜片、锌片、稀硫酸、
CuSO 4溶液;直流电源、石墨电极、
导线、烧杯、试管等中学化学常见的药品和仪器(用品) ,以巧妙的构思,
接力”的方式,设计了比较铜
与锌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系列实验。
试填写下列空白:
⑴甲同学分别将一小片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与锌不接触)
,小心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
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同学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乙同学接着甲的实验, 向烧杯中滴加 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进而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同学作出锌、铜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所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丙同学使用直流电源、石墨电极组装好电解装置,向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补充了必要的试剂(作为
电解液)。
反应在调控下随即开始,实验中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获得的 实验明显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请你再单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试剂、.仪器自选),探究和证实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
(简
21. 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 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能 30%以上。
在这种工艺
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的电极未
标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通入空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电解池中产生 2moICI ,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 饱和 N H CI 幣灌
a%NaOHifi^
I 「」.j 竺
I I
壬
¥ I I ¥ I ( feCOi )
—'阳离子 _________________ 阳占子—f
稀NaCI^液 交换腆 b% NaOHffifTt 交横膜 c% NaOHiS/ft
电解池
塑料电池
___________ (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L
要说明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4-2015年度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答案、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非选择题(包括5小题,共46分)
19. ( 1) 8H + 7CI- + CIO4-^=4Cl2 f + 4HkO (2) NaNO
(3)-(4a - 3b)KJ/mol 或(3b - 4a)KJ/mol
(4)将氯水(或氯气)滴入(通入)到硫化钠(或硫化氢等)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其他合理
答案亦可)
(5)NQ-+3e-+4H h= NOT +2H2O
2 I I _
20. (1) Zn_ 2e-= Zn 2NHh + 2e = 2NH T + H2T
(3)①向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将滤液移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结晶。
②取少量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取少许溶液,加入少量NaOH溶液后加热,将湿润的红石蕊试纸放
在试管口实验现象:试纸变蓝有关离子方程式:NH* + OH NH T + H2O
③加热(意思对即可)
21. ( 1) 2H2O+2e =H> T +2OH (或2H+ +2e_ ===H2T)
(2)O + 2H2O + 4e _ = 4OH _ 从左向右
(3) 1 mol (4) c>a>b
- - 2 -
22. (1)CH 3OH - 6e + 8OH = CQ + 6H2O
(2)4OH--4e- = O2T + 2H2O ;0.1 ;0.1 ; (3)0.72
23. ( 1)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气泡。
锌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能。
(2)CuSO溶液。
锌片上有红色铜析出,锌片上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
活泼金属可不活泼金属从其
盐溶液中置换出来,Zn、Cu,稀硫酸组成原电池,Zn为负极。
(3)2CuSO+ 2H2O电解2Cu + O2T + 2H2SQ,阴极上有红色铜析出。
(4)分别取一小片铜片与锌片于两支试管中,向试
管中加入少量的FeCl2的溶液,浅绿色退去的为放置锌的试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