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集合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集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说学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
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五、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一、教材概述《小学数学》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读写、计算、几何图形、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研究本教材,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 掌握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核心知识,包括数的读写、计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等;2. 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本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态度和数学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数字的认识与读写;2. 数的运算及其应用;3.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教学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主要包括:-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数学知识;- 实践探究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互动。
五、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课时:数的认识- 知识点:了解整数的概念,认识整数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整数的理解,加深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场景认识整数的概念。
第二课时:数的读写- 知识点:掌握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读、写四位数的能力,掌握数字大小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活动:利用游戏、竞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数字读写能力。
第三课时:数的比较- 知识点:掌握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认识不等号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数字大小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践探究教学法;- 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数字大小的判断。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优秀说课稿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优秀说课稿(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说课稿第一章图形的变换轴对称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变换P3、P4页《轴对称》。
该单元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三个内容。
本课计划1个课时。
2.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本教材的安排为了使学生“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对称现象,获得初步的识图、作图等技能,掌握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在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中涉及到了轴对称内容,八年级上册将继续学习轴对称的概念,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3.教学目的:[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学价值。
4、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5、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说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实物投影器、学生自备直尺、笔、剪刀等五、说教学过程:(一)“玩”对称,激趣引入(计划6分钟)1、(老师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先给大家玩个小游戏,大家想看吗?”一个“玩”字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
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接着进一步研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的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彩色笔等。
(五)学情分析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这一知识迁移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来。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你知道说课稿怎么写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_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
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_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_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_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_大公因数。
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让孩子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_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_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
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
三、说教学流程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1、复习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
(16、12)2、交代目标: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在学习“公因数,_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_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学,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
倍数和因数一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中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主要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学会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和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5、难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一)认识倍数和因数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进一步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数倍数或因数,这一点学生往往搞不清,为了使学生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举了生活中的兄弟关系,母女关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从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数,又把学生举的一个3的倍数的例子有目的地写在黑板上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
学生在举例子时说出来的数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找出3的倍数,促使学生去关注思想方法,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篇篇一:数的认识与数的拓展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数的认识和掌握数的拓展,培养他们的数字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2. 理解数的比较大小,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3. 学会使用进位和退位进行数的拓展。
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数的读法与写法(15分钟)- 通过举例与学生一起读写各种位数的数;- 引导学生发现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位置关系。
2. 数的比较与运算(20分钟)- 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数的比较大小;- 练使用不等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数的拓展与进位退位(25分钟)- 讨论数的拓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练拓展数的方法,如十位拓展到百位、百位拓展到千位等;- 介绍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的认识与比较;2.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的认识与拓展,培养了他们的数字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提高了他们的研究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数的比较与运算,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篇二: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式,并学会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与用途;2. 掌握常见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3. 学会使用分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及安排1. 分数的认识与表示(15分钟)-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分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 举例说明分子和分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分数的读法和意义(20分钟)- 引导学生读写不同分数,并解释其意义;- 利用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描述和计算。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第【1】篇〗《质数和合数》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质数和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②知道自然数还可以分成质数、合数与1三类。
(2)过程和方法:通过100以内的质数表的制作,使学生学会合理选取学习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说学情《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概念多,理解难,易混淆。
学生通过对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约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说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遵照课标精神,我采取了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分类归纳的数学意识和品质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
因此,我在设计这个教学内容时分了这样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首先让学生从1到20中随意挑选5个数写出这5个数的约数,然后通过汇总整理归纳,使学生发现自然数还可以按约数的个数分成质数、合数与1。
第二层次:接着通过判断一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以及掌握质数与合数的判断方法。
第三层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制作一张质数表。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就设计了4张数表,让学生通过对数表的选择,来感悟学习材料的选择对方法的应用是有影响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最新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最新10篇)小学数学说课教案篇一一、说教材我所执教的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1、教材简析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分米、厘米、毫米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及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它也是实际应用所必需的。
2、教学目标认识分米、厘米、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通过直观操作、小组交流等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教学设想1、数学教学活动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我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即认识1米的基础上,打乱原有教材安排的先认识厘米,再认识分米、毫米这样的顺序,重新组织教材,让学生先认识分米,再认识厘米,最后认识毫米。
这样教学之后,不需教师再花时间让学生去比较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不等式:米分米厘米毫米。
这样有利于学生有序的建立数量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数量打好基础。
2、数学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本节课时,我坚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为教学理念,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课一开始,从清明节扎小白花剩下的铅丝引入,使学生感受到长度单位与我们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消除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距离感。
