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公开课听课评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向蓝天的恐龙》公开课听课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有幸聆听了高娟老师的执教的《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 本课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科普类说明文被选入语文教材,有其语文课的共有特征——提升语文素养,又有其个性特征——语言风格准确、凝练、理智、严密。

基于这种文本特点,既扬“科普”特色,又要凸显“语文味”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策略灵活,激活了教学课堂,让我们享受到了简约而高
效的语文课堂感触颇深,获益不少。

下面就本节课的过程,谈几点不成熟看法:1、老师的基本功是比较扎实的,对课文的生字词抓得紧,理解准确,课文的讲解较详细,充分说明教师备课认真。

2、创设情境活动,多种感官协同识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各种信息通过感官传达到大脑皮层的种径通路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就会使记忆的内容在大脑皮层上建立许多通路,留下彼此相同的多方面联系的痕迹,有效地提高记忆效率。

3、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内化。

内化是形成语文素质的心理机制,外因都要通过学生主体这一内因来实现。

比如积累:设计中多次地诵读是一种积累;形象的比较是一种积累;资料的搜集是一种积累;师生的交流也是一种积累。

4、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学习活动。

本节课教法学法的采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既贯彻了教学大纲的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不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过渡语自然恰当,高老师能不失时机的点评学生,激发学生,甚至风趣、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黑板上多了许多“随笔”,给我的感受是显得有点随意。

以上就是高老师对这堂课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有不妥或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行多多指正,恳请高老师多多包涵,谢谢!
202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