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5 No.2·安全评价·
表1: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因素组成例数不良反应发生率[n(%)]卡方值P 值
年龄>3012453(42.7)
1.938>0.05≤3024181(33.6)
性别男14051(36.4)
0.007>0.05女22583(36.9)
饮食习惯
规律27281(29.8)
22.084<0.01不规律9353(57.0)
药后饮酒是4635(76.1)
35.120<0.01否31999(31.0)
过敏体质是4941(83.7)
53.721<0.01否31693(29.4)
过敏史是5343(81.1)
52.654<0.01否31291(29.2)
情绪
稳定28495(33.5)
5.859<0.05不稳定8139(48.1)
环境优27996(34.4)
1.704>0.05差8638(44.2)
表2: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βSE Wald P OR OR的95%CI 药后饮酒 1.0310.21513.3820.026 1.208 1.126~3.324过敏体质 1.5420.23119.3080.018 1.5260.516~4.624过敏史 1.2850.51713.3180.021 1.0920.623~5.214
敏史的人群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个体间差异较大。
因此,医师在开处方时要详细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等,应用抗生素前应进行皮试,尤其是过敏体质和(或)有过敏史者。
饮酒作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又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在酒精的作用下药物化学结构中的甲硫四氮唑侧链会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使酒精代谢受阻,血液中乙醛含量水平上升,影响药物的正常代谢,更有甚者可能在药物和乙醇之间发生反应,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6]。
综合分析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在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中要做到以下防范措施,尽量降低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首先,医务人员要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全面熟练的掌握,全面了解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告知服药禁忌,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其次,避免随意不合理配伍应用,因药物间可能存在相互反应,对机体造成伤害,如头孢菌素类药物和肝素或阿司匹林等药物配伍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第三,加强对不良反应的预防。
如头孢菌素类药物本身可以抑制肠道内菌群维生素K 的合成,因此,对于营养缺乏或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应避免应用头孢菌素类,如必须使用,应注意额外补充维生素K[6-8]。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9]进行种类、剂量、配伍和疗程的选择,详细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生活饮食习惯等,告知服药禁忌和注意事项,以有效降低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齐敏,冯焕敏,高轶峰.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研究.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3):224-226.
[2] Sridhar SB, Al-Thamer SS, Jabbar R. Monitor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psychiatry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a Secondary Care Hospital of Ras Al Khaimah, UAE. J Basic Clin Pharm. 2016, 7(3):80-86.
[3] 朱庆亚. 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措施探讨.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166-167.
[4] 张丽萍,张达庆.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风险预防机制探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4):133-134.
[5] Vergeire-Dalmacion G, Castillo-Carandang NT, Juban NR, et al. Texting-based report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o ensure patient safety: a feasibility study. JMIR Public Health Surveill. 2015, 1(2):e12.
[6] 庄少雄,邱亿腾,彭武江,等. 头孢菌素类药物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的探讨分析. 当代医学,2013,(20):148-149.
[7] Trubiano JA, Aung AK, Nguyen M,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antibiotic- and nonantibiotic-associated delayed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6, 4(6):1187-1193.
[8] 师桂英,张然.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18-20.