教学活动中,也都注重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相联系,如在学生认识了1分米、1厘米,1毫米之后,让学生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些东西长度是1分米、1厘米,1毫米,哪些物体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5篇说课稿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前,准备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讲课大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旋转(1)》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旋转(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旋转(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旋转,探究旋转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知识,他们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旋转作为一个新的几何变换,对学生来说还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旋转的性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操作活动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旋转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旋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旋转的性质: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实物模型,运用几何画板等手段,探索旋转的性质。
3.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旋转的概念,并通过几何画板演示旋转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旋转。
4.练习与应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旋转知识。
5.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图形绕某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1.旋转前后图形形状、大小不变2.旋转前后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相等3.旋转前后对应线段的长度相等4.旋转前后对应角的大小相等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转化方法,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循序渐进的题目,引导学生探究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部分学生对分数的性质和转化可能会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转化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转化方法,以及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分析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总结它们的性质。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交流、分享成果,加深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理解。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转化方法。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真分数和假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真分数和假分数1.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2.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3.真分数 < 1,假分数≥ 14.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转化方法:–真分数化假分数:分子加上分母的整数部分,分母不变–假分数化真分数:分子减去分母的整数部分,分母不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反馈、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2023人教版数学五年下册《质数和合数》说课稿(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下册《质数和合数》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质数和合数》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
2、教材分析:质数和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的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在本册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迷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二、说教法: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索,发现规律—寓学于乐,逐步提高”的模式展开。
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形象感,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
要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变成教学形态。
通过本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分析、综合、整理的方法。
2.在思维活动的组织上,采取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比较对照,区别异同的方法等。
四、说教学程序: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已有数学知识经验之上。
本着此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让学生给教室里的人分类。
2、自然数根据是否是2的倍数分为两类,一类是奇数,另一类是偶数。
第(一)环节[设计理念:通过学生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66页——分数与除法。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教学的分析与思考对于分数,学生并不陌生。
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分数,通过直观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这节课内容之前,又进一步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初步沟通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例2明确指出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例题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关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本课时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分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它的意义是多层次的。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是从“行为”(平均分物体)入手认识分数的;本节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是对分数的进一步的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运算的结果。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突出这一点。
(二)教学目标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和理解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并从中体会到用分数表示除法商的优越性。
能在几组例证的探索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变化规律,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掌握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难点是理解两个数相除商用分数表示。
三、教法、学法在这一节课中,我以学生熟悉的平均分问题和分数的意义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点,借助实验操作、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经历(b≠0)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步构建除法和分数之间关系的模型,学会用分数这个新的数表示除法的商。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质数和合数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说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说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说教学过程: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
(指名说一说)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
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
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2023人教版数学五年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共四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一课。
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
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义和作用,这节课是一节以概念为本的教学。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学情分析:在不同的学校、班级进行前测,直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用模拟的小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
在动手操作中,由于受密铺的影响,横拼竖摆,不但耗时过长,而且很难有效的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
因此在设计操作环节时,我搭建“脚手架”。
通过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和构建公倍数体系两个环节进行有效教学。
成功搭建起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1)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集合图表示。
掌握求100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积极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中。
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100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游戏卡片一套,模拟墙壁的平面图、模拟长方形墙砖多套,作业纸多张和多媒体课件一套。
五、教法和学法:加点理念课堂上我采用尝试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这节课我按照下面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初步感知,建立表象;动手操作,建立概念;自主探究,归纳方法;实际应用,回归生活;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首先我从游戏中引入,我把枯燥的倍数复习设计成“抢倍数的游戏”。
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精选7篇)
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精选7篇)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通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通分和约分一样,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同时通分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教材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体现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教材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数大小的比较,体现了把知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和归纳的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的把两个分数通分。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渗透数学转化的思想,通过自主的探究,小组合作,使学生经历分数的大小比较和通分的过程,体现了知识的迁移类推的思想。
情感目标: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思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通分的方法,并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新课标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遵循讲练结合,引导启发,点拨的教法。
