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九、整理与复习 4、统计天地》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天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3~104页整理与复习(统计天地)第18~2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简单时间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判断可能性的大小;能根据需要设计调查计划调查、收集数据,能按要求整理数据,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中表达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能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体会随机思想;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表达数据能活动,感受统计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基本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加深对平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3.使学生主动参与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统计活动,体会统计是了解日常生活情况、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可能性的判断中体验可能性是生活里的常见现象;进一步感受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可能性的判断和统计活动。
【教学准备】
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揭题
这学期我们学习过统计和可能性的哪些内容?谁来说说看?
统计: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平均数
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
现在我们就走进“统计天地”,整理、复习统计和可能性的知识。
二、复习可能性
1.生活中的可能性。
回顾:同学们,生活中可能性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随机抛一枚硬币,朝上的面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可能性的例子呢?
2.(1)转盘一
假期时间,商家经常会开展回馈顾客活动。
凡是一次性购物满1000元的,均可以转动转盘一次。
请问,转动转盘,指针可能落在什么颜色区域?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
作为老板,你希望怎样设置转盘的一二三等奖呢?
作为顾客,你希望怎样设置转盘的一二三等奖呢?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想得真好,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2)转盘二
师:元旦将至,儿童超市也准备开展回报顾客活动。
你会怎样设计一二三等奖呢?设计完后整理自己的设计想法,准备讲给同学听。
(动手设计)学生汇报
小结: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转盘设计问题,知道了涂色面大,转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转到的可能性就小。
3.装球
仔细看:有一些红球和篮球,在袋子里按要求装5个球。
(1)任意摸出一个,一定是蓝球。
(装5个篮球)
师:跟你们想的一样吗?(一样)思考的真快
(2)任意摸出一个,不可能是蓝球。
(装5个红球)
(3)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是蓝球。
追问:还有别的想法吗?
小结:在同等条件下,我们从左往右看,蓝球的个数越来越多,摸到蓝球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反之,从左往右看,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4.做整理与复习第19题。
小洪、小军和小芳也在玩摸球游戏,谁来读读看?
每人摸几次?小洪摸球的结果是怎样的?小军呢?小芳呢?
提问:你认为从哪个口袋里摸球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那如果从另外两个口袋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会怎样?为什么?你们同意吗?
三、复习统计
1.统计内容的认识。
提问:这学期学过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接“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分别板书:(数据分段整理、表达)(直观、形象地反映数量多少)] 你对平均数有哪些认识?(接“平均数”板书:一一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2.做整理与复习第20题。
学生阅读题目,了解题意。
提问:表中记录的什么数据,1号劳动了多少时间?2号呢?16号呢?,统计表中数据是怎样分段的?
你想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
让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完成统计表。
交流:你是怎样整理数据的?(呈现学生画“正”字的记录表,说明方法)
指出:要按编号的顺序依次进行整理,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你统计表里的数据是怎样的?(呈现统计表,检查、订正)
请下面的同学核对一下,如果有差错请及时订正。
分析:从统计表里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这个班男生做家务的情况怎样,有什么要说的?
指出:同学们不仅在学校里要认真学习,争取当一个好学生,在家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复习平均数。
让学生独立阅读整理与复习第21题.
估计:你先估计一下,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成绩各在哪个范围里,大约是
多少,并且说说你怎样想的。
(可以:男生平均成绩在149厘米和161厘米之间,大约155厘米;女生平均成绩在136厘米和147厘米之间,大约140
厘米)
指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其中最大的数要小一些,比最小的数要大一些;看具体数据可以估计平均数大约是多少.
请你算一算,是不是这样呢?
学生计算,投影汇报展示。
交流:你用什么方法求平均数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平均数肯定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求平均数时既可以用求和平分的方法,又可以用找基准数的方法。
5.做整理与复习第22题。
近年来,小学生肥胖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
1)想一想,要调查和统计本班同学的体重情况,可以怎样做?
明确:设计调查表→分小组调查、整理→全班汇总
(出示教材的统计图),从未完成的统计图中,我们知道可以把数据分哪几段进行统计?
2)讨论:(1)怎样设计调查表?
(2)怎样设计本班同学轻重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小组讨论要怎样做。
投影展示汇报。
3)学生分组调查、整理:
(1)每个小组组长负责,调查每人体重,每人记录自己的调査表;
(2)各人分段整理,得出小组里各段人数;
(3)小组内校对,统一准确的数据。
4)全班交流数据,教师协助汇总得出各段人数。
5)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然后交流完成的统计图.
分析: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能想到什么,说给大家听一听。
(联系具体数据,引导学生分析体重情况)
四、复习小结
1.同学们,感谢你们的用心思考,你有哪些收获呢?
2.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统计天地
统计表数据分段整理
统计条形统计图直观地反映数量多少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