[9] 汤小平.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0(12):146-147.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菌素,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或16元环而得名[1],大环内酯药物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由于其抗菌谱广、稳定性强、血药浓度高等优点[2],是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药物中的典型代表[3],但在临床长期用药的过程中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4],本研究通过对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和规律进行总结。
地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张悦
(天津医院药剂科,天津 300211)
【摘要】目的 探讨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 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收治使用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分析,观察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50%、11.50%、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地红霉素不良反应在各年龄段分布差异较小,>60岁患者相对较高;克拉霉素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41~60岁,约占52.17%;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41~60岁,约占75.00%。
20~40岁年龄段地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克拉霉素,41~60岁年龄段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克拉霉素,>60岁年龄阶段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相同,较地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结论 临床应用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引发不良反应率较高的为胃肠道不良反应和皮肤不良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时应加强用药监测,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伤害。
【关键词】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
60中国处方药 第15卷 第2期·安全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我院收治使用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各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地红霉素组男291例,女309例,年龄在20~80岁,其中皮肤感染患者22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209例,泌尿系统感染170例,克拉霉素组男289例,女311例,年龄在20~80岁,其中皮肤感染患者22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211例,泌尿系统感染164例,阿奇霉素组男290例,女310例,年龄在20~80岁,其中皮肤感染患者22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210例,泌尿系统感染168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均录入Excel 2007整理后导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
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50%、11.50%、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多为胃肠道反应和皮肤反应,详见表1。
2.2 不同年龄阶段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
地红霉素不良反应在各年龄段分布差异较小,>60岁患者相对较高;克拉霉素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41~60岁,约占52.17%;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41~60岁,约占75.00%。
20~40岁年龄段地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克拉霉素,41~60岁年龄段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克拉霉素,>60岁年龄阶段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相同,较地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详见表2。
表2:不同年龄阶段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n(%)]
组别不良反应例数20~40岁41~60岁>60岁
地红霉素9929(29.29)31(31.31)39(39.40)克拉霉素6916(23.19)36(52.17)17(24.64)阿奇霉素8815(17.05)66(75.00)17(19.32)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疗效明确、血药浓度高及抗菌谱广等优点[6],其抗菌谱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球菌,包括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炭疽杆菌、淋球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产气梭状芽胞杆菌、布氏杆菌、弯曲杆菌、军团菌、钩端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7],随着
我国临床广泛和频繁地使用抗菌药物,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不断地增加,严重影响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
地红霉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效,对革兰阴性细菌较差,对立克次氏体、阿米巴原虫、滴虫及钩端螺旋体有作用[8],口服血药浓度达峰时间4 h,蛋白结合率75%~90%。
胆汁比血药浓度高30倍,大部分在肝脏灭活,胆汁排泄,仅有10%~15%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9]。
克拉霉素抗菌谱与地红霉素相同,但对革兰阳性菌如链球菌属、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略优[10],且对诱导产生的地红霉素耐药菌株也具一定抗菌活性。
阿奇霉素抗菌谱较地红霉素大,除保留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外[11],对革兰阴性球菌、杆菌及厌氧菌的活性有了明显的增强,可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性病。
本研究研究显示,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50%、11.50%、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地红霉素不良反应在各年龄段分布差异较小,>60岁患者相对较高;克拉霉素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41~60岁,约占52.17%;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41~60岁,约占75.00%。
20~40岁年龄段地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克拉霉素,41~60岁年龄段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克拉霉素,>60岁年龄阶段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相同,较地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临床应用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引发不良反应率较高的为胃肠道不良反应和皮肤不良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时应加强用药监测,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
[1] 金跃, 施玲玲, 陈素芹, 等. 国内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6, 25(8): 590-595.
[2] 韩玲华, 刘哲慧. 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21): 3318-3320.
[3] 李亚新, 朱铁梁. 分析国内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15): 3106, 3108.
[4] 何杰, 杨济桥, 童翔, 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影响的系统评价.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3, 12(1): 12-18.
[5] 周元菊. 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医药前沿, 2014(5): 161.
[6] 何丽冰. 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98例报告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23): 79-80.
[7] 高影.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 10(z2): 159, 162.
[8] 郝来义, 原慧明. 阿奇霉素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报告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11): 118.
[9] 姚杰, 韩莉, 魏继福, 等. 463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药业, 2014, 23(9): 43-45.
[10] 梁瑞梅.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5): 136-137.
[11] 林玉燕. 本院2010年至2012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6): 201-202.
表1:地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n(%)]
药物种类例数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感觉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损伤肝损伤心率/心律改变其他合计地红霉素60066(66.67)5(5.05)1(1.01)8(8.08)3(3.03)1(1.01)15(15.15)99(16.50)克拉霉素60043(62.32)9(13.04)7(10.14)5(7.25)2(2.90)1(1.45)2(2.90)69(11.50)a 阿奇霉素60068(77.27)9(10.23)2(2.27)3(3.41)4(4.55)1(1.14)1(1.14)88(14.67)ab 注:a与地红霉素比较P<0.05,b与克拉霉素比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