2:学法: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法的选择中,体现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的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小问题,“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想在那一天做什么呢?”然后导入情境问题:去年六一儿童节那天,去游乐园玩的小朋友有很多,这些小朋友有的玩“激流勇进”,有的玩“疯狂老鼠”,游乐园的管理人员做了一个统计,在这些小朋友中,有5/6的小朋友玩了“激流勇进”,有3/4的小朋友玩了“疯狂老鼠”,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玩哪一项游戏的人比较多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表意见,明确异分母分数的比较,进而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自然引出本课要探究的重点内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的思考,为学生学知丰富了情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合发现的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观察、比较、测量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学生都很熟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面对这一节知识点,学生们更倾向于从实际物体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找出书本上的答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问同学们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装书包用的抽屉是什么形状,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上的图画,问学生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长方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二)、初步认识长方体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自己先观察,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面、棱、顶点是什么感觉,从而给出其概念。
棱:面和面的线段。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三)、小组活动将学生相交分为6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长方体有6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或正方形3、那些面完全相同的?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4、长方体有12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相对的4条棱6、长方体有8个顶点。
四)、小组制作并讨论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让学生先思考并拿出橡皮泥和细木条。
制作好以后回答以下问题(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3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课堂练习剪下本书附页中的.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之前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长、宽、高。
引入正方体。
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并填下表。
1、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质数和合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质数和合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够辨别一个数的质数或合数,并了解质数和合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规律。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自然数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例子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质数和合数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总结质数和合数的特征,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个数为质数或合数的方法,能正确找出一个给定数的质数和合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个数为质数或合数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总结质数和合数的特征,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数谜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数才能被称为质数和合数?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掌握判断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分享判断经验。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强调质数和合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1设计23一、说教材4《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三节5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6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
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接着进一步研78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9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的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011(一)教学目标:12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13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14单的实际问题。
15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617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18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19(二)教学重点:20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1(三)教学难点:22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23(四)教学准备:24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彩色笔等。
(五)学情分析2526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利用商27不变的性质这一知识迁移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来。
28二、说教法、学法29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0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3132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
332.画--让学生用彩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34353.想--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1/2"大小相等36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374.问—从 1/2=2/4=/4/8"中,你发现了什么?385.用--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这样安排教39学有以下几点好处:(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4041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42意义,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准备。
43(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4通过学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发45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46(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7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问题,48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4950本节课我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51念,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2并揭示课题。
531.创设情境,复习迁移。
这一环节计划用8分钟。
5455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起发给每位学生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5657折。
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是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58再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59分成8份)。
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60半。
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61分数表示吗?(电脑显示三张涂色的纸条,学生分别用分数1/2、2/4、4/8表示。
) 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6263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
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64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开端。
65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
这一环节计划用18分钟。
66我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67(1)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学生会说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6869(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70等的分数吗?(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7172(3)从"1/2=2/4=4/8"中,你发现了什么?73(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74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并把这句话显示出75来。
)76(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77(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0"必须除外。
如果学生提出不出,就78由教师提出问题: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为什么?)79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老师揭示课题)80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8182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
这一环节计划用12分钟。
83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84如下练习:851.下面各式对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86(1)3/4=6/8(2)3/8=12/2(3)3/10=1/5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788()/6=()/36=8/12=2/()=()/24893.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90914/51/64/94/612/16923/42/320/256/368/18四、说板书设计939495969798我能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我99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00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101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102我设计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让阿凡提给三个儿子分田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
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03104必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
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105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
原来,三个儿子分得的田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是平均分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106107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教学108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109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0第二、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合111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在观察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112113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114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变化规律。
从115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另外,在故事导入时,我也充分让学生进行116讨论,看看三个儿子有没有吃亏。
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117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18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119要的一个方面。
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精心设计练习题。
练120习中,我除了安排一些基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填空外,我还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填图题、并要求学生不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分数改成分母是30 121122的分数的题目。
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123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4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125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